一种皂米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02746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皂米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皂米的制作方法,属于洗涤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衣物洗涤有水洗和干洗两种,干洗适合洗衣店使用,不适合家庭洗衣;日常家庭洗涤衣物均采取水洗,水洗又有两种方式:一是手洗、二是洗衣机机洗。洗涤衣物必须要使用洗涤剂,现有的洗涤剂主要有:洗衣粉、洗衣液、肥皂、皂粉,每种洗涤剂均有优缺点,洗衣粉的优点是:方便机洗,去污能力强,缺点是:溶解过程放热,伤手伤身体,不易溶解,易沉积,容易伤害衣物纤维以及颜色,不易漂净;洗衣液的优点是:衣物不易褪色,溶解速度快,易漂洗,缺点是:不易确定剂量,不能长期放置,易变质;肥皂的优点是:去污能力强,不烧皮肤,缺点是:不能机洗,衣物洗涤后发黄、发硬,不易漂洗;皂粉由肥皂成分和多种化学成分共同构成,其中肥皂成分占比小于70%,其优点是:含特种钙皂分散剂、去污力强,低泡,易漂洗,洗涤过程中省水省时间,缺点是:含有化学添加剂、不环保,衣物易残留钙皂。随着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洗化类产品安全性及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上述四种洗涤剂而言,肥皂是最为安全和环保的,但肥皂不能用于机洗,使得其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且其在使用中存在的衣物洗涤后易发黄、发硬,不易漂洗的缺点更加限制了肥皂的使用。实际上,用肥皂洗涤衣物后易发黄、发硬、不易漂洗主要原因是制作皂基的原料不纯,以及为了降低肥皂成本并增加洗涤效果而在肥皂中加有添加剂(如:滑石粉)造成的。为了克服洗衣粉、洗衣液、皂粉不环保的缺点和肥皂不能机洗的缺点,本发明人发明了“一种皂米及其制作方法”并由包头市红卫日用化工有限公司提出了专利申请,申请号:2016104551017,后更名为“一种皂米”。在该专利申请中虽然克服了洗衣粉、洗衣液、皂粉不环保的缺点,也解决了肥皂不能机洗的问题,但由于采用的制造工艺是直线挤出工艺,制造难度极高。挤出机出料端安装有板面均匀开有孔径在0.5~1mm出料孔的多孔漏板,为了承压,漏板的厚度不小于4cm,在如此厚的钢板上开孔径在0.5~1mm之间的孔,在我国也只有军工企业能够做到,而想要开出孔径小于0.5mm的孔,目前没有企业能够做到。制作这样的漏板成本非常高,而通过这样的漏板将皂基挤出需要极高的压力,为了增加漏板的承压,将出料端做成锥形(喇叭口),同时在漏板的背面设置井字形加强筋,才能保证皂米正常生产。生产效率较低,而且生产出的柱状皂米直径不小于0.5mm,在实际使用中溶解能力不够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采用纯天然原料皂基加工成直径小于等于0.5㎜、设备成本低、能耗低、皂米更易溶解,更适合机洗使用的皂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以75~85wt%的天然牛或羊脂、15~25wt%的椰子油、0~5wt%的棕榈仁油为原料进行皂化反应制成皂基,并将皂基制成粒径8~12㎜的皂粒;

2)将皂粒、香精加入调和锅中,调和锅温度保持在60~80℃,用搅拌器将调和锅内物料搅拌均匀,其中:香精用量为1~1.5wt%;

3)将搅拌均匀的物料连续通过三辊碾磨机进行碾磨,碾磨成薄片状物料,其中:三辊碾磨机的对辊间间隙控制在0.2~0.4mm,辊子的转速为15~25r/min;

4)将薄片状物料连续送入研磨造粒机进行造粒,研磨造粒机包括进料斗、出料筒、压料叶轮、研磨刀轮,进料斗为开口向上的漏斗形,出料筒是由侧壁和底面围成的圆筒形,侧壁均匀密布有出料孔,出料孔的直径为小于等于0.5mm,出料筒连接在进料斗下端;压料叶轮由压料轮毂和按圆周等间隔的布置在压料轮毂上的压料叶片组成,每片压料叶片与水平面成30~52°倾斜角,研磨刀轮由研磨轮毂和按圆周等间隔的布置在研磨轮毂上的研磨刀片组成,研磨刀片的刀面为圆弧面,研磨刀片的刀面与水平面垂直,压料叶轮和研磨刀轮采用同心轴驱动,同心轴垂直穿过出料筒底面中心,并通过轴承与出料筒底面连接,压料叶轮位于研磨刀轮之上,压料轮毂与研磨轮毂间隙配合,研磨刀片头部与出料筒侧壁成0~15度夹角,且与出料筒侧壁间隙配合,压料叶轮沿压料叶片倾斜角所对方向水平旋转,研磨刀轮沿研磨刀片凸出方向水平旋转,且压料叶轮与研磨刀轮旋转方向相反;物料送入研磨造粒机后,由压料叶片间的间隙落入出料筒中的研磨刀片间的间隙内,压料叶轮转动给物料向下的压力,研磨刀轮转动,研磨刀片与出料筒侧壁之间形成研磨力,将物料由出料筒侧壁的出料孔研磨出去,并依重力自然下落;

