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压延用离型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6062发布日期:2018-09-15 01:07阅读:10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离型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压延用离型膜。



背景技术:

现今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诸如手机、平板电脑、阅读器、电脑等,使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更高,封装要求也更高,但随之而来的散热问题制约了电子消费品向薄、轻、小、便携式的发展方向。石墨膜作为一种导热率高且呈薄膜状的导热材料在电子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有效的将电子部件所产生的热量向散热器等放热体传递。石墨膜通常由石墨片铺在底膜上压延而成,具体由对辊机完成。但由于石墨片在压延过程中很容易由于底膜粘性太高而导致压延不均,产生局部重叠,即所产生的石墨膜出现褶皱,这种石墨膜粘贴在发热电子部件上,不能够与发热电子部件的表面全方位的完全接触,容易在褶皱区域形成气泡,这对发热的电子部件的散热是不利的。为了避免这一问题,业内在石墨片压延过程中引入了pet离型膜作为底膜。但是一般的离型膜与石墨材料的结合力很小,在生产流水线上容易产生石墨材料与底膜间的相对滑动,导致石墨从底膜上脱落,使生产中断,造成次品率的大大上升。

因此与石墨间具有一定结合力的离型膜能成功制得光滑平整的石墨膜,而成为业内发展的趋势。目前石墨压延用离型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很难找到具有一定离型、结合力适中的平衡点,能使实际使用效果满足压延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墨压延用离型膜,该离型膜与石墨之间具有合适的结合力,能成功制得光滑平整的石墨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压延用离型膜,包括pet底膜及黏结于pet底膜上的离型层,所述离型层的制备过程如下:

按照1:1~7:3的配比将离型剂与高剥离力调节剂混合,采用溶剂将混合液浓度稀释至3-5wt%,得到离型液;接着将离型液涂布于pet底膜上,调节涂布量为0.2-0.4g/m2;待离型液固化后,即得到所述离型层。

本发明中,所述离型剂可选用acmos-101-5017pet薄膜用离型剂,其使用时比较环保,容易稀释和上辊,离型效果极好。高剥离力调节剂是一种聚合物粘合剂,其与离型剂混合可以提高离型剂的剥离力,该高剥离力调节剂可为甲基乙烯基mq型硅树脂。

单纯的离型剂形成的离型层,其与石墨之间的结合力偏小,无法达到要求,在压延时,容易产生石墨材料与底膜间的相对滑动,导致石墨从pet底膜上脱落,使生产中断,造成次品率的大大上升。而高剥离力调节剂与石墨材料之间具有较大的结合力,本发明中,申请人将高剥离力调节剂加入到离型剂中,通过大量的实验摸索,调节两者的配比为1:1~7:3,调节离型液的浓度为3-5wt%,使得得到的离型层与石墨之间具有合适的结合力,能成功制得光滑平整的石墨膜。

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和/或甲苯。更优选的,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和甲苯。

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离型剂与高剥离力调节剂的配比为6:4。

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为,采用微凹涂布的方式在pet底膜上涂布离型液,经热固化形成离型层。采用微凹涂布的方式,可以将很薄的涂层涂到很薄的材料上,在涂布面没有胶印、褶皱等缺陷;且可以获得比较平整的涂布,涂布量均匀分布。

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为,热固化的温度为135℃,固化时间为20s。

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pet底膜上离型液的涂布量为0.3-0.4g/m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离型膜,采用pet薄膜作为底膜,pet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平整度、易模切性、耐收缩性、耐热性,在离型液涂布的整个过程中都不会产生变形和收缩,涂布均匀性更佳。

2、本发明中,申请人将高剥离力调节剂加入到离型剂中,通过大量的实验摸索,调节两者的配比为1:1~7:3,调节离型液的浓度为3-5wt%,使得得到的离型层与石墨之间具有合适的结合力,能够通过压延获得光滑平整的石墨膜。

3、本发明的离型膜,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应用广泛,适用于制备各种厚度的石墨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石墨压延用离型膜的示意性结构图;

