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熟料发酵酿酒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6563发布日期:2018-12-11 23:38阅读:11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易熟料发酵酿酒工艺,属于酿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传统酿酒与生料酿酒工艺流程对比。

1、传统酿酒技术。

传统酿酒技术又称为熟料固态酿酒,是指原料经过浸泡、蒸煮糊化、培菌糖化、入池发酵、蒸馏过程。具体工艺流程为:原料→浸泡→初蒸→焖粮→复蒸→出甑摊凉→加酒曲→装箱培菌→配糟→装桶发酵→蒸馏→成品酒。

2、生料酿酒新技术。

生料酿酒技术是指粮食经过粉碎(大米除外),加水加酒曲发酵,然后蒸馏的一个过程。具体工艺流程为:生料+曲→发酵→蒸馏→成品酒。

3、工艺流程区别。

通过对比发现,相对于生料酿酒来说,熟料酿酒多了2个步骤:浸泡和蒸煮,此外,生料酿酒是边糖化边酒化的过程,熟料酿酒是先糖化后酒化的过程。

二、传统酿酒(熟料)与生料酿酒优劣势对比。

1、传统酿酒优势。

1)原料经蒸煮糊化后,由生淀粉变成熟淀粉,更有利于淀粉的转化,故熟料酿酒周期短,此外,蒸煮有利于除去原料中的杂味;

2)原料蒸煮有利于里面的果胶和多缩戊糖的分解,从而减少甲醇的含量;

3)熟料酒在发酵过程中生成更多的微量元素,入口的饱满度、香味会更好。

2、传统酿酒劣势:工艺流程复杂,费时费力,浪费燃料,操作辛苦。

3、生料酿酒优势。

1)原料+水+曲后发酵,省去了原料的浸泡、初蒸、焖粮、复蒸、出甑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糠等8道工序,大大节约了燃料、人工、时间、占地面积等。

2)生料酿酒不须要辅料,如稻壳等,从而节省了辅料成本。

3)生料酿酒为液态发酵,边糖化、边发酵、然后用大中小型酒厂酿酒设备液态蒸馏的全液态法生产工艺,把传统技术烦琐、复杂的工艺流程简化为配料、发酵、蒸馏三道工艺,操作简便

4、生料酿酒劣势:发酵不彻底、发酵周期较长,生产出的酒口感不佳、异杂味重等。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易熟料发酵酿酒工艺,其结合传统酿酒与生料酿酒工艺的优势,并且还有效克服了两种方法的缺陷。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熟料发酵酿酒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选择及处理:选择酿酒用粮食,预处理;

(2)糊化:用开水直接加到原料中,拌匀,确保温度在55-85度一定时间;

(3)发酵:降温,待温度降到40度以下时直接拌入酵母发酵;

(4)蒸酒:待发酵完全,蒸馏,即得。

步骤(1)中,所述粮食为大米、小米、玉米或高粱等。

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为有壳的粮食需要先粉碎,如玉米或高粱等。

步骤(2)中,所述确保温度在55-85度的时间为6-10小时。

步骤(3)中,所述酵母为白酒酵母或黄酒酵母。

步骤(3)中,所述发酵时间为20-30天(视气温条件,温度高时间短,反之时间长)。

步骤(3)中,所述拌入酵母后,每2-3天内搅拌1-2次。

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工艺简单,步骤少,省工,省时,效率高。

(2)原料经蒸煮糊化后,由生淀粉变成熟淀粉,更有利于淀粉的转化,故熟料酿酒周期短,此外,蒸煮有利于除去原料中的杂味;

(3)原料蒸煮有利于里面的果胶和多缩戊糖的分解,从而减少甲醇的含量;

(4)熟料酒在发酵过程中生成更多的微量元素,入口的饱满度、香味会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以大米发酵酿白酒为例,将一定量大米放入发酵缸中,加入二倍量的开水,拌匀,保温在65-75度8小时后冷却,待温度降到40度左右时直接拌入酵母密封发酵,后2天内搅拌2次,发酵25天,待发酵缸液面无漂浮原料,发酵液清澈即可蒸馏出白酒。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所得白酒中甲醇含量,结果为0.0023g/100ml。

实施例2

以粉碎后的玉米发酵酿白酒为例,将一定量玉米粉(粗)放入发酵缸中,加入二倍量的开水,拌匀,保温在65-75度8小时后冷却,待温度降到40度左右时直接拌入酵母密封发酵,后3天内搅拌2次,发酵25天,待发酵缸液面无漂浮原料,发酵液清澈即可蒸馏出白酒。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所得白酒中甲醇含量,结果为0.0021g/100ml。

实施例3

以粉碎后的高粱发酵酿白酒为例,将一定量高粱粉(粗)放入发酵缸中,加入二倍量的开水,拌匀,保温在65-75度8小时后冷却,待温度降到40度左右时直接拌入酵母密封发酵,后2天内搅拌2次,发酵25天,待发酵缸液面无漂浮原料,发酵液清澈即可蒸馏出白酒。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所得白酒中甲醇含量,结果为0.0025g/100ml。

实施例4

以小米发酵酿白酒为例,将一定量小米放入发酵缸中,加入二倍量的开水,拌匀,保温在60-80度10小时后冷却,待温度降到40度左右时直接拌入酵母密封发酵,后2天内搅拌2次,发酵30天,待发酵缸液面无漂浮原料,发酵液清澈即可蒸馏出白酒。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所得白酒中甲醇含量,结果为0.0022g/100ml。

实例:

本发明方法所酿酒经过50名志愿者试喝,其中49名喝后反应:没有杂味,入口饱满,且香味浓。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熟料发酵酿酒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选择及处理:选择酿酒用粮食,预处理;(2)糊化:用开水直接加到原料中,拌匀,确保温度在55‑85度一定时间;(3)发酵:降温,待温度降到40度以下时直接拌入酵母发酵;(4)蒸酒:待发酵完全,蒸馏,即得白酒。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方法:(1)工艺简单,步骤少,省工,省时,效率高。(2)原料经蒸煮糊化后,由生淀粉变成熟淀粉,更有利于淀粉的转化,故熟料酿酒周期短,此外,蒸煮有利于除去原料中的杂味;(3)原料蒸煮有利于里面的果胶和多缩戊糖的分解,从而减少甲醇的含量;(4)熟料酒在发酵过程中生成更多的微量元素,入口的饱满度、香味会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史阿宝;史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句容茅山宝地黑香猪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8.07.14
技术公布日:2018.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