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行车变速机构的多链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0533发布日期:2019-07-20 01:1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用于自行车变速机构的多链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为用于安装在自行车后轮轴上的多链轮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配备有这种多链轮装置的自行车后轮轴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后轮轴上的自行车变速机构的多链轮装置通常借助驱动件和支承机构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自行车的后轮轴上。驱动件借助越速离合器与毂套以传递转矩的方式接合并且允许沿其中一个旋转方向(驱动方向)传递转矩,而在另一个方向上与毂套脱离旋转接合以提供空转。在如当前被应用于职业自行车运动和休闲运动的高度发展的自行车变速机构中一样,链轮数量一直在增多。在这里,有时使用相对大的分级,但尤其也使用相对窄的分级,以便例如在平缓地面骑行时或者以恒定蹬踏频率分组骑车时实现最佳转换。在两种情况下,即,当设置具有小的变速比突增的窄分级时或者当应提供大的变速比突增时,人们越来越需要很小的链轮,即,10齿链轮或齿更少的链轮。但这种小链轮可能无法再安装在常见类型的驱动件上。

由de102011107162a1公开的多链轮装置配设有驱动件,该驱动件具有外径缩小部分。该驱动件的外径缩小部分具有外螺纹,可借此使具有内螺纹的接头与驱动件螺纹连接。于是,内径小于驱动件的外径的至少一个链轮可通过该接头与驱动件相连接。

在文献ep1342657b1、de20116764u1、ep0834450b1和de102011103489a1可以找到其它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基于以下任务,即,提供一种多链轮装置,该多链轮装置配备有多个小链轮,但还是简单地构成并具有较轻重量。另外,本发明基于以下任务,即,提供一种配备有这种多链轮装置的自行车后轮轴装置。

该任务将通过一种具有第一方面的特征的多链轮装置和一种具有第十五方面的特征的自行车后轮轴装置来完成。

从属方面给出了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

规定用于安装在自行车后轮轴上的多链轮装置包括被构造为用于安装在后轮轴上的支撑体,该多链轮装置的多个链轮可安装在该支撑体上。该支撑体例如可以呈套筒状构成并且设立为用于与一毂套相连。

在此被称为“毂套”的元件在自行车技术领域里也通常被称为“致动器”。

多链轮装置还包括链轮组件,该链轮组件具有第一链轮,该第一链轮的内径大于支撑体的外径。第一链轮与支撑体连接。例如第一链轮可通过设于其内周面区域中的连接机构在支撑体的外周面区域内与支撑体连接。该链轮组件径向地支承在支撑体上。链轮组件径向地支承在支撑体上在第一链轮的内周面区域内实现。第一链轮至少在该区域内接触该支撑体。

另外,链轮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链轮,该第二链轮的内径小于支撑体的外径。第二链轮是悬臂式构成的并且借助第一链轮以传递转矩的方式与支撑体连接。

换句话说,在多链轮装置的链轮组件中,在该链轮组件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链轮和支撑体之间没有直接连接。相反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链轮以悬臂式构成并且仅借助第一链轮与支撑体接合。

第一链轮的齿优选地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链轮的齿多,并且在沿后轮轴方向观察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链轮以限定的距离相邻地设置。而且,第一链轮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链轮能够一体地构成。或者,第一链轮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链轮也可以借助保持销或其它连接机构彼此相连。为了使第一链轮与相邻的第二链轮彼此相连,可以设有平行于该后轮轴延伸的第一凸缘部分或保持销。尤其是,第一凸缘部分或者保持销可以在第一链轮的朝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链轮的侧面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链轮的朝向第一链轮的侧面之间延伸。于是,借助第一凸缘部分,也得以确定第一链轮距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链轮的距离。

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的上述所采用的直径选择允许第一链轮可靠地安装在支撑体上且骑跨在端部侧,其中,第二链轮于是可以说沿轴向布置在支撑体的前方并且可相应小型地构成,即,其直径小于支撑体。