其中:1、pet底膜;2、离型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墨压延用离型膜,包括pet底膜1及黏结于pet底膜1上的离型层2,该离型层2的制备过程如下:

按照1:1的配比(重量比)将离型剂与高剥离力调节剂混合,采用乙酸乙酯和甲苯的混合溶剂稀释,得到浓度为4wt%的离型液;

接着采用微凹涂布的方式在pet底膜上涂布上述离型液,经热固化处理,形成表面均匀的离型层,即得到本实施例的离型膜b,收卷后备用;其中固化温度为135℃,固化时间为20s,涂布量为0.3-0.4g/m2

实施例2

该实施例的离型膜,包括pet底膜1及黏结于pet底膜1上的离型层2,其中离型层2的制备过程如下:

按照6:4的配比(重量比)将离型剂与高剥离力调节剂混合,采用乙酸乙酯和甲苯的混合溶剂稀释,得到浓度为4wt%的离型液;

接着采用微凹涂布的方式在pet底膜上涂布上述离型液,经热固化处理,形成表面均匀的离型层,即得到本实施例的离型膜c,收卷后备用;其中固化温度为135℃,固化时间为20s,涂布量为0.3-0.4g/m2

实施例3

该实施例的离型膜,包括pet底膜1及黏结于pet底膜1上的离型层2,其中离型层2的制备过程如下:

按照7:3的配比(重量比)将离型剂与高剥离力调节剂混合,采用乙酸乙酯和甲苯的混合溶剂稀释,得到浓度为4wt%的离型液;

接着采用微凹涂布的方式在pet底膜上涂布上述离型液,经热固化处理,形成表面均匀的离型层,即得到本实施例的离型膜d,收卷后备用;其中固化温度为135℃,固化时间为20s,涂布量为0.3-0.4g/m2

对比例1

该对比例的离型膜,包括pet底膜1及黏结于pet底膜1上的离型层2,其中离型层2的制备过程如下:

按照4:6的配比(重量比)将离型剂与高剥离力调节剂混合,采用乙酸乙酯和甲苯的混合溶剂稀释,得到浓度为4wt%的离型液;

接着采用微凹涂布的方式在pet底膜上涂布上述离型液,经热固化处理,形成表面均匀的离型层,即得到本对比例的离型膜a,收卷后备用;其中固化温度为135℃,固化时间为20s,涂布量为0.3-0.4g/m2

对比例2

该对比例的离型膜,包括pet底膜1及黏结于pet底膜1上的离型层2,其中离型层2的制备过程如下:

按照8:4的配比(重量比)将离型剂与高剥离力调节剂混合,采用乙酸乙酯和甲苯的混合溶剂稀释,得到浓度为4wt%的离型液;

接着采用微凹涂布的方式在pet底膜上涂布上述离型液,经热固化处理,形成表面均匀的离型层,即得到本对比例的离型膜e,收卷后备用;其中固化温度为135℃,固化时间为20s,涂布量为0.3-0.4g/m2

性能检测

取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离型膜,将离型层贴合于不锈钢板上,样品承受70gf/cm2的压力,在23±2℃的条件下放置24h,以保证胶粘剂与离型底膜有很好接触,之后将样品取出,在相对湿度为50±5%,温度23±2℃的标准环境中至少放置4小时之后,再以300mm/min的剥离速度进行180°剥离,每组样品不少于3个,即为常温24h离型力。

将样品贴合于相同的一组不锈钢板上,并将样条放置于有空气循环系统的烤箱内,设定温度为70土5℃,老化24h,被测样品取出烤箱后,至少放置4小时之后,再以300mm/min的剥离速度进行180°剥离,每组样品不少于3个,即得70℃老化离型力。

残余粘着率的测试参见gb/t25256-2010规定的方法。

贴合石墨剥离力与常温24h离型力测试类似,区别在于,将离型膜的离型层贴合于石墨片上。

表1实施例及对比例的离型膜的剥离力检测结果

从表1中可知,与对比例相比,实施例1-3的离型膜的离型力适中,与石墨之间的结合力合适,能够通过压延获得光滑平整的石墨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