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菌培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539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益生菌培养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益生菌培养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益生菌培养设备。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中,对于水产动物病害,通常会使用消毒剂或抗生素进行防治,但消毒剂和抗生素的使用不仅会污染养殖环境,降低水产品品质,而且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会间接危害人类健康。而相比于消毒剂和抗生素,益生菌可以通过营养竞争或分泌抗生素、细菌素等物质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益生菌还能改善水质,为水产养殖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有望成为未来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的一个新方向。

目前,水产养殖用益生菌的培养,通常是直接将菌种放到培养皿或培养罐中进行发酵培养,普遍存在以下不足:1、培养设备简陋,易受杂菌污染;2、培养罐中往往装载大量益生菌及营养液,罐内液体压强大,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3、培养皿或培养罐通常是固定不动的,益生菌容易沉淀到培养皿或培养罐底部,影响益生菌的生长;4、不能实时监测和调控益生菌的培养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益生菌培养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益生菌培养易受杂菌污染;培养设备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益生菌容易沉淀到培养皿或培养罐底部,影响益生菌的生长;不能实时监测和调控益生菌的培养温度等上述多项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益生菌培养设备,包括培养罐及护框;所述培养罐可容置于护框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培养罐包括进液口、出液口及若干设于培养罐周向外表面上的纵向让位槽;所述护框包括若干设于其内侧的纵向连接杆及若干设于其外侧的横向连接杆,纵向连接杆与横向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纵向连接杆与培养罐上的纵向让位槽相适配;所述护框还包括设置于护框顶部的至少一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护框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益生菌培养设备还包括用于承载护框和培养罐的基座,所述基座设置于护框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益生菌培养设备还包括液体搅拌机,所述液体搅拌机设置于培养罐内。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罐上还包括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培养罐内。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罐上还设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配套的温度显示器,所述温度显示器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并显示温度传感器所测量的温度数值。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罐上还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培养罐内或培养罐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罐上方还设有用于降温的喷淋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罐外表面上还设有容量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益生菌培养设备还包括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泵、进液管、滤网及出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罐还包括进液盖和出液盖,所述进液盖与进液口螺纹连接,所述出液盖与出液口螺纹连接;所述出液口上还设有出液调整开关。

本实用新型一种益生菌培养设备具有以下优点:1、培养设备结构简单实用,密封培养,不易受杂菌污染;2、培养设备上设有护框且护框上设有纵向让位槽,可使培养罐牢固套设于护框内,提高培养罐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同时还能确保培养罐内益生菌和培养环境的稳定性。3、培养设备中设有液体搅拌机构,定时对益生菌及营养液进行搅拌,使得益生菌始终处于均匀悬浮状态,给益生菌营造良好生长条件;4、设有温度传感器、喷淋机构和加热装置,实时监测益生菌的培养温度并及时进行调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益生菌培养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培养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护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护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培养罐;11、进液口;12、出液口;13、纵向让位槽;

2、护框;21纵向连接杆;22、横向连接杆;23、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益生菌培养设备,包括培养罐1及护框2;所述培养罐1可容置于护框2所围成的空间内。传统在培养益生菌都是直接采用培养皿或培养罐1,而水产养殖用益生菌需求量较大,培养皿或培养罐1中往往装载大量益生菌及营养液,液体压强大,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通过设计一个与培养罐1相适配且可容置培养罐1的护框2,可以避免罐内压强过大易损坏,提高培养罐1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护框2采用不锈钢管焊制而成,不锈钢材质的护框2牢固耐用,不仅能够很好保护培养罐1,而且还能防止或减少培养罐1在运输过程中因碰撞而带来的损坏。