因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链轮的内径比第一链轮的内径小,所以所述第一凸缘部分在径向上距第一链轮的内周面的距离优选地小于距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链轮的内周面的距离。第一凸缘部分能以闭合环状构成,以将第一链轮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链轮很稳固地连接。但是也可以想到第一凸缘部分具有缺口,以减轻链轮组件的重量。

在多链轮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该链轮组件包括两个第二链轮。借此是指直径较小的两个链轮沿轴线设于第一链轮的前方。但如果期望,则该链轮组件也可以包含两个以上的具有相应较小外径的第二链轮。在具有两个第二链轮的链轮组件中,所述两个第二链轮优选地具有不同数量的齿,在这里,齿数较多的第二链轮优选地设置在该链轮组件的齿数较少的第二链轮和第一链轮之间。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链轮可以借助单独的连接机构彼此相连。所述连接机构可以例如是保持销或类似的连接机构。链轮组件的所述两个第二链轮可借助平行于后轮轴延伸的第二凸缘部分彼此相连。该连接机构或第二凸缘部分优选地可以在所述两个第二链轮的两个彼此相对的侧面之间延伸。借助所述连接机构或第二凸缘部分,于是也可以确定所述两个第二链轮之间的轴向距离。如上所述,所述连接机构可以是保持销。

另外,可以在该链轮组件的相邻的链轮之间设置间隔件。间隔件可以调节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的以及所述两个第二链轮之间的预定的轴向间距。该间隔件可以呈环形构成并且抵靠相邻链轮的轴向面。间隔件可以与保持销连接或者被保持销保持在链轮组件的相邻链轮之间。为此,间隔件具有缺口,保持销最少可部分地容纳在该缺口中。

原则上可以想到的是,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第二链轮具有不同的内径。尤其是,齿数较少的第二链轮的内径可以比齿数较多的第二链轮的内径小。第二凸缘部分于是在径向上距内径较小的第二链轮的内周面的距离优选地小于距内径较大的第二链轮的内周面的距离。

但作为其替代方式也可以想到的是,多链轮装置的链轮组件配备有两个内径相同的第二链轮。第二凸缘部分于是优选地将所述两个第二链轮的内周面相连。类似于第一凸缘部分,第二凸缘部分也可以呈闭合环状构成,用于稳定地连接这两个第二链轮。但也可以想到第二凸缘部分具有缺口,以减轻链轮组件的重量。

该链轮组件的第一链轮可以在其内周面区域内配设有锁定凸起。锁定凸起在后轮轴方向上看时可以比第一链轮本身宽。为了实现这样的配置形式,第一链轮优选地具有第三凸缘部分,第三凸缘部分优选地平行于后轮轴在背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链轮的方向上从第一链轮的背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链轮的侧面延伸出。于是,锁定凸起可以在第三凸缘部分的内周面上形成。第三凸缘部分可以呈闭合环状构成。但也可以想到的是第三凸缘部分具有缺口,以减轻链轮组件重量。

支撑体可以在其外周区域内具有锁止槽,所述锁止槽优选地被构造为用于与第一链轮的锁定凸起协作。当形成在第一链轮上的锁定凸起与该支撑体的锁止槽卡合时,第一链轮和进而整个链轮组件都与支撑体连接。这样的锁定装置允许该链轮组件特别简单地安装在支撑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该链轮组件或第一链轮可以借助设置在支撑体上的锁固件与支撑体连接。锁固件例如可以是锁固环。锁固环可以容纳在支撑体内的定位槽中。定位槽可以由可设置在支撑体的外周面上的两个定位凸起定界。锁固环可以围绕支撑体的外周延伸。

该支撑体还可以与链轮组件的第一链轮固定连接。在此情况下,该支撑体可以由多个部分构成。该支撑体可以借助锁固件被轴向锁固在毂套上。锁固件例如与毂套螺纹连接以固定该支撑体。

