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皮具表面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5992发布日期:2019-06-18 23:3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皮具表面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皮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皮具表面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皮革是经脱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学加工所得到的已经变性不易腐烂的动物皮,在皮鞋以及皮质箱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皮革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材料,皮革需要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后利于后续进一步加工处理,皮革抛光的生产过程通常经过抛光盘高速旋转,将革面纹路顶部抛亮,产生底面和顶面的亮雾反差。传统的皮革抛光打磨通常为人工控制打磨,需要工人手动的来回的打磨,但是人工打磨不彻底,打磨不够全面,易使得皮革产生褶皱,从而影响皮鞋的质量,且极大的消耗工人的体力,另外,现有的皮革打磨抛光装置存在调节不方便、抛光稳定性差、易使皮革产生褶皱的缺点,而且不便于拆装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皮具表面处理设备,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皮具表面处理设备,包括支撑底座、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顶部的支撑架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体内的抛光机体,还包括抛光头体,所述抛光机体内设有第一内腔以及开口向下设置的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的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一内腔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内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定位缓冲块,所述定位缓冲块顶部顶压配合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顶部末端与所述定位缓冲块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的缓冲滑动块,所述缓冲滑动块内设有开口向下设置的转动内腔,所述转动内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转动安装件,所述转动内腔的顶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底部动力连接有位于所述转动内腔内的第一齿轮,所述转动安装件的顶部端面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转动安装件内设有第二滑腔、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腔上侧的第三滑腔以及开口向下设置于所述转动安装件底部端面内的安接槽,所述第二滑腔的左右对称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四滑腔,所述第三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调节滑板,所述调节滑板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三滑腔的底部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顶部末端与固嵌于所述第三滑腔顶部壁内的第二电机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联动滑块,所述联动滑块的顶部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滑腔与所述安接槽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一贯通槽,所述第四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推拉臂,所述推拉臂的顶部末端与所述调节滑板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推拉臂靠近所述第二滑腔一侧设有斜面凹槽,所述第四滑腔与所述第一贯通槽之间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的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二滑腔的底部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第四滑腔相邻侧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内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推拉臂固定配合连接的移动滑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联动滑块内设有左右贯通设置的第二贯通槽,所述第二贯通槽的底壁内设有左右对称且与外界相连通设置的第三贯通槽,所述第二贯通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联动滑条,左右两侧所述联动滑条之间定压配合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联动滑条远离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侧固设有第一斜面块,所述第三贯通槽内过渡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顶部末端与所述联动滑条固定配合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底部末端固设有第二斜面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端面上固设有固定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体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柱与所述第二支柱之间的横梁,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的底部末端与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横梁内设有上下贯通设置的导滑通槽,所述导滑通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导滑块,所述导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左侧末端与所述导滑通槽的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右侧末端与固嵌于所述导滑通槽右侧壁内的第三电机动力配合连接,所述导滑块内还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顶部末端转动配合连接有限滑块,所述第三螺杆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导滑杆,所述导滑杆的顶部末端与所述限滑块的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导滑杆的底部末端与所述抛光机体的顶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螺杆的底部末端与固嵌于所述抛光机体底部端面内的第四电机动力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抛光头体的底部端面上固设有抛光盘,所述抛光头体的顶部固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开口向上设置的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内壁上环固设有第三斜面凸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接槽与所述固定块均为矩形状,且所述安接槽与所述固定块的大小相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内腔内滑动配合连接定位缓冲块,定位缓冲块顶部顶压配合连接缓冲弹簧,第一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顶部末端与定位缓冲块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的缓冲滑动块,从而提高抛光运行时的稳定性,提高加工质量。

2.通过导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左侧末端与导滑通槽的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二螺杆的右侧末端与固嵌于导滑通槽右侧壁内的第三电机动力配合连接,导滑块内还螺纹配合连接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三螺杆,第三螺杆的顶部末端转动配合连接限滑块,第三螺杆的左右两侧对称设上下延伸设置的导滑杆,导滑杆的顶部末端与限滑块的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导滑杆的底部末端与抛光机体的顶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第三螺杆的底部末端与固嵌于抛光机体底部端面内的第四电机动力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抛光机体的左右以及上下调节工作,提高自动化控制率,减轻工人劳动量,减少人工成本。

