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32979发布日期:2018-11-14 01:5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助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常规原油可采量和产量的不断下降,其开采已无法满足人们对资源的需求,稠油的开采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稠油的组成比较复杂,含有大量的蜡质、胶质、沥青质等大分子有机物及少量重金属,使其密度和粘度都远大于轻质原油,常温下流动性较差,开采和运输极为困难,工业成本昂贵。因此降低稠油粘度,增强稠油流动性成为近年来油田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目前,常用的降粘方法主要是物理和化学降粘法。物理降粘法存在固定投资大、能耗高、降粘有效期短等缺点。化学降粘法耐温、耐盐性差,采出的稠油破乳脱水困难、处理量大,在应用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普通的聚丙烯胺类聚合物,表面活性较低、分子与稠油亲和作用能力差、乳化降粘效果差。本发明以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酰胺,马来酸酐为原料,通过水溶液聚合、物理复配方法制备出一种油溶性稠油降粘剂,在原油中加入少量该产品就可有效降低原油粘度,提高稠油开采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该降粘剂是一种油溶性聚合物,在原油中加入少量该产品就可有效降低原油粘度。

一种新型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称取100重量份甲苯置于反应釜中,然后加入30~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9~15份苯乙烯,超声分散30min后再依次加入5~11份马来酸酐,3~5份丙烯酰胺,将反应釜升温至60℃恒温搅拌1~2h待单体完全溶解后向反应釜中充入60%氮气和40%氖气30min,再将温度升至75~80℃,向反应釜中缓慢加入0.8份过氧化苯甲酰,保温反应4h后将温度降至65~70℃,加入16份纳米KH550-CMK-3复合材料继续保温反应2~3h,出料,得到新型稠油降粘剂。

所述纳米KH550-CMK-3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如下:

在烧瓶中加入75份无水乙醇,30份去离子水,磁力搅拌30min使其混合均匀,再加入8份硅烷偶联剂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1-丙胺,在超声波震荡仪下超声处理2h,加入45份纳米CMK-3纳米粉,剧烈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在80℃、氮气氛围下恒温油浴搅拌反应3h后将产物离心分离,用乙醇洗涤3~5次,65℃真空干燥12h,得中间产物纳米KH550/CMK-3;称取20份十八酸溶于50份二甲苯中,然后将中间产物纳米KH550/CMK-3在搅拌下均匀分散于其中,在60℃下恒温反应3h,离心分离后在微波消解仪下140℃微波处理2h,65℃真空干燥12h,得到纳米KH550-CMK-3复合材料。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该剂生产流程简单,原料相对容易获取,制备过程中引入酰胺基团,其能够与沥青质胶质及其他极性物质形成氢键,降粘剂分子可形成氢键的作用渗透、分散进入胶质和沥青质的片状分子之间,拆散平面重叠堆砌而成的聚集体,降低原油结构粘度,且降粘剂聚合物分子链能够在油中很好地舒展,破坏所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纳米KH550-CMK-3复合材料的引入,纳米颗粒利用特殊的表面效应能够作为成核点吸附蜡质在表面结晶、析出,改变蜡质的结晶行为,破坏蜡晶原有的H维网状结构;同时纳米颗粒表面所引入的强极性基团通过氮键作用吸附胶质、衡青质在其表面形成溶剂化层,溶剂化层的存在既能阻止蜡晶之间连接形成网状结构,又能拆散原稠油体系中胶质和巧青质的平面重叠堆硕结构,从而使稠油粘度大幅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100重量份甲苯置于反应釜中,然后加入3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9份苯乙烯,超声分散30min后再依次加入5份马来酸酐,3份丙烯酰胺,将反应釜升温至60℃恒温搅拌1~2h待单体完全溶解后向反应釜中充入60%氮气和40%氖气30min,再将温度升至75~80℃,向反应釜中缓慢加入0.8份过氧化苯甲酰,保温反应4h后将温度降至65~70℃,加入16份纳米KH550-CMK-3复合材料继续保温反应2~3h,出料,得到新型稠油降粘剂。

上述纳米KH550-CMK-3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如下:

在烧瓶中加入75份无水乙醇,30份去离子水,磁力搅拌30min使其混合均匀,再加入8份硅烷偶联剂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1-丙胺,在超声波震荡仪下超声处理2h,加入45份纳米CMK-3纳米粉,剧烈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在80℃、氮气氛围下恒温油浴搅拌反应3h后将产物离心分离,用乙醇洗涤3~5次,65℃真空干燥12h,得中间产物纳米KH550/CMK-3;称取20份十八酸溶于50份二甲苯中,然后将中间产物纳米KH550/CMK-3在搅拌下均匀分散于其中,在60℃下恒温反应3h,离心分离后在微波消解仪下140℃微波处理2h,65℃真空干燥12h,得到纳米KH550-CMK-3复合材料。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加入3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2份苯乙烯,11份马来酸酐,4份丙烯酰胺。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加入3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苯乙烯,8份马来酸酐,5份丙烯酰胺。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加入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2份苯乙烯,8份马来酸酐,3份丙烯酰胺。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加入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9份苯乙烯,11份马来酸酐,5份丙烯酰胺。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加入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苯乙烯,5份马来酸酐,4份丙烯酰胺。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加入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9份苯乙烯,11份马来酸酐,3份丙烯酰胺。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加入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2份苯乙烯,5份马来酸酐,4份丙烯酰胺。

实施例9

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加入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苯乙烯,8份马来酸酐,5份丙烯酰胺。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只是不加入纳米KH550-CMK-3复合材料。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只是用纳米CMK-3纳米粉代替纳米KH550-CMK-3复合材料。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只是制备纳米KH550-CMK-3复合材料时不加入无水乙醇。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只是制备纳米KH550-CMK-3复合材料时不进行超声处理。

对比例5

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只是制备纳米KH550-CMK-3复合材料时不在微波消解仪下进行微波处理。

对比例6

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只是制备稠油降粘剂时用丙烯酸十八酯代替甲基丙烯酸甲酯。

对比例7

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只是制备稠油降粘剂时不加入马来酸酐。

对比例8

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只是制备稠油降粘剂时不充入60%氮气和40%氖气。

对比例9

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在于:只是制备稠油降粘剂时将温度始终保持在65~70℃。

按下述方法对本发明实施例1~9与对比例1~9制备的稠油降粘剂进行性能测试:

稠油降粘剂降粘性能测试

取两份1000ml的稠油,其中一份不加降粘剂,另一份加入50mg的降粘剂,同时放入 50℃水浴锅中恒温搅拌,分别测定两份稠油的粘度。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降粘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表1 稠油降粘剂降粘性能测试

实施例1-9可以发现,当在实施例1所处于配比环境中,制得的稠油降粘剂效果最好,达到了79.2,而实施例2-9制备的稠油降粘剂不是特别理想,仅仅只有20-60%之间,可见其原料的配比对于整个产物的降粘率有着巨大的影响,实施例1的配比产生了出乎意料的降黏效果,可见在实施例1所述的原料配比下制备的稠油降粘剂分子量适中,在原油中的溶解性最好,此时的降粘剂聚合物与纳米KH550-CMK-3复合材料间协同作用最好,因而得到的稠油降粘剂降粘性能最优异,另外对比例1~5说明在降粘剂聚合物中添加纳米KH550-CMK-3复合材料可显著提高降粘剂降粘性能,说明纳米KH550-CMK-3复合材料与合成的聚合物能够协同降粘,对比例6~9说明制备稠油降粘剂时条件及原料的选择对其降粘性能有突出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