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支撑机器的履带组件的履带支撑轨、履带支撑组件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33946发布日期:2019-07-24 08:33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用于支撑机器的履带组件的履带支撑轨、履带支撑组件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专利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履带式机器的履带组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机器的履带支撑组件的履带支撑轨或滑块。



背景技术:

履带式机器广泛地用于建筑、采矿、林业和其他类似工业。这种履带式机器的底架采用履带组件而不是轮子来提供地面接合推进。这种履带组件在难以形成足够牵引力的环境(诸如上述工业中经常遇到的那些环境)中是优选的。具体地,并非在车轮上的作业表面上滚动,履带型机器利用一个或多个履带组件,该一个或多个履带组件包括限定外表面和内表面的联接式履带链节的环形环,该外表面支撑地面接合履带板,该内表面围绕一个或多个履带接合元件(例如,诸如驱动链轮、惰轮、张紧器和辊)行进。

挖掘设备(包括绳索铲车、挖掘机等)可以包括多个履带支撑轨,通常称为“滑块”,其围绕驱动链轮、转筒和惰轮沿着履带组件的环的上部部分支撑履带组件。在其沿着地面上方的基本上水平的路径移动时,履带组件在支撑履带支撑轨或“滑块”上方滑动,因为履带围绕驱动链轮在环中被驱动。履带组件的部件连同被夹带在移动履带组件中的岩石和土壤一起可使滑块经受相对高的磨损率。

传统上,滑块焊接到履带支撑框架。因此,当滑块在经历过度磨损之后被更换时,磨损的滑块从支撑框架切除(例如,通过使用弧形切割器),并且替换滑块在其位置被焊接到框架。具有整体滑块的支撑框架的原始制造可能是复杂且昂贵的。此外,替换与支撑框架成一体的磨损滑块是劳动密集型过程。

美国专利号5,941,326的名称为“用于履带的导轨”,并且涉及具有可与履带的板接合的上细长表面、可与履带支撑框架接合的下表面和支脚的履带导轨,该支脚向下延伸到框架中以将由板与导轨的接合产生的负载传递到框架。导轨具有至少一个细长下表面并且可具有可与框架接合的两个细长下表面。在导轨的两个细长表面与框架接合的情况下,导轨的支脚定位在两个细长表面之间。导轨具有多个紧固件,用于将其保持在延伸穿过导轨和框架的履带框架上。紧固件与框架具有选定公差配合,并且导轨的支脚与框架具有比紧固件较小的公差配合。因此,支脚与框架相对紧密地配合,从而有助于通过支脚而不是通过紧固件构件将导轨上的负载传递到框架。

在本领域中一直需要为具有履带组件的底架提供额外的解决方案。例如,一直需要一种用于支撑履带组件的滑块,该滑块不仅足够结实以支撑其所预期的工作负载,而且极其耐用以提供具有延长的使用寿命的滑块。此外,一直需要一种用于支撑履带组件的滑块,该滑块在其使用寿命已期满时易于更换。

将理解的是,本背景描述已经由发明人创建以帮助读者,并且不应被认为是本领域所理解的任何所指示的问题本身的指示。虽然所描述的原理在一些方面和实施例中可以减轻其他系统中固有的问题,但是应当理解,受保护的创新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而不是由任何公开特征解决本文提到的任何具体问题的能力来限定。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施例中,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支撑机器的履带组件的履带支撑轨。履带组件在履带支撑轨上方可滑动地移动。

履带支撑件包括具有第一主体端、第二主体端、冠部和上支撑表面的主体。主体沿着纵向轴线在第一主体端和第二主体端之间延伸。冠部沿着纵向轴线设置在第一主体端和第二主体端之间。上支撑表面沿着纵向轴线在第一主体端和第二主体端之间延伸。

上支撑表面包括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第一弯曲段具有第一弯曲形状并且从第一主体端朝向主体的冠部延伸。第二弯曲段具有第二弯曲形状并且从第二主体端朝向主体的冠部延伸。第一弯曲形状不同于第二弯曲形状。

在另一实施例中,用于支撑机器的履带组件的履带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框架和履带支撑轨。支撑框架包括驱动端和惰性端。支撑框架沿着纵向轴线在驱动端和惰性端之间延伸。支撑框架包括沿着垂直轴线从其突出的安装翅片。垂直轴线垂直于纵向轴线。

