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汽车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44243发布日期:2019-01-08 20:43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氯乙烯汽车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氯乙烯板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木塑板可砂光制成各种截面形状和尺寸,有免油漆、无需维护,使用寿命长且可重复利用的优势,对充分利用废旧塑料和木材加工废弃物等再生资源,解决白色污染,抑制森林资源过度开发,保护环境有十分重要意义。采用微孔发泡技术生产发泡木塑材料和未发泡木塑材料相比,可减少树脂用量,提高产品强度和刚度,具有成本低、密度小,对设备磨损小,无污染和可降解等特点,还能赋予产品更精确的外观尺寸,比非发泡复合物更具有木质感,兼备高耐用性和低维修成本优势。

随着木塑板的发展,木塑材料用在汽车领域的产品越来越多,在国内外市场越来越流行,尤其是在美国,汽车公司已经开始用3mm厚的木塑材料替代钢铁结构,用于汽车顶部和侧面。但是木塑薄板在生产过程中极易断裂,硬度和强度也很难达到汽车内饰板的要求,目前国内尚无企业能够生产出复合美国汽车公司要求的可用作汽车内饰板的3mm木塑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氯乙烯汽车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具有硬度大,耐磨性强,开机时间长等特点。

所述的聚氯乙烯汽车内饰板,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氯乙烯sg8型树脂80-100份,重钙40-50份,木塑回收料10-20份,发泡调节剂hl-903-4份,发泡调节剂hl-1001-2份,钙锌稳定剂3.0-3.2份,内润滑剂sp-600.1-0.2份,pe蜡0.6-0.8份,n-14p0.2-0.3份,塑化剂oa60.4-0.5份,放热型ac发泡剂0.5-0.6份,吸热型ns-603发泡剂1.2-1.3份,木粉5-6份,加工助剂7362-3份。

进一步的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氯乙烯sg8型树脂85份,重钙45份,木塑回收料15份,发泡调节剂hl-903.5份,发泡调节剂hl-1001.5份,钙锌稳定剂3.1份,内润滑剂sp-600.15份,pe蜡0.7份,n-14p0.25份,塑化剂oa60.45份,放热型ac发泡剂0.55份,吸热型ns-603发泡剂1.25份,木粉2.2份,加工助剂7362.5份。

所述聚氯乙烯汽车内饰板厚度为3mm。

所述重钙和木粉使用前需要进行活化处理。

所述的聚氯乙烯汽车内饰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把聚氯乙烯sg8型树脂和小料投入到热混锅中,使热混锅升温至90-100℃热混8-13分钟,然后投入发泡调节剂,在120-130℃条件下热混3-8分钟,然后投入钙粉热混1-5分钟,最后投入木塑回收料,热混3-5分钟后将混合料放入冷混锅内,进行冷混降温至30-45℃,将冷却物料放出,冷却8-10小时后投入挤出机,经料筒七段双螺杆加热使其塑化良好输送至模具,控制模具内温度压力挤出模唇,经由定型台冷却压合定性,牵引机迁出切割成型得到成品;其中挤出机温度设定为160-180℃,模具温度设在165-170℃,模具油温机设定在175-185℃,模唇处水温机设定在100-115℃,定型台冷却水设在35-3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生产的木塑板材厚度为3mm,密度为在0.40g/cm3左右,硬度和弯曲强度大,耐磨性和均匀性好,可代替钢铁结构,用于汽车顶部和侧面。

本发明配方与传统配方相比,主要差异在于增加了树脂粉的含量,降低了回料的使用量,降低了调节剂的使用量,实验表明,树脂粉增加,回料减少,可以减少调节剂的使用,并且熔体强度会增加,这样可以增加薄板的强度,不容易断裂。在润滑剂上,本发明大大减少了内润滑剂的使用量,增加了外润滑剂的使用量,这是因为对于薄板,内润滑用量多会引起强度的降低,使板材失去韧性,而外润滑对薄板的热加工性能有很好地增强作用,能够延长开机时间,增加薄板的板面光洁度,增加表面硬度和刚性。传统配方的薄板之所以很容易断板,是因为薄板模口一般在0.1mm左右,尺寸较小,容易限制出料,在不改变磨具的条件下,增加外润滑剂使用量,有助于两边均匀出料,更利于板材成型。

本发明制备过程中,先把聚氯乙烯sg8型树脂和小料投入到热混锅中,使热混锅升温至90-100℃热混8-13分钟,然后投入发泡调节剂,这样的上料顺序,能够让稳定剂和聚氯乙烯树脂充分融合,并且润滑剂对聚氯乙烯树脂起到包覆作用,避免了糊料。在100℃下热混,能够让小料和聚氯乙烯树脂融合稳定,之后加入调节剂热混,使发泡调节剂能够均匀的和发泡剂融合,接着加入钙粉,使钙粉在润滑剂的包覆下,流动性更好,最后加入回料,是由于回料颗粒较大,能把上料机中残留的小料带进去,避免小料在上料机中残留,影响后续加工。

