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赖氨酸修饰的二氧化硅粒子制备及提取DNA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86776发布日期:2019-03-02 00:40阅读:8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赖氨酸修饰的二氧化硅粒子制备及提取DNA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dna提取领域,尤其涉及赖氨酸修饰的二氧化硅粒子制备及提取dna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该领域的技术日新月异,焕然一新,生物技术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而生物技术中的dna提取与纯化,更是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作为医学、生化、分子生物学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础,dna提取与纯化技术的重要性非同寻常。

dna是绝大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生物的所有性状,对dna进行研究有利于人们探索生命的秘密,进而开发出新的医疗手段和疾病诊断方法,这就要求对dna进行提取和纯化,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dna的提取和纯化也得到了发展,已经摆脱了传统方法所带来的一些的缺陷。

对于dna的提取与纯化,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盐桥法,该方法首先将dna与硅基质混合,由于dna与硅基质之间存在静电,二者不能结合,向溶液中加入高浓度的盐,利用盐的静电屏蔽掉二者之间的斥力,使得dna能够吸附在硅基质表面,然后再将盐分洗脱掉,去除了静电屏蔽作用,使得斥力恢复,dna便从硅基质上脱落下来,完成dna的提取,但该方法提取效率低并且不能进行小片段的dna提取;直接静电法,通过化学反应使得基质粒子表面带有与dna互相吸引的电荷,借助静电引力将dna吸附在基质表面,但同样由于静电引力,使得dna不能脱附,故提取效率不高,虽然可通过反转电荷的固相基质解决该问题,但过程繁琐且最佳提取条件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才能决定,因此该技术并不成熟,尚不适合实际应用。

虽然现有方法也能够进行dna提取,但通过分析发现其存在操作繁琐、dna提取效率低、提取时间长、小片段dna提取效果差等缺点,有待技术升级,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dna片段提取过程中操作步骤繁多、耗时长、提取效率低、提取dna的精度和纯度低问题,提供一种耗时较少、操作简便、成本更低、精度更高的赖氨酸修饰的二氧化硅粒子制备及提取dna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赖氨酸修饰的二氧化硅粒子制备及提取dna方法,所需材料及试剂包括:二氧化硅粒子、去离子水、乙醇、氨水、氢氧化钠、醋酸、正硅酸乙酯、γ-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缓冲溶液,所需设备包括:三颈瓶、离心管、离心机、水浴箱、透射电镜、真空干燥箱、ph计,所述二氧化硅粒子为利用stober方法自行制备,性能优越,氨基与羧基比例为1:1;所述缓冲溶液根据工艺的需要有两种,一种是促进二氧化硅粒子吸附dna片段的低ph值的0.02m缓冲溶液,另一种是促进二氧化硅粒子脱附dna片段的高ph值的0.02m缓冲溶液,具体ph值视dna片段类型而定;所述透射电镜型号为jem-1200;所述离心机型号为sigma1-14;所述ph计型号为sartoriuspb-20;所述真空干燥箱为dzg-6020。

本发明一种赖氨酸修饰的二氧化硅粒子制备及提取dna方法布置如下:

(一)二氧化硅粒子制备:将去离子水、乙醇、氨水在三颈瓶中混合,并在300rpm、30℃的条件下搅拌,同时快速加入正硅酸乙酯,进行6h的反应后会产生二氧化硅粒子,将整个体系放入离心机,在8500rpm下离心处理20min,保留二氧化硅粒子,并用乙醇反复清洗数次,再用清水清洗数次,然后将二氧化硅粒子与去离子水混合均匀,超声下处理,将混合液移至离心管中,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再真空干燥12小时,通过称重定量,最后利用投射电镜观察二氧化硅粒子的形貌、单分散性和粒径,选取符合要求的二氧化硅粒子;

(二)赖氨酸修饰二氧化硅粒子:将赖氨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溶解均匀后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同时利用ph计监测,将溶液的ph值调整到11.0,然后将溶液放入0℃的水浴箱中,恒温滴加γ-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并搅拌均匀,再以450rpm的转速在65℃的水浴箱中搅拌5h,再将溶液体系置于0℃的水浴箱中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缓慢滴加γ-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再次以450rpm的转速在65℃的水浴箱中搅拌5h,在ph计的监测下加入醋酸将溶液ph值调整为3.0,加入去离子水和二氧化硅颗粒,在80℃、150rpm的条件下进行4h的反应,再在离心机中以8500rpm的转速离心处理20min,保留二氧化硅粒子,并进行反复多次水洗,将二氧化硅粒子装入离心管并放入真空干燥箱内进行12h真空干燥处理,通过称重定量;

(三)二氧化硅颗粒对dna的吸附:将二氧化硅粒子与dna溶液加入离心管中,然后加入低ph值的0.02m缓冲溶液,在ph计的监测下将溶液ph调至促进dna吸附的状态,在30℃下充分震荡2.5小时,然后将离心管置于离心机内,在8000rpm转速下离心处理10min,保留二氧化硅颗粒;

