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油籽提取茶油的压榨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5246发布日期:2019-06-18 23:32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籽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茶油籽提取茶油的压榨工艺。



背景技术:

茶籽,按照其生长情况又分为油茶树的种子和茶树的种子,即油茶籽和茶叶籽,两者均可榨油供食用。茶籽油具有抗氧化能力,能够降血压、降血脂和抑制动脉硬化。茶籽油的营养价值能和橄榄油相媲美,甚至更高一些,是高级食用油。由于是我国特有物种,故也被称为“东方橄榄油”。

油茶籽含油30%以上,茶叶籽含油17~20%。供食用及润发、调药,可制蜡烛和肥皂,也可作机油的代用品。茶籽榨出的茶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茶油的脂肪酸成分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油酸、豆蔻酸等,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比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茶籽所榨茶油还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而亚油酸、亚麻油酸是维持人体皮肤、毛发的生长所不可缺少的,能够预防动脉硬化。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超过90%以上,碘值为112,比其他食用植物油高。茶籽油富含茶多酚、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等,其中维生素e的含量高于其他食用植物油。

茶油,油茶籽油俗称,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

油茶俗称山茶、野茶、白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优质食用油料植物。油茶与茶叶为同属不同种,它们所结的种子榨出的植物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称为油茶籽油,后者称为茶叶籽油。

茶籽油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木本油料之一,是用油茶树的籽进行加工的,油茶树是茶科茶属常绿小乔木,果实多为球形,直径在3-4厘米左右,内含种子,也就是油茶籽。油茶籽为茶褐色或黑色,三角状,有光泽。

而用这种油茶籽加工的茶籽油是一种优质耐储藏的食用油。在储藏过程中不易酸败变质,用来煎炸食物颜色鲜黄;用来炒菜、拌饭,味道可口。茶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食用茶籽油不会使血清中的胆固醇增高,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饮食备受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食用茶籽油。

不过,在茶籽油的加工过程中,如果加工技术不够精细、准确,往往会直接影响到茶籽油的出油率和茶籽油的质量。因此,要认真掌握茶籽油加工的每一个细节,采用适当的榨油方法,才能生产出高产、优质的茶籽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获得品质较高的茶籽油茶油籽提取茶油的压榨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油籽提取茶油的压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精选油茶籽:油茶树种子选取粒大、饱满、种壳黑褐色、无病斑、有光泽的新鲜优质种子;

二、油茶籽的清理除杂:将上步骤选择的优质油茶籽球果晒干、破壳,取出油茶籽再晒干,经0-7℃的低温环境贮存,利用植物种子后熟作用的生化原理,促进油茶籽后熟;

三、壳仁分离:将后熟的油茶籽剥壳,使仁、壳分离,仁中含壳量≦1%;

四、调质处理:加水调质,向油茶籽仁中通入蒸汽,至油茶籽仁含水量为10-12%;

五、冷压榨:将经调质处理的油茶籽直接投入压榨机进行物理压榨,得到毛油与茶籽饼;

六、过滤:毛油用泵打入板框过滤机或叶滤机进行过滤得到滤清毛油;

七、脱胶:用泵将滤清毛油打入脱胶罐,加入一定比例的絮凝剂充分搅拌一段时间后经碟式离心机分离脱胶,絮凝剂是弱酸溶液和无机盐的混合物,弱酸和无机盐的混合比例为1:10-1:30,混合物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05%-0.5%;

八、脱蜡:在脱胶后的毛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促晶助滤剂进行冬化结晶,养晶一段时间后,经平板微孔滤膜机分离得脱蜡毛油,添加的促晶助滤剂是珍珠岩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珍珠岩和活性炭的混合比例在1:1-10:1,其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02%-0.3%,平板微孔滤膜机的微孔滤膜是平均孔径在0.4-2μm的无机陶瓷膜,平板微孔滤膜机的操作压力为0.05mpa-0.2mpa;

九、脱酸:将碱性固体加入到脱蜡后的毛油中搅匀,静置沉降,取上清液加入助滤剂,过滤,得到茶籽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五中获得的茶籽饼提取残油,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多级逆流脉冲萃取法得到混合溶液,过滤、分液后得到包括茶籽油的第一混合液和包括茶皂素的第二混合液,第一混合液经过蒸发、汽提得到茶籽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混合液提取茶皂素,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第二混合液在90-100℃高温条件下用陶瓷膜处理,得到陶瓷膜透过液和陶瓷膜浓液,分离陶瓷膜透过液收集陶瓷膜浓液;

