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0538发布日期:2019-07-20 01:15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具备由使用者来操作的操作装置的人力驱动车。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具备:夹紧件,其安装于人力驱动车的车把;以及操作单元,其安装于夹紧件。操作单元包括多个操作用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9606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从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行驶环境的方面出发,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优选构成为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接近。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接近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具备:基座部件;第一操作部件,其具有第一操作面,且设置为能够绕第一轴心摆动;第二操作部件,其具有第二操作面,且设置为能够绕第二轴心摆动;第一电气开关,其设于所述基座部件与所述第一操作部件之间;以及第二电气开关,其设于所述基座部件与所述第二操作部件之间,所述第一操作部件和所述第二操作部件以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方式配置,且设置为能够相互独立地摆动。

在上述操作装置中,第一操作部件经由第一电气开关设于基座部件,第二操作部件经由第二电气开关设于基座部件,因此操作装置紧凑地构成。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接近。

在根据所述第1方面的第2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第一轴心以及所述第二轴心沿第二方向延伸。

上述操作装置中,形成第一操作部件的摆动的中心的第一轴心和形成第二操作部件的摆动的中心的第二轴心平行或者一致,因此各操作部件向相同的方向摆动。因此,各操作部件的操作性提高。

在根据所述第2方面的第3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正交。

在上述操作装置中,使用者的手指相对于第一操作部件的第一操作面的位置向第一方向移动,由此,力的作用点与第一轴心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力的作用点在第一轴心或者其附近的情况下,第一操作部件难以摆动。

在根据所述第3方面的第4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在从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操作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操作面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形成为非对称。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使用者能够根据基于第一操作面的形状的触感,容易地识别正在接触第一操作面的哪个位置。

在根据所述第4方面的第5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第一操作面形成为随着从所述第二方向的一方侧向另一方侧移动而面积变大。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使用者能够根据基于第一操作面的面积的触感,容易地识别正在接触第一操作面的哪个位置。

在根据所述第4方面或第5方面的第6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在从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二操作面相对于所述第二操作面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形成为非对称。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使用者能够根据基于第二操作面的形状的触感,容易地识别正在接触第二操作面的哪个位置。

在根据所述第6方面的第7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第二操作面形成为随着从所述第二方向的一方侧向另一方侧移动而面积变大。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使用者能够根据基于第二操作面的面积的感触,容易地识别正在接触第二操作面的哪个位置。

在根据所述第4~7方面的任一方面的第8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在从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操作面和所述第二操作面形成为相对于所述第一轴心以及所述第二轴心相互线对称。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使用者能够根据基于第一操作面的形状以及第二操作面的形状的触感,容易地识别手指正在接触第一操作面以及第二操作面中的哪一个。

在根据所述第4~8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第9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第一操作面形成为随着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轴心而向所述基座部件侧倾斜。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使用者能够根据基于第一操作面的倾斜的触感,容易地识别正在接触第一操作面的哪个位置。

在根据所述第9方面的第10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第一操作面形成为随着从所述第二方向的一方侧向另一方侧移动而向所述基座部件侧倾斜。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使用者能够根据基于第一操作面的倾斜的触感,容易地识别正在接触第一操作面的哪个位置。

在根据所述第4~10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第11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第二操作面形成为随着在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第二轴心而向所述基座部件侧倾斜。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使用者能够根据基于第二操作面的倾斜的触感,容易地识别正在接触第二操作面的哪个位置。

在根据所述第11方面的第12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第二操作面形成为随着从所述第二方向的一方侧向另一方侧移动而向所述基座部件侧倾斜。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使用者能够根据基于第二操作面的倾斜的触感,容易地识别正在接触第二操作面的哪个位置。

在根据所述第2~12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第13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设定为5mm以上且30mm以下。

基座部件能够安装于设置于人力驱动车的规定的对象部件。规定的对象部件的一例是设于人力驱动车的管部件。根据上述操作装置,基座部件在规定的对象部件上所占的区域变窄。因此,能够将包括上述操作装置的各种操作装置安装于规定的对象部件。

