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辅酶I中三氟乙酸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8850发布日期:2018-09-05 00:22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分离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去除辅酶i中三氟乙酸的工艺。



背景技术:

三氟乙酸(tfa)是一种强羧酸,pka=0.23,能够刺激人体组织和皮肤。虽有轻微的毒性,但是在不流动的地表水中富集则会影响农业和水生系统,并且三氟乙酸经历微生物降解产生温室气体chf3.达到一定浓度后,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因此去除三氟乙酸的工艺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但现有的去除工艺一直受条件等所限,去除效果不好,残留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辅酶i中三氟乙酸的工艺,该工艺能有效地去除辅酶i中的三氟乙酸,去除效果较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去除辅酶i中三氟乙酸的工艺,包括:将葡聚糖凝胶作为层析填料将辅酶i的三氟乙酸进行层析去除。

进一步地,层析填料为葡聚糖凝胶g25。

进一步地,包括:在层析柱内装入层析填料1.5-1.7l,将辅酶i的浓缩液以16-20ml/min的进料速度输送至层析柱内进行层析分离,将洗脱液以7-9l/h输送至层析柱内进行洗脱。

进一步地,进料速度为18ml/min。

进一步地,辅酶i的体积浓度为38-42%。

进一步地,层析填料与辅酶i的体积比为30-35:1。

进一步地,层析填料与辅酶i的体积比为32-34:1。

进一步地,层析填料为1.6l,辅酶i为50ml。

进一步地,层析柱与层析填料的体积比为4-6:1。

进一步地,层析柱的高度为100cm,层析柱的高度与直径之比为20-22:1。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公开的去除辅酶i中三氟乙酸的工艺中,葡聚糖凝胶是以葡聚糖为基质交联而成的珠状凝胶产品,其是一种不带电的具有三维空间的多孔网状结构、呈珠状颗粒的物质,每个颗粒的细微结构及筛孔的直径均匀一致,像筛子,小的分子可以进入凝胶网孔,而大的分子则排阻于颗粒之外。由于辅酶i中的三氟乙酸与辅酶i分子大小不一样,则将带有三氟乙酸的辅酶i经过葡聚糖凝胶层析填料时,辅酶i为大分子物质,其沿凝胶颗粒间隙移动,流程短,移动速率快,先被洗出;而三氟乙酸作为小分子物质可通过凝胶网孔进入颗粒内部,然后再扩散出来,故流程长,移动速度慢,最后被洗出,从而使辅酶i与三氟乙酸彼此获得有效分离,从而可以较好地去除辅酶i中的三氟乙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未经处理的辅酶i浓缩液的离子色谱检测结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经层析处理后的辅酶i浓缩液的离子色谱检测结果;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未经处理的辅酶i浓缩液的离子色谱检测结果;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经层析处理后的辅酶i浓缩液的离子色谱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去除辅酶i中三氟乙酸的工艺进行具体说明。

三氟乙酸(tfa)是一种强羧酸,pka=0.23,能够刺激人体组织和皮肤。虽有轻微的毒性,但是在不流动的地表水中富集则会影响农业和水生系统,并且三氟乙酸经历微生物降解产生温室气体chf3,达到一定浓度后,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因此去除三氟乙酸的工艺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但现有的去除工艺一直受条件等所限,去除效果不好,残留高。

现有的去除方法包括纳滤法、旋转蒸发法等。

纳滤法主要利用纳滤膜的自身特点对三氟乙酸进行截留以除去三氟乙酸。其中,纳滤膜的孔径在1nm以上,一般1-2nm。是允许溶剂分子或某些低分子量溶质或低价离子透过的一种功能性的半透膜。因能截留物质的大小约为纳米而得名,它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大约为150-500左右。但是利用纳滤法去除三氟乙酸的方法需要多次加纯化水进行稀释,用时较长,效率比较低,去除效果不是很好,且一定程度上有些浪费水资源。