(2)将陶瓷膜浓液通过浓缩膜进行浓缩处理,得到浓缩膜浓缩液和浓缩膜透过液,收集浓缩膜浓缩液;

(3)浓缩膜浓液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干燥至粉末状取出,得到成品茶皂素。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碱性固体与石榴籽毛油搅匀温度为15-55℃,所述碱性固体加入量=中和游离脂肪酸所需的理论碱量+5-30%的超碱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碱性固体为氢氧化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碳酸氢钠固体和碳酸钠固体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碱性固体与石榴籽毛油搅匀条件为25-60℃温度下以90-140r/min的转速搅拌50-80min。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静置沉降温度为15-3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助滤剂为硅藻土和活性炭,其中硅藻土占上清液重量的0.01-2.9%,活性炭占上清液重量的0.1-3.0%,硅藻土和活性炭总量占上清液重量的0.5-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冷榨法提取毛油,通过脱胶、脱蜡、脱酸获得品质较高的茶籽油;

本发明通过萃取提取副产物茶籽饼中的残油和茶皂素,提高产值;

本发明的加工工艺能够得到酸值小于0.1mg/kg的茶籽油,不仅可以应用于食用领域,还可应用于医疗领域,例如注射用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茶油籽提取茶油的压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精选油茶籽:油茶树种子选取粒大、饱满、种壳黑褐色、无病斑、有光泽的新鲜优质种子;

二、油茶籽的清理除杂:将上步骤选择的优质油茶籽球果晒干、破壳,取出油茶籽再晒干,经0-7℃的低温环境贮存,利用植物种子后熟作用的生化原理,促进油茶籽后熟;

三、壳仁分离:将后熟的油茶籽剥壳,使仁、壳分离,仁中含壳量≦1%;

四、调质处理:加水调质,向油茶籽仁中通入蒸汽,至油茶籽仁含水量为10-12%;

五、冷压榨:将经调质处理的油茶籽直接投入压榨机进行物理压榨,得到毛油与茶籽饼;

六、过滤:毛油用泵打入板框过滤机或叶滤机进行过滤得到滤清毛油;

七、脱胶:用泵将滤清毛油打入脱胶罐,加入一定比例的絮凝剂充分搅拌一段时间后经碟式离心机分离脱胶,絮凝剂是弱酸溶液和无机盐的混合物,弱酸和无机盐的混合比例为1:10-1:30,混合物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05%-0.5%;

八、脱蜡:在脱胶后的毛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促晶助滤剂进行冬化结晶,养晶一段时间后,经平板微孔滤膜机分离得脱蜡毛油,添加的促晶助滤剂是珍珠岩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珍珠岩和活性炭的混合比例在1:1-10:1,其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02%-0.3%,平板微孔滤膜机的微孔滤膜是平均孔径在0.4-2μm的无机陶瓷膜,平板微孔滤膜机的操作压力为0.05mpa-0.2mpa;

九、脱酸:将碱性固体加入到脱蜡后的毛油中搅匀,静置沉降,取上清液加入助滤剂,过滤,得到茶籽油。

所述碱性固体与石榴籽毛油搅匀温度为15-55℃,所述碱性固体加入量=中和游离脂肪酸所需的理论碱量+5-30%的超碱量。

所述碱性固体为氢氧化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碳酸氢钠固体和碳酸钠固体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碱性固体与石榴籽毛油搅匀条件为25-60℃温度下以90-140r/min的转速搅拌50-80min。

所述静置沉降温度为15-35℃。

所述助滤剂为硅藻土和活性炭,其中硅藻土占上清液重量的0.01%,活性炭占上清液重量的0.1%,硅藻土和活性炭总量占上清液重量的0.5%。

对得到的茶籽油进行质量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

实施例二

步骤五中获得的茶籽饼提取残油,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多级逆流脉冲萃取法得到混合溶液,过滤、分液后得到包括茶籽油的第一混合液和包括茶皂素的第二混合液,第一混合液经过蒸发、汽提得到茶籽油;

