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划痕实验用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6399发布日期:2019-03-05 19:38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胞划痕实验用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划痕实验用培养皿。



背景技术:

细胞划痕实验是一种研究细胞迁移/肿瘤侵袭性的体外试验方法。其原理是,当细胞长到融合成单层状态时,在融合的单层细胞上人为制造一个空白区域,称为“划痕”,划痕边缘的细胞会逐渐进入空白区域使“划痕”愈合。

细胞划痕实验的基本步骤包括“划痕”的制造、细胞迁移期间图像的获得以及后期数据的处理。其中,划痕的制造过程是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目前主要方法是通过移液器枪头垂直于细胞培养皿表面沿直线划过,使枪尖划过区域的细胞脱落,从而制造一个无细胞区,称为“划痕”。划痕的宽度取决于枪尖的宽度。划痕产生后,空白区域两侧细胞会向中间迁移,并逐渐将“划痕”覆盖。肿瘤细胞向空白区域迁移的能力反应了其侵袭、转移的能力,可用空白区域的面积来进行量化测量。细胞的侵袭性越强,划痕面积缩小得越快。因此,精确测量划痕面积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便可比较不同处理组的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在癌症发生机制、肿瘤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移液器枪头做工及材料原因,不同枪头或同一枪头使用前后,其枪尖宽度变异较大;此外,细胞划痕宽度处于μm级别,细小的差异便会导致成倍的面积变化,因此操作者使用枪头划过培养皿表面的力度与角度可能严重影响划痕的面积;其次,外力划过形成的划痕边缘成锯齿状,且难以做到标准的直线,这为面积的计算造成不便,较易产生误差;再次,在统计划痕面积的时候,往往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数个时间点,例如,划痕产生0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等,并分别统计每个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划痕面积,严格来讲,每次数据的采集应当来自同一区域,但是实际操作中,由于显微镜下操作不便以及细胞的快速迁移,操作者很难在高度相似的细胞群中准确辨认出上次数据采集的区域;另外,整个划痕操作都在培养基上方操作,且直接与培养基接触,放置和取出时极易造成细菌污染。以上诸多因素均可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产生错误的结论,或导致实验的可重复性下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保证划痕直线度高、宽度均一性良好且便于操作的细胞划痕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细胞划痕直线度和宽度均一性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保证划痕直线度高、宽度均一性良好且便于操作的细胞划痕实验用培养皿。

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划痕实验用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圆形盖装夹层,所述圆形盖装夹层包括倒钩环、细胞划痕板和连接所述倒钩环和所述细胞划痕板的若干连接杆;所述倒钩环挂在所述培养皿本体边缘上;所述细胞划痕板置于所述培养皿本体中,所述细胞划痕板由至少一根横向的玻璃隔板和至少一根纵向的玻璃隔板交叉组成,所述玻璃隔板的两侧面的下部向内倾斜,即所述玻璃隔板由中部至底面宽度逐渐缩窄而呈锥形,所述玻璃隔板的底面紧贴所述培养皿本体的底面,所述玻璃隔板的底面宽度为400-600μ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细胞划痕板置于所述培养皿本体中时,所述玻璃隔板的长条形的底面与培养皿本体底面紧密贴合,而所述倒钩环挂在培养皿本体边缘上一方面通过所述连接杆可向所述细胞划痕板传递压力,进一步使得所述细胞划痕板与所述培养皿本体的底面紧贴,另一方面还起到限位的作用,可避免所述细胞划痕板滑动。进行细胞划痕实验时,加入细胞悬液,待细胞融合度达到80%或以上后,垂直向上移除所述圆形盖装夹层,此时,培养皿本体底部会出现与所述玻璃隔板对应的宽度均一直线度高的细胞空白区域,即划痕,更换无血清培养基后继续培养细胞,观察划痕愈合情况。所述培养皿夹层设计的优势之一还在于,所述倒钩环不需要保持严格的无菌,可以用手直接取放,操作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玻璃隔板的两侧面的下部向内倾斜,即所述玻璃隔板由中部至底面宽度逐渐缩窄呈锥形,此设计可有效防止细胞贴着所述玻璃隔板的两侧面生长,移除所述细胞划痕板时可避免出现牵连而损坏划痕。

所述玻璃隔板可垂直交叉也可倾斜交叉,可交叉组成“十”、“工”、“王”、“卄”、“卅”以及“井”等形状。通过所述玻璃隔板形成的划痕会产生交叉点,这些交叉点可为显微镜下拍照提供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细胞划痕板由两根横向的玻璃隔板和两根纵向的玻璃隔板垂直交叉组成,整体呈“井”字形。所述细胞划痕板呈“井”字形,尤其形成的划痕具有四个交叉点,使得显微镜观察时定位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共有四条,四条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倒钩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玻璃隔板的四个交叉点外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隔板上设有一个拱形把手,所述拱形把手的两端连接于所述玻璃隔板的对角的两个交叉点上。

