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榛子油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8412发布日期:2018-06-19 14:15阅读:12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榛子油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榛子本身富含油脂,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烯酸、棕榈酸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以油酸居首位,其含量约为72%~82%,可媲美橄榄油。其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更易为人体所吸收,对体弱、病后虚羸、易饥饿的人都有很好的补养作用。它的维生素E含量高达36%,另外榛子油具有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其含量远远高过于核桃,榛子油里有优质的天然“脑黄金”的DHA,可以提高记忆力,改善视神经,具有独特的滋补、营养、保健作用。榛子果仁的含油量较高,已有技术中,多采用压榨法,也有少数是用溶剂法。压榨法制取榛子油大都采用,生榨,该类压榨,榨油率低,出油率32%,榛子香味不突出。溶剂法是用有机溶剂浸泡榛子粉提出榛子油后分离溶剂,但分离出的榛子油有溶剂残留,溶剂残留有害人体健康,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榛子油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榛子油的制备方法,所述榛子油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榛子在115℃-125℃下蒸炒;入榨温度115℃-125℃;生产出来的榛子油,降温至18℃保存。

进一步,所述榛子油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原料挑选;先把脱完壳的榛子仁进行人工挑选,把霉变,虫咬仁,瘪仁,全部挑选出来备用;

破碎:采用机械将将榛子原料破碎成颗粒,破碎达到粒径2mm左右;

蒸炒:利用机械炒制在115℃-125℃下加入10%的水,炒制35~45min;

压榨:利用物理力的挤压,将原料里的油进行分离,入榨温度115℃-125℃;

毛油降温:生产出来的榛子油,降温保存,温度为18℃;

物理过滤:利用物理过滤方式,将油脂里面的胶体类物质分离出来,得到纯正的榛子油;过滤压力≤0.3mpa。

进一步,物理抛光过滤:采用高密度的植物纤维做抛光过滤,采用270g滤纸板,抛光过滤压力≤0.25mpa;

将物理抛光过滤后的榛子油检测合格后,进行灌装,包装,入0~6℃保鲜库贮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榛子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榛子油制备的比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榛子油制备的面包。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生产简单,比生榨出油率高28%左右,提高了榛子油的香味,保证了榛子油的营养。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需要有机溶剂,无残留,方便简单易行,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榛子油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榛子油的制备中,包括:原料挑选→破碎→蒸炒→压榨→毛油降温→物理过滤→物理抛光过滤→检测质量→成品→低温保鲜库。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榛子油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1:原料挑选;先把脱完壳的榛子仁进行人工挑选,把霉变,虫咬仁,瘪仁,全部挑选出来备用。

S102:破碎:采用机械将将榛子原料破碎成生产需要的颗粒,以保证在生产的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最少损失,破碎要求达到粒径2mm左右;

S103:蒸炒:利用机械炒制在最适合的温度加入10%的水,将榛子的原香激发和保留下来;蒸炒温度115-125℃;炒制35~45min(根据原料的湿度而定)。

S104:压榨:利用物理力的挤压,将原料里的油进行分离,以保证最大程度下保留香味和营养物质;掌握好入榨温度115-125℃出油率能达到58%-60%。

S105:毛油降温:生产出来的榛子油,马上降温保存,防止油脂里面的香味散失,也防止高温下产生氧化物质;温度控制18℃。

S106:物理过滤:利用物理过滤方式,将油脂里面不利于油脂保存的胶体类物质分离出来,并得到纯正的榛子油;过滤压力≤0.3mpa,280℃加热实验合格;

S107:物理抛光过滤:采用高密度的植物纤维做抛光过滤层,将榛子油做到晶莹剔透又保持了原生态的形式;采用270g滤纸板,抛光过滤压力≤0.25mpa;

S108:将经过以上工艺完成的榛子油检测合格后,进行灌装,包装,入低温保鲜库贮藏。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生产简单,节能降耗,出油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榛子油的制备方法,包括:

