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藻油脱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9367发布日期:2019-03-02 03:3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藻油脱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藻油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藻油脱色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规模生产对藻油进行脱色时,可采用滤网脱色或滤布/滤纸脱色,滤布/滤纸脱色是采用板框类压滤机,脱色剂留在滤布/滤纸表面,过滤完成后卸掉脱色剂滤渣,该装置过滤残渣含油较多,所以多采取滤网过滤,过滤过程中,脱色剂滤渣在滤网表面形成一层滤饼,然后含有脱色剂的油通过滤饼时,滤渣留在滤饼上,全部滤完后,首先压出清油,然后压出含有脱色剂的污油,然后吹饼,卸饼,污油并入下一批油中脱色。藻油是高价值且易氧化的产品,在规模生产时可以采取很多措施控制产品绝氧,污油可以循环利用降低损耗。但对于小规模藻油脱色过滤(如每批几十公斤)来说,即便采用普通小型过滤设备,也会有几公斤甚至更多的污油,损耗大,而且很难做到绝氧保存,从而造成产品氧化并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藻油脱色装置通过使用该结构及工艺,藻油通过真空和氮气输送,过滤过程在绝氧下进行,通过使用该结构,避免了产生含有脱色剂的污油,提高了藻油脱色得率及产品质量,降低了脱色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藻油脱色装置,包括过滤机、袋式过滤机、收集桶及两组脱色釜,两组所述脱色釜分别为第一脱色釜及第二脱色釜,所述过滤机上设有进油口及出油口,所述第一脱色釜及第二脱色釜分别设有进口及出口,所述进油口上设有进油管,所述出油口上设有出油管,所述第一脱色釜及第二脱色釜的出口分别经出口连接管路与所述进油管相连,所述第一脱色釜及第二脱色釜的进口分别经进口连接管路与所述出油管相连,所述出油管的中部还并接有一排油管,所述排油管与所述收集桶相连,且所述袋式过滤机设置于所述收集桶进油端的排油管上;所述第一脱色釜及第二脱色釜的进口处还分别设有一氮气进口和一真空接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脱色釜及第二脱色釜的真空接口上连接有一真空泵。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口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一管道视镜,所述进口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二管道视镜,所述第一管道视镜靠近所述进油管设置,所述第二管道视镜靠近所述出油管设置,且所述第二管道视镜设置于所述出油管与所述排油管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机包括筒体、筒盖及过滤机构,所述筒体为顶部开口的中空机构,所述筒盖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开口上,所述过滤机构设置于所述筒体与所述筒盖之间,所述进油管设置于所述筒盖的顶部,所述出油管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进油管上还并接有一氮气进口;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法兰及滤网,所述法兰的内缘面上设有一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顶面与所述法兰的顶面相连通,所述滤网的底部外缘面放置于所述环形槽的底面上,所述滤网经复数个螺栓锁紧于所述环形槽的底面上,所述滤网的厚度小于所述环形槽的深度,所述滤网的顶面与所述法兰之间构成空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法兰外缘面的顶部设有一环形支撑板,所述环形支撑板经复数个限位螺栓锁紧于所述法兰的外缘面上,所述环形支撑板的底面抵于所述筒体的顶面上,所述环形支撑板的顶面抵于所述筒盖的底面上,所述法兰插设于所述筒体顶部的开口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筒盖外缘面的底部设有上环形密封圈,所述筒体外缘面的顶部设有下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支撑板的外侧设置于所述上环形密封圈与下环形密封圈之间,所述上环形密封圈及下环形密封圈经复数个锁紧螺栓锁紧,所述环形支撑板的顶面与所述筒盖的底面及上环形密封圈的底面相接触,所述环形支撑板的底面与所述筒体的顶面及下环形密封圈的顶面相接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小型藻油脱色工艺,其步骤为:

①在利用真空泵在第一脱色釜内产生的负压将小量的藻油吸入到第一脱色釜内;

②在真空环境下将第一脱色釜内的藻油加热到80℃~110℃,再加入白土活性炭与藻油反应20分钟~30分钟;