第一混合液提取茶皂素,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第二混合液在90-100℃高温条件下用陶瓷膜处理,得到陶瓷膜透过液和陶瓷膜浓液,分离陶瓷膜透过液收集陶瓷膜浓液;

(2)将陶瓷膜浓液通过浓缩膜进行浓缩处理,得到浓缩膜浓缩液和浓缩膜透过液,收集浓缩膜浓缩液;

(3)浓缩膜浓液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干燥至粉末状取出,得到成品茶皂素。

实施例三

一种茶油籽提取茶油的压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精选油茶籽:油茶树种子选取粒大、饱满、种壳黑褐色、无病斑、有光泽的新鲜优质种子;

二、油茶籽的清理除杂:将上步骤选择的优质油茶籽球果晒干、破壳,取出油茶籽再晒干,经0-7℃的低温环境贮存,利用植物种子后熟作用的生化原理,促进油茶籽后熟;

三、壳仁分离:将后熟的油茶籽剥壳,使仁、壳分离,仁中含壳量≦1%;

四、调质处理:加水调质,向油茶籽仁中通入蒸汽,至油茶籽仁含水量为10-12%;

五、冷压榨:将经调质处理的油茶籽直接投入压榨机进行物理压榨,得到毛油与茶籽饼;

六、过滤:毛油用泵打入板框过滤机或叶滤机进行过滤得到滤清毛油;

七、脱胶:用泵将滤清毛油打入脱胶罐,加入一定比例的絮凝剂充分搅拌一段时间后经碟式离心机分离脱胶,絮凝剂是弱酸溶液和无机盐的混合物,弱酸和无机盐的混合比例为1:10-1:30,混合物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05%-0.5%;

八、脱蜡:在脱胶后的毛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促晶助滤剂进行冬化结晶,养晶一段时间后,经平板微孔滤膜机分离得脱蜡毛油,添加的促晶助滤剂是珍珠岩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珍珠岩和活性炭的混合比例在1:1-10:1,其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02%-0.3%,平板微孔滤膜机的微孔滤膜是平均孔径在0.4-2μm的无机陶瓷膜,平板微孔滤膜机的操作压力为0.05mpa-0.2mpa;

九、脱酸:将碱性固体加入到脱蜡后的毛油中搅匀,静置沉降,取上清液加入助滤剂,过滤,得到茶籽油。

所述碱性固体与石榴籽毛油搅匀温度为15-55℃,所述碱性固体加入量=中和游离脂肪酸所需的理论碱量+5-30%的超碱量。

所述碱性固体为氢氧化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碳酸氢钠固体和碳酸钠固体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碱性固体与石榴籽毛油搅匀条件为25-60℃温度下以90-140r/min的转速搅拌50-80min。

所述静置沉降温度为15-35℃。

所述助滤剂为硅藻土和活性炭,其中硅藻土占上清液重量的0.06%,活性炭占上清液重量的0.7%,硅藻土和活性炭总量占上清液重量的0.9%。

实施例四

一种茶油籽提取茶油的压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精选油茶籽:油茶树种子选取粒大、饱满、种壳黑褐色、无病斑、有光泽的新鲜优质种子;

二、油茶籽的清理除杂:将上步骤选择的优质油茶籽球果晒干、破壳,取出油茶籽再晒干,经0-7℃的低温环境贮存,利用植物种子后熟作用的生化原理,促进油茶籽后熟;

三、壳仁分离:将后熟的油茶籽剥壳,使仁、壳分离,仁中含壳量≦1%;

四、调质处理:加水调质,向油茶籽仁中通入蒸汽,至油茶籽仁含水量为10-12%;

五、冷压榨:将经调质处理的油茶籽直接投入压榨机进行物理压榨,得到毛油与茶籽饼;

六、过滤:毛油用泵打入板框过滤机或叶滤机进行过滤得到滤清毛油;

七、脱胶:用泵将滤清毛油打入脱胶罐,加入一定比例的絮凝剂充分搅拌一段时间后经碟式离心机分离脱胶,絮凝剂是弱酸溶液和无机盐的混合物,弱酸和无机盐的混合比例为1:10-1:30,混合物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05%-0.5%;