请参阅图2,培养罐1包括进液口11、出液口12及若干设于培养罐1周向外表面上的纵向让位槽13;进液口11指的是可用于加入益生菌菌种、营养液、水等益生菌生长所需物料的开口;出液口12指的是可输出培养罐1内液体的出口;纵向让位槽13指的是,在培养罐1周向外表面开有多个与培养罐1竖直中心轴平行的条状沉槽,该纵向让位槽13用于避让位于护框2内侧的纵向连接杆21。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所述护框2包括若干设于其内侧的纵向连接杆21及若干设于其外侧的横向连接杆22,纵向连接杆21与横向连接杆22相互交错固定连接;优选的,纵向连接杆21与横向连接杆22呈十字形相互交错形成网状结构。所述纵向连接杆21与培养罐1上的纵向让位槽13相适配。采用以上设计,若干设于内侧的纵向连接杆21及若干设于外侧的横向连接杆22共同组成护框2,以上纵向连接杆21和横向连接杆22之间优选为固定连接,优选为焊接。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采用可拆卸连接,只要能够确保在使用过程中护框2保持牢固即可。如图1所示,优选的,培养罐1采用带圆角的正方体,培养罐1周向所在的四个面均开设有若干纵向让位槽13,优选的,每个面开设有4个纵向让位槽13;相适应的,护框2亦采用带圆角的正方体(略大于培养罐1且能够刚好容置培养罐1),护框2周向所在的四个面均安装有若干纵向连接杆21,优选的,每个面开设有4个纵向连接杆21(位置与纵向让位槽13相适配);具体在安装时,将各个面均开设有4个纵向让位槽13的培养罐1慢慢从护框2上方由上而下放进护框2中,此时纵向让位槽13刚好能够穿过并包裹住纵向连接杆21。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护框2还包括设置于护框2顶部的至少一根固定杆23,所述固定杆23与护框2可拆卸连接。固定杆23的使用,一方面能够成为护框2的一部分,使护框2更加牢固,另一方面在培养罐1放入护框2后,能够将培养罐1锁在护框2内,避免运输过程中晃动或脱落。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益生菌培养设备还包括用于承载护框2和培养罐1的基座,所述基座设置于护框2底部。益生菌培养过程中,底面上通常比较潮湿,采用基座的设计,可避免培养罐1或护框2与底面直接接触潮湿的地面,提高培养罐1和护框2的使用寿命。优选的,基座可采用橡胶材质的基座,在使用过程中,即使经过培养罐1和护框2的较大压力,当除去外力后仍能恢复原状,使用寿命长。更重要的是,橡胶材质的基座具有较好弹性和形变性能,能够使用不平坦地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益生菌培养设备还包括液体搅拌机,所述液体搅拌机设置于培养罐1内。液体搅拌机用于对培养罐1内的益生菌及营养液进行搅拌,使益生菌均匀悬浮在培养罐1中,避免益生菌全部沉淀到罐底导致生长受抑制。液体搅拌机安装在培养罐1内,优选的,液体搅拌机还包括有开关,该开关可设在培养罐1外表面上,当需要对益生菌进行搅拌时,只需要打开培养罐1外表面上的开关即可打开培养罐1内的液体搅拌机。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搅拌机也可以是与培养罐1可分离的,即在需要使用到液体搅拌机的时候,将液体搅拌机通过培养罐1上的进液口11伸入到培养罐1内进行搅拌,在不需要使用液体搅拌机的时候,可将液体搅拌机与培养罐1分离开,使用更自由。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罐1还包括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培养罐1内。所述培养罐1外表面上还设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配套的温度显示器,所述温度显示器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温度传感器能感受培养罐1内液体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后传输给温度传感器相配套的温度显示器。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罐1上还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培养罐1内。加热装置用于提高培养罐1内液体温度,特别是在冬天等低温环境下,为了保证益生菌持续处于适宜环境,需在低温时通过加热装置将培养罐1内温度控制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装置,在高温条件下处于关闭状态,在低温时可自动开启或手动开启。优选的,加热装置为设置于培养罐1底部的电热恒温加热板,该电热恒温加热板采用陶瓷纤维保温材料,不仅具有优良保温性能,而且重量轻。优选的,加热装置还包括有开关,该开关可设在培养罐1外表面上,当需要对益生菌进行加热时,只需要打开培养罐1外表面上的开关即可打开培养罐1内的加热装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罐1上方还设有用于降温的喷淋机构。加热装置用于降低培养罐1内液体温度,特别是在夏天等高温环境下,为了保证益生菌持续处于适宜环境,需在高温时通过喷淋机构向培养罐1外表面喷水降温,确保培养罐1内的温度能控制在适宜温度范围内。优选的,喷淋机构包括有多个喷雾头,多个喷雾头均匀分布在培养罐1上方,喷雾头可采用多孔喷雾头,以增加喷雾头的喷射范围。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喷淋机构,在低温条件下处于关闭状态,在高温时可自动开启或手动开启。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罐1外表面上还设有容量刻度。容量刻度的使用,使养殖工作人员能够直观准确知悉培养罐1中的液体余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益生菌培养设备还包括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泵、进液管、滤网及出液管。在该实施例中,进液管延伸至培养罐1内底部,出液管延伸至培养罐1内,采用以上设计,具体在使用时,在滤泵的抽取下,进液管能够从培养罐1中抽取液体并经由进液管通过滤网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液体通过出液管重新输出到培养罐1中。优选的,滤网的孔径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置/更换。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罐1还包括进液盖和出液盖,所述进液盖与进液口11螺纹连接,所述出液盖与出液口12螺纹连接;所述出液口12上还设有出液调整开关。在某些实施例中,进液盖设置有内螺纹,进液口11设置有外螺纹,进液盖与进液口11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打开/关闭进液盖可控制培养罐1进液口11的开启/关闭。出液盖设置有内螺纹,出液口12设置有外螺纹,出液盖与出液口12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打开/关闭出液盖可控制培养罐1出液口12的开启/关闭。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液口12上还设有出液调整开关,用于调整出液速度。

本实用新型一种益生菌培养设备具有以下优点:1、培养设备结构简单实用,密封培养,不易受杂菌污染;2、培养设备上设有护框2且护框2上设有纵向让位槽13,可使培养罐1牢固套设于护框2内,提高培养罐1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同时还能确保培养罐1内益生菌和培养环境的稳定性。3、培养设备中设有液体搅拌机构,定时对益生菌及营养液进行搅拌,使得益生菌始终处于均匀悬浮状态,给益生菌营造良好生长条件;4、设有温度传感器、喷淋机构和加热装置,实时监测益生菌的培养温度并及时进行调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