③第一脱色釜内充入氮气,将藻油从第一脱色釜的出口压出到出口连接管路上,使第一脱色釜内的藻油压入到过滤机内,利用过滤机上的滤网对藻油进行过滤;

④在过滤机开始过滤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进口连接管路上面的第二管道视镜观察藻油,初始状态下,会过滤出混浊的藻油,此时直接将第二脱色釜的进口打开,使混浊的藻油直接进入到第二脱色釜内进行搅拌;

⑤当通过第二管道视镜观察到藻油还是变清之后,直接打开排油管,关闭第二脱色釜的进口,这样清澈的藻油直接通过排油管进入到袋式过滤机内进行再次过滤,袋式过滤机过滤完成后的藻油直接由收集桶进行收集;

⑥在过滤机过滤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观察第一管道视镜,如果说不再有藻油经过第一管道视镜处,说明第一脱色釜内藻油全部被压入到过滤机内,此时第一脱色釜的进口及出口全部关闭,通过观察第二管道视镜是否还有藻油的压出,当过滤机内不再有藻油滤出之后,也就是第一脱色釜内的藻油全部过滤完成;

⑦再打开第二脱色釜的出口,在第二脱色釜内压入氮气,将第二脱色釜内混浊的藻油再次压入到过滤机内进行再次过滤;在这个过程中,第二脱色釜的进口处于关闭状态,排油管处于打开状态,第二脱色釜内混浊的在于被过滤机再次过滤的时候,会直接过滤出清澈合格的藻油,直接通过排油管进入到袋式过滤机内,由袋式过滤机过滤之后通过收集桶进行收集;

⑧操作人员通过第二管道视镜的观察,观察所有的藻油过滤完成之后,将过滤机打开,将滤网过滤后的滤渣进行清理之后,第一脱色釜再次吸入小量藻油进行脱色工作,再次进入步骤①进行循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⑦中,由于第一脱色釜内藻油经过过滤机的过程中,过滤机的滤网会将藻油脱色过程中白土活性炭给过滤下来,这样白土活性炭会在滤网上面形成一层滤饼,第二脱色釜内的混浊藻油再次进入到过滤机内,混浊的藻油会依次经过滤饼及滤网进行过滤,会直接得到清澈合格的藻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⑧中,藻油过滤完成之后,将过滤机内的滤饼进行清除,并对滤网进行清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②中,加入2%~4%的白土活性炭。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两组脱色釜,用于小批量藻油的脱色,一组脱色釜用于进料,另一组脱色釜则用于回收过滤机过滤不合格的藻油,通过将不合格的藻油回收再脱色,有效保证了藻油的完全脱色,有效保证了脱色的合格率及脱色效率,降低了脱色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两组脱色釜对藻油进行脱色工作,这样在小批量藻油脱色的过程中,能够防止藻油的浪费,有效降低脱色成本;

3.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氮气加压进行藻油脱色,将滤网设置于法兰内壁的底部,滤网的顶部与法兰之间构成空腔,这样在脱色过程中所形成的滤饼会直接在空腔内部,滤饼既能够完全挡在滤网上,使藻油必须全部通过滤饼及滤网进行过滤,有效提高脱色效果,同时,在滤饼进行清理过程中,能够防止滤饼掉出,便于滤饼的清理,更加干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过滤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过滤机;2、袋式过滤机;3、收集桶;4、第一脱色釜;5、第二脱色釜;6、进油口;7、出油口;8、进口;9、出口;10、进油管;11、出油管;12、出口连接管路;13、进口连接管路;14、排油管;15、真空泵;16、第一管道视镜;17、第二管道视镜;18、筒体;19、筒盖;20、氮气进口;21、法兰;22、滤网;23、环形槽;24、螺栓;25、空腔;26、环形支撑板;27、限位螺栓;28、上环形密封圈;29、下环形密封圈;30、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2所示,一种小型藻油脱色装置,包括过滤机1、袋式过滤机2、收集桶3及两组脱色釜,两组所述脱色釜分别为第一脱色釜4及第二脱色釜5,过滤机1上设有进油口6及出油口7,所述第一脱色釜4及第二脱色釜5分别设有进口8及出口9,所述进油口6上设有进油管10,所述出油口6上设有出油管11,所述第一脱色釜4及第二脱色釜5的出口分别经出口连接管路12与所述进油管10相连,所述第一脱色釜4及第二脱色釜5的进口分别经进口连接管路13与所述出油管11相连,所述出油管11的中部还并接有一排油管14,所述排油管14与所述收集桶3相连,且所述袋式过滤机2设置于所述收集桶14进油端的排油管14上;所述第一脱色釜4及第二脱色釜5的进口处还分别设有一氮气进口和一真空接口。