八、脱蜡:在脱胶后的毛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促晶助滤剂进行冬化结晶,养晶一段时间后,经平板微孔滤膜机分离得脱蜡毛油,添加的促晶助滤剂是珍珠岩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珍珠岩和活性炭的混合比例在1:1-10:1,其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02%-0.3%,平板微孔滤膜机的微孔滤膜是平均孔径在0.4-2μm的无机陶瓷膜,平板微孔滤膜机的操作压力为0.05mpa-0.2mpa;

九、脱酸:将碱性固体加入到脱蜡后的毛油中搅匀,静置沉降,取上清液加入助滤剂,过滤,得到茶籽油。

所述碱性固体与石榴籽毛油搅匀温度为15-55℃,所述碱性固体加入量=中和游离脂肪酸所需的理论碱量+5-30%的超碱量。

所述碱性固体为氢氧化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碳酸氢钠固体和碳酸钠固体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碱性固体与石榴籽毛油搅匀条件为25-60℃温度下以90-140r/min的转速搅拌50-80min。

所述静置沉降温度为15-35℃。

所述助滤剂为硅藻土和活性炭,其中硅藻土占上清液重量的0.9%,活性炭占上清液重量的1.5%,硅藻土和活性炭总量占上清液重量的1.0%。

实施例五

一种茶油籽提取茶油的压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精选油茶籽:油茶树种子选取粒大、饱满、种壳黑褐色、无病斑、有光泽的新鲜优质种子;

二、油茶籽的清理除杂:将上步骤选择的优质油茶籽球果晒干、破壳,取出油茶籽再晒干,经0-7℃的低温环境贮存,利用植物种子后熟作用的生化原理,促进油茶籽后熟;

三、壳仁分离:将后熟的油茶籽剥壳,使仁、壳分离,仁中含壳量≦1%;

四、调质处理:加水调质,向油茶籽仁中通入蒸汽,至油茶籽仁含水量为10-12%;

五、冷压榨:将经调质处理的油茶籽直接投入压榨机进行物理压榨,得到毛油与茶籽饼;

六、过滤:毛油用泵打入板框过滤机或叶滤机进行过滤得到滤清毛油;

七、脱胶:用泵将滤清毛油打入脱胶罐,加入一定比例的絮凝剂充分搅拌一段时间后经碟式离心机分离脱胶,絮凝剂是弱酸溶液和无机盐的混合物,弱酸和无机盐的混合比例为1:10-1:30,混合物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05%-0.5%;

八、脱蜡:在脱胶后的毛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促晶助滤剂进行冬化结晶,养晶一段时间后,经平板微孔滤膜机分离得脱蜡毛油,添加的促晶助滤剂是珍珠岩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珍珠岩和活性炭的混合比例在1:1-10:1,其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02%-0.3%,平板微孔滤膜机的微孔滤膜是平均孔径在0.4-2μm的无机陶瓷膜,平板微孔滤膜机的操作压力为0.05mpa-0.2mpa;

九、脱酸:将碱性固体加入到脱蜡后的毛油中搅匀,静置沉降,取上清液加入助滤剂,过滤,得到茶籽油。

所述碱性固体与石榴籽毛油搅匀温度为15-55℃,所述碱性固体加入量=中和游离脂肪酸所需的理论碱量+5-30%的超碱量。

所述碱性固体为氢氧化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碳酸氢钠固体和碳酸钠固体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碱性固体与石榴籽毛油搅匀条件为25-60℃温度下以90-140r/min的转速搅拌50-80min。

所述静置沉降温度为15-35℃。

所述助滤剂为硅藻土和活性炭,其中硅藻土占上清液重量的1.4%,活性炭占上清液重量的1.5%,硅藻土和活性炭总量占上清液重量的2.0%。

实施例六

一种茶油籽提取茶油的压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精选油茶籽:油茶树种子选取粒大、饱满、种壳黑褐色、无病斑、有光泽的新鲜优质种子;

二、油茶籽的清理除杂:将上步骤选择的优质油茶籽球果晒干、破壳,取出油茶籽再晒干,经0-7℃的低温环境贮存,利用植物种子后熟作用的生化原理,促进油茶籽后熟;

三、壳仁分离:将后熟的油茶籽剥壳,使仁、壳分离,仁中含壳量≦1%;

四、调质处理:加水调质,向油茶籽仁中通入蒸汽,至油茶籽仁含水量为10-12%;