但要明确指出的是,本发明也可用在以下解决方案中,其中,其不具有筒状的支撑体,而是在这里,转矩直接从链轮部件传递到毂体,就像例如在根据本申请人的de102011103489a1的现有技术中描述的那样。在此应明确参照该文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链轮装置可包括至少另一链轮,所述另一链轮借助平行于后轮轴延伸的至少一个保持销与该链轮组件连接。在链轮组件和所述另一链轮之间的传递转矩的连接通过将所述至少其它链轮与链轮组件连接起来的(第一)保持销来产生。

第二链轮可如此形成且借助平行于后轮轴延伸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保持销如此与链轮组件连接,即,其内周面设置为距支撑体的外周面一定距离。所述另一链轮的内径于是可以明显地超过支撑体的外径并且构成为重量特别轻。由此,可以实现多链轮装置的总重量的进一步减轻。另外可以不为支撑体配设相应的支承固定装置来以传递转矩的方式将所述另一链轮连接到支撑体。为此,也可以简单且重量轻地构成该支撑体。

平行于后轮轴延伸的保持销可穿过在相应的链轮中形成的容纳孔。由此,在所述另一链轮和链轮组件之间产生可靠且同时轻型的转矩传递连接。

另外,多链轮装置可以包括平行于后轮轴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保持销,借助第二保持销还使一个附加链轮与所述另一链轮连接且借助所述另一链轮与链轮组件以传递转矩的方式连接。

该附加的链轮可以与所述另一链轮一样如此形成且借助至少一个平行于后轮轴延伸的第二保持销如此与所述另一链轮连接,即,其内周面设置为距该支撑体外周面一定距离。优选地具有比所述另一链轮更多的齿的所述附加链轮因此也可以很轻型的方式构成。

所述至少一个平行于后轮轴延伸的第二保持销穿过优选地形成在附加链轮和所述另一链轮中的容纳孔并且由此在所述附加链轮和另一链轮之间产生可靠且轻型的连接。

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规定,该保持销布置在沿径向在下一个较小的链轮的齿顶内的区域中。也就是说,保持销与相应链轮在以下区域内相连,即,在该区域内,提供足够多的材料以固定该保持销且传递在转矩传递时出现的力。

根据要求,多链轮装置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另一链轮,它们分别可具有任何数量的齿。每个另一链轮于是可以借助至少一个相应的保持销与在轴向上和链轮组件相邻的另一链轮并且最终与该链轮组件(即链轮组件的第一链轮)相连接,以在所述另一链轮之间产生转矩传递连接。每个另一链轮于是可以如此形成且借助所述至少一个保持销如此与在轴向上与链轮组件相邻的另一链轮连接,即,其内周面设置为距该支撑体的外周面一定距离。借助该链轮组件,所述另一链轮可以径向地支承在支撑体上。尤其是链轮组件的第一链轮在此用于径向地支承,这是因为它与支撑体连接。在该链轮组件和毂套之间的转矩传递借助齿数最多的链轮或者说直径最大的链轮进行。该链轮与毂套以传递转矩的方式连接。例如该毂套可以具有外齿结构,其啮合入最大链轮的相应的内齿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自行车后轮轴装置包括后轮轴,其被构造为用于安装在自行车车架上。后轮轴装置还包括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后轮轴上的毂套。后轮轴装置的上述多链轮装置与驱动链条协作。最后,后轮轴装置配备有转矩传递结构以用于以选择方向的方式将转矩从多链轮装置传递给毂套,以实现空转功能。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示意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出了用于安装在自行车后轮轴上的多链轮装置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局部视图;

图2是根据图1的多链轮装置的链轮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链轮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多链轮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多链轮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多链轮装置的另一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多链轮装置的另一剖视图;

图8至图10a、图10b和图10c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链轮组件的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多链轮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多链轮装置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多链轮装置的立体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多链轮装置的另一剖视图;

图15a至图15c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链轮组件的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多链轮装置的立体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多链轮装置的剖视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多链轮装置的立体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多链轮装置的剖视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多链轮装置的另一立体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多链轮装置的剖视图;

图22和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链轮组件的视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多链轮装置的立体图;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多链轮装置的侧视图;以及

