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环结构的四羧酸二酐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81238发布日期:2018-07-20 20:09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学品制备方法领域,尤其涉及双环结构的四羧酸二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dupont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申请了世界上第一个关于聚酰亚胺(pi)的专利以来,这类材料以其优异的耐热性能、绝缘及介电性能、力学机械性能、耐化学性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早期的聚酰亚胺主要以芳香族二酐和芳香族二胺单体合成,这类芳香族pi受π电子云的影响,容易在电子给体和受体间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ctc),导致pi材料的颜色较深,透光性能差,同时受大π键的影响,导致这类pi材料不溶不熔,成型温度高,回收利用困难,难以满足特定领域的高性能pi材料的应用,为此,通过合成脂环族二酐进而合成脂环族及半脂环族的pi材料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最初的研究中,如tm和tkurosaki在《macromolecules》1997,30(4):993-1000中报道,主要合成双环[2.2.2]辛-7-烯-2,3,5,6-四羧酸二酐这种含有碳碳双键不饱和二酐,用这种二酐单体与不同的二胺反应制备的pi材料,发现该pi材料的热稳定性能较差,如在氮气氛围下,高于360℃时便发生热分解。进一步证明发现,这种不饱和的二酐单体,在高温下(大于350℃)容易发生1,4-加成逆反应,见反应式1。

为了提高pi材料的热稳定性能,试着将该不饱和的二酐加氢还原得到一种饱和的二酐,以此解决上述问题。tm和tkurosaki等人试着将双环[2.2.2]辛-7-烯-2-外型,3-外型,5-外型,6-外型-四羧酸-2,3:5,6-二酐直接加氢还原得到双环[2.2.2]辛烷-2-外型,3-外型,5-外型,6-外型-四羧酸-2,3:5,6-二酐,但是没有成功。由于催化加氢反应是一个两相反应,反应物都是在催化剂表面进行,而上述二酐单体溶解性较差,普通的低沸点溶剂几乎处于不溶状态,使得加氢还原反应难以进行。虽然高沸点溶剂可以溶解少量上述二酐,但是高沸点溶剂的吸氢效果较差,同时可能由于双环[2.2.2]辛-7-烯-2,3,5,6-四羧酸二酐中碳碳双键中的π电子云受四个羰基的影响,其空间位阻较大,综合这两点,在高沸点溶剂中加氢还原反应也难以进行。

根据tmatsumoto和tkurosaki在《reactive&functionalpolymers》1996,30(1):55-59的报道,以及日本专利jp2008100979a提出了一种合成双环[2.2.2]辛烷-2,3,5,6-四羧酸二酐的制备方法,见反应式2。该方案中,在(±)-反-1,2-二氢酞酸二甲酯(2)和富马酸二甲酯反应的过程中,由于(±)-反-1,2-二氢酞酸二甲酯(2)受两个酯基的影响,反应活性较差,因此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180℃)才能使反应顺利进行。双环[2.2.2]辛烷-2-外型,3-内型,5-外型,6-外型-四羧酸四甲酯(4)在不同条件下水解,最后会得到不同构型的二酐,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最终会得到一个双环[2.2.2]辛烷-2-内型,3-内型,5-外型,6-外型-四羧酸-2,3:5,6-二酐(6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最终会得到一个双环[2.2.2]辛烷-2-内型,3-内型,5-外型,6-外型-四羧酸-2,3:5,6-二酐(6b),但是像6a这种构型的二酐熔点较低,由它合成的pi热稳定性能相对较差,因此需要像6b这种全外型结构二酐单体,而4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困难,反应时间长(>18h),最终合成的6b收率太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困难,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环[2.2.2]辛烷-2-外型,3-外型,5-外型,6-外型-四羧酸-2,3:5,6-二酐的制备方法,见反应式3。本发明使用的原料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迅速,只得到一种全外型结构的双环[2.2.2]辛烷-2,3,5,6-四羧酸二酐,且收率明显提高(收率>93%),同时得到烷基酸甲酯副产品,原子利用率高。