在根据所述第1~13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第14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第一轴心以及所述第二轴心由一个支撑轴定义。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第一操作部件和第二操作部件靠近配置,因此,使用者能够进一步容易地接近各操作部件。

在根据所述第14方面的第15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基座部件包括夹紧件,该夹紧件构成为能够安装于所述人力驱动车的管部件,所述轴和所述夹紧件的中心轴平行地配置。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在使用者使手沿夹紧件的中心轴移动而接近各操作部件的情况下,手指难以接触基座部件的支撑轴周围的部分。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接近各操作部件。

在根据所述第15方面的第16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在从与所述支撑轴以及所述中心轴平行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操作部件以及所述第二操作部件形成为相对于包括所述支撑轴和所述中心轴的平面相互对称。

上述操作装置有为如下结构的情况,包括:与使用者的右手对应的右侧的操作装置;以及与使用者的左手对应的左侧的操作装置。第一操作部件以及第二操作部件相对于包括支撑轴和中心轴的平面相互对称,因此,能够使用共通的各操作部件构成右侧的操作装置以及左侧的操作装置。

在根据所述第1~14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第17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基座部件构成为能够安装于所述人力驱动车的管部件。

在一般的人力驱动车中,管部件设于车座。因此,具备上述基座部件的操作装置在人力驱动车中能够设置于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接近的部位。

在根据所述第17方面的第18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管部件的轴心方向的尺寸比所述第一操作部件的所述轴心方向的尺寸小。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基座部件在管部件上所占的区域变窄。因此,安装于管部件的其它要素和基座部件难以干涉。

在根据所述第15~18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第19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管部件的周向延伸。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操作装置紧凑地构成,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接近各操作部件。

在根据所述第15~19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第20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基座部件具有引导路,该引导路引导从所述第一电气开关以及所述第二电气开关中的至少任意一者延伸的线缆,所述引导路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90°以上的方式形成。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配置于基座部件内的线缆的长度变长,因此,即使在如使配置于基座部件外的线缆弯曲的这样的力作用的情况下,线缆也难以损坏。

在根据所述第1~20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第21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第一电气开关和所述第二电气开关设置于一个基板上。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能够削减零件个数。

在根据所述第1~21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第22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基座部件包括:夹紧件,其构成为能够安装于所述人力驱动车的管部件;以及罩部,其设置为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夹紧件。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可以保护夹紧件。

在根据所述第22方面的第23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夹紧件包含第一材料,所述罩部包含与所述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能够分别根据对罩部以及夹紧件所要求的性能来任意地选择材料。

在根据所述第22或23方面的第24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第一电气开关以及所述第二电气开关设于所述罩部。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操作装置紧凑地构成,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接近各操作部件。

在根据所述第14方面的第25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基座部件包括:夹紧件,其构成为能够安装于所述人力驱动车的管部件;以及罩部,其设置为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夹紧件,所述罩部包括支撑所述支撑轴的支撑部。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能够支撑支撑轴。

在根据所述第25方面的第26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支撑部包括供所述支撑轴插入的插入孔。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能够利用插入孔支撑支撑轴。

在根据所述第26方面的第27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罩部包括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插入孔的限制部。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能够抑制支撑轴从插入孔脱落。

在根据所述第27方面的第28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罩部包括作为相互不同的部件而形成的第一罩部以及第二罩部,所述第一罩部包括:第一被覆部,其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夹紧件;以及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二罩部包括所述限制部。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能够抑制支撑轴从插入孔脱落。

在根据所述第22~24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第29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罩部包括作为相互不同的部件而形成的第一罩部以及第二罩部。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容易进行第一罩部和第二罩部的安装。

在根据所述第29方面的第30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第一罩部以及所述第二罩部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积存部。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能够积存附着于罩部的液体。

在根据所述第30方面的第31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积存部设于所述第一罩部,且被所述第二罩部覆盖。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能够积存附着于第一罩部的液体。

在根据所述第31方面的第32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第一罩部以及所述第二罩部中的至少一者还包括排出部,该排出部将所述积存部内的液体排出至所述罩部的外部。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能够将积存部的液体排出至外部。

