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基因分型检测的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9410发布日期:2018-09-25 21:09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基因分型检测的微流控芯片。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是指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并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的设备,由于它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物、化学、医学、电子、材料、机械等的崭新研究领域。

其中在生物学的基因分型检测技术领域中,传统的微流控芯片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培养液注入微流控芯片的操作过程难,且注入后不能够均匀分布的问题,从而影响微流控芯片的使用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基因分型检测的微流控芯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基因分型检测的微流控芯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用于基因分型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呈圆盘形,且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中心设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腔室,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外环面延伸至基板的上表面外侧,且所述调节板的下底面与基座上的腔室之间形成储液腔,所述基座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调节板上对应储液腔的部分均匀开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调节板的上表面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外环面均匀分布有四根呈水平状态卡杆,所述卡杆的另一端设有与卡杆相匹配的卡座,所述卡座的下端固定在调节板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基板具体为玻璃。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外环面套设有固定环,且所述固定环固定在基板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的下表面与调节板的下底面相平齐。

优选的,所述调节板的下底面对应储液腔的部分均匀设有若干调节齿。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拉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基因分型检测的微流控芯片,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的微流控芯片在使用的过程中,培养液通过进液孔注入,并由出液孔排出,且储液腔内的培养液能通过进液孔与出液孔保持恒定,且通过转动调节板能够使培养液在储液腔内分布均匀,因此整个微流控芯片有利于在基因分型检测的过程中进行使用,且使用过程操作方便使用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基因分型检测的微流控芯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基因分型检测的微流控芯片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基因分型检测的微流控芯片的调节板的俯视图。

图中:基板1、固定环2、基座3、进液孔4、出液孔5、储液腔6、调节板7、调节孔8、调节齿9、盖板10、卡杆11、卡座12、拉钮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用于基因分型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包括基板1,基板1呈圆盘形,且基板1的上表面中心设有基座3,基板1具体为玻璃,基座3的外环面套设有固定环2,且固定环2固定在基板1的上表面,基座3放置在基板1的上表面,并通过固定环2对基座3进行限位以及固定,因此有利于基座3处于稳定的状态。

基座3的上表面开设有腔室,基座3的上表面设有调节板7,调节板7外环面延伸至基板1的上表面外侧,且调节板7的下底面与基座3上的腔室之间形成储液腔6,基座3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液孔4和出液孔5,储液腔6内存储有基因分型检测过程中所使用的培养液,且培养液的添加以及更换通过进液孔4和出液孔5进行完成,进液孔4和出液孔5的下表面与调节板7的下底面相平齐,因此储液腔6内的培养液能够处于定量状态,有利于控制培养液的体积量。

调节板7上对应储液腔6的部分均匀开设有若干调节孔8,调节板7的上表面设有盖板10,盖板10的外环面均匀分布有四根呈水平状态卡杆11,卡杆11的另一端设有与卡杆11相匹配的卡座12,卡座12的下端固定在调节板7的上表面,调节板7的下底面对应储液腔6的部分均匀设有若干调节齿9,在储液腔6内注有培养液的情况下,可通过旋转调节板7,使得调节板7上的调节齿9对储液腔6内的培养液进行均匀混合,调节孔8有利于储液腔6内的气泡排出,且在储液腔6内充满培养液并进行混合后,可通过盖板10对调节板7进行覆盖,避免异物通过调节孔8进入储液腔6,有利于储液腔6内处于稳定状态,盖板10的上表面中部设有拉钮13,盖板10具体通过卡杆11与卡座12之间卡接,且拉钮13方便了对盖板10的拿取。

综上所述:储液腔6内的培养液能通过进液孔5与出液孔6保持恒定,且通过转动调节板7能够使培养液在储液腔6内分布均匀,因此整个微流控芯片有利于在基因分型检测的过程中进行使用,且使用过程操作方便使用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