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取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酸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1310发布日期:2019-05-22 02:5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取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酸沉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茶饼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取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酸沉设备。



背景技术:

提取油茶饼粕中茶皂素首先要将油茶饼粕进行预处理,则将油茶饼粕粉碎、烘干后去油,得到去油茶粕;之后需要超声碱溶,则将去油茶粕按料液比1:5~1:20的比例溶解于ph值为9~12的硼砂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得到棕褐色溶液;而后将棕褐色溶液放置到超声反应器中,50~80℃超声反应10~30min,超声功率密度0.01~0.5w/ml,冷却后离心分离去除固体杂质,之后再进行酸沉。

现有技术中是向离心液内加入酸性溶液,待自行反应得出茶皂素沉淀,此种做法使得茶皂素沉淀形成较慢,而且形成的沉淀也不能集中到一起,从而不便于收集。此外现有技术中是直接将茶皂素沉淀排出,由于茶皂素沉淀的量比较多,因此很容易将较多的茶皂素粗品溶液也排出,从而浪费了茶皂素粗品溶液。如果先将大部分的茶皂素沉淀提取之后,再将少量的茶皂素沉淀排出时,就会使得较少量的茶皂素粗品溶液排出。

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产生沉淀速度快、便于将沉淀进行收集和茶皂素粗品溶液浪费量少的一种提取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酸沉设备,来克服现有技术中产生沉淀速度慢、不便于将沉淀进行收集和茶皂素粗品溶液浪费量多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产生沉淀速度慢、不便于将沉淀进行收集和茶皂素粗品溶液浪费量多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生沉淀速度快、便于将沉淀进行收集和茶皂素粗品溶液浪费量少的提取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酸沉设备。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提取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酸沉设备,包括有罐体、固定框、第一滤布、套体、圆形柱体、转动机构、连接杆、机架、连接机构、电磁机构、气缸、移动机构、固定架、第二滤布和出料机构;地面上放置有罐体,罐体左侧下部安装有出料机构;罐体上方设有机架,机架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固接有连接杆、电磁机构和连接机构;连接杆底部固接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固接有套体;套体下部固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固接有第二滤布,且第二滤布位于罐体内;圆形柱体位于套体内,且通过连接机构与套体滑动连接;圆形柱体靠近固定架的一侧下部固接有固定框,第二滤布与固定框配合,固定框与罐体内侧壁接触,固定框上固接有第一滤布,第一滤布位于罐体内,电磁机构与圆形柱体的第二段柱体啮合;罐体右侧的地面上固接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上固接有气缸,气缸顶部与机架底部固接。

进一步优选地,转动机构包括有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套体外围上部固接有第二齿轮,连接杆底部固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上固接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右侧,且与第一齿轮啮合。

进一步优选地,连接机构包括有第一圆环体、第二圆环体、环形滑轨和第一滑块;套体顶部固接有第一圆环体,第二圆环体位于第一圆环体的上方,第二圆环体与第一圆环体滑动连接,且第二圆环体与第二段柱体啮合;环形滑轨固接于机架底部,且位于电机的右侧;第一段柱体上固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环形滑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电磁机构包括有环形电磁铁和环形磁铁;环形磁铁固接于第二圆环体的顶部,环形电磁铁和环形磁铁均与第二段柱体啮合,且环形电磁铁位于环形磁铁的上方。

进一步优选地,移动机构包括有长滑轨、第二滑块、固定块、拉绳、挡块和弹性件;罐体右侧的地面上固接有长滑轨和固定块,且长滑轨位于固定块的左侧;第二滑块与长滑轨滑动连接,气缸与第二滑块顶部固接,且气缸与罐体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长滑轨上固接有挡块,挡块位于第二滑块的左侧;固定块上固接有拉绳,拉绳端部与气缸的输出端固接。

进一步优选地,出料机构包括有出料管和阀门;罐体左侧下部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上安装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产生沉淀速度快、便于将沉淀进行收集和茶皂素粗品溶液浪费量少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边向离心液内加入酸性溶液,边使得第一滤布和第二滤布转动,从而使得混合液产生的沉淀速度较快。同时也能够将产生的沉淀堆积到一起,从而便于将产生的沉淀进行收集。

