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硫化钠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51335发布日期:2018-12-05 17:42阅读:47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工产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硫化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硫化钠是一种化学物质,主要用作聚合终止剂、制革工业用作原皮的脱毛剂、农业上用作杀虫剂等。传统工艺是用烧碱与硫磺反应制备多硫化钠。这种工艺方法制备的多硫化钠,先是投料反应制备对氨基苯甲醛,反应后分液得到的水相作为废液,废液中的主要成分是硫代硫酸钠、硫化钠、水、氢氧化钠等。

传统工艺产出的废液,采用提纯硫代硫酸钠作为副产产品的处理方法。量大、杂质多、硫代硫酸钠含量低、掺杂少量有机物等是传统工艺产分残废液的特点。废液产出量大,存储成本投入大;杂质多,提纯成本高、难度大,产品生产成本增大;作为副产产品,硫代硫酸钠的市场前景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硫化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多硫化钠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依次进行:

步骤一:制备多硫化钠;

a1、称取一定质量的na2s·9h2o、升华硫、水、氢氧化钠分别加入到反应釜中;

a2、开启搅拌、加热,升温至85℃,物料溶解后,保温搅拌3h;

a3、保温结束后,降至室温,过滤出未反应的硫磺,获得含有多硫化钠的滤液,对多硫化钠进行检测;

步骤二:精制对氨基苯甲醛;

b1、称取一定质量的对硝基甲苯、乙醇加入到反应釜内,开启搅拌、加热、冷凝,升温至80℃,保持回流,继续搅拌30min;

b2、均匀滴加步骤一a3中一定质量的含有多硫化钠的滤液,温度达到80±1℃,滴加时间为1.5-2h,滴加结束后,保温80±1℃反应3.5-3h;

b3、保温结束后,倒釜,静置2h,分出下层水相即为分残废液,对上层还原液进行检测;

步骤三:分残废液再利用制备多硫化钠;

c1、检测步骤二b3中分残废液的余碱量;

c2、称取一定质量的na2s·9h2o、升华硫、水、氢氧化钠、分残废液加入到釜内,开搅拌、加热,升温至85℃、物料溶清,保温搅拌3h,保温结束后,降至室温,过滤出未反应的硫磺,获得含有多硫化钠的滤液,对多硫化钠进行检测;

c3、制备的多硫化钠,投料参加反应制备对氨基苯甲醛;

步骤四:重复步骤二、步骤三。

优选的,步骤一a1中所述的na2s·9h2o、升华硫、水、氢氧化钠的质量分别为17.6-19.5g、9.1-10.1g、123-192g、13.2-15.6g。

优选的,步骤二b1中所述的对硝基甲苯、乙醇的质量分别为25g、160ml,b2中所述的含有多硫化钠的滤液的质量为136-160g。

优选的,步骤三c2中所述的na2s·9h2o、升华硫、水、氢氧化钠、分残废液的质量分别为17.6-19.5g、9.1-10.1g、123-192g、13.2-15.6g、70-100g。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多硫化钠的制备方法,采用硫化钠、烧碱、硫磺反应制备多硫化钠。这种方法制备的多硫化钠,投料参加反应制备对氨基苯甲醛,反应后分液得到的水相作为废液,其中主要成分是硫化钠、多硫化钠、硫代硫酸钠、氢氧化钠、水、硫氢化钠、未反应的硫等。对废液进行抽滤,除去未反应的硫,将滤液、硫化钠、烧碱、硫磺继续反应制备多硫化钠。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对产出的分残废液实现了循环再利用,节约资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多硫化钠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依次进行:

步骤一:制备多硫化钠;

a1、分别取na2s·9h2o17.6克、升华硫9.1克、固体氢氧化钠15.6克、水192克,加入到反应釜中;

a2、开搅拌、加热,升温至85℃、物料溶解,保温搅拌3h;

a3、保温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降温至室温,过滤反应液,滤出未反应的硫磺,对滤液检测多硫化钠含量62g/l,多硫指数是2.0;

步骤二:精制对氨基苯甲醛;

b1、称取对氨基甲苯25克、乙醇160ml加入三口瓶中,开搅拌、加热、冷凝,升温至80℃,保持较大回流,继续搅拌30min;

b2、称取多硫化钠136克,均匀滴加、保持温度80±1℃,滴加时间为1.5-2h,滴加结束后,于80±1℃保温反应3.5-3h;

b3、保温结束后,停止加热、搅拌,倒釜,物料静置2h,分出下层水相即为分残废液,检测上层还原液指标;余碱量4g/l,氨基值80g/l;