履带支撑轨用于接触地接合履带组件,使得履带组在履带支撑轨上可滑动地移动。履带支撑轨包括主体。履带支撑轨的主体安装到支撑框架的安装翅片。主体包括第一主体端、第二主体端、冠部和上支撑表面。主体沿着纵向轴线在第一主体端和第二主体端之间延伸。冠部沿着纵向轴线设置在第一主体端和第二主体端之间。上支撑表面沿着纵向轴线在第一主体端和第二主体端之间延伸。上支撑表面从第一主体端朝向冠部弯曲并且从第二主体端朝向冠部弯曲。第一主体端和第二主体端彼此不对称。

在又一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使用机器的履带支撑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移除在第一安装位置中安装到支撑框架的履带支撑轨。支撑框架包括驱动端和惰性端。支撑框架沿着纵向轴线在驱动端和惰性端之间延伸。履带支撑轨包括第一主体端和第二主体端。当履带支撑轨处于第一安装位置时,履带支撑轨的第一主体端比第二主体端更靠近惰性端。

履带支撑轨在第二安装位置中被重新安装到支撑框架。当履带支撑轨处于第二安装位置时,履带支撑轨的第二主体端比第一主体端更靠近惰性端。

从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中将认识到所公开的原理的进一步和替代的方面和特征。如将理解的,与履带支撑轨、用于支撑机器的履带组件的履带支撑组件以及使用本文所公开的机器的履带支撑组件的方法有关的原理能够在其他和不同的实施例中执行,并且能够在各方面进行修改。因此,应当理解,前述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两者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不限制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绳索铲车形式的挖掘机器的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该绳索铲车包括适合于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履带支撑组件的实施例的底架。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履带支撑组件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是图2的履带支撑组件的放大局部透视图,其示出了支撑在其上的履带组件。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并且适于在图2的履带支撑组件中使用的履带支撑轨或滑块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5是图4的滑块的俯视图。

图6是图4的滑块的侧视图。

图7是图4的滑块的仰视图。

图8是图4的滑块的放大局部透视图,其示出了由滑块限定的安装凹部的一部分。

图9是沿着图5中的线IX-IX截取的图4的滑块的截面图。

图10是沿着图6中的线X-X截取的图4的滑块的截面图。

图11是图4的滑块的如在图9中的局部截面图,其示出了滑块到履带支撑框架的安装布置。

图12是图4的滑块的如在图12中的视图,其示出了滑块到履带支撑框架的安装布置。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滑块的实施例的与图3类似的视图,其示出了其第一主体端处于磨损状态并且履带支撑轨在第一位置被安装在到支撑框架。

图14是如同图13的视图,但示出了安装在第二安装位置中的图13的滑块,其中当滑块处于第一安装位置时,滑块的第一主体端的位置已经相对于其位置反向。

图15是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机器的履带支撑组件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步骤的流程图。

应当理解,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的,并且所公开的实施例有时被示意性地示出并且以局部视图来示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已省略对理解本发明不必要的或使其它细节难以理解的细节。当然,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本文中所示的特定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支撑履带式机器的履带组件的履带支撑轨的各实施例。履带式机器的示例包括用于建筑、采矿、林业和其它类似工业的机器,诸如推土机、装载机或具有履带式底架的任何其它公路或非公路车辆。底架可以包括适于接合地面或其它表面以推进履带式机器的履带链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器可以是挖掘机,诸如通常称为绳索铲车的类型。

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履带支撑轨的实施例可以包括弯曲支撑表面。在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履带支撑轨的弯曲支撑表面沿着其纵向轴线可具有不对称配置。在实施例中,弯曲支撑表面的不对称形状可以配置为在沿着履带支撑轨的主体的一个或多个特定位置处放置更多的耐磨材料,在该一个或多个特定位置处,预期基于其预期用途而发生增加的磨损(相对于沿着滑块的至少一个其它位置)。在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履带支撑轨可具有带有弯曲支撑表面的主体,该弯曲支撑表面具有适于减小支撑表面和其正在支撑的履带组件之间的接触压力的配置,以帮助减少磨损并增加履带支撑轨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用于支撑机器的履带组件的履带支撑组件的实施例可以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履带支撑轨和支撑框架的实施例。在实施例中,履带支撑轨可以经由不包括焊接件的连接件安装到支撑框架。在实施例中,具有用于履带支撑轨的非焊接安装可有助于促进组装和维护履带支撑组件。

