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籽油生产过程自动脱水脱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6625发布日期:2019-03-22 20:3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茶籽油生产过程自动脱水脱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脂精炼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茶籽油生产过程自动脱水脱色装置。



背景技术:

野山茶油又名油茶籽油、山茶油,是纯天然高级木本食用油。油茶树生长在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整个生长过程无需化肥、农药等辅助手段。而在油茶籽油的精炼加工这一块,由于生产出来的油茶籽油大都含有一定的水分,且油脂中含有一些色素及部分重金属,所以要对油脂进行脱水脱色处理。

油脂中含有的少量水分会缩短成品油的保质期也会降低成品油的透明度,传统的脱水装置采用加热的方法使水分蒸发,加热的方式存在容易破坏油茶籽油中部分营养结构的弊端,现有的装置没有具备脱水和脱色一体化的功能,使得油茶籽油的加工更加麻烦,在油脂脱色这一块,一般市面上的脱色机采用电源局部加热然后再通过搅拌装置使受热均匀进而与脱色剂充分结合,这样使得装置更加复杂且脱色效率不高。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油茶籽油生产过程自动脱水脱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茶籽油生产过程自动脱水脱色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油茶籽油生产过程自动脱水脱色装置,包括脱水仓和脱色仓,所述脱水仓的底部焊接有副支座,所述脱水仓内腔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供油管道,所述脱水仓内腔的中部安装有转桶,所述转桶的表面均匀的安装有多组通孔,所述转桶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滤板,所述转桶的底部焊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穿过脱水仓的下侧内壁和副支座,所述连接块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中转管道,且中转管道穿过脱水仓的下侧内壁和副支座,所述副支座的右侧上方焊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旋转轴A,且旋转轴A穿过副支架,所述旋转轴A的下方焊接有主转轮,所述连接块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旋转轴B,所述旋转轴B的下方焊接有副转轮,所述主转轮和副转轮的外部套装有传动带,所述副支座底部的四个边角处焊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方焊接有脱色仓,所述中转管道的下方通口与脱色仓的上方相连接,所述脱色仓内腔上方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下方焊接有网格板,所述网格板的下方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脱色板,且第一脱色板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一脱色板的下方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脱色板,所述脱色仓的底部焊接有主支座,所述主支座底部的四个边角处焊接有支撑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板的表面均匀的设置有多组孔洞,所述第一脱色板和第二脱色板的表面均匀的设置有多组过油孔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板设置有四组,且滤板两两之间的位置处可拆卸连接有棉花填充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油管道的下表面均匀的设置有多组出油孔,且供油管道位于滤板的正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脱水仓左侧的下方安装有导水管道,且导水管道穿过副支座,所述脱色仓底部的右侧安装有放油管道,且放油管道穿过主支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加热管,且金属加热管呈螺旋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桶左右两侧的上方滑动连接有稳定滑块,且稳定滑块远离转桶的一侧焊接在脱水仓的内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油茶籽油生产过程自动脱水脱色装置,利用棉花填充层对油脂进行脱水,避免了传统脱水装置采用电加热法脱水导致油茶籽油中部分营养物质被破坏的弊端,使装置极大程度的保留了油茶籽油的食用功效。

(2)、本实用新型将油茶籽油的脱水装置和脱色装置集成到一个装置上,使得油茶籽油的精炼加工步骤更加精简,也使装置的实用性更佳。

(3)、本实用新型采用脱色板对油茶籽油的中的色素和重金属进行吸附以达到对油茶籽油脱色的目的,脱色仓内部设置第一脱色板和第二脱色板对油茶籽油进行脱色,并在第一脱色板和第二脱色板的表面均匀的设置有多组过油孔洞,这些过油孔洞方便了油茶籽油的流通也增大了油茶籽油与脱色板的接触面积,使脱色效率更高。

