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青霉胺的精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03967发布日期:2018-06-15 23:03阅读:1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D-青霉胺的精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D-青霉胺的精制方法,属于药物纯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D-青霉胺是青霉素的氨基酸代谢物,但它没有抗菌特性。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重金属中毒和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以及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以及在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硬皮病、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见有明显的疗效。已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目录(医疗系统所需要的最重要的药物清单)。

D-青霉胺可作为原料药,也可作为中间体,进一步深加工成青霉胺衍生物。其中,D-青霉胺化学名为β,β-二甲基半胱氨酸,结构式如下:

D-青霉胺的制备一般可以采用全合成法和青霉素降解法(青霉素的半合成产品),由于全合成法路线较长且用到剧毒物质氢氰酸。因此,工业上一般采用青霉素降解法来制备D-青霉胺。但是,不管是全合成法还是青霉素降解法,上述两种方法所得到的D-青霉胺的纯度和质量并不高,这是由于D-青霉胺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氨基和巯基,在反应及后处理过程中遇空气极易发生双分子缩合,生成杂质二硫青霉胺,并还会继续反应生成青霉胺磺酸衍生物杂质,这些杂质的性质和D-青霉胺极其相近,后续的重结晶纯化非常困难,不容易获得能满足制药要求的高纯度D-青霉胺产品。

现有市场上已上市的D-青霉胺产品,无论是制剂还是原料药,其二硫青霉胺杂质和磺酸衍生物杂质含量均非常高,这是由于市售的青霉胺原料药中二硫青霉胺杂质已经非常高了,且在后续制备青霉胺制剂的过程中还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因此美国药典对青霉胺中二硫青霉胺杂质的限度规定为原料药(API)<1.0%,胶囊(Capsules)<2.0%,片剂(Tablets)<3.0%,如此高的杂质限度是非常罕见地,也使得人们会对该药品的安全性产生疑问。二硫青霉胺杂质通过制备获得相对纯品后可以做定量研究,但是磺酸衍生物杂质不易分离获得,因此无论是中国药典还是美国药典,均未对磺酸衍生物杂质进行限度规定。我们分析参比制剂(RLD)中的磺酸衍生物杂质,其占比要达到0.78%,远远超过了ICH规定的未知杂质限度0.1%的要求,这给用药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因此开发一种简便地纯化青霉胺的方法,以便获得更加安全的药品,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D-青霉胺的纯化方法,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效降低二硫青霉胺和磺酸衍生物杂质来提高纯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D-青霉胺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酸性体系下,将待精制的D-青霉胺与含金属催化剂的还原体系共存的条件下进行原位精制处理,得到相应的反应料液;所述金属催化剂中的金属选自过渡元素中的金属和/或铝;

B、过滤除去不溶物,将过滤后的反应料液pH值调至D-青霉胺析出,得到精制后的D-青霉胺。

本发明通过在酸性体系下使待精制的D-青霉胺在含金属催化剂的还原体系作用下,由于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够使D-青霉胺中的杂质二硫青霉胺被还原裂解为D-青霉胺,从而实现有效的去除或最大限度的降低该杂质的含量;同时,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还能够除去磺酸衍生物杂质,使磺酸衍生物中的青霉胺被降解离游出来,而使经脱除青霉胺后的磺酸类物质更容易的被分离去除。而通过使调节pH值至D-青霉胺析出,由于D-青霉胺本身既具有氨基又具有羧基,因此,也就相当于使体系的pH值调到D-青霉胺的等当点(等电点)左右来使D-青霉胺析出;同时,使反应在酸性体系条件下还能够有效避免D-青霉胺与加入金属催化剂或金属离子之间形成络合物,实现既有效去除相关杂质又能够保证产品收率的效果,能够使二硫青霉胺杂质和磺酸衍生物杂质含量均小于0.1%。另外,这里的金属催化剂中的金属并不是局限性的,这里的金属包括各种形式的金属如单质金属、相应金属的离子及化合物、合金等含有相应金属的物质,均可作为本发明的催化剂使用。这里的过渡元素金属主要是指第ⅠB-ⅦB副族及第Ⅷ副族的金属。

