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桐子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35182阅读:16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加工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桐子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山桐子是一种植物,别名椅、水冬瓜、水冬桐、椅树、椅桐、斗霜红,大风子科、山桐子属落叶乔木,树皮淡灰色,不裂;小枝圆柱形,细而脆,黄棕色,有明显的皮孔,冬日呈侧枝长于顶枝状态,枝条平展,近轮生,树冠长圆形,当年生枝条紫绿色,有淡黄色的长毛;冬芽有淡褐色毛,花单性,雌雄异株或杂性,黄绿色,有芳香,花瓣缺,排列成顶生下垂的圆锥花序,花序梗有疏柔毛,果梗细小,种子红棕色,圆形。果实成熟期呈紫红色,扁圆形,富含丰富的脂肪酸、酚类、糖甙、生物碱、维生素e等,同时,山桐子果实中还富含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发生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发生,是不可多得的营养保健型食药材。山桐子被称为“中国橄榄油树”,1株成年中等毛叶山桐子树可产果实20~50kg,个别植株可达200kg以上,其果实含油率极高。山桐子食用油的提取方法有多种,如压榨法,浸出法,先压榨后浸出,超声波细胞壁破碎离心分离提取法等。但上述方法通常会出现提取山桐子油的耗时长,出油率低等问题。同时,现有榨油方法也无法解决由于山桐子存在特殊臭味,制成食用油臭味重口感差等问题。为此,我们研究发明了一种无臭味的山桐子食用油的生产方法,正好填补这一市场空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山桐子食用油的生产方法,目的在于在保持山桐子本身特有的营养成分的同时,不但出油率高,还能去除山桐子的臭味,改善山桐子食用油的口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山桐子食用油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取山桐子置于由质量浓度为3%的naoh溶液与质量浓度为7%的nahco3溶液组成的混合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用清水反复清洗沥干,用破碎机将破碎,然后将山桐子与水按1:5的质量比投料到酶反应器中,开启搅拌、加热;然后加入果胶酶、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在温度为35±5℃的条件下,酶解反应5小时,然后进行灭酶处理,得山桐子酶解物;

(2)山桐子酶解物进行过滤,收集滤渣和滤液,将滤液在3000r/min下离心5-10min破乳,然后向离心液中加入山桐子酶解物2-5倍质量的正己烷溶剂萃取油脂,萃取3-4次,合并萃取液,旋转蒸发出萃取溶剂,获得油脂ⅰ;

(3)取滤渣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分离釜收集得到油状物,得油脂ⅱ;

(4)合并油脂ⅰ和油脂ⅱ,然后加入到分子蒸馏器中,进行蒸馏,收集油料;

(5)收集的油料中加入占油料质量0.004%的壳聚糖,然后再经过精滤或离心除去沉渣,得山桐子食用油。

进一步的,所述酶解过程中加入果胶酶、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总质量为山桐子质量的1/60。

进一步的,所述果胶酶、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1:2:3。

进一步的,所述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为:27mpa先静态萃取20分钟,然后动态萃取70分钟,入口压力为27mpa,出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7kpa;温度50℃,co2流速为2.0l/min。

进一步的,所述分子蒸馏器蒸馏条件为:分子蒸馏器中的真空度为1.5pa,温度为150℃,旋转刷膜转速为100r/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本发明方法,山桐子食用油的得油率约为40%,提取率达到约95%。所得山桐子食用油质量稳定,无山桐子臭味,口感好,满足食用油的要求。

(2)本发明提供了一整套包括naoh与nahco3溶液浸泡,多酶酶解、超临界co2萃取、分子蒸馏的连续式生产工艺,该连续生产工艺生产出的食用油不仅保留了山桐子原有的营养和风味,而且还将山桐子本身固有的不良臭味去除。不需要先制作成毛油,然后再进行脱臭处理,脱臭出油一步到位。本发明几乎完全未对山桐子的营养成分做出破坏,其营养成分丰富,所得山桐子食用油油酸含量不低于7%,亚油酸不低于55%,亚麻油酸含量不低于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

一种山桐子食用油:

一种山桐子食用油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取山桐子置于由质量浓度为3%的naoh溶液与质量浓度为7%的nahco3溶液组成的混合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用清水反复清洗沥干,用破碎机将破碎,然后将山桐子与水按1:5的质量比投料到酶反应器中,开启搅拌、加热;然后加入质量比为1:2:3的果胶酶、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果胶酶、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总质量为山桐子质量的1/60,在温度为35±5℃的条件下,酶解反应5小时,然后进行灭酶处理,得山桐子酶解物;

(2)山桐子酶解物进行过滤,收集滤渣和滤液,将滤液在3000r/min下离心5-10min破乳,然后向离心液中加入山桐子酶解物4倍质量的正己烷溶剂萃取油脂,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旋转蒸发出萃取溶剂,获得油脂ⅰ;

(3)取滤渣进行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为:27mpa先静态萃取20分钟,然后动态萃取70分钟,入口压力为27mpa,出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7kpa;温度50℃,co2流速为2.0l/min,分离釜收集得到油状物,得油脂ⅱ;

(4)合并油脂ⅰ和油脂ⅱ,然后加入到分子蒸馏器中,设置分子蒸馏器中的真空度为1.5pa,温度为150℃,旋转刷膜转速为100r/min,收集油料;

(5)收集的油料中加入占油料质量0.004%的壳聚糖,然后再经过精滤或离心除去沉渣,得山桐子食用油。

经评测,本实施例制备的毛叶山桐子油没有臭味,口感好。山桐子食用油的得油率约为39%,提取率达到约95%,所得山桐子食用油油酸含量约为7.1%,亚油酸约为56.2%,亚麻油酸含量约为1.82%。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桐子食用油,通过NaOH与NaHCO3溶液浸泡,多酶酶解、超临界CO2萃取、分子蒸馏等连续式生产工艺制成,不仅保留了山桐子原有的营养和风味,而且还将山桐子本身固有的不良臭味去除。不需要先制作成毛油,然后再进行脱臭处理,脱臭出油一步到位。本发明几乎完全未对山桐子的营养成分做出破坏,其营养成分丰富,所得山桐子食用油油酸含量不低于7%,亚油酸不低于55%,亚麻油酸含量不低于1.8%。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薏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1
技术公布日:2018.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