较佳的,所述玻璃隔板等距分布。

较佳的,所述玻璃隔板的长度为0.8-3.8cm。

较佳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细胞划痕板插接、卡接或一体连接。当使用插接或卡接等活动连接方式时,所述倒钩环可重复使用,而所述细胞划痕板可根据不用划痕需要,选择不同的形状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玻璃隔板的横截面呈菱形,所述玻璃隔板上部和下部对称,所述玻璃隔板由中部至顶面宽度也逐渐缩窄呈锥形,顶面宽度为 400-600μm优选500μm。该设计使得所述细胞划痕板两面均可以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皿本体边缘的外侧和/或内侧设有卡槽,所述倒钩环内侧壁设有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卡扣。所述卡槽可沿着所述培养皿本体边缘设计成一整条环形的闭合凹槽,也可对称设置若干优选四个间隔的凹槽;所述卡扣对应设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包括皿盖,所述皿盖内侧壁形状与所述倒钩环形状对应。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玻璃隔板的长条形的底面可与培养皿底面紧密贴合,细胞无法达到贴合部分。同时,所述玻璃隔板的两侧面的下部向内倾斜,即所述玻璃隔板由中部至底面宽度逐渐缩窄而呈锥形,此设计可有效防止细胞贴着所述玻璃隔板的两侧面生长,移除所述细胞划痕板时可避免出现牵连而损坏划痕。

2、所述倒钩环挂在培养皿本体边缘上一方面通过所述连接杆可向所述细胞划痕板传递压力,进一步使得所述细胞划痕板与所述培养皿本体的底面紧贴,另一方面还起到限位的作用,可避免所述细胞划痕板滑动。该设计可有效地固定所述细胞划痕板,避免转移培养皿时细胞划痕板滑动,保证划痕的整齐性和直线度,同时又不影响培养皿其他细胞生长的部位。而且所述倒钩环不需要保持严格的无菌,可以用手直接取放,操作方便快捷。

3、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划痕实验用培养皿进行实验时,得到的每一条划痕都能直接用于实验,因而避免了多次使用枪头得到划痕,提高了实验效率,降低实验成本,并使得获得的实验数据准确度高。

4、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采用“井”字形的细胞划痕板,可为显微镜下细胞拍照提供定位,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划痕实验用培养皿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圆形盖装夹层的仰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圆形盖装夹层和培养皿本体的卡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划痕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培养皿本体1,卡槽11;圆形盖装夹层2,倒钩环21、细胞划痕板22,侧面221,底面222,连接杆23,卡扣24;皿盖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细胞划痕实验用培养皿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细胞划痕实验用培养皿,其包括培养皿本体1、圆形盖装夹层2和皿盖3。

如图2所示,圆形盖装夹层2包括倒钩环21、细胞划痕板22和四条连接杆23。其中,如图3所示,倒钩环21可挂在培养皿本体1边缘上,同时细胞划痕板22可与培养皿本体1底面贴合。培养皿本体1边缘的外侧对称设有四个卡槽11,倒钩环1 内侧壁设有与卡槽11对应的卡扣24。细胞划痕板22如图4所示,其由两根横向的和两根纵向的玻璃隔板垂直交叉成“井”字形,玻璃隔板横截面呈菱形,两侧面221由中部至顶面和底面222的宽度均逐渐缩窄而呈锥形,顶面和底面222宽度为500μm;玻璃隔板中部宽度最大,为2mm。玻璃隔板长9mm。四条连接杆23的一端与倒钩环 21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玻璃隔板的四个交叉点外侧连接。

细胞划痕板22置于培养皿本体1中时,玻璃隔板的长条形的底面222与培养皿本体1底面紧密贴合,而倒钩环21挂在培养皿本体1边缘上,一方面通过连接杆23 可向细胞划痕板22传递压力,进一步使得细胞划痕板22与培养皿本体1的底面紧贴,另一方面还起到限位的作用,可避免细胞划痕板22滑动。另外,倒钩环21不需要保持严格的无菌,可以用手直接取放,操作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中,细胞划痕板22置于培养皿本体1中时,玻璃隔板的长条形的底面 222与培养皿本体1底面紧密贴合,而倒钩环21挂在培养皿本体1边缘上一方面可通过连接杆23可向细胞划痕板22传递压力,进一步使得细胞划痕板22与培养皿本体1的底面紧贴,另一方面还起到限位的作用,可避免细胞划痕板22滑动。进行细胞划痕实验时,加入细胞悬液,待细胞融合度达到80%或以上后,垂直向上移除圆形盖装夹层2,此时,培养皿本体1底部会出现与玻璃隔板对应的宽度均一直线度高的细胞空白区域,即划痕,更换无血清培养基后继续培养细胞,观察划痕愈合情况。

本实施例中,玻璃隔板的两侧面221的下部向内倾斜,即玻璃隔板由中部至底面宽度逐渐缩窄呈锥形,此设计可有效防止细胞贴着玻璃隔板的两侧面生长,移除所述细胞划痕板时可避免出现牵连而损坏划痕。

本实施例中,由细胞划痕板22形成的划痕也呈“井”字形,具有四个交叉点,这些交叉点可为显微镜下拍照提供定位,使得显微镜观察时定位更加方便。

上述实施例中,倒钩环21、细胞划痕板22和连接杆23为一体结构。当然,它们各自还可采用插接或卡接等活动连接方式,比如细胞划痕板22和连接杆23就可以采用活动连接方式,此时倒钩环21可重复使用,而细胞划痕板22可根据不用划痕需要,选择不同的形状进行更换。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新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