步骤三:分残废液再利用制备多硫化钠;

c1、检测步骤二b3中分残废液的余碱量,分出残夜65克;

c2、分别取na2s·9h2o17.6克、升华硫9.1克、固体氢氧化钠13.7克、水133克、分残废液60克,加入反应釜中,开搅拌、加热,升温至85℃、物料溶清,保温搅拌3h,保温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降温至室温,过滤反应液,滤出未反应的硫磺,滤液检测多硫化钠含量60g/l,多硫指数是2.1;

c3、制备的多硫化钠,投料参加反应制备对氨基苯甲醛;

步骤四:称取对氨基甲苯25克、乙醇160ml加入反应釜中,开搅拌、加热、冷凝,升温至80℃,保持较大回流,继续搅拌30min。称取多硫化钠145克,均匀滴加、保持温度80±1℃,滴加时间为1.5-2h,滴加结束后,于80±1℃保温反应3.5-3h。保温结束后,停止加热、搅拌,倒釜,物料静置2h,分出下层水相即为分残废液,检测上层还原液指标。余碱量3g/l,氨基值83g/l。

检测分残废液指标。分出残夜75克。

分别取na2s·9h2o共17.6克、升华硫9.1克、固体氢氧化钠13.4克、水124克、分残废液70克,加入三口瓶中,开搅拌、加热,升温至85℃、物料溶清,保温搅拌3h,保温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降温至室温,过滤反应液,滤出未反应的硫磺,滤液检测多硫化钠指标。多硫化钠含量64g/l,多硫指数是2.3。

称取对氨基甲苯25克、乙醇160ml加入反应釜中,开搅拌、加热、冷凝,升温至80℃,保持较大回流,继续搅拌30min。称取多硫化钠124克,均匀滴加、保持温度80±1℃,滴加时间为1.5-2h,滴加结束后,于80±1℃保温反应3.5-3h。保温结束后,停止加热、搅拌,倒釜,物料静置2h,分出下层水相即为分残废液,检测上层还原液指标。余碱量3.3g/l,氨基值79g/l。

检测分残废液指标。分出残夜68克。

实施例二

一种多硫化钠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依次进行:

步骤一:制备多硫化钠;

a1、分别取na2s·9h2o19.5克、升华硫10.1克、固体氢氧化钠13.2克、水123克,加入到反应釜中;

a2、开搅拌、加热,升温至85℃、物料溶解,保温搅拌3h;

a3、保温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降温至室温,过滤反应液,滤出未反应的硫磺,对滤液检测多硫化钠含量62g/l,多硫指数是2.7;

步骤二:精制对氨基苯甲醛;

b1、称取对氨基甲苯25克、乙醇160ml加入三口瓶中,开搅拌、加热、冷凝,升温至80℃,保持较大回流,继续搅拌30min;

b2、称取多硫化钠160克,均匀滴加、保持温度80±1℃,滴加时间为1.5-2h,滴加结束后,于80±1℃保温反应3.5-3h;

b3、保温结束后,停止加热、搅拌,倒釜,物料静置2h,分出下层水相即为分残废液,检测上层还原液指标;余碱量4.3g/l,氨基值,106.6g/l;

步骤三:分残废液再利用制备多硫化钠;

c1、检测步骤二b3中分残废液的余碱量,分出残夜65克;

c2、分别取na2s·9h2o9.5克、升华硫10.2克、固体氢氧化钠12.7克、水113.4克、分残废液100克,加入反应釜中,开搅拌、加热,升温至85℃、物料溶清,保温搅拌3h,保温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降温至室温,过滤反应液,滤出未反应的硫磺,滤液检测多硫化钠含量56g/l,多硫指数是3;

c3、制备的多硫化钠,投料参加反应制备对氨基苯甲醛;

步骤四:称取对氨基甲苯25克、乙醇160ml加入反应釜中,开搅拌、加热、冷凝,升温至80℃,保持较大回流,继续搅拌30min。称取多硫化钠193克,均匀滴加、保持温度80±1℃,滴加时间为1.5-2h,滴加结束后,于80±1℃保温反应3.5-3h。保温结束后,停止加热、搅拌,倒釜,物料静置2h,分出下层水相即为分残废液,检测上层还原液指标。余碱量3.4g/l,氨基值106.5g/l。

检测分残废液指标。分出残夜126克。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一种多硫化钠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工产品技术领域。步骤一:制备多硫化钠;步骤二:精制对氨基苯甲醛;步骤三:分残废液再利用制备多硫化钠;本发明提供的多硫化钠的制备方法,采用硫化钠、烧碱、硫磺反应制备多硫化钠。这种方法制备的多硫化钠,投料参加反应制备对氨基苯甲醛,反应后分液得到的水相作为废液,其中主要成分是硫化钠、多硫化钠、硫代硫酸钠、氢氧化钠、水、硫氢化钠、未反应的硫等。对废液进行抽滤,除去未反应的硫,将滤液、硫化钠、烧碱、硫磺继续反应制备多硫化钠。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对产出的分残废液实现了循环再利用,节约资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