在实施例中,履带支撑轨可具有适于将履带支撑轨放置成与支撑框架(诸如支撑框架的安装翅片)直接接触接合的安装配置。在实施例中,履带支撑轨搁置在支撑框架上,使得延伸穿过履带支撑轨和支撑框架两者以帮助将履带支撑轨保持在支撑框架上的适当位置的安装螺栓不经受显著的剪切负载。

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机器的履带支撑组件的方法的实施例可以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履带支撑轨,使得履带支撑轨具有可逆安装配置。履带支撑轨在其操作期间可经历不均匀的磨损。在实施例中,在履带支撑轨的周期性检查显示出滑块的一部分已经历被认为是过度的磨损之后,滑块可以从将其在第一安装位置安装到支撑框架的支撑轨移除,首尾颠倒,并且在第二安装位置重新安装到支撑框架。在实施例中,履带支撑轨的可逆安装配置可相对于仅可在一个定向上安装到支撑框架但其他方面相同的滑块提供滑块的延长的磨损寿命。

现在转向附图,图1中示出了具有履带式底架22的机器20的示例性实施例。机器20在本文中也可以称为履带式机器。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机器20可以是具有履带式底架的任何合适的机器,诸如任何合适的挖掘机。

在所示实施例中,机器20是称为绳索铲车的动力铲车的形式,其在采矿操作期间可用于移除大量材料。机器20包括履带式底架22、可操作地连接到底架22的框架23、与底架22成相对关系的连接到框架23的顶侧的台架25(也称为A框架)、枢转地连接到框架23的前端的悬臂27、枢转地连接到悬臂27的中间点的铲斗柄29,以及枢转地连接到铲斗柄29的远端的器具30(例如,诸如铲斗或铲车铲斗)。

合适的线缆或悬臂绳32横跨在台架25和悬臂27之间。可以操纵悬臂绳32以改变悬臂27相对于作业表面34或地面设置的角度。

线缆或工具绳35从容纳在框架23内的提升卷筒37延伸到在悬臂27的远端处的滑轮38上方到达器具30上的连接点。工具绳35通过连接到提升卷筒37的合适马达组件(未示出)卷绕或缠绕,以选择性地升高和降低器具30。提升卷筒37的马达组件可经由容纳在框架23内的动力源40(例如,内燃机)操作。在实施例中,铲斗柄29可具有伸缩配置,该伸缩配置可用于选择性地延伸或缩回铲斗柄29的长度以提供对器具30的操纵的进一步可控性。

框架23被安装用于相对于底架22围绕垂直轴线VA的可旋转运动。当框架23围绕垂直轴线VA枢转时,器具30经由其与铲斗柄29(其经由悬臂27安装到框架23)的连接相应地改变其关于垂直轴线VA的径向位置。

除了别的之外,框架23可容纳动力源40和提升卷筒37。动力源40可用于选择性地:操作提升卷筒37以操纵器具30,使框架23相对于底架22围绕垂直轴线VA枢转,以及操作底架22以沿着作业表面34移动机器20。

在所示实施例中,操作员驾驶室43安装在框架23的顶部上。合适的操作员站可容纳在操作员驾驶室43内,操作员驾驶室43可适于操纵器具30并且经由底架22围绕垂直轴线VA和/或沿着作业表面34选择性地移动机器20。

履带式底架22将机器20支撑在作业表面34上,并且包括设置在其第一侧47上的第一履带组件45和设置在其第二侧上的第二履带组件(未示出),该第二侧与第一侧成相对关系。同时,履带组件适于接合地面或其他表面以推进机器20。

应当理解,机器20的履带组件可以是类似的,并且进一步地可以表示彼此的镜像。因此,本文将仅描述第一履带组件45。应当理解,第一履带组件45的描述也适用于第二履带组件。

