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毛皮加工转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9071发布日期:2019-02-10 22:36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毛皮加工转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毛皮加工转鼓。



背景技术:

转鼓是毛皮加工工艺流程中广泛使用的重要设备,内装凸桩或升皮板的

圆桶。皮革可在鼓内按批次同时操作。当由齿轮带动转动时,鼓内的皮张受到不断的弯曲、伸展、摔捣、搅拌等机械作用,加快化学反应过程及改变皮革的物理性能。转鼓应用范围覆盖毛皮加工大部分湿加工工序及干态摔软、起绒等。皮革加工过程中,生皮在转鼓里面翻转(如为了洗皮、浸酸、鞣制、染色等工序)或在转鼓里面清洗毛皮(通过与细锯末共同翻转)。这些工序对温度、湿度要求严格,除此之外,转鼓内的气压对加工工序中液体的物理渗透、化学反应及产品质地有较大影响。传统转鼓一般都有温度调节装置,以及湿度调节系统,使得转鼓内温湿和湿度度环境更加优化。但是,并没有调节鼓内气压的方案。

适当的特异型气压环境有利于鼓体内皮张和化工原料的充分结合,使得皮张与化工原料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各种物理化学作用更加彻底、快速,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品质。但是传统的转鼓一般没有压力调节系统,或者只是单一的减压系统,没有加压系统,不能实现对鼓体内部气压环境的双向调节。

而且,传统转鼓没有良好的可视窗口,不能随时观察鼓内毛皮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调节转鼓内气压并能对鼓内粉尘等进行净化的多功能毛皮加工转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毛皮加工转鼓,包括机架、电机、控制箱、内鼓体和外鼓体,所述内鼓体和外鼓体上分别设置有门,所述外鼓体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内鼓体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从动轮,所述内鼓体的壁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内鼓体和外鼓体之间为鼓腔,在所述鼓腔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箱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在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它还包括调压除尘系统,所述调压除尘系统包括由鼓腔、三通阀Ⅰ、抽气泵、过滤箱、三通阀Ⅱ和鼓腔依次连接而成的循环系统,所述三通阀Ⅰ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通鼓腔和抽气泵,所述三通阀Ⅱ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通鼓腔和过滤箱;所述三通阀Ⅰ的第三端口和三通阀Ⅱ的第三端口分别与外界连通;在所述鼓腔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箱连接;

在所述外鼓体上方设置有位于所述鼓腔内的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与一个压力罐链接,所述压力罐的电磁开关与所述控制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鼓体和内鼓体的右侧均为透明外壳,在所述透明外壳外侧均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调压除尘系统还包括串接在所述过滤箱和三通阀Ⅱ之间的电热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调压和除尘系统的设计使增压、减压、除尘及加热功能四合一,优化了产品构造,降低了成本。

可以根据不同工序对气压的要求,调节鼓体内部压力,使气压大小与不同工序匹配,实现鼓体内部气压的双向调节,有利于皮革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机械物理作用和化学反应更加优化,制作出品质优良的皮革。

具体的,调压具有如下两个功效:(1)结合更加充分,作用加强:在转鼓内部封闭环境下,可借助气压调节系统产生适当的气压,化工原料(比如浸水液、鞣剂)在非常规气压环境下,可借助压力差效应,促进化工原料与皮张的附着、渗透、吸附,有利于化工原料与皮张的充分结合,为物理化学作用提供优良条件,加工出来的皮张品质更加符合要求,同时还节约化工原料用量,产生的废液废气也大幅减少,更加环保。(2)使得皮张组织纤维更加膨松、柔韧度更好:在较低气压下,皮张组织中的胶原纤维膨胀,促进化工原料向组织内部渗透,同时适当低压环境改变了化学反应平衡和动力学条件,使得各种物理化学作用更加彻底、充分、快速。

除尘可使皮革经摔软所产生的粉尘连续不断地吸入过滤箱内,特别对消除皮革因静电等原因所粘结的微细粉尘有独特的效果。

可视化的透明外壳有利于工作人员随时观察鼓内皮张变化、化工原料状态,以随时掌握皮张加工进程,把握加工火候,使皮张状态符合工序要求,严格把握皮张品质。在透明外壳外侧设置加强筋,机械强度大,结实耐冲击,使得大平面玻璃罩保持平整、坚固、耐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压除尘系统原理图;