在根据所述第32方面的第33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第一罩部包括:所述排出部;以及露出部,其相对于所述第二罩部露出,所述排出部包括连接所述积存部和所述露出部的排出路。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能够将液体容易地积存于积存部。

在根据所述第29~33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第34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第一罩部包括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夹紧件的第一被覆部。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可以保护夹紧件。

在根据所述第29~34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第35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第二罩部包括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第一罩部的第二被覆部。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可以保护第一罩部。

在根据所述第35方面的第36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第二被覆部构成为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夹紧件。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可以保护夹紧件。

在根据所述第28~36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第37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罩部还包括嵌合所述第一罩部和所述第二罩部的嵌合部。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使用者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罩部与第二罩部的组合。

在根据所述第37方面的第38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嵌合部包括:凸部,其设于所述第一罩部以及所述第二罩部中的一者;以及凹部,其设于所述第一罩部以及所述第二罩部的中的另一者。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使用者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罩部与第二罩部的组合。

在根据所述第38方面的第39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第一罩部包括:所述凸部;以及内周面,其面向所述夹紧件的外周面,所述第二罩部包括所述凹部,所述凸部设于所述内周面与所述凹部之间。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在经由夹紧件安装于管部件时,能够防止第一罩部和第二罩部分离。

在根据所述第22~24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第40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罩部包括积存部。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能够将附着于罩部的液体滞留于积存部。

在根据所述第30~33以及40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第41方面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中,所述积存部包括在所述罩部的侧面开口的凹部。

根据上述操作装置,能够容易地将附着于罩部的液体滞留于积存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接近。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于管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的分解图;

图3是图1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图1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图1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的后视图;

图6是图1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安装于管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的侧视图;

图9是省略了第二罩部的图7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的侧视图;

图10是图7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图7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的俯视图;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第一罩部的侧视图;

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第一罩部的正视图;

图14是沿图8的操作装置的d14-d14线的剖视图;

图15是沿图8的操作装置的d15-d15线的剖视图;

图16是沿图8的操作装置的d16-d16线的剖视图;

图17是多个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安装于管部件的图;

图18是变形例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7,对本实施方式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10进行说明。操作装置10安装于设于人力驱动车b(参照图7)的规定的对象部件。规定的对象部件的一例是管部件12。管部件12的一例是车把、或者构成人力驱动车b的主体的车架。在图1、图3、图5、以及图7示例的管部件12是车把。

人力驱动车b是指,关于用于行驶的原动力,至少部分地使用人力的车辆,包括利用电动辅助人力的车辆。原动力不包括人力的车辆不属于人力驱动车b。例如,原动力的发生源仅为内燃机的车辆不属于人力驱动车b。假定的人力驱动车b的典型例是在公共道路上行驶不需驾驶证的小巧轻便车辆。其一例为自行车及脚踏车。自行车的种类能够任意选择。其一例为城市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旅行自行车、越野自行车、货运自行车、以及斜躺自行车。在图7中所例示的人力驱动车b的种类是山地自行车。

如图1所示,操作装置10包括基座部件14、第一操作部件16、以及第二操作部件18。基座部件14构成为能够安装于人力驱动车b的管部件12。操作装置10经由线缆20与人力驱动车b的组件连接。组件的一例是辅助操作装置、变速操作装置、座杆操作装置、制动操作装置、以及悬架操作装置。

如图2以及图6所示,基座部件14包括夹紧件22以及罩部24。夹紧件22构成为能够安装于人力驱动车b的管部件12。夹紧件22包括圆弧部22a以及一对平板部22b。夹紧件22的形状相对于与夹紧件22的中心轴ca正交的对称轴对称。各平板部22b分别从圆弧部22a的各端部起延伸。在圆弧部22a的内侧插入管部件12。圆弧部22a与管部件12接触。平板部22b具备插通孔28。在插通孔28插通螺栓30。通过螺栓30,夹紧件22安装于管部件12。夹紧件22包含第一材料。第一材料的一例为金属。

