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好氧反硝化细菌及其脱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33945发布日期:2019-07-24 08: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好氧反硝化细菌,其特征在于,其DM液体培养基原材料包括:柠檬酸钠5.0g、KNO32.0g、K2HPO4 1.0g、KH2PO4 1.0g、MgSO4 0.2g、微量盐溶液2ml、蒸馏水1000ml、固体培养基加2%琼脂、1%溴百里酚蓝(BTB)1ml和pH 7.0~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反硝化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DM液体培养基原材料包括:柠檬酸钠5.0g、KNO3 2.0g、K2HPO41.0g、KH2PO4 1.0g、MgSO4 0.2g、微量盐溶液2ml、蒸馏水1000ml、固体培养基加2%琼脂、1%溴百里酚蓝(BTB)1ml和pH 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反硝化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DM液体培养基原材料包括:柠檬酸钠5.0g、KNO3 2.0g、K2HPO41.0g、KH2PO4 1.0g、MgSO4 0.2g、微量盐溶液2ml、蒸馏水1000ml、固体培养基加2%琼脂、1%溴百里酚蓝(BTB)1ml和pH 7.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反硝化细菌的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一下步骤:

步骤一、脱氮活性检测:将好氧反硝菌接种于DM液体培养基中,30℃摇床振荡培养5d,根据试验要求,通过调整转速和不同气体组分(O2,Ar),调节溶解氧浓度,取样(以未接种菌液的培养基的值作为初始值)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培养基中NO-32N降解率以及NO-22N的积累量,为了保证试验的准确性,上述试验重复3次;

步骤二、好氧反硝菌生长及反硝化曲线确定:取实验好氧反硝菌纯培养24h后的菌液按5%的接种量接种到未加BTB的DM液体养基中,30℃、120r/min摇床振荡培养96h,每隔3h取样1次,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在波长600nm处测培养液的生长量,然后取离心后的上清液测培养液中亚硝酸盐的积累量,每次实验重复3次;

步骤三、最佳碳源、氮源与碳氮比的确定:为确定好氧反硝化菌T7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与碳氮比,分别进行了相关的试验设计,碳源试验:以硝酸钾(0.2%)为唯一氮源,分别以酵母膏、酒石酸钾钠、葡萄糖、柠檬酸钠、乙酸钠、碳酸氢钠为碳源;氮源试验:以柠檬酸钠(015%)为唯一碳源,分别以草酸铵、亚硝酸钠、磷酸二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钾为氮源,碳氮比试验:以柠檬酸钠为碳源(015%),硝酸钾(0.2%)为氮源,并将碳氮比分别设为1、5、10、15、20、25等6个不同的值;

步骤四、好氧反硝菌对硝酸盐氮与亚硝酸盐氮废水的处理:将好氧反硝菌扩大培养后按5%的接种量投放,取已经培养好的培养液于4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25min,得到好氧反硝化细菌菌泥,称量并记录,称与菌泥等质量的PVA溶于10倍量的80℃蒸馏水中并搅拌,水浴加热溶解,冷却至30℃,将菌泥加入冷却的PVA固定剂中,搅拌均匀后,再将其做成固定化的小球,浸入饱和硼酸溶液中,防止粘连,在11.5℃恒温静置24h,将固定有好氧反硝化细菌T7的小球置于10L灭菌的好氧反硝化培养液中进行适应性培养,直至恢复其脱氮特性,再将其应用于不同浓度的硝酸盐氮与亚硝酸盐氮模拟废水的处理,并以菌泥直接投放时的处理效果做参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好氧反硝化细菌的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接种量均为5%,置于30℃,120r/min恒温空气摇床上振荡培养24h后取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在600nm下测细菌的生长量,以确定菌株的生长状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好氧反硝化细菌的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试验条件:温度30℃,DO(5.0±0.5)mg·L-1,pH值7.0~7.2,C/N比为5。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