五、冷压榨:将经调质处理的油茶籽直接投入压榨机进行物理压榨,得到毛油与茶籽饼;

六、过滤:毛油用泵打入板框过滤机或叶滤机进行过滤得到滤清毛油;

七、脱胶:用泵将滤清毛油打入脱胶罐,加入一定比例的絮凝剂充分搅拌一段时间后经碟式离心机分离脱胶,絮凝剂是弱酸溶液和无机盐的混合物,弱酸和无机盐的混合比例为1:10-1:30,混合物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05%-0.5%;

八、脱蜡:在脱胶后的毛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促晶助滤剂进行冬化结晶,养晶一段时间后,经平板微孔滤膜机分离得脱蜡毛油,添加的促晶助滤剂是珍珠岩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珍珠岩和活性炭的混合比例在1:1-10:1,其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02%-0.3%,平板微孔滤膜机的微孔滤膜是平均孔径在0.4-2μm的无机陶瓷膜,平板微孔滤膜机的操作压力为0.05mpa-0.2mpa;

九、脱酸:将碱性固体加入到脱蜡后的毛油中搅匀,静置沉降,取上清液加入助滤剂,过滤,得到茶籽油。

所述碱性固体与石榴籽毛油搅匀温度为15-55℃,所述碱性固体加入量=中和游离脂肪酸所需的理论碱量+5-30%的超碱量。

所述碱性固体为氢氧化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碳酸氢钠固体和碳酸钠固体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碱性固体与石榴籽毛油搅匀条件为25-60℃温度下以90-140r/min的转速搅拌50-80min。

所述静置沉降温度为15-35℃。

所述助滤剂为硅藻土和活性炭,其中硅藻土占上清液重量的2.7%,活性炭占上清液重量的3.0%,硅藻土和活性炭总量占上清液重量的3.0%。

实施例七

一种茶油籽提取茶油的压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精选油茶籽:油茶树种子选取粒大、饱满、种壳黑褐色、无病斑、有光泽的新鲜优质种子;

二、油茶籽的清理除杂:将上步骤选择的优质油茶籽球果晒干、破壳,取出油茶籽再晒干,经0-7℃的低温环境贮存,利用植物种子后熟作用的生化原理,促进油茶籽后熟;

三、壳仁分离:将后熟的油茶籽剥壳,使仁、壳分离,仁中含壳量≦1%;

四、调质处理:加水调质,向油茶籽仁中通入蒸汽,至油茶籽仁含水量为10-12%;

五、冷压榨:将经调质处理的油茶籽直接投入压榨机进行物理压榨,得到毛油与茶籽饼;

六、过滤:毛油用泵打入板框过滤机或叶滤机进行过滤得到滤清毛油;

七、脱胶:用泵将滤清毛油打入脱胶罐,加入一定比例的絮凝剂充分搅拌一段时间后经碟式离心机分离脱胶,絮凝剂是弱酸溶液和无机盐的混合物,弱酸和无机盐的混合比例为1:10-1:30,混合物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05%-0.5%;

八、脱蜡:在脱胶后的毛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促晶助滤剂进行冬化结晶,养晶一段时间后,经平板微孔滤膜机分离得脱蜡毛油,添加的促晶助滤剂是珍珠岩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珍珠岩和活性炭的混合比例在1:1-10:1,其添加量为毛油重量的0.02%-0.3%,平板微孔滤膜机的微孔滤膜是平均孔径在0.4-2μm的无机陶瓷膜,平板微孔滤膜机的操作压力为0.05mpa-0.2mpa;

九、脱酸:将碱性固体加入到脱蜡后的毛油中搅匀,静置沉降,取上清液加入助滤剂,过滤,得到茶籽油。

所述碱性固体与石榴籽毛油搅匀温度为15-55℃,所述碱性固体加入量=中和游离脂肪酸所需的理论碱量+5-30%的超碱量。

所述碱性固体为氢氧化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碳酸氢钠固体和碳酸钠固体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碱性固体与石榴籽毛油搅匀条件为25-60℃温度下以90-140r/min的转速搅拌50-80min。

所述静置沉降温度为15-35℃。

所述助滤剂为硅藻土和活性炭,其中硅藻土占上清液重量的2.9%,活性炭占上清液重量的3.0%,硅藻土和活性炭总量占上清液重量的3.0%。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