5)在研磨造粒机的下方设置振动筛,经过振动筛振动筛分后,得到粒径小于等于0.5㎜的皂米颗粒。

所述出料筒的出料孔直径为0.3~0.5mm;

在所述出料筒的侧壁外包裹有圆环形保护罩,在保护罩的侧壁上均匀开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孔眼;

所述保护罩的壁厚不小于0.3厘米;

所述压料叶轮上的压料叶片的数量为3~9片(叶片数量由设备的大小决定),且为奇数片;

研磨刀轮上的研磨刀片的数量为3~12片;

在步骤4)中通过控制研磨造粒机的速度、压料叶轮及研磨刀轮的转速,使研磨刀片的温度保持在30~50摄氏度之间。

本发明的优点是:以纯天然油脂作为原料、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安全环保,具有强效去污、杀菌、滋润皮肤等功能;本发明的工艺改变了原有的旋转型挤压造粒机的直线“挤压式”造粒的生产方法,改变为“挤压+研磨”的生产方式,使得设备成本大幅降低、能耗也大幅降低,大大改善了皂米的出成率,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生产出皂米粒径也明显变小,溶解力非常强,更加适合机洗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研磨造粒机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压料叶轮和研磨刀轮的配合原理图;

图4是出料筒和保护罩的配合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发明以75~85wt%的天然牛或羊脂、15~25wt%的椰子油、0~5wt%的棕榈仁油为原料进行皂化反应制成皂基,并将皂基制成粒径8~12㎜的皂粒;将皂粒、香精加入调和锅中,调和锅温度保持在60~80℃,用搅拌器将调和锅内物料搅拌均匀,搅拌大约10分钟,其中:香精用量为1~1.5wt%;将搅拌均匀的物料连续通过三辊碾磨机进行碾磨,碾磨成薄片状物料,其中:三辊碾磨机的对辊间间隙控制在0.2~0.4mm,辊子的转速为15~25r/min;将薄片状物料连续送入研磨造粒机进行造粒,研磨造粒机包括进料斗1、出料筒3、压料叶轮2、研磨刀轮4,进料斗为开口向上的漏斗形,出料筒是由侧壁和底面围成的圆筒形,侧壁均匀密布有出料孔7,出料孔的直径为0.3mm,出料筒连接在进料斗下端;压料叶轮由压料轮毂和按圆周等间隔的布置在压料轮毂上的三片压料叶片组成,每片压料叶片与水平面成45°倾斜角,研磨刀轮由研磨轮毂和按圆周等间隔的布置在研磨轮毂上的六片研磨刀片组成,研磨刀片的刀面为圆弧面,研磨刀片的刀面与水平面垂直,压料叶轮和研磨刀轮采用同心轴驱动,同心轴垂直穿过出料筒底面中心,并通过轴承与出料筒底面连接,同心轴的外轴5与研磨轮毂连接,内轴6与压料轮毂连接。压料叶轮位于研磨刀轮之上,压料轮毂与研磨轮毂间隙配合,研磨刀片头部与出料筒侧壁成0~15度夹角,且与出料筒侧壁间隙配合,在出料筒的侧壁外包裹有壁厚0.3厘米的不锈钢圆环形保护罩8,在保护罩的侧壁上均匀开有正六边形的孔眼9;压料叶轮沿压料叶片倾斜角所对方向水平旋转,研磨刀轮沿研磨刀片凸出方向水平旋转,且压料叶轮与研磨刀轮旋转方向相反;物料送入研磨造粒机后,由压料叶片间的间隙落入出料筒中的研磨刀片间的间隙内,压料叶轮转动给物料向下的压力,研磨刀轮转动,研磨刀片与出料筒侧壁之间形成研磨力,将物料由出料筒侧壁的出料孔研磨出去,并依重力自然下落,通过控制研磨造粒机的速度、压料叶轮及研磨刀轮的转速,使研磨刀片的温度保持在30~50摄氏度之间;在研磨造粒机的下方设置三层筛网的振动筛,经过振动筛振动筛分后,得到粒径为0.3㎜的皂米颗粒。

实施例1:

皂米的皂基原料配方组分为:牛或羊脂85wt%、精炼椰子油15wt%,在皂基中加入1.5wt%的食用香精,制成的皂米颗粒为长度1~5㎜、直径0.3㎜的圆柱形。用于洗衣机机洗衣物,溶解快、去污力强、低泡,易漂洗、去污能力强,衣物洗涤后不硬化,不带静电。

实施例2:

皂米的皂基原料配方组分为:牛或羊脂80wt%、精炼椰子油15wt%、棕榈仁油5wt%,在皂基中加入1.2wt%的食用香精,制成的皂米颗粒为长度1~5㎜、直径0.3㎜的圆柱形。用于洗衣机机洗衣物,溶解快、去污力强、低泡,易漂洗、去污能力强,衣物洗涤后不硬化,不带静电。

实施例3:

皂米的皂基原料配方组分为:牛或羊脂75wt%、精炼椰子油22wt%、棕榈仁油3wt%,在皂基中加入1wt%的食用香精,制成的皂米颗粒为长度1~5㎜、直径0.3㎜的圆柱形。用于洗衣机机洗衣物,溶解快、去污力强、低泡,易漂洗、去污能力强,衣物洗涤后不硬化,不带静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