本发明所述的双环[2.2.2]辛烷-2-外型,3-外型,5-外型,6-外型-四羧酸-2,3:5,6-二酐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反-1,2-二氢酞酸的制备:将邻苯二甲酸、稀酸和有机溶剂组成的混合溶液置于带隔膜的电解槽中,采用铅电极,电解温度20℃~80℃,电流密度控制在100~600a/m2,电解还原生成(±)-反-1,2-二氢酞酸,将反应完的电解液减压蒸馏析出白色固体,过滤,去离子水重结晶,真空干燥得到白色固体,收率90%左右;mp:212℃~213℃;1hnmrδ(dmso-d6):3.53(2h,ch),5.81(2h,=ch-),6.00(2h,-ch=),12.73(2h,cooh)。

2)双环[2.2.2]辛-7-烯-2-外型,3-外型,5-外型,6-外型-四羧酸-2,3:5,6-二酐的制备:将1)制备的白色固体和顺丁烯二酸酐置于带冷凝管反应装置中,在氮气氛围中,乙酸酐或丙酸酐做溶剂及脱水剂,升温至70℃~85℃原料溶解,继续升温至85℃~140℃,反应0.5~3小时,反应过程不断析出白色固体,过滤、丙酮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白色固体粉末,收率85%左右;mp:351℃~352℃;1hnmrδ(dmso-d6):3.48(2h,ch),3.61(4h,ch),6.38(2h,-ch=ch-)。

3)双环[2.2.2]辛-7-烯-2-外型,3-外型,5-外型,6-外型-四羧酸四甲酯的制备:将2)制备的白色粉末、甲醇溶剂、浓硫酸置于带冷凝管反应装置中,反应温度30℃~70℃至回流状态,反应3~7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结晶析出白色针状晶体,过滤真空干燥,收率97%左右;mp:130℃~132℃;1hnmrδ(dmso-d6):3.07(2h,ch),3.22(4h,ch),3.48(12h,ch3),6.14(2h,-ch=ch-)。

4)双环[2.2.2]辛烷-2-外型,3-外型,5-外型,6-外型-四羧酸四甲酯的制备:将3)制备的白色针状晶体、甲醇或乙醇溶剂、5%钯碳催化剂置于500ml高压反应釜中,氢气置换反应釜中空气(置换三次),反应釜中氢气压力为2mpa~5mpa,反应温度60℃~120℃,反应时间6~12小时,反应结束后,用硅藻土过滤到钯碳催化剂,减压蒸馏冷却析出白色颗粒状晶体,过滤真空干燥,收率85%左右;mp:150℃~152℃;1hnmrδ(dmso-d6):1.48(4h,ch2),2.30(2h,ch),3.12(4h,ch),3.56(12h,ch3)。

5)双环[2.2.2]辛烷-2-外型,3-外型,5-外型,6-外型-四羧酸-2,3:5,6-二酐的制备:将4)制备的白色颗粒状晶体,烷基酸、浓硫酸置于带有刺行分馏柱的反应器中,反应温度80℃~130℃,反应1~3小时,反应过程不断析出白色粉末固体,过滤真空干燥,同时蒸馏出低馏分副产品,收率96%左右;mp:389℃~391℃;1hnmrδ(dmso-d6):1.37(4h,ch2),2.47(2h,ch),3.52(4h,ch)。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电解温度为20℃~50℃,电流密度为200~500a/m2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80℃~120℃。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步骤(3)中所述的浓硫酸的催化量为占原料总质量的2%~5%,甲酯化的反应温度为50℃~70℃。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步骤4)中所述的加氢反应的反应温度为80℃~120℃,5%钯碳的催化量占原料总质量的2%~10%,反应釜内氢气压力为4mpa~5mpa。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烷基酸溶剂可选用甲酸、乙酸、丙酸中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原料和浓硫酸的摩尔比为1:0.5~1:1,反应温度为100℃~1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方案双环烯四羧酸二酐制备工艺的具体过程,以下列举了具体实验方案,但本方案并不局限于实验案例中列举的具体数字,相同配比的质量放大或缩小的方案也属于实验案例公开的内容。