履带组件45包括由用于接合地面或其他表面并推进机器20的多个地面接合履带板48形成的环形环。第一履带组件45围绕多个滚动元件(诸如支撑在履带支撑组件50的底部处的一系列惰性辊49)延伸,履带支撑组件50还可包括在底架22的前端处的地面34上方可旋转地安装到其的惰性链轮52或转筒,和在底架22的后端处的地面34上方可旋转地安装到其的驱动链轮54或转筒。履带支撑组件50可以包括支撑在履带支撑组件50的顶部(在该顶部上方履带组件45穿过以移动地面34上方的机器20)处的一系列履带支撑轨55、70或滑块,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至少一个履带支撑轨(参见图2)。

驱动链轮54经由机器20的合适的传动组件(未示出)可操作地连接到动力源40。传动组件适于选择性地接合和驱动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履带组件45相关联的驱动链轮54,以根据需要向前和向后移动机器20,以在工地执行操作。

虽然在示出为绳索铲车的履带式机器的上下文中示出了机器20,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在本上下文中也设想了具有履带的各种其它机器。在其它实施例中,滑块导轨可以包括在任何合适的轨道系统中,包括在固定式机器中或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它应用中使用的轨道系统。

现参照图2,履带支撑组件50适于支撑机器20的履带组件45。在实施例中,履带支撑组件50包括支撑框架75和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至少一个履带支撑轨70。在所示实施例中,履带支撑组件50包括支撑框架75;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一对履带支撑轨70、或端部滑块70;以及插入端部滑块70之间的三个中心履带支撑轨55或中心滑块。履带支撑轨55、70可移除地安装到支撑框架75(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经由无焊接连接)以在其响应于驱动链轮54的驱动力围绕支撑框架75移动时可滑动地支撑履带组件45。

在所示实施例中,三个中心滑块55基本上相同,并且两个端部滑块70基本上相同。在其它实施例中,中心滑块55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不同于中心滑块55中的至少另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端部滑块70可以彼此不同。

支撑框架75包括驱动端82和惰性端84。支撑框架75沿着纵向轴线LA在驱动端82和惰性端84之间延伸。驱动链轮54可以安装在限定于支撑框架75的驱动端82中的第一转筒开口85内。空转链轮52可安装在限定于支撑框架75的惰性端84中的第二转筒开口87内。沿着其下边缘89,支撑框架75还限定用于将惰性辊49中的相应一个容纳在其中的多个辊开口90。

在实施例中,支撑框架75可以由沿着横向轴线TA彼此成横向间隔关系的一对框架侧板92、93形成。横向轴线TA垂直于纵向轴线LA和垂直轴线VA两者。在实施例中,框架侧板92、93可经由框架顶板95和底板(未示出)和/或沿着横向轴线TA在框架侧板92、93之间延伸的其它横向结构构件连接在一起。

支撑框架75包括从支撑框架75的顶部突出的多个安装翅片97、98、99,其在所示实施例中沿着垂直轴线VA由框架顶板95形成。垂直轴线VA垂直于纵向轴线LA。安装翅片97配置为用作能够可移除地连接到其的履带支撑轨55、70的安装件。安装翅片97、98、99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翅片部分101和沿着纵向轴线LA与第一翅片部分101成间隔关系的第二翅片部分102,翅片部分用作滑块55、70中的相应一个的连接点。在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用于将履带支撑轨55、70可移除地安装到安装翅片97、99、98的任何合适的技术。例如,在所示实施例中,每个履带支撑轨55、70经由一对紧固件104(参见图3)可移除地附接到安装翅片98、97、99中的一个。

参照图3,所示实施例的第一翅片部分101和第二翅片部分102中的每一个是限定穿过其的翅片开口105的安装突片的形式。在实施例中,每个翅片开口105配置为接收穿过其用于将履带支撑轨70中的相应的一个连接到特定安装翅片99的紧固件104。所示的翅片开口105为细长槽的形式。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形状。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翅片安装突片101和第二翅片安装突片102配置为使得中心凹口107沿着纵向轴线LA限定在其间。履带支撑轨70中的每一个适于接触地接合履带组件45,使得履带组件45在相应履带支撑轨70上方可滑动地移动。在实施例中,履带支撑轨7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配置为在至少两个安装位置中的一个中安装到安装翅片97、99中的一个,使得履带支撑轨70的端部可以相对于其在相关联的安装翅片97、99上的位置反向。