罩部24设置为至少部分地覆盖夹紧件22。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24覆盖整个夹紧件22。罩部24包括第一罩部32以及第二罩部34。第一罩部32覆盖夹紧件22的相对于对称轴的一方侧的大致一半。第二罩部34覆盖夹紧件22的相对于对称轴的另一方侧的大致一半。罩部24包含与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第二材料的一例为树脂。在优选的例子中,第二材料为热塑性树脂。罩部24还包含螺栓收纳部70。螺栓30收纳于螺栓收纳部70。使用者通过旋转螺栓30,从而能够调节夹紧件22的紧固力。螺栓收纳部70包括第一螺栓收纳部32c以及第二螺栓收纳部34c。

第一罩部32包括主体部32a、突出部32b、以及第一螺栓收纳部32c。主体部32a具备构成槽部52的第一槽部52a。第一槽部52a覆盖夹紧件22的圆弧部22a。主体部32a还具备开口部40。开口部40通过埋有电路部38,从而保持电路部38。

突出部32b向开口部40侧突出。突出部32b具备轴孔48a。第一螺栓收纳部32c具备插通孔54。插通孔54收纳安装于夹紧件22的螺栓30。

第二罩部34包括主体部34a、延伸部34b、以及第二螺栓收纳部34c。主体部34a具备构成槽部52的第二槽部52b。第二槽部52b覆盖夹紧件22的圆弧部22a。延伸部34b覆盖第一罩部32的一部分。第二螺栓收纳部34c收纳安装于夹紧件22的螺栓30。第二罩部34还具备引导孔50。引导孔50将基座部件14内部的线缆20引导至外部。

电路部38包括基板38a、第一接点38b、以及第二接点38c。第一接点38b以及第二接点38c配置于基板38a上的一面。开关部件36配置为与电路部38的一面重叠。开关部件36包括第一电气开关36a、第二电气开关36b、以及、平板部36c。第一电气开关36a配置于平板部36c的一面。第二电气开关36b配置于平板部36c的一面。第一电气开关36a配置于第一接点38b的垂直方向。第二电气开关36b配置于第二接点38c的垂直方向。第一电气开关36a以及第二电气开关36b设于第一罩部32。在一例中,第一电气开关36a以及第二电气开关36b经由电路部38设于第一罩部32。第一电气开关36a和第二电气开关36b设于一个基板38a上。

第一操作部件16包括主体部16a以及突出部16b。主体部16a包括第一主壁部56a以及第一侧壁部58a。第一操作部件16配置为与开关部件36重叠。第一操作部件16配置于第一电气开关36a的垂直方向。第一电气开关36a配置于基座部件14与第一操作部件16之间。

第二操作部件18包含主体部18a以及突出部18b。主体部18a包括第二主壁部56b以及第二侧壁部58b。第二操作部件18配置为与开关部件36重叠。第二操作部件18配置于第二电气开关36b的垂直方向。第二电气开关36b配置于基座部件14与第二操作部件18之间。

如图2以及图6所示,第一罩部32的突出部32b具备使支撑轴42插通的轴孔48a。第一操作部件16的突出部16b具备使第一轴44插通的轴孔48b。第二操作部件18的突出部18b具备使第二轴46插通的轴孔48c。轴孔48a的中心轴心、轴孔48b的中心轴心、以及轴孔48c的中心轴心为同轴。第一轴44安装第一操作部件16和第一罩部32。第二轴46安装第二操作部件18和第一罩部32。第一操作部材16设置为能够绕第一轴心44a摆动。第二操作部件18设置为能够绕第二轴心46a摆动。第一操作部件16以及第二操作部件18设置为能够相互独立地摆动。在一例中,突出部32b的轴孔48a间的距离比突出部16b的轴孔48b间的距离、以及、突出部18b的轴孔48c间的距离更长。突出部16b的轴孔48b间的距离比突出部18b的轴孔48c间的距离更长。轴孔48由轴孔48a、轴孔48b、以及轴孔48c构成。支撑轴42插入轴孔48。第一轴心44a以及第二轴心46a由一个支撑轴42定义。第一轴心44a以及第二轴心46a与支撑轴42的轴心42a同轴。第一操作部件16和第二操作部件18配置为在第一方向d1排列。第一轴心44a和第二轴心46a沿第二方向d2延伸。第一方向d1能够任意地设定。第一方向d1的一例是与第二方向d2相同的方向、与第二方向d2交叉的方向、与夹紧件22的对称轴相同的方向、由第二方向d2和夹紧件22的对称轴定义的规定的平面上的规定的方向、以及管部件12的周向。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d1沿管部件12的周向延伸。在规定的平面上投影的第一方向d1为直线。在规定的平面上投影的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正交。规定的平面相当于从与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正交的方向观察操作装置10时规定的平面。