本发明配方和工艺能够延长开机时间至40天以上,相比传统工艺和配方的开机时间30天左右,本申请大大延长开机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所述的聚氯乙烯汽车内饰板,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氯乙烯sg8型树脂80份,重钙40份,木塑回收料10份,发泡调节剂hl-903份,发泡调节剂hl-1001份,钙锌稳定剂3.0份,内润滑剂sp-600.1份,pe蜡0.6份,n-14p0.2份,塑化剂oa60.4份,放热型ac发泡剂0.5份,吸热型ns-603发泡剂1.2份,木粉5份,加工助剂7362份。

所述加工助剂736的主要成分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所述的聚氯乙烯汽车内饰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把聚氯乙烯sg8型树脂和小料投入到热混锅中,使热混锅升温至90℃热混8分钟,然后投入发泡调节剂,在120℃条件下热混3分钟,然后投入钙粉热混1分钟,最后投入木塑回收料,热混3分钟后将混合料放入冷混锅内,进行冷混降温至30℃,将冷却物料放出,冷却8小时后投入挤出机,经料筒七段双螺杆加热使其塑化良好输送至模具,控制模具内温度压力挤出模唇,经由定型台冷却压合定性,牵引机迁出切割成型得到成品;其中挤出机温度设定为160℃,模具温度设在165℃,模具油温机设定在175℃,模唇处水温机设定在100℃,定型台冷却水设在35℃。

所述的聚氯乙烯汽车内饰板厚度为3mm,密度为0.40g/cm3,表面硬度达到邵氏d型表34,弯曲强度7.6mpa,表面光滑细腻,开机时间47天,均匀度1g以内,微卡软化点75℃。

实施例2

所述的聚氯乙烯汽车内饰板,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氯乙烯sg8型树脂100份,重钙50份,木塑回收料20份,发泡调节剂hl-904份,发泡调节剂hl-1002份,钙锌稳定剂3.2份,内润滑剂sp-600.2份,pe蜡0.8份,n-14p0.3份,塑化剂oa60.5份,放热型ac发泡剂0.6份,吸热型ns-603发泡剂1.3份,木粉6份,加工助剂7363份。

所述的聚氯乙烯汽车内饰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把聚氯乙烯sg8型树脂和小料投入到热混锅中,使热混锅升温至100℃热混13分钟,然后投入发泡调节剂,在130℃条件下热混8分钟,然后投入钙粉热混5分钟,最后投入木塑回收料,热混5分钟后将混合料放入冷混锅内,进行冷混降温至45℃,将冷却物料放出,冷却10小时后投入挤出机,经料筒七段双螺杆加热使其塑化良好输送至模具,控制模具内温度压力挤出模唇,经由定型台冷却压合定性,牵引机迁出切割成型得到成品;其中挤出机温度设定为180℃,模具温度设在170℃,模具油温机设定在185℃,模唇处水温机设定在115℃,定型台冷却水设在38℃。

所述的聚氯乙烯汽车内饰板厚度为3mm,密度为0.43g/cm3,表面硬度达到邵氏d型表33,弯曲强度7.4mpa,表面光滑细腻,开机时间43天,均匀度1g以内,微卡软化点73℃。

实施例3

所述的聚氯乙烯汽车内饰板,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氯乙烯sg8型树脂85份,重钙45份,木塑回收料15份,发泡调节剂hl-903.5份,发泡调节剂hl-1001.5份,钙锌稳定剂3.1份,内润滑剂sp-600.15份,pe蜡0.7份,n-14p0.25份,塑化剂oa60.45份,放热型ac发泡剂0.55份,吸热型ns-603发泡剂1.25份,木粉2.2份,加工助剂7362.5份。

所述的聚氯乙烯汽车内饰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把聚氯乙烯sg8型树脂和小料投入到热混锅中,使热混锅升温至95℃热混10分钟,然后投入发泡调节剂,在125℃条件下热混5分钟,然后投入钙粉热混3分钟,最后投入木塑回收料,热混4分钟后将混合料放入冷混锅内,进行冷混降温至40℃,将冷却物料放出,冷却9小时后投入挤出机,经料筒七段双螺杆加热使其塑化良好输送至模具,控制模具内温度压力挤出模唇,经由定型台冷却压合定性,牵引机迁出切割成型得到成品;其中挤出机温度设定为170℃,模具温度设在168℃,模具油温机设定在180℃,模唇处水温机设定在110℃,定型台冷却水设在36℃。

所述的聚氯乙烯汽车内饰板厚度为3mm,密度为0.46g/cm3,表面硬度达到邵氏d型表32,弯曲强度7.5mpa,表面光滑细腻,开机时间42天,均匀度1g以内,微卡软化点7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