参照图2,在所示实施例中,中心滑块55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可滑动地支撑基本上平面的履带组件45的平面支撑表面110。中心滑块55的平面支撑表面110沿着垂直轴线VA彼此基本上对准。在其他实施例中,中心滑块55的上支撑表面可以各自具有凸形弯曲形状,并且在实施例中,可以沿着垂直轴线VA布置,使得设置在三个中的中间的中心滑块55在垂直方向高于其他两个。

参照图4-10,图2的履带支撑组件50的端部滑块70中的一个被示出为从图2的支撑框架75移除。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若干可能的实施例中的一个来构造履带支撑轨70。履带支撑轨70适于支撑机器20的履带组件45,使得履带组件45在履带支撑轨70上方可滑动地移动。应当理解,图4-10中所示的履带支撑轨70的描述也适用于另一个端部滑块70。

在实施例中,例如,履带支撑轨70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诸如金属)制成,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技术(诸如通过铸造)制造,并机加工到最终尺寸公差。在实施例中,履带支撑轨70可由合适的钢(诸如锰钢)制成。

参照图4-7,履带支撑轨70包括主体120,主体120具有第一主体端121、第二主体端122、冠部124、上支撑表面125、底部127和安装表面129。参照图4,在实施例中,主体120具有不对称配置,使得在沿着履带支撑轨70的主体120的一个或多个特定位置处存在增加量的耐磨材料,在该特定一个或多个位置处,预期基于其预期用途而发生增加的磨损(相对于沿着滑块的至少一个其它位置)。例如,在实施例中,预期端部滑块70的更多磨损发生在滑块的更靠近支撑框架75的惰性端84的端部。这样,在实施例中,端部滑块70的第二主体端122可以具有比第一主体端121的体积更大的体积,使得相对于第一主体端121,在第二主体端122处存在更多的耐磨材料。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主体端121和第二主体端122彼此不对称。

参照图5和图6,主体120沿着纵向轴线在第一主体端121和第二主体端122之间延伸。主体120沿着垂直于纵向轴线LA的横向轴线TA横向延伸,并且具有沿着垂直于纵向轴线LA和横向轴线TA两者的垂直轴线VA测量的高度。冠部124沿着纵向轴线LA设置在第一主体端121和第二主体端122之间。上支撑表面125沿着纵向轴线在第一主体端121和第二主体端122之间延伸。上支撑表面125从第一主体端121朝向冠部124弯曲并且从第二主体端122朝向冠部124弯曲。底部127与上支撑表面125成相对关系。安装表面129从主体120的底部127向内延伸并且限定安装凹部140(参见图7和图8)。

参照图6,履带支撑轨70的冠部124包括主体120的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包括沿着垂直轴线VA测量的主体的最大高度。在所示实施例中,冠部124具有比第一主体端121和第二主体端122两者更大的高度。

在实施例中,上支撑表面125具有凸形弯曲配置。在所示实施例中,上支撑表面125包括第一弯曲段142和第二弯曲段143。第一弯曲段142具有第一弯曲形状并且从第一主体端121朝向主体120的冠部124延伸。第二弯曲段143具有第二弯曲形状并且从第二主体端122朝向主体120的冠部124延伸。第一弯曲段142的第一弯曲形状不同于第二弯曲段143的第二弯曲形状。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弯曲段142通常在高度上增加(沿着垂直轴线VA测量),从而沿着纵向轴线LA从第一主体端121移动到冠部124,并且第二弯曲段143通常在高度上增加(沿着垂直轴线VA测量),从而沿着纵向轴线LA从第二主体端122移动到冠部124。

第一弯曲段142包括第一圆角145,第二弯曲段143包括第二圆角147。第一圆角145具有第一拐角形状,并且第二圆角147具有与第一拐角形状不同的第二拐角形状(也参见图5)。

参照图9,履带支撑轨70在沿着纵向平面PL的截面中示出为延伸穿过沿着横向轴线TA截取的主体120的横向中点ML(也参见图5)。纵向平面PL由纵向轴线LA和垂直轴线VA限定。上支撑表面125包括设置成与主体120的冠部124成叠置关系的冠部段150。第一圆角145在纵向平面PL中具有第一纵向曲率半径R1L。第二圆角147在纵向平面PL中具有第二纵向曲率半径R2L。冠部段150在纵向平面PL中具有第三纵向曲率半径R3L。在实施例中,第三纵向曲率半径R3L与第一纵向曲率半径R1L和第二纵向曲率半径R2L两者不同。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三纵向曲率半径R3L大于第一纵向曲率半径R1L和第二纵向曲率半径R2L两者。