在上述D-青霉胺的精制方法,作为优选,步骤A中所述含金属催化剂的还原体系选自贵金属催化剂-氢气还原体系或贱金属催化剂-酸还原体系。采用贵金属催化剂-氢气还原体系通过在贵金属的催化作用下使氢气能够更有效的进行加氢还原相应的杂质,有利于二硫青霉胺的裂解和磺酸衍生物杂质的有效去除;而当选自贱金属催化剂时,即采用贱金属催化剂-酸还原体系,既能够保证有效除去相应杂质又能够保证在酸存下有效避免D-青霉胺与金属等物质形成金属络合物,保证产物质量。

在上述D-青霉胺的精制方法,作为优选,所述贵金属催化剂选自贵金属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络合物和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贵金属选自钌、铑、钯、铂和金中的一种或几种。在含有这些贵金属的催化剂均可起到较好的催化作用,实现有效去除杂质的目的。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贵金属的单质选自钯、铂、铑或钌的单质等贵金属,还可以是银、金及铂族金属中的锇、铱等;所述贵金属的氧化物选自氧化钯或氧化铂等;所述贵金属的氢氧化物选自氢氧化钯、氢氧化铑、氢氧化钌或氢氧化铂等;所述贵金属的合金选自含贵金属单质或离子的合金。当然采用贵金属类催化剂时还可以有相应载体材料,如采用钯/炭催化剂、铂/炭催化剂、铑/炭催化剂等均可,还可以是辛酸铑、氯化钯、氯铂酸等。当然,这里的贵金属催化剂中不管贵金属是以何种形式存在,只要含有这些贵金属元素的物质均能够起到较好的催化还原效果,且采用上述催化体系均可以有效地将二硫青霉胺和磺酸衍生物杂质还原裂解出青霉胺,不仅提高了青霉胺的收率,而且有效地降低了这两种杂质在青霉胺中的含量。

在上述D-青霉胺的精制方法,作为优选,所述含金属催化剂的还原体系选自贵金属催化剂-氢气还原体系时,可以使反应体系的常压条件下进行,也可以使反应在正压的条件下进行,一般最好使反应在压力为0.1MPa~1.0MPa之间。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在上述D-青霉胺的精制方法,这里所说的贱金属是相对于贵金属而言的,也就是说除贵金属外的其他金属,即本发明所述过渡元素金属除贵金属外的其他金属的具体表述,当然,这里的贱金属也包括铝。作为优选,所述贱金属催化剂-酸还原体系中的贱金属催化剂选自贱金属的单质、化合物和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贱金属选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铝、锆、钼、钨和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酸可以是无机酸或有机酸,最好使所述酸选自盐酸、磷酸、冰醋酸和三氟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利用贱金属的性质结合在酸性条件下,能够使实现还原效果,有效去除相应的杂质,提高产物的纯度。同时,在酸存在下,使体系具有较强的酸性,有效避免金属与D-青霉胺形成络合物。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贱金属的单质选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铝、锆、钼和钨的单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贱金属的化合物选自氯化亚铁、氧化亚铁、二氧化锰、四氯化钛、氧化亚铜、氯化锌和二碘化钐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贱金属的合金可以是锌镍合金、镍铝合金、铜铝合金等等。上述过渡金属元素拥有较独特的电子轨道,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有效地将二硫青霉胺和磺酸衍生物杂质还原裂解出青霉胺,达到纯化的目的。

在上述D-青霉胺的精制方法,作为优选,步骤A中所述含金属催化剂的还原体系选自贱金属催化剂-酸还原体系时,所述酸性体系的pH值≤2。能够使D-青霉胺与金属催化剂及其反应生成的盐类更充分的分离,能够避免D-青霉胺与金属催化剂或其化合物形成络合物,进一步的保证产品质量,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酸性体系的pH值≤1。