原料挑选;先把脱完壳的榛子仁进行人工挑选,把霉变,虫咬仁,瘪仁,全部挑选出来备用。

破碎:采用机械将将榛子原料破碎成生产需要的颗粒,以保证在生产的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最少损失,破碎要求达到粒径2mm左右;

蒸炒:利用机械炒制在最适合的温度加入10%的水,将榛子的原香激发和保留下来;蒸炒温度115℃;炒制35min(根据原料的湿度而定)。

压榨:利用物理力的挤压,将原料里的油进行分离,以保证最大程度下保留香味和营养物质;掌握好入榨温度115℃出油率能达到58%。

毛油降温:生产出来的榛子油,马上降温保存,防止油脂里面的香味散失,也防止高温下产生氧化物质;温度控制18℃。

物理过滤:利用物理过滤方式,将油脂里面不利于油脂保存的胶体类物质分离出来,并得到纯正的榛子油;过滤压力≤0.3mpa,280℃加热实验合格;

物理抛光过滤:采用高密度的植物纤维做抛光过滤层,将榛子油做到晶莹剔透又保持了原生态的形式;采用270g滤纸板,抛光过滤压力≤0.25mpa;

将经过以上工艺完成的榛子油检测合格后,进行灌装,包装,入低温保鲜库贮藏。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榛子油的制备方法,包括:

原料挑选;先把脱完壳的榛子仁进行人工挑选,把霉变,虫咬仁,瘪仁,全部挑选出来备用。

破碎:采用机械将将榛子原料破碎成生产需要的颗粒,以保证在生产的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最少损失,破碎要求达到粒径2mm左右;

蒸炒:利用机械炒制在最适合的温度加入10%的水,将榛子的原香激发和保留下来;蒸炒温度125℃;炒制45min(根据原料的湿度而定)。

压榨:利用物理力的挤压,将原料里的油进行分离,以保证最大程度下保留香味和营养物质;掌握好入榨温度125℃出油率能达到60%。

毛油降温:生产出来的榛子油,马上降温保存,防止油脂里面的香味散失,也防止高温下产生氧化物质;温度控制18℃。

物理过滤:利用物理过滤方式,将油脂里面不利于油脂保存的胶体类物质分离出来,并得到纯正的榛子油;过滤压力≤0.3mpa,280℃加热实验合格;

物理抛光过滤:采用高密度的植物纤维做抛光过滤层,将榛子油做到晶莹剔透又保持了原生态的形式;采用270g滤纸板,抛光过滤压力≤0.25mpa;

将经过以上工艺完成的榛子油检测合格后,进行灌装,包装,入低温保鲜库贮藏。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榛子油的制备方法,包括:

原料挑选;先把脱完壳的榛子仁进行人工挑选,把霉变,虫咬仁,瘪仁,全部挑选出来备用。

破碎:采用机械将将榛子原料破碎成生产需要的颗粒,以保证在生产的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最少损失,破碎要求达到粒径2mm左右;

蒸炒:利用机械炒制在最适合的温度加入10%的水,将榛子的原香激发和保留下来;蒸炒温度120℃;炒制40min(根据原料的湿度而定)。

压榨:利用物理力的挤压,将原料里的油进行分离,以保证最大程度下保留香味和营养物质;掌握好入榨温度120℃出油率能达到59%。

毛油降温:生产出来的榛子油,马上降温保存,防止油脂里面的香味散失,也防止高温下产生氧化物质;温度控制18℃。

物理过滤:利用物理过滤方式,将油脂里面不利于油脂保存的胶体类物质分离出来,并得到纯正的榛子油;过滤压力≤0.3mpa,280℃加热实验合格;

物理抛光过滤:采用高密度的植物纤维做抛光过滤层,将榛子油做到晶莹剔透又保持了原生态的形式;采用270g滤纸板,抛光过滤压力≤0.25mpa;

将经过以上工艺完成的榛子油检测合格后,进行灌装,包装,入低温保鲜库贮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