在实施例中,上支撑表面125的纵向曲率可以配置为大致近似于与惰链轮52的圆周相切的投影弧。在实施例中,上支撑表面125的纵向曲率可以配置为在其预期应用中在用于端部滑块70的可用空间内具有最大半径,同时仍然:允许履带组件45沿着由滑块55、70限定的履带支撑组件50的顶部的滑动运动,以及当在大障碍物上方推进机器20时允许履带组件45中的充分松弛以防止过度张紧。

参照图10,上支撑表面125可以配置为支撑具有减小的磨损的履带组件45的重量。在实施例中,上支撑表面125的弯曲配置可以适于在履带支撑轨70的宽度上(沿着横向轴线TA截取)降低由履带组件45施加的接触压力。参照图5和图10,上支撑表面125可以包括中心条带152、位于中心条带152侧面的一对中间条带153、以及横向布置在中间条带153外侧的一对外部条带155。条带152、153、155沿着纵向轴线LA在第一主体端121和第二主体端122之间延伸。在实施例中,条带152、153、155配置为混合在一起,使得避免相邻条带152、153、155之间的显著不连续性。

参照图10,在实施例中,外部条带155可以在由横向轴线TA和垂直轴线VA限定的横向平面PT(参见图6)中具有第一横向曲率半径R1T,中间条带153可在横向平面PT中具有第二横向曲率半径R2T,且中心条带152可在横向平面PT中具有第三横向曲率半径R3T。在实施例中,第三横向曲率半径R3T可以大于第二横向曲率半径R2T和第一横向曲率半径R1T两者。在实施例中,第二横向曲率半径R2T可以大于第一横向曲率半径R1T。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横向曲率半径R2T比第一横向曲率半径R1T大大约四倍,并且第三横向曲率半径R3T比第二横向曲率半径R2T大大约三倍。

参照图3,履带支撑轨70的主体120安装到支撑框架75的安装翅片99。在实施例中,履带支撑轨70的主体120安装到支撑框架的安装翅片99,使得安装翅片99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履带支撑轨的安装凹部140内。在所示实施例中,安装翅片99的第一安装突片101和第二安装突片102两者的部分设置在安装凹部140内。主体120的安装表面129配置为直接安置在安装翅片99上,以将履带支撑轨70承载的负载(由于履带组件45在其上滑动地移动)直接传递到安装翅片99,而不使紧固件104经受过大的剪切负载。

参照图7和图8,在实施例中,安装表面129限定具有紧密配合的安装凹部140,使得履带支撑轨70所安装到的安装翅片纵向地沿着纵向轴线LA以及横向地沿着横向轴线TA抵靠安装表面129锁定。在实施例中,安装表面129限定安装凹部140,使得翅片部分101、102中的每一个(在所示实施例中为安装凸片的形式)正接触安装表面129,使得由履带支撑轨70承载的载荷直接传递到履带支撑轨70所安装到的安装翅片。

安装表面129包括一对侧壁170和一对端壁172。侧壁170沿着纵向轴线LA延伸并且沿着横向轴线TA彼此成横向间隔关系。端壁172沿着横向轴线TA在一对侧壁170之间延伸并且沿着纵向轴线LA彼此成间隔关系。

在实施例中,一对侧壁17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从其突出的侧壁肋174。在实施例中,每个侧壁肋174沿着横向轴线TA朝向一对侧壁170中的另一个突出。在所示实施例中,侧壁170中的每一个包括朝向另一侧壁170而从其突出的多个侧壁肋174。在实施例中,一对端壁17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朝向一对端壁172中的另一个而从其突出的端壁肋175。在所示实施例中,两个端壁172包括从其突出的端壁肋175。端壁肋175沿着纵向轴线LA朝向彼此突出。