(4)、本实用新型在脱色仓内腔的上方加装了加热器和金属加热管,金属加热管呈螺旋状,并将从脱水仓中经过脱水处理的油茶籽油通过中转管道进入脱色仓,螺旋状的金属加热管增大了与油茶籽油的接触面积,使得油茶籽油在短暂的接触时间中就能达到预热的目的,避免了传统脱色装置采用电源局部加热再使用搅拌装置使受热均匀的弊端,使装置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引进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茶籽油生产过程自动脱水脱色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茶籽油生产过程自动脱水脱色装置的脱水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茶籽油生产过程自动脱水脱色装置的脱色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茶籽油生产过程自动脱水脱色装置的金属加热管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茶籽油生产过程自动脱水脱色装置的滤板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脱水仓、2供油管道、3连接块、4电机、5旋转轴A、6主转轮、7传动带、8副转轮、9主支座、10支撑脚、11脱色仓、12中转管道、13连接柱、14副支座、15导水管道、16旋转轴B、17放油管道、18通孔、19转桶、20稳定滑块、21棉花填充层、22滤板、23第一脱色板、24第二脱色板、25加热器、26金属加热管、27网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茶籽油生产过程自动脱水脱色装置,包括脱水仓1和脱色仓11,脱水仓1用于油茶籽油的脱水处理,脱色仓11用于油茶籽油的脱色处理,脱水仓1的底部焊接有副支座14,脱水仓1内腔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供油管道2,待加工的油茶籽油通过供油管道2加入到脱水仓1中去,脱水仓1内腔的中部安装有转桶19,转桶19的表面均匀的安装有多组通孔18,通孔18可以在转桶19旋转时将水分甩出,转桶19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滤板22,滤板22用于固定棉花填充层21,转桶19的底部焊接有连接块3,且连接块3穿过脱水仓1的下侧内壁和副支座14,连接块3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中转管道12,且中转管道12穿过脱水仓1的下侧内壁和副支座14,中转管道12用于将经过脱水处理后的油茶籽油转入脱色仓11,将油茶籽油从供油管道2加入到脱水仓1,随后油茶籽油经过滤板22进入到棉花填充层21,经过三层棉花填充层21的吸水作用后,油茶籽油中的水分被吸附在棉花中,这样就达到了脱水的目的,副支座14的右侧上方焊接有电机4,电机4采用Z4直流电机,电机4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旋转轴A5,且旋转轴A5穿过副支架14,旋转轴A5的下方焊接有主转轮6,连接块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旋转轴B16,旋转轴B16的下方焊接有副转轮8,主转轮6和副转轮8的外部套装有传动带7,当棉花填充层21的吸水达到饱和时,打开电机4使电机4工作,电机4工作带动旋转轴A5转动进而使主转轮6转动,主转轮6转动通过传动带7使副转轮8转动,副转轮8转动带动连接块3使转桶19高速旋转,转桶19的高速旋转使棉花填充层21中的水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甩出的水分从导水管道15中排出,棉花填充层21中的水分被排走后就可以继续进行脱水工作,副支座14底部的四个边角处焊接有连接柱13,连接柱13的下方焊接有脱色仓11,连接柱13用于连接脱水仓1和脱色仓11,中转管道12的下方通口与脱色仓11的上方相连接,脱色仓11内腔上方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加热器25,加热器25采用PTC电阻式加热器,加热器25的下方焊接有网格板27,网格板27起到一个限流的作用,网格板27的下方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脱色板23,且第一脱色板23设置有两组,第一脱色板23的下方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脱色板24,加热器25工作使金属加热管26的温度升高,螺旋状的金属加热管26增大了与油茶籽油的接触面积,使得油茶籽油在短暂的接触时间中就能达到预热的目的,第一脱色板23和第二脱色板24对油茶籽油进行脱色,并在第一脱色板23和第二脱色板24的表面均匀的设置有多组过油孔洞,这些过油孔洞方便了油茶籽油的流通也增大了油茶籽油与脱色板的接触面积,使脱色效率更高,脱色仓11的底部焊接有主支座9,主支座9底部的四个边角处焊接有支撑脚10,支撑脚10用于给装置提供支撑。

其中,滤板22的表面均匀的设置有多组孔洞,第一脱色板23和第二脱色板24的表面均匀的设置有多组过油孔洞,滤板22表面的孔洞增大了油茶籽油与棉花填充层21的接触面积,第一脱色板23和第二脱色板24表面的过油孔洞方便了油茶籽油的流通也增大了油茶籽油与脱色板的接触面积,使脱色效率更高。

其中,滤板22设置有四组,且滤板22两两之间的位置处可拆卸连接有棉花填充层21,滤板22用于固定棉花填充层21,棉花填充层21用于油茶籽油的脱水处理。

其中,供油管道2的下表面均匀的设置有多组出油孔,且供油管道2位于滤板22的正上方,设置多组出油孔可以将油茶籽油均匀的散开落到滤板22和棉花填充层21上,增大了与棉花填充层21的接触面积,使脱水效果更佳。

其中,脱水仓1左侧的下方安装有导水管道15,且导水管道15穿过副支座14,脱色仓11底部的右侧安装有放油管道17,且放油管道17穿过主支座9,棉花填充层21吸收的水分甩出后从导水管道15中排出,脱水脱色处理好后的油茶籽油从放油管道17中排出。

其中,加热器2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加热管26,且金属加热管26呈螺旋状,呈螺旋状可以增大与油茶籽油的接触面积,使加热效率更高。

其中,转桶19左右两侧的上方滑动连接有稳定滑块20,且稳定滑块20远离转桶19的一侧焊接在脱水仓1的内壁上,稳定滑块20使转桶19旋转的更加稳定。

工作时,将待处理的油茶籽油通过供油管道2加入到脱水仓1中,随后油茶籽油经过滤板22进入到棉花填充层21,经过三层棉花填充层21的吸附处理,油茶籽油中的水分被吸附在棉花中,以此达到脱水的目的,当棉花填充层21的吸水达到饱和时,打开电机4使电机4工作,电机4带动旋转轴A5转动进而使主转轮6转动,主转轮6转动通过传动带7使副转轮8转动,副转轮8转动带动连接块3使转桶19高速旋转,转桶19的高速旋转使棉花填充层21中的水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甩出的水分从导水管道15中排出,棉花填充层21中的水分被排走后就可以继续进行脱水工作,脱水完成后的油茶籽油通过中转管道12进入脱色仓11,在脱色仓11中加热器25工作使金属加热管26的温度升高,油茶籽油经过金属加热管26的预热后经过网格板27落到第一脱色板23上,随后经过第二脱色板24,经过两道脱色板的处理,油茶籽油中的色素和部分重金属都被处理掉,最终成品油从放油管道17中排出,至此完成油茶籽油生产过程自动脱水脱色装置的使用全过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