在上述D-青霉胺的精制方法,作为优选,所述含金属催化剂的还原体系选自Raney Ni-氢气还原体系。能够有效地将二硫青霉胺和磺酸衍生物杂质还原裂解出青霉胺,不仅提高了青霉胺的收率,而且有效地降低了这两种杂质在青霉胺中的含量。

在上述D-青霉胺的精制方法,作为优选,步骤A中所述原位精制处理的溶液中还加入C1-C4的醇溶剂。能够使加热反应的回流温度降低,使反应条件更温和,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同时,在降温时还能够使体系中的无机盐更有效的析出而除去,避免无机盐混入后续的产物中,提高最终产物的质量。这里的醇溶剂如可以是甲醇、乙醇或丙醇等,一般最好采用乙醇,具有原料成本低,毒性相对较低等优点。

在上述D-青霉胺的精制方法,作为优选,步骤A中所述待精制的D-青霉胺选自D-青霉胺合成过程中形成的D-青霉胺酸水溶液或杂质含量较高的D-青霉胺溶于酸中形成的D-青霉胺酸水溶液;所述杂质含量较高的D-青霉胺中二硫青霉胺杂质≥0.1%,磺酸衍生物杂质≥0.1%,一般D-青霉胺市售品中二硫青霉胺杂质≥1%,磺酸衍生物杂质≥0.7%。所选的两种待精制青霉胺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除去D-青霉胺中的相关杂质。但并不限于上述两种方式,一切为了除去青霉胺中的相关二硫青霉胺或磺酸衍生物杂质均可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精制或纯化,并没有具体的限定。上述对两个杂质的限定也仅仅是为了举例说明本发明所述精制体系的高效除杂能力,杂质含量更低的比如二硫青霉胺杂质≥0.1%,磺酸衍生物杂质≥0.1%的青霉胺,通过本发明所述的精制体系,也均能获得杂质均小于0.1%的青霉胺精制品。

在上述D-青霉胺的精制方法,所述含金属催化剂的还原体系中的金属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催化量。一般按催化量加入既能够达到催化的目的,使反应能够进行,又能够避免原料的浪费,使反应具有较好的反应效率。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步骤A中所述金属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待精制D-青霉胺的质量的1%~20%,最优为2%-8%之间。一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如当采用贵金属催化剂-氢气还原体系,可以使贵金属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待精制D-青霉胺质量(重量)的1%~10%之间;而当采用贱金属催化剂-酸还原体系时,可以使贱金属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待精制D-青霉胺质量(重量)的2%~15%之间,有利于提高催化的效率,使能够对杂质进行有效的分解或降解,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有效降低杂质的优点。

在上述D-青霉胺的精制方法,一般来说,由于反应体系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因此,在原位精制处理结束后,一般采用碱性试剂调节pH值即可,通过用于调节反应料液pH值的碱可以是无机碱,如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或它们相应的钾盐等无机碱;也可以是有机碱,如三乙胺、氨水、DIPEA等。通过采用碱调节pH值后目的是为了使体系的pH值达到D-青霉胺的等当点附近,使D-青霉胺能够有效析出。但是,从经济性和调节pH用的碱本身避免被析出而被D-青霉胺包裹的角度考虑,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碱性试剂最好采用氨水或三乙胺。有利于提高产物的质量指标。最好使pH值调至5.0~9.0左右,也就是根据D-青霉胺的等当点进行调节至保证其析出固体均可。

在上述D-青霉胺的精制方法,一般使步骤A中所述原位精制反应在50℃~80℃下进行。有利于保证反应温和进行,利用操作。更进一步的优选,使原位精制反应在回流状态下进行。这里根据选取的溶剂的不同,调节回流的温度状态。