3.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控制,稳定性高,且通过抛光头体与转动安装件的快速配合安装工作,方便拆装更换,大大提高了维护效率,进而提高了整体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自动化皮具表面处理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抛光机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缓冲滑动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转动安装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抛光头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化皮具表面处理设备,包括支撑底座6、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6顶部的支撑架体7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体7内的抛光机体8,还包括抛光头体4,所述抛光机体8内设有第一内腔82以及开口向下设置的第一滑腔81,所述第一滑腔81的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一内腔82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内腔82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定位缓冲块821,所述定位缓冲块821顶部顶压配合连接有缓冲弹簧822,从而提高抛光运行时的稳定性,所述第一滑腔81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顶部末端与所述定位缓冲块821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的缓冲滑动块9,所述缓冲滑动块9内设有开口向下设置的转动内腔91,所述转动内腔91内转动配合连接有转动安装件5,所述转动内腔91的顶壁内固设有第一电机92,所述第一电机92底部动力连接有位于所述转动内腔91内的第一齿轮921,所述转动安装件5的顶部端面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921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922,从而实现自动控制驱动所述转动安装件5的旋转工作,所述转动安装件5内设有第二滑腔54、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腔54上侧的第三滑腔52以及开口向下设置于所述转动安装件5底部端面内的安接槽51,所述第二滑腔54的左右对称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四滑腔53,所述第三滑腔52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调节滑板521,所述调节滑板521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螺杆522,所述第一螺杆522的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三滑腔52的底部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杆522的顶部末端与固嵌于所述第三滑腔52顶部壁内的第二电机523动力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所述调节滑板521的上下往复调节工作,所述第二滑腔54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联动滑块541,所述联动滑块541的顶部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542,所述第二滑腔54与所述安接槽51之间相连通设有第一贯通槽511,所述第四滑腔53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推拉臂531,所述推拉臂531的顶部末端与所述调节滑板521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推拉臂531靠近所述第二滑腔54一侧设有斜面凹槽532,所述第四滑腔53与所述第一贯通槽511之间设有第二内腔55,所述第二内腔55的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二滑腔54的底部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内腔55与所述第四滑腔53相邻侧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内腔55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推拉臂531固定配合连接的移动滑块551。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联动滑块541内设有左右贯通设置的第二贯通槽5411,所述第二贯通槽5411的底壁内设有左右对称且与外界相连通设置的第三贯通槽5417,所述第二贯通槽5411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联动滑条5413,左右两侧所述联动滑条5413之间定压配合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5412,所述联动滑条5413远离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412一侧固设有第一斜面块5414,所述第三贯通槽5417内过渡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连接臂5415,所述连接臂5415的顶部末端与所述联动滑条5413固定配合连接,所述连接臂5415的底部末端固设有第二斜面块5416,从而实现自动控制与所述抛光头体4配合连接以及快速拆卸工作。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支撑底座6的顶部端面上固设有固定台61,从而方便皮革的摆放。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支撑架体7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柱71和第二支柱72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柱71与所述第二支柱72之间的横梁73,所述第一支柱71和所述第二支柱72的底部末端与所述支撑底座6的顶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横梁73内设有上下贯通设置的导滑通槽731,所述导滑通槽731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导滑块732,所述导滑块732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螺杆733,所述第二螺杆733的左侧末端与所述导滑通槽732的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杆733的右侧末端与固嵌于所述导滑通槽732右侧壁内的第三电机734动力配合连接,所述导滑块731内还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三螺杆7321,所述第三螺杆7321的顶部末端转动配合连接有限滑块7323,所述第三螺杆732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导滑杆7322,所述导滑杆7322的顶部末端与所述限滑块7323的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导滑杆7322的底部末端与所述抛光机体8的顶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螺杆7321的底部末端与固嵌于所述抛光机体8底部端面内的第四电机83动力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所述抛光机体8的左右以及上下调节工作。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抛光头体4的底部端面上固设有抛光盘42,所述抛光头体4的顶部固设有固定块41,所述固定块41内设有开口向上设置的安装凹槽410,所述安装凹槽410的内壁上环固设有第三斜面凸部411,进而方便快速安装。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安接槽51与所述固定块41均为矩形状,且所述安接槽51与所述固定块41的大小相等,从而提高所述抛光头体4与所述转动安装件5配合安装的稳固性。

未安装使用时,调节滑板521位于第三滑腔52内的中部位置,此时,使调节滑板521带动推拉臂531内的斜面凹槽532与第二滑腔54处于相对位置,同时,联动滑块541受到第一复位弹簧542的顶压力,使联动滑块541保持位于第二滑腔54内的底部位置,此时由推拉臂531带动移动滑块551位于第二内腔55内的顶部位置,同时,第二贯通槽5411内的联动滑条5413受到第二复位弹簧5412的顶压力带动第一斜面块5414最大程度伸出第二贯通槽5411内,且使第一斜面块5414完全伸入斜面凹槽532,此时由于联动滑块541受到第一复位弹簧542的顶压力位于第二滑腔54内的底部位置,进而通过连接臂5415带动底部的第二斜面块5416最大程度伸出转动安装件5的底部端面外;