在实施例中,侧壁肋174和端壁肋175提供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接触地接合履带支撑轨70所安装到的安装翅片。侧壁肋174可提供用以帮助促进滑块70与安装翅片的侧向接合。端壁肋175可提供用以帮助沿着纵向轴线LA在滑块70和安装翅片之间提供甚至更积极的接触接合。侧壁肋174和端壁肋175可以比如果侧壁170是平面的情况更容易加工成接近公差。例如,在主体120由锰钢制成的实施例中,主体可能难以加工。提供侧壁肋174和/或端壁肋175可以帮助实现履带支撑轨70和利用减少的加工时间量将其安装到的安装翅片之间的紧密装配。

在所示实施例中,安装凹部包括第一凹部端段181和第二凹部端段182。安装凹部140的每个凹部端部段181、182配置为接触地接合支撑框架75的安装翅片的安装凸片101、102中的一个。在实施例中,凹部端部段181、182配置为使得它们可以分别安装到安装翼片的安装突片101、102中的任一个,使得履带支撑轨70可以安装在安装翅片上的两个安装位置中的一个中。

安装凹部包括沿着纵向轴线LA插入在第一凹部端部段181和第二凹部端部段182之间的凹部中心段185。在所示实施例中,凹部中心段185配置为使得当安装翅片99完全安置在第一和第二凹部端部段内时,安装表面129的限定凹部中心段185的部分与安装翅片99处于非接触关系(也参见图3)。

参照图8,示出了第二凹部端部段182。第一凹部端部段181和第二凹部端部段182是彼此的镜像。因此,应当理解,第二凹部端部段182的描述也适用于第一凹部端部段181。

履带支撑轨70的底部127限定安装凹部开口188。安装凹部140从底部127的安装凹部开口188向内延伸。履带支撑轨70的安装表面129包括坐落表面190。坐落表面190沿着垂直轴线VA与安装凹部开口188成间隔关系。坐落表面190在侧壁170之间横向地延伸并且形成安装凹部140的封闭端。在实施例中,安装凹部配置为使得安装翅片的其上安装有履带支撑轨70的安装凸片101、102与坐落表面190成接触关系。

在实施例中,主体120限定一对安装孔192。该对安装孔192彼此对准以接纳穿过其的紧固件104。在实施例中,该对安装孔192分别经由一对侧壁170与安装凹部140连通。在实施例中,一对侧壁17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对侧壁肋174,该对侧壁肋174从其突出并且与与其相关联的一对安装孔192中的一个成侧面关系。在所示实施例中,两个安装孔192与侧壁肋174侧面相接。

在所示实施例中,一对侧壁170各自包括侧基底表面194,并且侧壁肋174从侧基底表面194突出。侧壁肋174可以配置为沿着横向轴线TA朝向彼此突出,使得侧壁肋174与支撑框架的安装翅片成接触关系,以沿着横向轴线TA在侧壁肋174之间横向地约束安装翅片,并且侧基底表面194与安装翅片成非接触关系(也参见图7)。

在所示实施例中,一对端壁172中的每一个包括端部基底表面197,并且端壁肋175从端部基底表面191突出。每个端壁肋175配置为沿着纵向轴线LA朝向一对端壁172中的另一个突出,使得端壁肋175与支撑框架的安装翅片成接触关系,并且端部基底表面197与安装翅片成非接触关系(也参见图7)。

参照图11和12,履带支撑轨70的主体120安装到支撑框架的安装翅片99,使得安装表面129的坐落表面190与安装翅片99的顶部198成接触关系。履带支撑轨70的主体120安装到支撑框架75的安装翅片99,使得翅片开口105与履带支撑轨的一对主体安装孔192对准。

参照图12,紧固件104延伸穿过一对主体安装孔192和翅片开口105,以将履带支撑轨70连接到安装翅片99。一对主体安装孔192和翅片开口105相对于彼此配置和布置,使得紧固件104与安装翅片99成非接触关系。因此,由于主体安装孔192和翅片开口105的位置公差和尺寸,当履带支撑轨70支撑履带组件45时,紧固件104不经受显著的剪切负载。

在实施例中,紧固件104可包括带螺纹的外表面,并且可经由合适的螺母199(诸如锁紧螺母,例如,具有配合的内螺纹表面的锁紧螺母)固定就位。在实施例中,一旦螺母199被固定到紧固件104,其就可以被焊接就位以增强履带支撑轨70到安装翅片99的牢固保持。

