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摔软转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7167发布日期:2019-09-20 22:59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摔软转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革加工机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摔软转鼓。



背景技术:

皮革经过湿处理或高压压花烫平工艺后,皮纤维纠结缠绕在一起,使得皮革变得手感僵硬,皮革厂往往将皮革放入摔软转鼓内进行摔软处理,通过皮革在摔软转鼓内翻滚、挤压、搓揉的方式使得皮纤维松弛从而达到软化的目的。摔软转鼓体积较大,通常会在摔软转鼓外侧布置防护板和防护板,防止操作人员误入摔软转鼓的工作区域,避免造成意外。

公告号为CN2775065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全自动八角型摔软转鼓,该摔软转鼓具有鼓侧壁、鼓外壁、挡板、轴头和皮带轮、取投料门、鼓外壁护罩和鼓侧壁护板。鼓体外形为八角形;鼓外壁由八个相同等份的长方形平板构成,每个鼓侧壁由八个相同等份的等腰梯形平板构成,每个鼓侧壁通过若干个螺栓与鼓外壁连接为一体;位于鼓体一侧的轴头和皮带轮、位于鼓体另一侧的另一个轴头各分别通过螺栓与一个鼓侧壁固定连接为一体,轴头呈可拆卸的法兰连接结构。

上述不锈钢全自动八角型摔软转鼓存在以下问题:该摔软转鼓外侧的机架上设置有防护板,防止操作人员靠近正在转动的摔软转鼓。通常情况下防护板分为两个与固定架铰接的门板,两个门板之间通过挂锁连接,进料出料时,都需要用钥匙打开挂锁,再将门板打开,操作繁琐,同时钥匙丢失的话,不能及时打开防护板,还会影响出料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摔软转鼓,具有防护板开合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锈钢摔软转鼓,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之间的摔软机构以及设置于机架一端的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架一端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相向一侧均设置有升降槽,两个所述升降槽之间连接有防护板,,所述升降槽相向两内壁均设置有定位条,所述防护板两端均设置有供定位条卡入并上下移动的定位槽,所述固定架相背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防护板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设置于固定架外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铰接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一端与固定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贯穿至升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板能够沿着升降槽的高度方向上下滑动,打开防护板时,将防护板上滑至固定组件的位置时,两个固定卡块与防护板下端面紧贴,从而给防护板提供向上的支撑力,进而固定防护板相对于固定架的相对位置。关闭防护板时,只需要按压固定臂远离固定卡块的另一端,从而使得固定卡块脱离防护板下端面,防护板在重力作用下即可滑动至固定架底端,整个过程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槽底壁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防护板朝向升降槽底壁的一侧设置有供限位条卡入并滑动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板在升降槽内上滑时,限位条也在限位槽内滑动,限位条滑动至限位槽一端时,防护板无法继续上滑,从而防止防护板滑出升降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弹簧外侧设置有支撑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环能够给固定臂下端提供一定的支撑力,需要较大的力度才能按下固定臂,从而能够防止操作人员因为误触固定臂导致固定卡块脱离升降槽,进而导致防护板意外落下的情况发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板下端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两端铰接有锁定杆,所述防护板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架两端的下侧均设置有供锁定杆卡入的锁定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定杆穿设于固定环中,当防护板下滑至升降槽下端后,将转动板旋转一定的角度,锁定杆能够卡入锁定筒内,从而将防护板固定,增加防护板的稳定性。同时能够防止人们直接抬起防护板擅自闯入转鼓的工作区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板于转动板下端设置供转动板卡入的固定槽,所述转动杆贯穿于防护板下端,所述转动杆背离转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转动杆于限位板和防护板之间套接有限位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板能够通过卡入固定槽增加稳定性,从而使得锁定杆不方便脱出锁定筒。限位弹簧能够给限位杆一个张力,从而使得转动板不易脱出固定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槽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能够限制转动板转动过大的角度,使得锁定杆脱出固定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架下端设置有缓冲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按压固定臂使防护板下滑时,防护板下滑时,直接与缓冲弹簧接触,缓冲弹簧能够通过自身形变给防护板提供一个向上的弹力,抵消一部分防护板下落的冲击力,从而防止防护板直接砸向地面造成损坏,提高防护板的耐久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板下端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能够将手伸入把手内,从而上抬防护板,省时省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防护板和固定组件的设置,从而使得防护板开合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防护板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摔软机构;3、防护机构;31、固定架;311、升降槽;3111、限位条;312、定位条;313、锁定筒;4、防护板;41、定位槽;42、限位槽;43、转动杆;431、限位板;432、限位弹簧;44、转动板;441、锁定杆;45、固定环;46、固定槽;47、限位块;48、把手;5、固定组件;51、固定块;52、固定臂;53、固定弹簧;54、固定卡块;55、支撑环;6、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不锈钢摔软转鼓,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之间的摔软机构2以及设置于机架1一端的防护机构3,摔软机构2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防护机构3能够避免人员误入正在运作中的摔软机构2的工作区域内造成意外。