第一电气开关36a通过第一操作部件16摆动而工作。基板38a经由所连接的线缆20向人力驱动车b的组件传递第一电气开关36a已经工作。第一电气开关36a在内部具备弹性部件。弹性部件在第一操作部件16不摆动时使第一操作部件16和第一电气开关36a分离。弹性部件的一例是橡胶或弹簧。

第二电气开关36b通过第二操作部件18摆动而工作。基板38a经由所连接的线缆20向人力驱动车b的组件传递第二电气开关36b已经工作。第二电气开关36b在内部具备弹性部件。弹性部件在第二操作部件18不摆动时使第二操作部件18和第二电气开关36b分离。弹性部件的一例是橡胶或弹簧。

夹紧件22的中心轴ca和支撑轴42平行地配置。夹紧件的中心轴ca沿着第二方向d2。

如图2~图4所示,第一操作部件16具备第一主壁部56a以及第一侧壁部58a。第一操作部件16是用于操作操作装置10的界面。第一主壁部56a具有第一操作面60。第一操作面60被使用者按压。在从与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第一操作面60相对于第一操作面60的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中心线cl1形成为非对称。第一操作面60形成为随着从第二方向d2的一方侧向另一方侧移动,面积变大。与中心线cl1对应的第一方向d1是向规定的平面投影的第一方向d1。在图3所示的例中,在从与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正交的方向观察时,随着从第二方向d2的一方侧向另一方侧移动,第一操作面60的面积变大。第一方向d1上的第一操作面60的一方的端部的宽度例如为15mm。第一方向d1上的第一操作面60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宽度例如为25mm。

第一操作面60形成为随着从第二方向d2的一方侧向另一方侧移动,而向基座部件14侧倾斜。在一例中,倾斜6°。在图3所示的例中,第一操作面60随着从右侧向左侧移动而向基座部件14侧倾斜。如图4所示,第一操作面60形成为随着远离第一轴心44a而向基座部件14侧倾斜。

如图2~图4所示,第二操作部件18具备第二主壁部56b以及第二侧壁部58b。第二操作部件18是用于操作操作装置10的界面。第二主壁部56b具有第二操作面62。第二操作面62被使用者按压。在从与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第二操作面62相对于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中心线cl1形成为非对称。第二操作面62形成为随着从第二方向d2的一方侧向另一方侧移动,面积变大。在图3所示的例中,在从与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正交的方向观察时,随着从第二方向d2的一方侧向另一方侧移动,第二操作面62的面积变大。第一方向d1上的第二操作面62的一方的端部的宽度例如为15mm。第一方向d1上的第二操作面62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宽度例如为25mm。

第二操作面62形成为随着从第二方向d2的一方侧向另一方侧移动而向基座部件14侧倾斜。在一例中,倾斜6°。在图3所示的例中,第二操作面62随着从右侧向左侧移动而向基座部件14侧倾斜。如图4所示,第二操作面62形成为随着远离第二轴心46a而向基座部件14侧倾斜。

如图3所示,在从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第一操作面60和第二操作面62形成为相对于第一轴心44a以及第二轴心46a相互线对称。具体而言,第一操作面60和第二操作面62相对于与第二方向d2平行的中心线cl2线对称。在从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正交的方向观察操作装置10时,夹紧件22的中心轴ca与中心线cl2一致。