旋转蒸发法,利用旋转蒸发仪用有机溶剂与三氟乙酸按一定比例配合,在一定温度下有机溶剂沸腾将三氟乙酸带出,此种方法需添加有机溶剂,但有机溶剂在药品中有严格的残留限度要求,只有极少数可以使用,限添加有机溶剂又会可能增加新去除工艺。降低产品收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基于此,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去除辅酶i中三氟乙酸的工艺,其包括:将葡聚糖凝胶作为层析填料将辅酶i的三氟乙酸进行层析去除。

辅酶i(nad),化学名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甘酸或二磷酸烟苷。辅酶i是人体氧化还原反应中重要的辅酶,出现在细胞很多代谢反应中。作为生物催化反应必不可少的辅酶,参与上千种生理反应,如细胞三羧酸循环(tca)、脂肪β氧化等,在糖、脂肪、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代谢利用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葡聚糖凝胶是以葡聚糖为基质交联而成的珠状凝胶产品,其是一种不带电的具有三维空间的多孔网状结构、呈珠状颗粒的物质,每个颗粒的细微结构及筛孔的直径均匀一致,像筛子,小的分子可以进入凝胶网孔,而大的分子则排阻于颗粒之外。

由于辅酶i中的三氟乙酸与辅酶i分子大小不一样,则将带有三氟乙酸的辅酶i经过葡聚糖凝胶层析填料时,辅酶i为相对的大分子物质,其沿凝胶颗粒间隙移动,流程短,移动速率快,先被洗出;而三氟乙酸作为小分子物质可通过凝胶网孔进入颗粒内部,然后再扩散出来,故流程长,移动速度慢,最后被洗出,从而使辅酶i与三氟乙酸彼此获得有效分离,从而可以较好地去除辅酶i中的三氟乙酸。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层析填料为葡聚糖凝胶g25。

葡聚糖凝胶是以葡聚糖为基质交联而成的珠状凝胶产品,在此基础上在葡聚糖单元中引入弱阳离子功能基团得到离子型交换层析介质葡聚糖凝胶g25,其功能基团为羧甲基。

辅酶i和其中的三氟乙酸在葡聚糖凝胶g25的网孔受到的阻滞作用不同,在层析填料内以不同的速度移动;另外葡聚糖凝胶g25的功能基团羧甲基带负电,羧甲基可对三氟乙酸有吸引作用,从而使得三氟乙酸较辅酶i后被洗出,使辅酶i与三氟乙酸彼此获得有效分离,从而可以较好地去除辅酶i中的三氟乙酸。

进一步地,去除辅酶i中三氟乙酸的工艺,包括:在层析柱内装入层析填料1.5-1.7l,将辅酶i的浓缩液以16-20ml/min的进料速度输送至层析柱内进行层析分离,将洗脱液以7-9l/h输送至层析柱内进行洗脱。其中,洗脱液为纯化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先将层析填料中加入纯化水进行溶胀,在层析柱内装入层析填料前,先加入一定量的纯化水,将溶胀好的层析填料边搅拌边连续装入,使层析填料在层析柱内自然沉降,然后将层析柱内的纯化水放掉,直至层析柱内页面与层析填料表面基本齐平。

可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料速度为18ml/min。其中,辅酶i的浓缩液是通过隔膜泵将其输送至层析柱内。该进料速度可保证辅酶i中的三氟乙酸能有效地被去除。如果进料速度过快,层析填料还没将之前的三氟乙酸分离就又进入了新的混合物,分离效果会受到不好的影响。如果进料速度过慢,则会降低分离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辅酶i的体积浓度为38-42%。可选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辅酶i的体积浓度为40%。