参照图13和图14,履带支撑轨70的主体120的安装表面129配置为使得主体120可在第一安装位置和第二安装位置中的一个中安装到安装翅片99。参照图13,履带支撑轨70处于第一安装位置。当主体120处于第一安装位置时,第一主体端121比第二主体端122更靠近第一翅片部分101。参照图14,履带支撑轨70处于第二安装位置。当主体120处于第二安装位置时,第二主体端122比第一主体端121更靠近第一翅片部分101。在实施例中,根据履带支撑轨70所处于的安装位置,履带支撑轨70的安装表面可以配置为使得其坐落表面190可以放置成与第一翅片部分101或第二翅片部分102接触接合。

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机器的履带支撑组件的方法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履带支撑轨可具有可逆配置以帮助延长其使用寿命。在至少一些应用中,履带支撑轨可在其前端或后端(相对于履带组件在履带支撑轨上的滑动移动方向)经历更多磨损。在实施例中,在底架的维护期间,履带支撑轨在支撑框架上的安装布置可以颠倒,以便使轨道的主体端具有更多的材料保持放置在发生更大磨损的位置中。在实施例中,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机器的履带支撑组件的方法可以用于根据本文所讨论的原理构造的履带支撑轨的任何实施例。

参照图15,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机器的履带支撑组件的方法300的一个实施例中,移除在第一安装位置中安装到支撑框架的履带支撑轨(步骤310)。支撑框架包括驱动端和惰性端。支撑框架沿着纵向轴线在驱动端和惰性端之间延伸。履带支撑轨包括第一主体端和第二主体端。当履带支撑轨处于第一安装位置时,履带支撑轨的第一主体端比第二主体端更靠近惰性端。

履带支撑轨在第二安装位置被重新安装到支撑框架(步骤320)。当履带支撑轨处于第二安装位置时,履带支撑轨的第二主体端比第一主体端更靠近惰性端。

在实施例中,支撑框架包括沿着垂直于纵向轴线的垂直轴线从其突出的安装翅片。安装翅片具有第一翅片部分和第二翅片部分,该第二翅片部分沿着纵向轴线与第一翅片部分成间隔关系。履带支撑轨安装到安装翅片,使得当履带支撑轨处于第一安装位置时,履带支撑轨的第一主体端比第二主体端更靠近第一翅片部分,并且使得当履带支撑轨处于第二安装位置时,履带支撑轨的第二主体端比第一主体端更靠近第一翅片部分。

工业实用性

从前述讨论中将容易理解本文所述的履带支撑组件和履带支撑轨的实施例的工业实用性。所公开的履带支撑轨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用于履带支撑组件。所公开的履带支撑轨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可用于履带式机器的底架。

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履带支撑轨的实施例可具有上支撑表面,该上支撑表面具有弯曲的不对称配置。履带支撑轨可容易地安装到支撑框架,而不将履带支撑轨构造为支撑框架的整体部分或将履带支撑轨焊接到支撑框架。

在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履带支撑轨具有可逆安装配置,其允许履带支撑轨在至少两个不同的安装位置中的一个中安装到支撑框架。在履带支撑轨经受第一磨损时段之后反转履带支撑轨可有助于获得滑块的延长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履带支撑轨和履带支撑组件的实施例可以在任何机器中找到潜在应用。此外,本发明可适用于其中部件经受显著的磨损的履带型底架。这样的机器可包括但不限于挖掘机,其利用履带式底架或利用履带组件的其它移动式或静止机器,如本文所述。

应当理解,前面的描述提供了所公开的系统和技术的示例。然而,预期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可在细节上不同于前述示例。对本发明或其示例的所有引用旨在引用在该点讨论的特定示例,而并非旨在更一般地暗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任何限制。所有对于某些特征的区别和贬低的语言只是用来表示感兴趣特征并不是优选的,除非另外说明,并不打算将这些特征完全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

除非在本文另外指出,否则本文对数值范围的叙述仅仅用作一种单独地指代落入范围内的各单独数值的简化方法,并且各单独数值包含在说明书内,如同在此个别列举一样。本文所述的所有方法可以任何合适的顺序进行,除非本文另有说明或者上下文清楚地相反指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