如图1以及图4所示,支撑轴42以及夹紧件的中心轴ca沿第二方向d2平行地形成。在从与支撑轴42以及夹紧件的中心轴ca平行的方向观察时,第一操作部件16和第二操作部件18形成为相对于平面p相互对称。平面p与第二方向d2平行,且包括支撑轴42以及夹紧件的中心轴ca。在从与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正交的方向观察操作装置10时,平面p与中心线cl2一致。

如图5所示,基座部件14的管部件12的轴心方向的尺寸形成为比第一操作部件16或第二操作部件18的轴心方向的尺寸小。在图示的例中,管部件12的轴心方向的尺寸相当于第二方向d2的尺寸w1。第一操作部件16以及第二操作部件18的轴心方向的尺寸相当于第二方向d2的尺寸w2。在一例中,基座部件14的第二方向d2的尺寸w1设定为5mm以上且30mm以下。尺寸w1的最小值为5mm。在一例中,尺寸w1为6mm。优选地,基座部件14的第二方向d2的尺寸w1设定为30mm以下。在一例中,基座部件14的第二方向d2的尺寸w1为17mm。尺寸w2的一例为18mm。

如图6所示,操作装置10还具备不可操作部74。不可操作部74以跨第一操作部件16以及第二操作部件18的方式设置。不可操作部74包括:铰链部76;第一操作面60中的与突出部16b对应的端部60a;以及第二操作面62中的与突出部18b对应的端部62a。铰链部76包括:第一操作部件16的突出部16b;第二操作部件18的突出部18b;第一罩部32的突出部32b;以及支撑轴42。在一例中,各端部60a、62a不向基座部件14侧倾斜,或者相比各操作面60、62中的其它部分,倾斜程度小。

在按压第一操作面60的端部60a的情况下,第一操作部件16不向第一电气开关36a侧摆动。因此,第一电气开关36a不动作。在按压第二操作面62的端部62a的情况下,第二操作部件18不向第二电气开关36b侧摆动。因此,第二电气开关36b不动作。在按压第一操作面60的端部60a以及第二操作面62的端部62a双方的情况下,各操作部件16、18均不向开关部件36侧摆动。因此,开关部件36不动作。在使用者的手指同时按压第一操作面60的端部60a以及第二操作面62的端部60a的情况下,开关部件36不动作,因此,难以造成误操作。

如图6所示,基座部件14具有引导路64,该引导路64引导从第一电气开关36a以及第二电气开关36b中的至少任意一者延伸的线缆20。在一例中,第一电气开关36a和线缆20通过连接部cp连接。引导路64的内径比线缆20的外径大。引导路64包括第一引导路64a以及第二引导路64b。第一引导路64a沿管部件12的第一方向d1形成。从连接部cp到引导孔50的距离以成为管部件12的中心角为90°时的圆弧的长度以上的方式设定。第一引导路64a以在管部件12的周向上伸展90°以上的方式形成。在一例中,形成第一引导路64a的范围是180°。

第二引导路64b形成为大致直线。第二引导路64b包括引导轮26。引导轮26引导线缆20。与连接部cp连接的线缆20通过第二引导路64b以及第一引导路64a,从设于第二罩部34的引导孔50向外延伸。

第一罩部32以及第二罩部34通过第一卡合部66以及第二卡合部68卡合。第一卡合部66包含第一爪66a以及第二爪66b。第一爪66a设于第一罩部32。第二爪66b设于第二罩部34。第一爪66a和第二爪66b相互卡合。第二卡合部68包括第三爪68a以及第四爪68b。第三爪68a设于第一罩部32。第四爪68b设于第二罩部34。第三爪68a和第四爪68b相互卡合。第一卡合部66以及第二卡合部68具有防水性。

夹紧件22的圆弧部22a的内径比管部件12的外径大。因此,能够从管部件12的端部通过夹紧件22的圆弧部22a。操作装置10例如如下所示安装于管部件12。首先,将管部件12的端部插入夹紧件22的圆弧部22a。然后,将操作装置10配置于管部材12的规定的位置。然后,拧紧螺栓30。由此,夹紧件22固定于管部件12。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7~图16,对第二实施方式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10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部分,附加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故省略其说明。