图2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多链轮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7所示的多链轮装置10包括支撑体12,该支撑体被构造为用于安装在未示出的后轮轴上。支撑体12尤其设置为用于借助转矩传递装置(也未示出)支撑在毂套14上,所述转矩传递装置以方向可选的方式将转矩从多链轮装置10传递至毂套14。在驱动方向上,所述转矩传递装置允许转矩从多链轮装置10传递至毂套14。而在与驱动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上,该转矩传递装置用于使多链轮装置10与未示出的轮毂体脱离旋转接合,由此实现空转功能。

以下将首先详细地描述的多链轮装置10(也见图2)的链轮组件16包括第一链轮18、第二链轮20及另一个第二链轮22。第一链轮18的齿数大于第二链轮20的齿数。而第二链轮20的齿数大于另一个第二链轮22的齿数。链轮组件16被一体地构成,即,第一链轮18、第二链轮20和另一个第二链轮22相互成整体地构成。

第一链轮18的内径大于支撑体12的外径且该第一链轮与支撑体12连接。相反,两个第二链轮20、22的内径均分别小于支撑体12的外径。这两个第二链轮20、22以悬臂方式构成,即,不是以传递转矩的方式直接与毂套14连接。相反地,两个第二链轮20、22和支撑体12之间的传递转矩连接通过链轮组件16的第一链轮18和随后的链轮件34产生,如以下还将详细地描述的那样。

为此,链轮组件16具有呈闭合环状的第一凸缘部分24,该第一凸缘部分平行于后轮轴在第一链轮18和第二链轮20之间延伸。尤其是第一凸缘部分基本上垂直于第一链轮18和第二链轮20的彼此对置的侧面延伸,在此,第一凸缘部分24距第一链轮18的内周面的距离小于该第一凸缘部分24距第二链轮20的内周面的距离。

第二链轮20和另一个第二链轮22的内径相同。第二凸缘部分26也呈闭合环状构成并且像第一凸缘部分24那样平行于后轮轴且基本上垂直于这两个第二链轮20、22的相互对置的侧面延伸,该第二凸缘部分26将第二链轮20的内周面与另一个第二链轮22的内周面相连。

为了借助支撑体12来以径向支承的方式连接链轮组件16,第一链轮18具有第三凸缘部分28,该第三凸缘部分平行于后轮轴沿背对所述两个第二链轮20和22的方向在第一链轮18的内周面区域内从第一链轮18的背对所述两个第二链轮20、22的一个侧面延伸出。第三凸缘部分28也以闭合环状构成。在第三凸缘部分28的内周面区域内形成一锁定凸起30,该锁定凸起与在支撑体12的外周面区域内形成的锁止槽32接合。由锁定凸起30和锁止槽32构成的锁定机构允许链轮组件16与支撑体12被可靠地轴向连接,而没有过度增大链轮组件16的重量。

多链轮装置10的另一链轮34具有比链轮组件16的第一齿轮18更多的齿。所述另一链轮34借助平行于后轮轴延伸的多个第一保持销36与链轮组件16(即链轮组件16的第一链轮18)连接。第一保持销分别穿过在另一链轮34和链轮组件16的第一链轮18中形成的容纳孔38、40。通过链轮组件16或链轮组件16的第一链轮18,在另一链轮34和毂套14之间建立转矩传递连接。

最后,多链轮装置10具有多个平行于后轮轴延伸的第二保持销42。第二保持销42用于还将其齿数多于另一链轮34的其它链轮(图6)借助另一链轮34和链轮组件16与支撑体12连接。另一链轮34能以重量减轻的方式如此形成,即,其内周面设置为距支撑体12的外周面一定距离。第二保持销42穿过在另一链轮34内形成的容纳孔44和在未示出的其它链轮内形成的容纳孔,因此在所述其它链轮和另一链轮34之间建立可靠的转矩传递连接。