在上述D-青霉胺的精制方法,一般最好是在原位精制反应结束后,先进行过滤除去反应体系中的金属催化剂,再进行步骤B的处理。既可以有效回收可重复使用的催化剂,又能够避免其进入下一步的调pH值的处理过程,有利于更好的保证产物的质量。可以进行热滤或先降温进行过滤均可,根据实际需要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酸性体系下使待精制的D-青霉胺在含金属催化剂的还原体系作用下,能够有效降低和除去D-青霉胺中的二硫青霉胺杂质和磺酸衍生物杂质的含量,使两者的含量均能够有效控制在0.1%以内,大大的降低了相关杂质的含量和提高产品的纯度要求,且杂质的含量要求远高于现有药典的要求,符合ICH中对于未知杂质的要求,大大增加了用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2得到的D-青霉胺的HPLC谱图。

图2是进口青霉胺参比制剂(Cuprimine,批号6006.030A)的D-青霉胺的HPLC谱图。

图中,Penicillamine表示青霉胺,Penicillamine disulfide表示二硫青霉胺;Sulfonic acid derivates表示磺酸衍生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D-青霉胺酸水反应液的制备

向2000mL三口瓶中依次加入青霉素G钾(100.0g)、正丁醇(1600mL)、水合肼(23.7g)、浓盐酸(45.6g),升温至80℃~9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缓慢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滤饼用少量酸水洗涤,滤液和酸水洗涤液混合得D-青霉胺酸水反应液备用。这里的酸水可以是盐酸溶剂、稀三氟乙酸溶液或磷酸溶液等酸性体系均可。采用HPLC测试,结果显示其中二硫青霉胺杂质约为4%,磺酸衍生物杂质约为1%,并计算得到青霉胺的含量。

实施例2

选取上述实施例1得到的D-青霉胺酸水反应液,相当于就是使D-青霉胺在酸性体系下,再加入约5wt%的Pd/C催化剂,相当于使金属催化剂的加入量为D-青霉胺质量的5%,用氮气置换后,通入氢气进行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的温度为60℃~80℃,并使反应约2小时后开始每隔1小时取样测定二硫青霉胺杂质和磺酸衍生物杂质含量,直至两者均小于0.1%时停止通入氢气,用氮气置换后,过滤去除Pd/C催化剂,再向滤液中加入氨水调节体系的pH值至5.5,使析出大量的白色固体或结晶,过滤,水洗,烘干,得到纯化后的D-青霉胺。测定D-青霉胺的质量,其HPLC结果和附图1所示一致,纯度达到99.85%,二硫青霉胺的含0.08%;磺酸衍生物杂质含量0.07%。这里所说的二硫青霉胺杂质在HPLC谱图中的保留时间一般在8.7min左右,而磺酸衍生物杂质的相对保留时间一般在26.7min左右,而D-青霉胺的保留时间在6.5min左右,这里的出峰时间并非是限定,仅是为了说明二硫青霉胺杂质和磺酸衍生物杂质相对于主峰D-青霉胺的相对出峰时间而言的,使用不同的HPLC条件,可能会使得峰的保留时间有所漂移。

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的D-青霉胺的HPLC测试方法如下【有关物质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参考USP39版Penicillamine及中国药典2015版青霉胺的方法),加入了有机相并相应延长了色谱保留时间,以使得除了二硫青霉胺杂质以外的其它杂质能被顺利检测出。

取本发明得到的D-青霉胺约0.125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稀释液(取乙二胺四醋酸二钠1.0g,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1000ml,摇匀)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杂质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上述稀释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2.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取D-青霉胺对照品与杂质对照品各适量,加上述稀释液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D-青霉胺1mg和杂质0.lmg的溶液作为系统适用性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钠己烷磺酸钠溶液[取磷酸二氢钠6.9g和己烷磺酸钠0.2g,加水900ml使溶解,用磷酸溶液(1~10)调节pH值至3.0±0.1,再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为流动相A;检测波长为210mn。取系统适用性溶液20μl注人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D-青霉胺峰和各杂质峰间的分离度应大于3.0。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如图1所示,另外,图2是采用现有的青霉胺作为对照的谱图,具体选用进口青霉胺参比制剂(Cuprimine,批号6006.030A)。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具体精制纯化方法基本同实施例2一致,区别仅在于将贵金属催化剂钯碳分别采用铂/碳、氧化铂、辛酸铑或钌碳,并使加入的催化量均为5%,最终得到相应的精制纯化后的D-青霉胺。并将得到的D-青霉胺进行测试,均能够使D-青霉胺的纯度达到99.5%以上,二硫青霉胺和磺酸衍生物杂质含量均小于0.1%以内。