(四)二氧化硅颗粒对dna的脱附:将步骤(三)得到的二氧化硅颗粒加入到高ph值的0.02m的缓冲溶液中,在ph计的监测下将溶液ph调至促进dna脱附的状态,在30℃下充分震荡2.5小时,然后将离心管置于离心机内,在8000rpm转速下离心处理10min,完成脱附并取上清液。

不同类型dna片段对二氧化硅粒子的吸附和脱附对应的ph值不同,因此,步骤(三)和(四)中缓冲液加入后的ph值,应针对不同的dna片段具体的吸附与脱附性能选择合适的ph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采用stober来制备二氧化硅粒子,避免了以往方法导致的氨基、羧基比例难以调节的弊端;(2)利用ph环境能反转二氧化硅表面电荷的特点,并针对相应dna选择适当的ph值,最大限度进行了dna的吸附与脱附,dna提取效率高,提取精度高;(3)本发明所用的各项材料均可提前制备,且易于保存,节约dna提取时间,操作步骤简单,;(4)所用各种原材料市场易获得,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结合实例,以鲑鱼精dna为例进行说明,所需材料及试剂包括:二氧化硅粒子、去离子水、乙醇、氨水、氢氧化钠、醋酸、正硅酸乙酯、γ-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缓冲溶液,所需设备包括:三颈瓶、离心管、离心机、水浴箱、透射电镜、真空干燥箱、ph计,所述二氧化硅粒子为利用stober方法自行制备,性能优越,氨基与羧基比例为1:1;所述缓冲溶液根据工艺的需要有两种,一种是ph为4.0的0.02m缓冲溶液,另一种是ph为10.0的0.02m缓冲溶液;所述透射电镜型号为jem-1200;所述离心机型号为sigma1-14;所述ph计型号为sartoriuspb-20;所述真空干燥箱为dzg-6020。

本发明一种赖氨酸修饰的二氧化硅粒子制备及提取dna方法,结合实例,以鲑鱼精dna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实施如下:

(一)二氧化硅粒子制备:将去离子水、乙醇、氨水在三颈瓶中混合,并在300rpm、30℃的条件下搅拌,同时快速加入正硅酸乙酯,进行6h的反应后会产生二氧化硅粒子,将整个体系放入离心机,在8500rpm下离心处理20min,保留二氧化硅粒子,并用乙醇反复清洗数次,再用清水清洗数次,然后将二氧化硅粒子与去离子水混合均匀,超声下处理,将混合液移至离心管中,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再真空干燥12小时,通过称重定量,最后利用投射电镜观察二氧化硅粒子的形貌、单分散性和粒径,选取符合要求的二氧化硅粒子;

(二)赖氨酸修饰二氧化硅粒子:将赖氨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溶解均匀后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同时利用ph计监测,将溶液的ph值调整到11.0,然后将溶液放入0℃的水浴箱中,恒温滴加γ-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并搅拌均匀,再以450rpm的转速在65℃的水浴箱中搅拌5h,再将溶液体系置于0℃的水浴箱中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缓慢滴加γ-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再次以450rpm的转速在65℃的水浴箱中搅拌5h,在ph计的监测下加入醋酸将溶液ph值调整为3.0,加入去离子水和二氧化硅颗粒,在80℃、150rpm的条件下进行4h的反应,再在离心机中以8500rpm的转速离心处理20min,保留二氧化硅粒子,并进行反复多次水洗,将二氧化硅粒子装入离心管并放入真空干燥箱内进行12h真空干燥处理,通过称重定量;

(三)二氧化硅颗粒对dna的吸附:将二氧化硅粒子与鲑鱼精dna加入离心管中,然后加入ph值为4.0的0.02m缓冲溶液,在30℃下充分震荡2.5小时,然后将离心管置于离心机内,在8000rpm转速下离心处理10min,保留二氧化硅颗粒;

(四)二氧化硅颗粒对dna的脱附:将步骤(三)得到的二氧化硅颗粒加入到ph值为10.0的0.02m的缓冲溶液中,在30℃下充分震荡2.5小时,然后将离心管置于离心机内,在8000rpm转速下离心处理10min,完成脱附并取上清液。

对于鲑鱼精dna,ph值为6.5时二氧化硅颗粒与dna片段之间为等电位,无静电作用,在ph为4.0时二氧化硅颗粒与dna片段之间静电引力最大,吸附性最强,而在ph为10.0时二氧化硅颗粒与dna片段之间静电斥力最大,脱附性最强,因此,步骤(三)和(四)中加入缓冲液后的ph分别为4.0和10.0,而对于其他类型的dna则应根据具体的吸附与脱附性能选择合适的ph值缓冲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