显然多链轮装置10可包含任意数量的另一链轮34,其可分别具有任意数量的齿。因此,每个另一链轮均可借助至少一个相应的保持销与在轴向上与和链轮组件16相邻的另一链轮且最终与该链轮组件16(即链轮组件16的第一链轮18)相连。每个另一链轮于是均可如此形成且借助所述至少一个保持销如此与在轴向上与和链轮组件16相邻的另一链轮连接,即,另一链轮的内周面设置为距支撑体12的外周面一定距离。除了齿数最多或直径最大的链轮外,这适用于所有另一链轮34。该链轮以传递转矩的方式与毂套14直接连接,如以下还将详细地描述的那样。

图3示出了包括第一链轮18和所述两个第二链轮20和22的链轮组件16的剖视图。第一链轮18借助凸缘部分24与第二链轮20连接。第二链轮20借助凸缘部分26与另一第二链轮22连接。在第一链轮18上设有保持销36,所述保持销用于与另一链轮34连接(图1)。在第一链轮18上形成有凸缘部分28。该凸缘部分28具有锁定凸起30,该锁定凸起30呈环绕的环圈形式构成并且用于与支撑体12轴向连接(图1)。锁定凸起30将链轮组件16轴向锁定在支撑体12上。

图4示出了根据与图1相似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多链轮装置10的立体图。

多链轮装置10包括支撑体12、毂套14和链轮组件16。链轮组件16借助锁定凸起30被保持在支撑体12上。锁定凸起30插入支撑体12上的锁止槽32中,以在多链轮装置10的轴向上将链轮组件16锁定在支撑体12或毂套14上。锁止槽32由两个锁定凸块32a、32b定界,在锁定凸块之间容纳该锁定凸起30。支撑体12包括与锁定凸块32a连接的圆筒形部分46。圆筒形部分46在支撑体12被插套到毂套14上时与毂套14的圆筒形部分48一起引导支撑体12。换言之,支撑体12的圆筒形部分46的内周面与毂套14的圆筒形部分48的外周面协作来引导支撑体12。一个具有内螺纹50的部分与支撑体12的圆筒形部分46相接。在毂套14上设有一个具有外螺纹的部分52。支撑体12可以通过螺纹部分50、52与毂套14螺纹连接。此时,支撑体12的圆筒形部分46和毂套14的圆筒形48作为引导机构,从而使得支撑体12可以不会倾斜地与毂套14螺纹连接。

毂套14在其端面14a和外螺纹部52之间具有外齿结构54,该外齿结构用于在包含链轮组件16的链轮装置(图4未示出)和毂套14之间传递转矩。这还将在以下的描述中详细地加以说明。

在毂套14的端面14b和形成在毂套14上的凸肩14c的区域内可以看到一构件56,该构件由弹性体或塑料制成。构件56与支撑体12连接或者固定在该支撑体12上。构件56例如可以通过用弹性体或塑料模内成型该支撑体12来制造。构件56在支撑体12的在图4中靠右的一端构成外周面部分和内周面部分。构件56构成用于所述支撑体12部分的环形外套。构件56还在锁止槽32内延伸。构件56用于将支撑体12径向和轴向定位在毂套14上。而且,构件56也用于在支撑体12上或锁止槽32内径向地支承链轮组件16。

支撑体12包括引导凸起58,这些引导凸起们沿径向在第二链轮20、22内延伸并且可用于引导轴部或毂部。

图5示出了多链轮装置10的另一剖视图。

锁止槽32以其锁定凸块32a、32b将链轮组件16保持在支撑体12上。构件56用于将支撑体12轴向和径向定位在毂套14上并用于径向地支承链轮组件16。支撑体12借助螺纹部分50、52与毂套螺纹连接。外齿结构54用于在毂套14和包含链轮组件16的链轮装置之间传递转矩。

图6示出了多链轮装置10的立体图。

多链轮装置10包括链轮组件16,该链轮组件是链轮装置ra的一部分。链轮装置ra除了具有链轮18、20和22的链轮组件16之外还包括多个其它链轮341至348。如图6所示,链轮341至348借助保持销42彼此相连。另外,链轮341借助保持销36与链轮组件16或第一链轮18相连。销36和42用于在若干独立链轮341至348之间传递转矩且用于在链轮组件16和链轮341之间传递转矩。