实施例4

将采用上述实施例1方法得到的D-青霉胺酸水反应液转移入2L的高压釜中,加入约5%的Pd/C催化剂,氮气置换后,通入氢气至正压1.0MPa,开启搅拌并使反应温度控制在50℃~80℃进行催化氢化反应,反应过程中可以保持氢气通入和正压,反应约2小时后释放氢气压力,氮气置换,然后取样跟踪确认二硫青霉胺杂质和磺酸衍生物杂质含量已经均小于0.1%,过滤去除Pd/C催化剂,滤液加入氨水,调节pH至5.5,析出大量的白色固体或结晶,过滤,水洗,烘干,得到纯化后的D-青霉胺。测定D-青霉胺的质量,其HPLC结果和附图1所示基本一致,纯度达到99.9%,二硫青霉胺的含0.07%;青霉胺未知杂质含量0.06%。

实施例5~10

本实施例5~10的具体精制方法同实施例4一致,区别仅在于,其中的贵金属催化剂不同(特别是实施例9,使用相对便宜的金属Rainy Ni催化剂,也可以在催化加氢的情况下获得相同的效果),且在原位精制反应结束后,步骤B中的调节pH值采用三乙胺或氨水进行调节。具体采用的金属催化剂、催化量和pH值以及最终得到的D-青霉胺的质量指标如下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11

取实施例1得到的D-青霉胺酸水反应液适量加入反应瓶中,再加入5倍体积的乙醇,并滴加入浓盐酸调节pH值小于1,然后,加入5%氧化亚铜(金属催化剂),相当于D-青霉胺质量的5%,加热升温至回流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缓慢降温冷却至0℃以下,过滤去除无机盐和金属催化剂,向收集的滤液中滴加入氨水调节pH至6.0,相当于调节pH值至D-青霉胺的等当点附近,使D-青霉胺析出,搅拌1小时后过滤,滤饼于40℃~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后,得干燥的纯化后的D-青霉胺。HLPC检测含量99.9%,杂质二硫青霉胺含量为0.07%,杂质磺酸衍生物含量为0.05%。

本实施例中的氧化亚铜还可以采用活性锌粉、活性铜粉进行代代替,同样能够有效的除去二硫青霉胺和青霉胺未知杂质的分解。

实施例12~20

本实施例12~20的具体精制方法同实施例11一致,区别仅在于,其中的金属催化剂不同,且在原位精制反应结束后,步骤B中的调节pH值采用三乙胺、DIPEA或氨水进行调节。具体采用的金属催化剂、催化量和pH值以及最终得到的D-青霉胺的质量指标如下表2所示:

表2:

实施例21

取杂质含有较高的D-青霉胺粗品加入反应瓶中,其中,杂质含量较高的D-青霉胺粗品中二硫青霉胺杂质≥1%,磺酸衍生物杂质≥0.7%,再加入三氟乙酸水液,一般使三氟乙酸的质量浓度在10%-20%左右,相当于就是使D-青霉胺在酸性体系下,使酸性体系的pH值在1以下,然后,再加入约为D-青霉胺粗品质量5wt%的铂/炭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相当于使贵金属催化剂的加入量为D-青霉胺质量的5%,用氮气置换后,通入氢气至正压0.1MPa左右,并保证压力和通入氢气进行原位精制反应(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的温度为70℃~75℃,并使催化加氢反应约2小时后开始每隔1小时取样测定二硫青霉胺杂质和未知杂质多硫和/或磺酸衍生物杂质含量,直至两者均小于0.1%时停止通入氢气,用氮气置换后,反应结束后后,先进行过滤去除体系中的贵金属催化剂及其它不溶物,再向滤液中加入三乙胺调节体系的pH值至6.0,相当于调节到等当点附近,使析出大量的白色固体或结晶,过滤,水洗,烘干,得到纯化后的D-青霉胺。测定D-青霉胺的质量,其HPLC结果和附图1所示一致,纯度达到99.9%,二硫青霉胺的含0.05%;青霉胺未知杂质含量0.06%。

