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于青贮乳酸菌接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0281发布日期:2019-08-13 21:40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专用于青贮乳酸菌接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专用于青贮乳酸菌接种装置。



背景技术:

青贮要成功,首先必须有乳酸菌。青绿作物叶片上天然存在的有益微生物如乳酸菌和有害微生物之比为10:1。青贮的生物化学过程若任其自然,便会由于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青贮饲料中营养物质损失过多,尤其在有相当空气存在的青贮初期。因此,采用人工加入乳酸菌菌种的方法,有利于使乳酸菌尽快达到足够的数量,加快发酵过程,迅速产生大量乳酸,使pH下降,从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生物学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是微生物学的基础,也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接种环、接种针是微生物实验中最常用的用具。微生物实验中一般先用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中划线接种细菌培养获得单菌落,再用接种针挑取单个菌落进行研究,转入相应的液体培养基内进行培养。接种环包括手柄、环杆以及位于环杆底端的环圈,而接种针的结构则由手柄和针体和连接杆构成。

现有技术中的接种环和接种针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接种环和接种针是独立存在的,而目前接种乳酸菌既要用到接种环也需要接种针,接种环与接种针的更替造成时间的浪费,且再次更换成接种环或接种针时,必须再次开启一支新的,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污染环境,且操作人员通常需要对乳酸菌进行多次纯化,需要多次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不能准确的控制温度,容易因为接种环温度过高导致实验失败。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专用于青贮乳酸菌接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于青贮乳酸菌接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专用于青贮乳酸菌接种装置,包括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为圆柱形,且握持部上设置有皮套,所述握持部一端开设置固定槽,且握持部另一端固接有接种针,所述固定槽上设置有凸块,所述握持部外周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上方设置有圆柱固定件,所述圆柱固定件与第一连接孔相匹配,所述握持部一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板一侧固接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外周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端一端分固定连接有接种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握持部外周璧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块与凹槽呈嵌合连接,所述连接板与固定槽卡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种环,包括嵌入设置在固定端上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固接有圆环,所述圆环外周璧上固接有突起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种针包括圆柱连接件,所述圆柱连接件一侧设置有针根部,所述针根部向远离圆柱连接件一端延伸,所述针根部一端固接有针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圆环的内径为0.7±0.06mm,且圆环外径为2.8±0.0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握持部上一端连接有接种环,另一端固接有接种针,在接种时不用更换接种环和接种针,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在握持部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当操作人员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时,可以将温度显示在显示屏上,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判断,解决了因为接种环温度过高导致实验失败的问题,提高了接种成功率;

3、接种环的圆环上设置有突起部,可加大与培养基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接菌的数量,有利于使乳酸菌尽快达到足够的数量,加快培养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专用于青贮乳酸菌接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专用于青贮乳酸菌接种装置中的接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专用于青贮乳酸菌接种装置中的接种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握持部;11、皮套;12、显示屏;13、温度传感器;14、圆柱固定件;15、第一连接孔;16、凸块;2、连接部;21、第二连接孔;22、连接板;23、凹槽;24、固定端;3、接种环;31、第一连接杆;32、第二连接杆;33、圆环;34、突起部;4、接种针;41、圆柱连接件;42、针根部;43、针尖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专用于青贮乳酸菌接种装置,包括握持部1,握持部1为圆柱形,且握持部1上设置有皮套11,握持部1一端开设置固定槽,握持部1另一端固接有接种针4,固定槽上设置有凸块16,握持部1外周璧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5,第一连接孔15上方设置有圆柱固定件14,圆柱固定件14与第一连接孔15相匹配,握持部1一侧设置有连接部2,连接部2包括连接板22,连接板22与固定槽插入配合,且连接板22上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1,连接板22一侧固接有固定端24,固定端24外周璧上开设有凹槽23,凸块16与凹槽23呈嵌合连接,连接板22与固定槽卡合连接,通过将握持部1上的固定槽与连接部2上的连接板22卡合,再将圆柱固定件14插入第一连接孔15和第二连接孔21中,从而实现握持部1与连接部2的固定。

固定端24一端连接有接种环3,接种环3包括嵌入设置在固定端24上的第一连接杆31,第一连接杆31延长度方向延伸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2,第二连接杆32一端固接有圆环33,圆环33外周璧上固接有突起部34,圆环33的内径为0.7±0.06mm,且圆环33外径为2.8±0.06mm,握持部1外周璧上设置有显示屏12,显示屏12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通过在固定端24上连接有接种环3,手拿握持部1,将圆环33放在火焰旁进行灼烧灭菌,握持部1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3的型号为PT100,将接种环3上的温度显示在显示屏12上,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判断,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实验失败,提高了接种成功率;灭菌完成后,用接种环3粘取含乳酸菌材料,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划线;接种环3的圆环33上设置有突起部34,可加大与培养基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接菌的数量,有利于使乳酸菌尽快达到足够的数量,加快培养过程。

握持部1另一端固接有有接种针4,接种针4包括圆柱连接件41,圆柱连接件41一侧设置有针根部42,针根部42向远离圆柱连接件41一端延伸,针根部42一端固接有针尖部43,当需要接种针4时,将装置调转,再将接种针4放在火焰旁进行灼烧灭菌,灭菌完成后,用接种针4粘取含乳酸菌材料,在固体培养进行点插接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乳酸菌接种装置之前,首先需要对整个装置的结构进行简单的了解,操作人员在进行接种时,先将握持部1上的固定槽与连接部2上的连接板22卡合,再将圆柱固定件14插入第一连接孔15和第二连接孔21中,从而实现握持部1与连接部2的固定,在固定端24上固接有接种环3,将圆环33放在火焰旁进行灼烧灭菌,握持部1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接种环3上的温度显示在显示屏12上,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判断,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实验失败,提高了接种成功率;灭菌完成后,用接种环3粘取含乳酸菌材料,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划线,进行培养;接种环3的圆环33上设置有突起部34,可加大与培养基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接菌的数量,有利于使乳酸菌尽快达到足够的数量,加快培养过程;当需要接种针4时,将装置调转,再将接种针4放在火焰旁进行灼烧灭菌,灭菌完成后,用接种针4粘取含乳酸菌材料,在固体培养进行点插接种。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