从链轮装置ra起,转矩借助链轮348被传递给毂套14。为此,最大的链轮348与毂套14连接。链轮348具有内齿结构(未示出),所述内齿结构与毂套14上的外齿结构56互补地构成。在轴向上,链轮348借助支撑体12按照其预定位置被保持在外齿结构54上。为此,支撑体12以其与引导凸起58相对的端面在链轮348的内周面区域内抵靠链轮348。

图7示出了多链轮装置10的剖视图。

链轮组件16借助销36与链轮341连接。链轮341至348又借助销42彼此相连。销36和42平行于多链轮装置10的中心轴线延伸。销36、42用于在若干独立链轮341至348之间传递转矩。转矩从链轮348借助链轮348的与毂套上的外齿结构54啮合的内齿结构传递至毂套14。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相同的或作用相同的特征带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但前面附加另一数字。

图8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包括链轮118、120和122的链轮组件116的立体图。

根据此实施方式的链轮118、120和122借助销160、162彼此相连。为此,链轮120、122具有容纳孔164、166,所述销160、162容纳在所述容纳孔中。在第一链轮118处也形成所述凸缘部分128,该凸缘部分具有锁定凸起130。销162容纳在第一链轮118内的相应的容纳孔中,在这里,图8未示出第一链轮118内的容纳孔。

图9示出了链轮组件116的剖视图。

链轮118、120和122借助连接销116、162彼此相连。销160在链轮120、122之间延伸。销162在链轮120、118之间延伸。在第一链轮118上设有销136以用于与其它链轮连接。链轮118具有包括其锁定凸起130的凸缘部分128。

图10a、10b和10c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链轮组件116的各个不同视图。

图10a对应于图9,因而在此为了避免重复而免去对图10a的详细说明。

图10b示出了处于分离状态下的链轮组件116的部件。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链轮118、120和122以分离的链轮形式构成,这些链轮借助销160、162彼此相连。在链轮118内,还可以安置有多个用于与其它链轮连接的销136。

图10c示出了处于分离状态下的链轮组件116的立体图。

链轮122具有用于销160的多个容纳孔164。销160还可以容纳在链轮120内的容纳孔168中。链轮120内的容纳孔166用于容纳销162。销162将链轮120和链轮118连接起来。销162容纳在链轮118的容纳孔170中。链轮118还具有用于容纳销136的多个容纳孔138。这些销136可以将链轮组件116与其它链轮连接起来。

图11示出了包括链轮组件116的多链轮装置110的立体图。

根据图1至图7的第一实施方式与根据图8至图12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是,链轮组件116的链轮118、120、122借助销160、162彼此相连。

支撑体112和毂套114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撑体12和毂套14相同。

为了避免重复,不对该支撑体112和毂套114进行详细的描述并且在此参见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

现在,如在图13和图14中看到的,所有链轮118、120、122、1341至1348借助销136、142、160和162彼此相连。

链轮装置ra和毂套114之间的转矩传递以理想方式如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进行。

图15a、15b和15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链轮组件216的各个不同视图。

图15a示出了链轮组件216及其链轮218、220和222。链轮218、220和222借助销(图15b)彼此相连。在链轮218和220之间设有间隔件272。在链轮220、222之间设有另一间隔件274。

图15b示出了处于分离状态下的链轮组件216的部件。

链轮218和220借助销262连接。在链轮218、220之间设有呈环形的间隔件272。间隔件272借助销262被保持在链轮218、220之间。在链轮220和222之间也设有一间隔件274,该间隔件呈环形并且借助销260保持在链轮220和222之间。

图15c示出了处于分离状态下的链轮组件216的部件的立体图。

间隔件272和274具有能部分地容纳销262、260的半圆形缺口276、278。缺口276、278设置在环形间隔件272、274的外周面上。在连接状态下,这些间隔件272、274借助销260、262被保持在相应的链轮218、220和222之间并因此调节出链轮218、220和222之间的预定轴向间距。