其中,所述第一脱色4及第二脱色釜5的真空接口上连接有一真空泵15,第一脱色釜的进口上设有进油接口,用于藻油的加入。两组脱色釜并联设置,第二脱色釜的出口上也可以连接真空泵。

参见图1所示,所述出口连接管路12上设有第一管道视镜16,所述进口连接管路13上设有第二管道视镜17,所述第一管道视镜靠近所述进油管设置,所述第二管道视镜靠近所述出油管设置,且所述第二管道视镜设置于所述出油管与所述排油管之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一种小型藻油脱色工艺,其步骤为:

①在利用真空泵在第一脱色釜内产生的负压将小量的藻油吸入到第一脱色釜内;

②在真空环境下将第一脱色釜内的藻油加热到80℃~110℃,再加入白土活性炭与藻油反应20分钟~30分钟;

③第一脱色釜内充入氮气,将藻油从第一脱色釜的出口压出到出口连接管路上,使第一脱色釜内的藻油压入到过滤机内,利用过滤机上的滤网对藻油进行过滤;

④在过滤机开始过滤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进口连接管路上面的第二管道视镜观察藻油,初始状态下,会过滤出混浊的藻油,此时直接将第二脱色釜的进口打开,使混浊的藻油直接进入到第二脱色釜内进行搅拌;

⑤当通过第二管道视镜观察到藻油还是变清之后,直接打开排油管,关闭第二脱色釜的进口,这样清澈的藻油直接通过排油管进入到袋式过滤机内进行再次过滤,袋式过滤机过滤完成后的藻油直接由收集桶进行收集;

⑥在过滤机过滤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观察第一管道视镜,如果说不再有藻油经过第一管道视镜处,说明第一脱色釜内藻油全部被压入到过滤机内,此时第一脱色釜的进口及出口全部关闭,通过观察第二管道视镜是否还有藻油的压出,当过滤机内不再有藻油滤出之后,也就是第一脱色釜内的藻油全部过滤完成;

⑦再打开第二脱色釜的出口,在第二脱色釜内压入氮气,将第二脱色釜内混浊的藻油再次压入到过滤机内进行再次过滤;在这个过程中,第二脱色釜的进口处于关闭状态,排油管处于打开状态,第二脱色釜内混浊的在于被过滤机再次过滤的时候,会直接过滤出清澈合格的藻油,直接通过排油管进入到袋式过滤机内,由袋式过滤机过滤之后通过收集桶进行收集;

⑧操作人员通过第二管道视镜的观察,观察所有的藻油过滤完成之后,将过滤机打开,将滤网过滤后的滤渣进行清理之后,第一脱色釜再次吸入小量藻油进行脱色工作,再次进入步骤①进行循环。

所述步骤⑦中,由于第一脱色釜内藻油经过过滤机的过程中,过滤机的滤网会将藻油脱色过程中白土活性炭给过滤下来,这样白土活性炭会在滤网上面形成一层滤饼,第二脱色釜内的混浊藻油再次进入到过滤机内,混浊的藻油会依次经过滤饼及滤网进行过滤,会直接得到清澈合格的藻油。

