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樟油蒸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1311阅读:116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香樟油蒸馏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油提取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香樟油蒸馏设备。



背景技术:

香樟油,也称为樟脑油、樟木油或樟脑原油,是应用于近代医药、冶金、化工、香料、食品工业及军工等方面的重要原料。传统香樟油的提取工艺采用蒸煮方式,即选取樟树的树干、树根、枝、叶等作为原料,放入木质蒸桶内,再使用蒸锅进行蒸煮,蒸煮得到的油水经分离后即得香樟油。

香樟油蒸煮装置如现有专利文献CN202226841U(一种植物芳香油提出设备,2012.05.23)公开的一种设有蒸煮桶、冷却器、油水分离罐、进汽阀和排汽阀的蒸馏设备,其特殊之处在于设有蒸汽桶,蒸煮桶套设在蒸汽桶内,在蒸煮桶内设有物料框,用于避免烧锅和管道堵塞的问题,不仅能蒸溜山苍子油,还可蒸溜茴油、香樟油等。

现有蒸煮设备均存在以下问题:

(1)为节约燃料能源,通常采用大体积的蒸锅一次进行蒸煮,蒸锅内仅设置一个木质蒸桶,蒸锅或蒸桶容积过大,位于蒸桶中部的樟树原材料难以与蒸汽充分接触,造成原料蒸煮不充分,出油率低的情况。

(2)蒸汽管道不易伸入木质蒸桶内,避免小粒径的樟树原材料对蒸汽口造成堵塞,降低蒸汽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樟油蒸馏设备,采用蒸汽对物料框内的樟树原材料进行蒸馏,为避免蒸汽与樟树原材料接触不充分,蒸煮效率低的情况,采用多层且可转动的设计方式,一方面,蒸汽入口对应两相邻物料框之间,可以加强中心部位(靠近转轴处)原材料的充分蒸煮,提高香樟油的提取率,另一方面,转动转轴可带动物料框转动,使物料框原料与蒸汽充分接触,提高蒸煮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香樟油蒸馏设备,包括蒸馏罐和物料框,所述蒸馏罐由顶部开口的罐体和封闭罐体的盖体组成,罐体外包覆有连通蒸汽管道的加热层,罐体内壁设蒸汽入口,盖体上设物料出口和插入罐体内的转轴,蒸馏罐外设控制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物料框固定于转轴上,物料框的中部套设于转轴上,物料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沿转轴等距设置,所述蒸汽入口对应设于两相邻物料框之间。

所述物料框下方设盛液盘,盛液盘与物料框的面积等大,且盛液盘的中部套设于转轴上。

所述物料框的底部设有导液盘,导液盘的出液口连接转轴外壁。

所述转轴一端设轴承,轴承外套设密封轴承座,密封轴承座固定于盖体上,盖体外设连接转轴的动力轴,所述驱动机构带动动力轴转动;所述转轴另一端插入罐体内。

所述驱动机构为伸缩气缸,伸缩气缸活塞通过连杆带动动力轴转动。

所述加热层上设排气阀和压力表,所述加热层与蒸汽管道之间设蒸汽阀。

所述罐体底部设排液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物料框由上至下依次设于转轴上,实现物料的分层设计,该结构能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樟树原材料与蒸汽的接触面积,由于蒸汽入口对应设于两相邻物料框之间,可以加强中心部位(靠近转轴处)原料的充分蒸煮,从而提高香樟油的提取率。

(2)本实用新型将物料框设于转轴上,可通过转轴转动带动物料框的转动,使物料框内的樟树原材料与蒸汽充分接触,提高蒸煮效率。

(3)本实用新型在每一物料框的底部均设有导液盘,用于将罐体内产生的液体导出,导液盘将每一物料框内的液体收集后导向转轴,上层物料框产生的液体沿转轴外壁导向下层物料框,以此类推,最后液体被收集至盛液盘,避免对罐体造成污染,便于后期维护和清洗。

(4)本实用新型控制方式简单,采用驱动机构控制转轴的转动,驱动电机可采用伸缩电机,连杆一端固定于动力轴上,另一端铰接于伸缩电机的活塞杆上,当伸缩电机活塞杆运动时,即可带动连杆控制动力杆转动,实际操作时,可将伸缩电机固定于盖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蒸馏罐,1-1—罐体,1-2—盖体,2—物料框,3—加热层,4—蒸汽入口,5—物料出口,6—转轴,7—驱动机构,8—盛液盘,9—导液盘,10—密封轴承座,11—动力轴,12—连杆,13—排气阀,14—压力表,15—蒸汽阀,16—排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香樟油蒸馏设备,该蒸馏设备由蒸馏罐1和物料框2组成,如图1所示,蒸馏罐1由顶部开口的罐体1-1和封闭罐体1-1的盖体1-2组成,罐体1-1外包覆有连通蒸汽管道的加热层3,罐体1-1内壁设蒸汽入口4,放置有樟树原材料的物料框2被放于罐体1-1内,通过蒸汽对物料框2内的樟树原材料进行蒸煮,香樟油经蒸煮变成气体由盖体1-2上的物料出口5送至冷凝器进行分离和提纯。为方便香樟油的蒸煮,本实施例在加热层3与蒸汽管道之间设蒸汽阀15,同时,在加热层3上设置有排气阀13和压力表14,压力表14可用于观察罐体1-1内的气体压力,压力过高时,可开启排气阀13,释放一部分蒸汽,从而降低罐体1-1内的压力,保障设备的安全生产。

本实施例中,盖体1-2上设有插入罐体1-1内的转轴6,蒸馏罐1外设有控制转轴6转动的驱动机构7,物料框2固定于转轴6上,物料框2的中部套设于转轴6上,物料框2的数量可根据罐体1-1高度设置如图1所示8个,每相邻物料框2的距离设置为20cm,8个物料框2沿转轴6等距设置,蒸汽入口4则对应设于两相邻物料框2之间。

本实施例在物料框2底部设有导液盘9,在物料框2下方(转轴6底部)设有盛液盘8,用于收集冷凝液体,导液盘9的出液口连接转轴6外壁,物料框2内产生的液体沿导液盘9流向转轴6,上层物料框2产生的液体沿转轴6外壁导向下层物料框2,以此类推,最后液体被收集至盛液盘8,避免对罐体1-1造成污染,本实施例中,盛液盘8与物料框2的面积等大,且盛液盘8的中部套设于转轴6上,同时,在罐体1-1底部设排液阀16,用于排出液体或在清洗罐体1-1时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驱动机构7进行了限定,本实施例中,转轴6由驱动机构7控制转动并带动物料框2转动,转轴6一端设轴承,轴承外套设密封轴承座10,密封轴承座10固定于盖体1-2上,密封轴承可用于罐体1-1的密封,盖体1-2外设连接转轴6的动力轴11,驱动机构7带动动力轴11转动;转轴6另一端插入罐体1-1内。

本实施例涉及的驱动机构7可采用伸缩气缸,伸缩气缸活塞通过连杆12带动动力轴11转动,如图2所示,连杆12一端固定于动力轴11上,另一端铰接于伸缩电机的活塞杆上,当伸缩电机活塞杆运动时,即可带动连杆12控制动力杆转动,实际操作时,可将伸缩电机固定于盖体1-2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