实施例22

取杂质含有较高的D-青霉胺粗品加入反应瓶中,其中,杂质含量较高的D-青霉胺粗品中二硫青霉胺杂质≥1%,磺酸衍生物杂质≥0.7%,再加入5倍体积的甲醇溶剂,并滴加入浓盐酸调节pH值小于1,然后,加入8%二氧化锰(金属催化剂),相当于青霉胺质量的8%,加热升温至回流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缓慢降温冷却至0℃以下,过滤去除无机盐和金属催化剂及其它不溶物,向收集的滤液中滴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调节pH至8.0,相当于调节pH值至D-青霉胺的等当点附近,使D-青霉胺析出,搅拌1小时后过滤,滤饼于40℃~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后,得干燥的纯化后的D-青霉胺。HLPC检测含量99.8%,杂质二硫青霉胺含量为0.06%,杂质磺酸衍生物含量为0.07%。

实施例23

取杂质含有较高的D-青霉胺粗品加入反应瓶中,其中,杂质含量较高的D-青霉胺粗品中二硫青霉胺杂质≥1.4%,磺酸衍生物杂质≥1.0%,再加入5倍体积的丙醇溶剂,并滴加入质量浓度为10%-15%左右的磷酸水溶液调节pH值小于2.0,然后,加入10%钴镍合金(金属催化剂),一般使催化量,即使合金中钴镍的总加入量在10wt%,相当于D-青霉胺粗品质量的10%,加热升温至回流反应1.5小时,反应结束后,缓慢降温冷却至5℃以下,过滤去除无机盐和金属催化剂及其它不溶物,向收集的滤液中滴加入质量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至6.0,相当于调节pH值至D-青霉胺的等当点附近,使D-青霉胺析出,搅拌1小时后过滤,滤饼于40℃~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后,得干燥的纯化后的D-青霉胺。HLPC检测含量99.7%,杂质二硫青霉胺含量为0.08%,杂质磺酸衍生物含量为0.08%。

实施例24

取杂质含有较高的D-青霉胺粗品加入反应瓶中,其中,杂质含量较高的D-青霉胺粗品中二硫青霉胺杂质≥1.4%,磺酸衍生物杂质≥1.0%,再加入4倍体积的乙醇溶剂,并滴加入冰醋酸溶液调节pH值小于2.0,然后,加入5%活性铁粉(金属催化剂)作为催化剂,一般使加入的量为催化量即可,加热升温至回流反应2.0小时,反应结束后,缓慢降温冷却至5℃以下,过滤去除无机盐和金属催化剂及其它不溶物,向收集的滤液中滴加入质量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至6.0,相当于调节pH值至D-青霉胺的等当点附近,使D-青霉胺析出,搅拌1小时后过滤,滤饼于40℃~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后,得干燥的纯化后的D-青霉胺。HLPC检测含量99.7%,杂质二硫青霉胺含量为0.06%,杂质磺酸衍生物含量为0.06%。

实施例25

本实施例的具体精制方法同实施例23一致,区别仅在于其中的冰醋酸采用浓盐酸进行代替后具体实施。活性铁粉/盐酸或冰醋酸体系均是很好的还原体系能有效除去D-青霉胺中的杂质。将干燥的纯化后的D-青霉胺。HLPC检测含量99.6%,杂质二硫青霉胺含量为0.08%,杂质磺酸衍生物含量为0.07%。

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对本发明已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并引证了一些具体实施例,但是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来说,只要不离开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作各种变化或修正是显然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