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9419发布日期:2018-09-25 21:09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培养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菌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真菌是生物界中很大的一个类群,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约有1万属12万余种,同时真菌也是一种真核生物,最常见的真菌是各类蕈类,另外真菌也包括霉菌和酵母。现在已经发现了七万多种真菌,估计只是所有存在的一小半。大多真菌原先被分入动物或植物,现在成为自己的界,分为四门,真菌自成一门,和植物、动物和细菌相区别。

真菌一般都是生长在阴暗、潮湿之地,实验中培养真菌(如放线菌、酵母)一般都是用固体培养基,而大部分固体培养基都是透明的,在对基本是水平向生长的放线菌、霉菌等真菌进行研究时一般要观察其生长形态,如果待菌落长成再用工具测量的话有可能伤及菌丝体,另外像蕈类真菌则是竖直方向生长。而现有真菌培养装置大都针对性强,不能满足不同种类真菌的培养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培养皿可测量出真菌的水平或竖直方向的长势程度,装置营造通风透气环境,对温湿度皆可调。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菌培养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遮光的培养箱、盖合在所述培养箱开口处的遮光的箱盖以及设置在所述培养箱一侧的配液槽,所述箱盖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培养箱内相对的两侧壁上方处对称设有凸起,两个所述凸起之间架设有透明隔板,所述透明隔板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培养箱内相对的两侧壁下方处对称设有斜撑,两个所述斜撑之间固接有培养槽,且所述培养槽底部两侧均设有开口,两个所述开口底部处均连接有与所述培养箱外部相通的排水管道,所述培养槽内套有圆形透明的培养皿,所述培养皿上边缘两侧均设有缺口,且所述培养皿内底面刻有若干个同心圆刻线、还设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径向刻度线,所述培养皿外侧壁上设有竖直方向刻度线,所述培养箱内底面、位于所述培养槽下方处铺设有加热棒;

所述培养箱内侧壁上、介于所述透明隔板与所述培养槽之间分别设有温湿度计和能够打开的容纳盒,所述容纳盒内放置有活性炭吸附剂,所述培养箱侧壁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通风扇;

所述配液槽底部与所述培养箱侧壁通过L形的供给管道连通,并且所述供给管道水平端端口安装有喷头,所述供给管道竖直端端口处设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配液槽是透明的配液槽,且所述配液槽侧壁上也设有刻度。

优选的,所述配液槽内设置有酸碱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真菌大都生长于透明固体培养基中,培养皿底部的同心圆和刻度可测量出真菌菌落水平宽度,分区的培养皿也有利于设置对照组,培养皿外侧壁刻线可测量培养基量,也可观察真菌竖直方向的长势;利用配液槽可定量配制营养液喷入培养皿,多余的营养液通过缺口溢流排出,同时也可以利用喷施装置和活性炭吸附剂可调节湿度大小;通风扇营造通风透气环境,加热棒可调节环境温度,培养箱和箱盖避光,利于营造真菌阴暗环境,必要时维持培养环境的同时可透过透明隔板接收光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真菌培养装置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真菌培养装置培养槽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真菌培养装置培养皿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培养箱,11-透明隔板,2-箱盖,21-通风孔,3-配液槽,31-供给管道,4-培养槽,41-排水管道,5-培养皿,51-缺口,6-加热棒,7-温湿度计,8-容纳盒,9-通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菌培养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遮光的培养箱1、盖合在培养箱1开口处的遮光的箱盖2以及设置在培养箱1一侧的配液槽3,培养箱1和箱盖2避光,利于营造真菌阴暗环境,箱盖2上开设有通风口21,培养箱1内相对的两侧壁上方处对称设有凸起,两个凸起之间架设有透明隔板11,透明隔板11上开设有透气孔,必要时维持培养环境的同时可透过透明隔板11接收光照,培养箱1内相对的两侧壁下方处对称设有斜撑,两个斜撑之间固接有培养槽4,且培养槽4底部两侧均设有开口,两个开口底部处均连接有与培养箱1外部相通的排水管道41,培养槽4内套有圆形透明的培养皿5,培养皿5上边缘两侧均设有缺口51,且培养皿5内底面刻有2个同心圆刻线、还设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径向刻度线,培养皿5外侧壁上设有竖直方向刻度线,培养皿5底部的同心圆和刻度可测量出真菌菌落水平宽度,分区的培养皿5也有利于设置对照组,培养皿5外侧壁刻线可测量培养基量,也可观察真菌竖直方向的长势,培养箱1内底面、位于培养槽4下方处铺设有加热棒6,调节环境温度;

培养箱1内侧壁上、介于透明隔板11与培养槽4之间分别设有温湿度计7和能够打开的容纳盒8,容纳盒8内放置有活性炭吸附剂,培养箱1侧壁上还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通风扇9,营造通风透气环境;

配液槽3底部与培养箱1侧壁通过L形的供给管道31连通,并且供给管道31水平端端口安装有喷头,供给管道31竖直端端口处设有控制阀,利用配液槽3可定量配制营养液喷入培养皿5,多余的营养液通过缺口51溢流排出,同时也可以利用喷施装置和活性炭吸附剂可调节湿度大小。

配液槽3是透明的配液槽,且配液槽3侧壁上也设有刻度,可定量配制营养液。

配液槽3内设置有酸碱计,方便精确营养液组分比例。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