如图2、图3所示,防护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架1一端的固定架31,固定架31相向一侧均开设有升降槽311,两个升降槽311之间连接有防护板4,升降槽311相向两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条312,防护板4两端的两侧均开设有供定位条312卡入并滑动的定位槽41。防护板4能够沿着定位条312的长度方向上下滑动,同时因为定位槽41对定位条312的限位,也能防止防护板4受力不均而导致歪斜。固定架31相背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防护板4的固定组件5,固定组件5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于固定架31外侧的固定块51,固定块51内部铰接有固定臂52。固定臂52背离地面的一端与固定架3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5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卡块54。固定卡块54呈棱台状,固定卡块54斜面贯穿至升降槽311内。打开防护板4时,将防护板4上滑至固定组件5的位置时,两个固定卡块54与防护板4下端面紧贴,从而给防护板4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关闭防护板4时,只需要按压固定臂52远离固定卡块54的另一端,从而使得固定卡块54脱离防护板4下端面,防护板4在重力作用下即可滑动至固定架31底端。固定架31外侧固定连接有紧贴支撑弹簧外侧的具有弹性的支撑环55,支撑环55能够给固定臂52下端提供一定的支撑力,需要较大的力度才能使支撑环55形变,从而才能按下固定臂52,进而防止操作人员因为误触固定臂52导致固定卡块54脱离固定槽46。

如图2、图3所示,升降槽311底壁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条3111,防护板4朝向升降槽311底壁的一侧开设有供限位条3111卡入并滑动的限位槽42,限位条3111滑动至限位槽42一端时,防护板4无法继续上滑,从而防止防护板4滑出升降槽311。固定架31于升降槽311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6,当按压固定臂52使防护板4下滑时,防护板4下滑时,直接与缓冲弹簧6接触,缓冲弹簧6能够通过自身形变给防护板4提供一个向上的弹力,抵消一部分防护板4下落的冲击力,从而防止防护板4直接砸向地面造成损坏。防护板4下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8,操作人员能够将手卡入把手48内,从而上抬防护板4,省时省力。

如图4所示,防护板4下端穿设有转动杆43,转动杆43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44,转动板44两端铰接有锁定杆441,防护板4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5,锁定杆441穿设于固定环45内,固定架31两端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供锁定杆441卡入的锁定筒313。当防护板4下滑至升降槽311下端后,将转动板44旋转一定的角度,锁定杆441能够卡入锁定筒313内,从而将防护板4固定。防护板4于转动板44下端设置供转动板44卡入的固定槽46,转动杆43背离转动板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31,转动杆43于限位板431和防护板4之间套接有限位弹簧432,转动板44卡入固定槽46后,固定槽46能够限制转动板44转动,从而使得锁定杆441不方便脱出锁定筒313。限位弹簧432能够给限位杆一个张力,从而使得转动板44不易脱出固定槽46。固定槽46一端下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7,转动板44逆时针转动90度之后,转动板44的一侧会与限位块47紧贴,从而限制转动板44继续转动,进而防止转动板44转动过大的角度,使得锁定杆441脱出固定环45。

使用过程:

先将转动板44从固定槽46内拔出,逆时针转动90度,接着用手握住把手48,将防护板4抬起并滑动至固定卡块54处,固定卡块54卡入升降槽311内并与防护板4下端紧贴,即可打开防护门;用手按压固定臂52紧贴固定弹簧53的一端,使固定卡块54脱离防护板4下端,防护板4沿升降槽311滑落至缓冲弹簧6上,再将转动板44顺时针转动90度并卡入固定槽46,即可关闭防护门,整个过程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