当需要快速安装使用时,将抛光头体4移动至转动安装件5的下方位置,使固定块41与安接槽51处于相对状态,然后朝转动安装件5一侧移动抛光头体4,使固定块41内的第三斜面凸部411与第二斜面块5416顶压滑动配合,进而实现第二斜面块5416带动联动滑条5413克服第二复位弹簧5412的顶压力,并朝第二复位弹簧5412一侧滑动,同时,由联动滑条5413带动第一斜面块5414滑离斜面凹槽532,直至第二斜面块5416与第三斜面凸部411卡接配合,此时,联动滑条5413受到第二复位弹簧5412的顶压力,使联动滑条5413带动第一斜面块5414恢复至初始状态的位置,然后通过第二电机523带动第一螺杆522转动,由第一螺杆522带动调节滑板521朝第三滑腔52内的顶部方向滑动,此时,由推拉臂531带动移动滑块551逐渐滑入第二滑腔54内,进而由移动滑块551带动联动滑块541克服第一复位弹簧542的顶压力,并朝第二滑腔54内的顶部方向滑动,直至调节滑板521移动至第三滑腔52内的最顶部位置,并由移动滑块551带动联动滑块541最大程度滑动至第二滑腔54内的顶部位置,此时,由连接臂5415底部的第二斜面块5416带动固定块41完全滑入安接槽51内,同时,使抛光头体4的顶部端面与转动安装件5的底部端面相抵接,实现抛光头体4与转动安装件5的快速稳定安装工作;然后通过第一电机92控制第一齿轮921转动,由第一齿轮921带动第二齿轮922和转动安装件5转动,进而实现自动控制抛光工作;接着通过第四电机83的正反转动即可实现带动抛光机体8的上下调节工作,通过第三电机734的正反转动即可实现带动导滑块732以及抛光机体8的左右调节工作;

当需要拆卸维护时,通过第二电机523带动第一螺杆522反向转动,进而由第一螺杆522带动调节滑板521朝第三滑腔52内的底部方向滑动,同时由于联动滑块541受到第一复位弹簧542的顶压力,实现联动滑块541朝第二滑腔54内的底部方向滑动,由于联动滑块541的底部端面与移动滑块551的顶部端面处于相对接状态,此时,使联动滑条5413带动第一斜面块5414始终保持位于斜面凹槽532内,直至联动滑块541移动至第二滑腔54内的最底部位置,同时,使联动滑块541带动与第二斜面块5416配合卡接连接的固定块41完全滑出转动安装件5的底部端面外,此时,继续通过第二电机523带动第一螺杆522反向转动,进而实现由第一螺杆522带动调节滑板521继续朝第三滑腔52内的底部方向滑动,同时由推拉臂531带动斜面凹槽532与第一斜面块5414顶压滑动配合,进而使第一斜面块5414带动联动滑条5413克服第二复位弹簧5412的顶压力滑离斜面凹槽532内,此时,使调节滑板521滑动至第三滑腔52内的最底部位置,并由调节滑板521带动推拉臂531完全滑入第四滑腔53内,同时,使推拉臂531带动移动滑块551滑动至第二内腔55内的底部位置,此时,使联动滑条5413带动第二斜面块5416与第三斜面凸部411完全脱离,然后控制第二电机523停止转动,通过向下移动抛光头体4即可取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内腔内滑动配合连接定位缓冲块,定位缓冲块顶部顶压配合连接缓冲弹簧,第一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顶部末端与定位缓冲块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的缓冲滑动块,从而提高抛光运行时的稳定性,提高加工质量。

2.通过导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左侧末端与导滑通槽的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二螺杆的右侧末端与固嵌于导滑通槽右侧壁内的第三电机动力配合连接,导滑块内还螺纹配合连接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三螺杆,第三螺杆的顶部末端转动配合连接限滑块,第三螺杆的左右两侧对称设上下延伸设置的导滑杆,导滑杆的顶部末端与限滑块的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导滑杆的底部末端与抛光机体的顶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第三螺杆的底部末端与固嵌于抛光机体底部端面内的第四电机动力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抛光机体的左右以及上下调节工作,提高自动化控制率,减轻工人劳动量,减少人工成本。

3.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控制,稳定性高,且通过抛光头体与转动安装件的快速配合安装工作,方便拆装更换,大大提高了维护效率,进而提高了整体的加工效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