如图7~图11所示,基座部件14包括:夹紧件22,其构成为能够安装于人力驱动车b的管部件12;以及罩部78,其设置为至少部分地覆盖夹紧件22。罩部78包括支撑支撑轴42的支撑部84。罩部78覆盖夹紧件22的圆弧部22a。罩部78包括相互作为不同部件而形成的第一罩部80以及第二罩部82。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第一罩部80包括上表面部80a、侧面部80b、内周面80c、以及开口部80d。上表面部80a包括开口部102。侧面部80b包括向开口部80d方向突出的支撑部84。支撑部84包括供支撑轴42插入的插入孔86。内周面80c包括至少部分地覆盖夹紧件22的第一被覆部90。开口部80d保持开关部件36以及电路部38。第一罩部80作为内罩部而形成。

如图7、图8、图10、以及图11所记载地,第二罩部82包括主体部82a、突出部82b、内周面82c、以及开口部82d。主体部82a包括至少部分地覆盖第一罩部80的第二被覆部92。第二被覆部92构成为至少部分地覆盖夹紧件22。突出部82b包括至少部分地覆盖插入孔86的限制部88。内周面82c与人力驱动车b的管部件12接触。开口部82d收纳第一罩部80收纳。第二罩部82作为外罩部而形成。

支撑部84分别由第一罩部80的侧面部80b形成。设于各支撑部84的插入孔86支撑支撑轴42的两端部42b。为了使支撑轴42的两端部42b以及各插入孔86不能从外部被目视确认,限制部88以覆盖其全部的方式形成。

如图9所示,第一被覆部90至少覆盖夹紧件22的圆弧部22a的外周面22c。操作装置10构成为能够以图9所示的状态使用。如图9以及图10所示,第二被覆部92覆盖第一罩部80的不包括露出部98的部分。第二被覆部92还覆盖未被第一被覆部90覆盖的夹紧件22的圆弧部22a的外周面22c。

罩部78包括积存部94。积存部94包括在罩部78的侧面开口的凹部94a。第一罩部80以及第二罩部82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积存部94。第一罩部80以及第二罩部82中的至少一者还包括排出部96,该排出部96将积存部94内的液体排出至罩部78的外部。

如图12~图14所示,积存部94设于第一罩部80。积存部94被第二罩部82覆盖。积存部94在第一罩部80的侧面部80b形成有多个。第二罩部82的主体部82a覆盖积存部94的全部。积存部94的凹部94a构成为积存附着于第一罩部80的液体。

第一罩部80包括排出部96、以及相对于第二罩部82露出的露出部98,排出部96包括连接积存部94和露出部98的排出路96a。

在外部存在的液体附着于露出部98。液体的一例为水。更具体而言,为人力驱动车b的行驶中的雨。附着于露出部98的液体通过排出路96a积存于积存部94的凹部94a。排出路96a在第一罩部80的侧面部80b设置有多个。

第一罩部80的侧面部80b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在侧面部80b与第二罩部82的主体部82a之间形成间隙sp。间隙sp包括排出部96。排出部96将积存于积存部94的液体排出至外部。

如图7以及图15所示,罩部78还包括嵌合第一罩部80和第二罩部82的嵌合部100。嵌合部100包括:凸部100a,其设于第一罩部80以及第二罩部82中的一者;以及凹部100b,其设于第一罩部80以及第二罩部82中的另一者。第一罩部80包括:凸部100a;和内周面80c,其面向夹紧件22的外周面22c。第二罩部82包括凹部100b。凸部100a设于内周面80c与凹部100b之间。通过将第二罩部82的凹部100b嵌合于第一罩部80的凸部100a,从而第一罩部80和第二罩部82组合,形成罩部78。

第一罩部80的凸部100a被人力驱动车b的管部件12向第二罩部82的凹部100b按压。夹紧件22的外周面22c被人力驱动车b的管部件12向第一罩部80的内周面80c按压。

本实施方式还具备以下的作用以及效果。

如图11所示,第一罩部80的上表面部80a的开口部102存在为了使线缆20的位置稳定而进行灌封处理的情况。当作为被灌封的部分的灌封部pt设于开口部102时,灌封部pt被第二罩部82覆盖。因此,美观性提高。