图16和图17示出了包括链轮组件216的多链轮装置210的立体图。

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唯一区别在于间隔环272和274,这些间隔环设置在链轮组件216的链轮218、220和222之间并因此配置链轮218、220和222之间的轴向间距。间隔件272调节出链轮218和链轮220之间的预定轴向间距。间隔件274确定链轮220和链轮222之间的轴向间距。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多链轮装置310的立体图。

链轮组件316对应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链轮组件116。

根据此实施方式,链轮组件316借助保持环380被轴向固定在支撑体312上。保持环380容纳在带有保持凸块332a、332b的保持槽332中并且以其轴向面382抵靠第一链轮318的凸缘部分328。换言之,保持环380通过其轴向面382接触凸缘部分328或链轮318的轴向面384。

保持凸块332a用于径向地支承链轮318或链轮装置316。链轮318以其凸起318抵靠保持凸块332a。在支撑体312上还设有用于轴向和径向地定位该支撑体的弹性体356。

图19示出了多链轮装置310的剖视图。

保持环380容纳在保持槽332内并且在轴向上借助保持凸块332a和332b被保持在支撑体312上。保持环380以其轴向面382抵靠链轮318的轴向面384。保持凸块332a用于径向地支承该链轮318或链轮组件316。

图20和图21示出了包括链轮装置358的多链轮装置310。链轮组件316是链轮装置ra的组成部分。链轮装置ra和毂套314之间的转矩传递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那样通过链轮3348进行。在图20和图21中示出了保持环380,该保持环将链轮装置358固定在支撑体312上。

图22和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链轮组件416。

链轮组件416基本上对应于结合图1至图7所描述的链轮组件16。链轮418和420借助凸缘部分424彼此相连。链轮420和422借助另一凸缘部分426彼此相连。在链轮418上设有一凸缘部分428,在这里,根据此实施方式,在凸缘部分428上没有设置凸起。相反,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凸缘部分426上形成一锁定凸起486。锁定凸起486以尖角形式径向朝内延伸。

图24示出了包括链轮组件416的多链轮装置410的立体图。支撑体412在其引导凸起区域内具有锁止槽432。锁止槽432由锁定凸块432a和抵接部432b定界。凸缘部分426上的锁定凸起430容纳在锁止槽432内并且用于将链轮组件416轴向锁定在支撑体412上。第一链轮418借助弹性体456与支撑体412连接。

锁止槽432设置在毂套414的轴向端面414b之前,即悬置于毂套414之前。

图2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多链轮装置410的剖视图。

链轮装置416借助支撑体412上的弹性体456与支撑体412连接。第一链轮418借助弹性体456与支撑体412连接。借助凸缘部分426上的与锁止槽432协作的锁定凸起430,链轮组件416被锁定在支撑体412上。

图26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多链轮装置510的剖视图。

根据此实施方式的链轮组件516也由链轮518、520和522构成,它们借助销560、562彼此相连。

根据此实施方式的支撑体512由多个部分构成并且用于径向支承该链轮装置558。支撑体512由第一部分512a和第二部分512b构成。第二部分512b与链轮组件516的链轮518一体地构成。链轮组件516因此借助第一链轮518与支撑体512相连接。在毂套514上设有具有外螺纹的部分552。锁固件586包括内螺纹并且可以与该具有外螺纹的部分552螺纹连接。支撑体512或支撑体部分512a具有用于锁固件586的挡肩588。借助锁固件586,支撑体512可在轴向上与链轮5348保持在一起并且如此被锁固在毂套514上。带有链轮组件516的链轮装置ra可借助锁固件586被固定在毂套514上。

若干链轮518、520、522、5341至5348借助多个销536、542、560和562彼此相连。

支撑体512的部分512a在链轮5348的方向上局部呈圆锥形延伸。链轮5348用于在链轮装置ra和毂套514之间传递转矩。为此,链轮5348具有对应于毂套514上的外齿结构554的齿结构。

根据图26所示的实施方式示出了在毂套514上沿轴向方向依次设置外齿部554、径向支承部以及具有外螺纹的部分55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