另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层析填料与辅酶i的体积比为30-35: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层析填料与辅酶i的体积比为32-34:1。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层析柱与层析填料的体积比为4-6: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层析填料为1.6l,辅酶i为50ml。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层析柱的高度为100cm,层析柱的高度与直径之比为20-22:1。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将葡聚糖凝胶g25与纯化水混合进行溶胀。使用柱内径为5cm,高度为100cm的玻璃柱作为层析柱,将溶胀好的葡聚糖凝胶g25装入层析柱内,葡聚糖凝胶g25总共填料1.6l。然后将体积浓度为40%的辅酶i利用隔膜泵以18ml/min的进料速度输送至层析柱内进行层析分离,将洗脱液以8l/h输送至层析柱内进行洗脱,同时利用紫外检测器对层析分离后的液体进行监测,在检测的同时收集洗脱液,当蛋白核酸仪的示数趋于稳定时,收集样品可进行测试。其中,辅酶i的总进料量为50ml。

实施例2

将葡聚糖凝胶g25与纯化水混合进行溶胀。使用柱内径为5cm,高度为110cm的玻璃柱作为层析柱,将溶胀好的葡聚糖凝胶g25装入层析柱内,葡聚糖凝胶g25总共填料1.5l。然后将体积浓度为38%的辅酶i利用隔膜泵以20ml/min的进料速度输送至层析柱内进行层析分离,将洗脱液以8l/h输送至层析柱内进行洗脱,同时利用蛋白核酸仪对层析分离后的液体进行监测,在检测的同时收集洗脱液,当紫外检测器的示数趋于稳定时,收集样品可进行测试。其中,辅酶i的总进料量为50ml。

实施例3

将葡聚糖凝胶g25与纯化水混合进行溶胀。使用柱内径为5cm,高度为100cm的玻璃柱作为层析柱,将溶胀好的葡聚糖凝胶g25装入层析柱内,葡聚糖凝胶g25总共填料1.7l。然后将体积浓度为42%的辅酶i利用隔膜泵以16ml/min的进料速度输送至层析柱内进行层析分离,将洗脱液以7l/h输送至层析柱内进行洗脱,同时利用蛋白核酸仪对层析分离后的液体进行监测,在检测的同时收集洗脱液,当紫外检测器的示数趋于稳定时,收集样品可进行测试。其中,辅酶i的总进料量为50ml。

实施例4

将葡聚糖凝胶g25与纯化水混合进行溶胀。使用柱内径为5cm,高度为100cm的玻璃柱作为层析柱,将溶胀好的葡聚糖凝胶g25装入层析柱内,葡聚糖凝胶g25总共填料1.6l。然后将体积浓度为40%的辅酶i利用隔膜泵以20ml/min的进料速度输送至层析柱内进行层析分离,将洗脱液以9l/h输送至层析柱内进行洗脱,同时利用紫外检测器对层析分离后的液体进行监测,在检测的同时收集洗脱液,当蛋白核酸仪的示数趋于稳定时,收集样品可进行测试。其中,辅酶i的总进料量为56ml。

试验例

(1)将实施例1收集到的样品和实施例1未经处理的辅酶i浓缩液分别进行离子色谱检测,其检测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结果分析:如图1所示,未经处理的辅酶i浓缩液中,三氟乙酸的峰高为2.381μs;如图2所示,经层析处理后的辅酶i浓缩液中三氟乙酸的峰高为0.157μs,三氟乙酸的峰高具有明显的降低,说明了实施例1的辅酶i浓缩液中的三氟乙酸被很好地去除。

(2)将实施例2收集到的样品和实施例2未经处理的辅酶i浓缩液分别进行离子色谱检测,其检测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结果分析:如图3所示,未经处理的辅酶i浓缩液中,三氟乙酸的峰高为0.033μs;如图4所示,经层析处理后的辅酶i浓缩液中三氟乙酸的峰高为0.01μs,三氟乙酸的峰高具有明显的降低,说明了实施例1的辅酶i浓缩液中的三氟乙酸被很好地去除。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去除辅酶i中三氟乙酸的工艺,能使辅酶i与三氟乙酸彼此获得有效分离,从而可以较好地去除辅酶i中的三氟乙酸。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