如图15所示,支撑轴42设置为横跨基板38a。因此,与支撑轴42设于其它地方时相比,能够抑制尺寸w2的增大。

如图16所示,第二罩部82具备引导路64。引导路64包括决定线缆20的位置的锥形部tp。锥形部tp沿夹紧件22而形成。因此,有助于线缆20沿夹紧件22的圆周上配置。

(变形例)

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关的说明是根据本发明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的可采取方式的示例,并非意在限制其方式。根据本发明的人力驱动车用的操作装置例如可以得到以下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以及相互不矛盾的至少两个变形例组合而得的形态。在以下的变形例中,对于与实施方式的形态共通的部分,附加与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7所示,可以在管部件12设置多个操作装置10。此时,可以构成为,更换第一操作部件16和第二操作部件18,从而能够在左右双方使用。因此,能够减少使用的零件的个数。也可以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0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0各设置一个以上。

·也可以相邻地配置操作装置10和制动器bl。进一步地,也可以与设于车把的把手g相邻。因此,能够削减配置的空间。

·操作装置1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无线通信。该情况下,操作装置10包括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以及向无线通信单元供给电力的蓄电池。无线通信单元进行的无线通信的标准的一例为ant+(注册商标)或者bluetooth(注册商标)。该情况下,操作装置10能够省略线缆20以及连接部cp。

·也可以将显示操作装置10的操作结果的显示部72设置于车把。显示部72也可以配置于把立s的旁边。

·第一操作部件16和第二操作部件18的操作也可以设定不同的操作。另外,也可以设计为,通过同时操作第一操作部件16和第二操作部件18,从而能够执行第三操作。因此,能够提供进行更多样的操作的操作装置10。

·若第一引导路64a在管部件12的周向延伸90°以上,则也能够形成为线缆20从第二电气开关36b延伸。

·轴孔48a间、轴孔48b间、轴孔48c间的距离可以任意地变更。在一例中,可以将轴孔48c间的距离设定为比轴孔48a间以及轴孔48b的距离中的至少一者长。

·第一电气开关36a以及第二电气开关36b的结构可以任意地变更。在一例中,可以由弹性部件构成第一电气开关36a以及第二电气开关36b整体。弹性部件的一例为橡胶。开关部件36的平板部36c也可以由与第一电气开关36a以及第二电气开关36b不同的材料构成。一例为可塑性树脂。

·尺寸w1可以任意地变更。在一例中,可以将尺寸w1和尺寸w2设定为相同的长度。

·罩部24的结构可以任意地变更。在第一例中,第一罩部32和第二罩部34以不分离的方式被一体化。在第二例中,如第一例那样被一体化的第一罩部32和第二罩部34在包括中心线cl1的面分离。各罩部32、34包括与实施方式的第一卡合部66以及第二卡合部68类似的构造的卡合部。通过该卡合部,各罩部32、34卡合。在优选的例中,上述的第一例的罩部24以及第二例的罩部24包括积存部94。

·设置积存部94的部位可以任意地变更。在第一例中,积存部94设于第二罩部82,第一罩部80未设有积存部94。在第二例中,积存部94设于第一罩部80和第二罩部82双方。在第三例中,积存部94设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罩部24的第一罩部32以及第二罩部34中的至少一者。

·形成于第一罩部80的侧面部80b的凹部94a的数量和大小可以任意地变更。能够使包括第一罩部80的操作装置10的左右方向的重心平衡良好。

·排出部96也可以设于第一罩部80与夹紧件22之间的间隙sp、或者第二罩部82与夹紧件22之间的间隙sp。

·如图18所示,也可以将孔22d设置于夹紧件22的圆弧部22a。孔22d在制造夹紧件22时形成。因此,能够有利于操作装置10的轻量化。

符号说明:

10…操作装置、12…管部件、14…基座部件、16…第一操作部件、18…第二操作部件、36a…第一电气开关、36b…第二电气开关、44a…第一轴心、46a…第二轴心、60…第一操作面、62…第二操作面、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