图中,机架1、电机2、控制箱3、内鼓体4、从动轮41、外鼓体5、鼓腔6、温度传感器61、湿度传感器62、压力传感器63、抽气泵7、过滤箱8、雾化喷头9、加强筋10、管道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电机2、控制箱3、内鼓体4、外鼓体5和调压除尘系统,所述内鼓体4和外鼓体5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取放毛皮的门,所述外鼓体5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不旋转,所述内鼓体4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电机2连接的从动轮41,内鼓体4在电机带动下转动,从而加工内鼓体4内部的毛皮。所述内鼓体4的壁体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内鼓体4和外鼓体5之间为鼓腔6,在所述鼓腔6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箱3连接的温度传感器61、湿度传感器62以及压力传感器63,在所述控制箱3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温度、湿度、压力、时间等信息的显示屏。在所述外鼓体5上方设置有位于所述鼓腔6内的雾化喷头9,所述雾化喷头9与一个压力罐链接,所述压力罐的电磁开关与所述控制箱3连接。上述结构中,除了调压除尘系统外,均与现有的转鼓结构相同,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同时,现有的转鼓结构种类也比较多,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转鼓结构可以根据现有转鼓灵活变换,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在于调压除尘系统。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转鼓采用授权公告号为CN200999250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皮革鞣制染色转鼓结构。

所述调压除尘系统包括由鼓腔6、三通阀Ⅰ、抽气泵7、过滤箱8、三通阀Ⅱ和鼓腔6依次由管道11连接贯通而成的循环系统。抽气泵7、过滤箱8安装在机架1上,鼓腔6的左右两侧的中部位置连接管道11后与三通阀Ⅰ和三通阀Ⅱ连接,当然也可以是前后两侧连接管道后与三通阀Ⅰ和三通阀Ⅱ连接。所述三通阀Ⅰ的第一端口(图3中的标号1)和第二端口(图3中的标号2)连通鼓腔和抽气泵,所述三通阀Ⅱ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通鼓腔和过滤箱;所述三通阀Ⅰ的第三端口(图3中的标号3)和三通阀Ⅱ的第三端口(图3中的标号3)分别与外界连通。为了使本方案更加优化,形成一个简单且成本低的系统,如图3所示,所述调压除尘系统还包括串接在所述过滤箱和三通阀Ⅱ之间的电热箱。

所述内鼓体4和外鼓体5的右侧均为透明外壳(图2中透明外壳用填充点的区域表示),在所述内鼓体4和外鼓体5的透明外壳外侧均设置有加强筋10。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转鼓还可以增加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0999250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皮革鞣制染色转鼓中的蓄液槽结构,蓄液槽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内鼓体的下部主体部分设置在蓄液槽内,蓄液槽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上连接有液体循环处理系统、气动排污阀和计量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部件工作原理与现有转鼓相同,温湿度控制的方法与现有技术也相同,均是通过控制箱3自动(根据传感器信号控制加热装置及压力罐开关)或手动(控制按钮)控制加温或加湿。下面介绍调压除尘系统的工作原理:

净化鼓腔6内空气时,三通阀Ⅰ及三通阀Ⅱ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导通,抽气泵工作,实现鼓腔6内气体在鼓腔6、抽气泵7和过滤箱8的循环。需要加热鼓腔6内气体时,控制箱控制打开电热箱,电热箱内的电热丝工作,加热空气,热空气随着上述循环进入鼓腔6。

鼓腔6内增压时,三通阀Ⅰ的第三端口(图3中标号3)和第二端口导通(图3中标号2),三通阀Ⅱ的第一端口(图3中标号1)和第二端口(图3中标号2)导通,抽气泵7通过三通阀Ⅰ从外界吸入空气后压入鼓腔6内。鼓腔6内减压时,三通阀Ⅰ的第一端口(图3中标号1)和第二端口(图3中标号2)导通,三通阀Ⅱ的第三端口(图3中标号3)和第二端口(图3中标号2)导通,抽气泵7将鼓腔6内的空气吸出通过三通阀Ⅱ排到外界。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