所述步骤⑧中,藻油过滤完成之后,将过滤机内的滤饼进行清除,并对滤网进行清理。

所述步骤②中,加入2%~4%的白土活性炭。

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由第二脱色釜进行藻油的进入,第一脱色釜对混浊藻油进行收集,选择一个脱色釜进料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道视镜主要是观察第一脱色釜或者第二脱色釜内的藻油是否全部被送入到了过滤机内,第二管道视镜主要是观察过滤机过滤出来的藻油是否清澈合格。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脱色釜及第二脱色釜内均设有搅拌机构,利用搅拌机构的搅拌叶片对藻油进行搅拌,这样藻油存入到脱色釜内的时候,由于通过搅拌机构对藻油搅拌,这样能够防止未脱色完成藻油内的白土活性炭沉淀在脱色釜的内壁上,能够保证脱色釜的使用寿命,保证藻油的脱色质量。

其中,大型的脱色装置,一般只有一个反应釜,过滤机过滤出混浊的藻油会直接回流到反应釜的进料端,反应釜源源不断的加入藻油进行脱色工作。这种处理方式下,即使存在小量的浑浊藻油,也能够通过不断回收循环脱色,能够防止浪费,但是如果单次进行小批量的藻油脱色,例如几公斤或者十几公斤藻油脱色,则大小的脱色装置设备运转的基本要求都达不到,即使达到最低的基本要求,混浊的藻油也无法再次跟随循环脱色,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浪费特别大。而且,如果将大型的脱色装置小型化之后,进行小批量脱色,混浊的藻油回到反应釜内之后,还是要不停的循环脱色,不仅成本高,而且最后还会出现藻油的浪费,而本身批量小,如果藻油造成了浪费,则会明显的增加成本。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组反应釜,每次必须把反应釜内所有的藻油完全过滤之后,在对过滤机进行清理,再进行下一次的脱色过滤。这种方式中,能够防止藻油的浪费,同时,藻油的脱色效率也高,成本更加低廉。

参见图2所示,所述过滤机1包括筒体18、筒盖19及过滤机构,所述筒体18为顶部开口的中空机构,所述筒盖19安装于所述筒体18的开口上,所述过滤机构设置于所述筒体18与所述筒盖19之间,所述进油管10设置于所述筒盖19的顶部,所述出油管11设置于所述筒体18的底部,所述进油管10上还并接有一氮气进口20;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法兰21及滤网22,所述法兰21的内缘面上设有一环形槽23,所述环形槽23的顶面与所述法兰21的顶面相连通,所述滤网22的底部外缘面放置于所述环形槽23的底面上,所述滤网22经复数个螺栓24锁紧于所述环形槽23的底面上,所述滤网22的厚度小于所述环形槽23的深度,所述滤网22的顶面与所述法兰21之间构成空腔25。

所述法兰21外缘面的顶部设有一环形支撑板26,所述环形支撑板26经复数个限位螺栓27锁紧于所述法兰的外缘面上,所述环形支撑板的底面抵于所述筒体的顶面上,所述环形支撑板的顶面抵于所述筒盖的底面上,所述法兰插设于所述筒体顶部的开口内。

所述筒盖19外缘面的底部设有上环形密封圈28,所述筒体18外缘面的顶部设有下环形密封圈29,所述环形支撑板的外侧设置于所述上环形密封圈与下环形密封圈之间,所述上环形密封圈及下环形密封圈经复数个锁紧螺栓30锁紧,所述环形支撑板的顶面与所述筒盖的底面及上环形密封圈的底面相接触,所述环形支撑板的底面与所述筒体的顶面及下环形密封圈的顶面相接触。

在以往结构中,法兰不设置环形槽,也就是滤网直接放在法兰的顶面上,而在脱色过程中,其实也就是利用过滤将藻油内部的白土活性炭过滤掉。在过滤的过程中,会在滤网的表面形成一个滤饼,滤饼会对藻油形成特别好的过滤作用。在过滤的过程中,滤饼不会均匀的摊在滤网的表面上,也就是藻油在经过滤饼的过程中,不能够全部被滤饼接触,这样会导致过滤效果不够好。同时,在对滤网表面进行清理的时候,操作人员打开筒盖,滤饼会直接漏出,导致操作人员难以清理。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空腔的设置,这样在过滤过程中滤饼会直接堆积在空腔的内部,这样能够防止滤饼的漏出,同时,空腔的设置,能够使滤饼完全挡住滤网的表面上,使藻油必须全部通过滤饼,有效提高脱色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