实施例1

阴极板:pb;长度100mm,宽度40mm,厚度2mm。

阳极板:pb;长度80mm,宽度40mm,厚度2mm。

阴极电解液:300ml5%h2so4水溶液、200ml二氧六环、40g(240mmol)邻苯二甲酸。

阳极电解液:5%h2so4水溶液,液面与阴极电解液液面持平。

隔膜:n324阳离子交换膜

电流密度:200a/m2

反应温度:30℃

hplc检测反应进程,17小时后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减压蒸馏出一部分溶剂后,冷却结晶析出白色固体,抽滤,蒸馏水洗涤1至2次,过滤、真空干燥得到36.84g产品,收率91%,hplc检测纯度为99.6%。

将36.84g(220mmol)(±)-反-1,2-二氢酞酸、21.48g(220mmol)顺丁烯二酸酐、60g乙酸酐置于带有冷凝管的反应装置中,在氮气氛围中升温至70℃后原料溶解,继续升温至120℃,磁力搅拌,半小时后反应液中不断析出白色固体,2小时后反应停止,抽滤,乙酸洗涤1至2次,真空干燥得到46.27g白色粉末,收率为85%。

将46.27g(190mmol)双环[2.2.2]辛-7-烯-2-外型,3-外型,5-外型,6-外型-四羧酸-2,3:5,6-二酐、9.25g(90mmol)浓硫酸、140g甲醇置于带有冷凝管的反应装置中,升温至回流温度,磁力搅拌,tlc点板检测反应进程,5小时后反应结束,冷却结晶析出白色针状晶体,抽滤、真空干燥得到61.67g产品,收率为97%。

将61.67g(180mmol)双环[2.2.2]辛-7-烯-2-外型,3-外型,5-外型,6-外型-四羧酸四甲酯、3g(1.41mmol)5%钯碳、180g甲醇置于500ml高压反应釜中,氢气置换反应釜中空气(置换2至3次),反应釜中氢气压力为5mpa,升温至100℃开始反应,机械搅拌,tlc点板检测反应进程,6小时后反应结束,用硅藻土过滤掉溶液中钯碳,减压蒸馏出一部分甲醇溶剂后,冷却结晶析出白色颗粒状晶体,抽滤、真空干燥得到54.78g产品,收率为88%。

将54.78g(160mmol)双环[2.2.2]辛烷-2-外型,3-外型,5-外型,6-外型-四羧酸四甲酯、16.5g(160mmol)浓硫酸、160g乙酸置于带有刺行分馏柱的反应器中,升温至120℃开始反应,磁力搅拌,半小时后反应液中不断析出白色固体,并收集55℃的低馏分组份乙酸甲酯,1小时后停止反应,抽滤,乙酸洗涤1至2次,真空干燥得到38.47g白色粉末,收率94%,低馏分无色液体的质量为46.47g,收率98%,气相检测纯度为99.8%。

实施例2

阴极板:pb;长度100mm,宽度40mm,厚度2mm。

阳极板:pb;长度80mm,宽度40mm,厚度2mm。

阴极电解液:250ml10%h2so4水溶液、250ml异丙醇、60g(360mmol)邻苯二甲酸。

阳极电解液:10%h2so4水溶液,液面与阴极电解液液面持平。

隔膜:n324阳离子交换膜

电流密度:300a/m2

反应温度:25℃

hplc检测反应进程,17小时后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减压蒸馏出一部分溶剂后,冷却结晶析出白色固体,抽滤,蒸馏水洗涤1至2次,过滤、真空干燥得到54.05g产品,收率89%,hplc检测纯度为99.6%。

将54.05g(320mmol)(±)-反-1,2-二氢酞酸、31.52g(320mmol)顺丁烯二酸酐、160g乙酸酐置于带有冷凝管的反应装置中,在氮气氛围中升温至70℃后原料溶解,继续升温至80℃,磁力搅拌,1小时后反应液中不断析出白色固体,3小时后反应停止,抽滤,乙酸洗涤1至2次,真空干燥得到70.20g白色粉末,收率为88%。

将70.20g(283mmol)双环[2.2.2]辛-7-烯-2-外型,3-外型,5-外型,6-外型-四羧酸-2,3:5,6-二酐、14.04g(151mmol)浓硫酸、220g甲醇置于带有冷凝管的反应装置中,升温至回流温度,磁力搅拌,tlc点板检测反应进程,5小时后反应结束,冷却结晶析出白色针状晶体,抽滤、真空干燥得到93.37g产品,收率为97%。

将93.37g(274mmol)双环[2.2.2]辛-7-烯-2-外型,3-外型,5-外型,6-外型-四羧酸四甲酯、2.8g(1.31mmol)5%钯碳、270g甲醇置于500ml高压反应釜中,氢气置换反应釜中空气(置换2至3次),反应釜中氢气压力为5mpa,升温至120℃开始反应,机械搅拌,tlc点板检测反应进程,反应期间补充3次氢气,10小时后反应结束,用硅藻土过滤掉溶液中钯碳,减压蒸馏出一部分甲醇溶剂后,冷却结晶析出白色颗粒状晶体,抽滤、真空干燥得到81.71g产品,收率为87%。

将81.71g(239mmol)双环[2.2.2]辛烷-2-外型,3-外型,5-外型,6-外型-四羧酸四甲酯、36.9g(358mmol)浓硫酸、240g甲酸置于带有刺行分馏柱的反应器中,升温至100℃开始反应,磁力搅拌,1小时后反应液中不断析出白色固体,并收集30℃的低馏分组份甲酸甲酯,2小时后停止反应,抽滤,乙酸洗涤1至2次,真空干燥得到54.34g白色粉末,收率91%,低馏分无色液体的质量为55.61g,收率97%,气相检测纯度为99.9%。

实施例3

阴极板:pb;长度100mm,宽度40mm,厚度2mm。

阳极板:pb;长度80mm,宽度40mm,厚度2mm。

阴极电解液:400ml15%h2so4水溶液、200mldmf、80g(480mmol)邻苯二甲酸。

阳极电解液:15%h2so4水溶液,液面与阴极电解液液面持平。

隔膜:n324阳离子交换膜

电流密度:400a/m2

反应温度:50℃

hplc检测反应进程,17小时后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减压蒸馏出一部分溶剂后,冷却结晶析出白色固体,抽滤,蒸馏水洗涤1至2次,过滤、真空干燥得到75.30g产品,收率93%,hplc检测纯度为99.8%。

将75.30g(448mmol)(±)-反-1,2-二氢酞酸、43.91g(448mmol)顺丁烯二酸酐、220g乙酸酐置于带有冷凝管的反应装置中,在氮气氛围中升温至70℃后原料溶解,继续升温至140℃回流状态,磁力搅拌,10分钟后反应液中不断析出白色固体,半小时后反应停止,抽滤,丙酮洗涤1至2次,真空干燥得到86.69g白色粉末,收率为78%。

将86.69g(350mmol)双环[2.2.2]辛-7-烯-2-外型,3-外型,5-外型,6-外型-四羧酸-2,3:5,6-二酐、13g(140mmol)浓硫酸、250g甲醇置于带有冷凝管的反应装置中,升温至回流温度,磁力搅拌,tlc点板检测反应进程,7小时后反应结束,冷却结晶析出白色针状晶体,抽滤、真空干燥得到114.12g产品,收率为96%。

将114.12g(335mmol)双环[2.2.2]辛-7-烯-2-外型,3-外型,5-外型,6-外型-四羧酸四甲酯、11.4g(5.36mmol)5%钯碳、230g乙醇置于500ml高压反应釜中,氢气置换反应釜中空气(置换2至3次),反应釜中氢气压力为5mpa,升温至110℃开始反应,机械搅拌,tlc点板检测反应进程,反应期间补充5次氢气,3小时后反应结束,用硅藻土过滤掉溶液中钯碳,减压蒸馏出一部分乙醇溶剂后,冷却结晶析出白色颗粒状晶体,抽滤、真空干燥得到103.31g产品,收率为90%。

将103.31g(300mmol)双环[2.2.2]辛烷-2-外型,3-外型,5-外型,6-外型-四羧酸四甲酯、15.56g(150mmol)浓硫酸、200g丙酸置于带有刺行分馏柱的反应器中,升温至130℃开始反应,磁力搅拌,半小时后反应液中不断析出白色固体,并收集78℃的低馏分组份丙酸甲酯,1小时后停止反应,抽滤,乙酸洗涤1至2次,真空干燥得到72.48g白色粉末,收率96%,低馏分无色液体的质量为98.9g,收率93%,气相检测纯度为98.9%。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