本发明通过先将大部分的沉淀进行提取,之后再将少量的沉淀进行排放,从而使得茶皂素粗品溶液浪费量较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滤布和第二滤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滤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滤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圆形柱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段柱体的俯视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转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连接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圆环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圆环体的主视截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二圆环体的俯视截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电磁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移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出料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地面,2-罐体,3-固定框,4-第一滤布,5-套体,6-圆形柱体,61-第一段柱体,62-第二段柱体,63-第三段柱体,7-转动机构,71-电机,72-第一齿轮,73-第二齿轮,8-连接杆,9-机架,10-连接机构,101-第一圆环体,102-第二圆环体,103-环形滑轨,104-第一滑块,11-电磁机构,111-环形电磁铁,112-环形磁铁,12-气缸,13-移动机构,131-长滑轨,132-第二滑块,133-固定块,134-拉绳,135-挡块,136-弹性件,14-固定架,15-第二滤布,16-出料机构,161-出料管,162-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提取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酸沉设备,如图1-16所示,包括有罐体2、固定框3、第一滤布4、套体5、圆形柱体6、转动机构7、连接杆8、机架9、连接机构10、电磁机构11、气缸12、移动机构13、固定架14、第二滤布15和出料机构16;地面1上放置有罐体2,罐体2左侧下部安装有出料机构16;罐体2上方设有机架9,机架9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固接有连接杆8、电磁机构11和连接机构10;连接杆8底部固接有转动机构7,转动机构7的动力输出端上固接有套体5;套体5下部固接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上固接有第二滤布15,且第二滤布15位于罐体2内;圆形柱体6位于套体5内,且通过连接机构10与套体5滑动连接;圆形柱体6靠近固定架14的一侧下部固接有固定框3,第二滤布15与固定框3配合,固定框3与罐体2内侧壁接触,固定框3上固接有第一滤布4,第一滤布4位于罐体2内,电磁机构11与圆形柱体6的第二段柱体62啮合;罐体2右侧的地面1上固接有移动机构13,移动机构13上固接有气缸12,气缸12顶部与机架9底部固接。

转动机构7包括有电机71、第一齿轮72和第二齿轮73;套体5外围上部固接有第二齿轮73,连接杆8底部固接有电机71,电机71的输出端上固接有第一齿轮72,第二齿轮73位于第一齿轮72的右侧,且与第一齿轮72啮合。

连接机构10包括有第一圆环体101、第二圆环体102、环形滑轨103和第一滑块104;套体5顶部固接有第一圆环体101,第二圆环体102位于第一圆环体101的上方,第二圆环体102与第一圆环体101滑动连接,且第二圆环体102与第二段柱体62啮合;环形滑轨103固接于机架9底部,且位于电机71的右侧;第一段柱体61上固接有第一滑块104,第一滑块104与环形滑轨103滑动连接。

电磁机构11包括有环形电磁铁111和环形磁铁112;环形磁铁112固接于第二圆环体102的顶部,环形电磁铁111和环形磁铁112均与第二段柱体62啮合,且环形电磁铁111位于环形磁铁112的上方。

移动机构13包括有长滑轨131、第二滑块132、固定块133、拉绳134、挡块135和弹性件136;罐体2右侧的地面1上固接有长滑轨131和固定块133,且长滑轨131位于固定块133的左侧;第二滑块132与长滑轨131滑动连接,气缸12与第二滑块132顶部固接,且气缸12与罐体2之间通过弹性件136连接;长滑轨131上固接有挡块135,挡块135位于第二滑块132的左侧;固定块133上固接有拉绳134,拉绳134端部与气缸12的输出端固接。

出料机构16包括有出料管161和阀门162;罐体2左侧下部安装有出料管161,出料管161上安装有阀门162。

将离心液加入到罐体2内,之后再向罐体2内加入一定量的酸性溶液,与此同时启动转动机构7工作,从而带动套体5转动,从而带动固定架14和第二滤布15转动。与此同时在连接机构10的作用下,也会带动圆形柱体6转动,从而带动固定框3和第一滤布4转动。在第一滤布4和第二滤布15的转动下,从而不仅使混合液产生的沉淀更快,而且也使得罐体2内的沉淀集中到一块,从而便于将其进行收集。

当混合液中的蛋白质充分沉淀后去除蛋白质,得到滤液之后,继续向罐体2内加入酸性溶液,则在第一滤布4和第二滤布15的转动下,从而快速的产生茶皂素沉淀,并使得茶皂素沉淀能够集中到一起。

然后再启动电磁机构11工作,从而使得套体5与圆形柱体6不再滑动连接,从而使得圆形柱体6停止转动,从而第一滤布4停止转动。此时第二滤布15继续转动,从而就会将罐体2内的茶皂素沉淀推动到固定框3内,之后转动机构7停止工作,则第二滤布15就会停止转动。

然后启动气缸12带动机架9向上运动,从而就会带动套体5和圆形柱体6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固定框3、第一滤布4、固定架14和第二滤布15向上运动,从而带动茶皂素沉淀向上运动。

当固定框3、第一滤布4、固定架14、第二滤布15和茶皂素沉淀移出罐体2内时,气缸12继续工作,就会带动移动机构13工作,从而带动气缸12向右运动,从而带动机架9向右运动,从而带动固定框3、第一滤布4、固定架14、第二滤布15和茶皂素沉淀向右运动,当固定框3、第一滤布4、固定架14、第二滤布15和茶皂素沉淀离开罐体2上方时,气缸12停止工作,从而移动机构13停止工作,之后启动转动机构7工作,从而带动固定架14和第二滤布15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便于将固定框3内的茶皂素沉淀取出。

然后再启动气缸12,从而就会带动移动机构13工作,从而带动气缸12向左运动至复位,从而带动机架9向左运动至复位,从而带动固定框3、第一滤布4、固定架14和第二滤布15向左运动至罐体2上方。气缸12继续工作,从而就会带动机架9向下运动,从而就会带动套体5和圆形柱体6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固定框3、第一滤布4、固定架14和第二滤布15向下运动至复位。

由于大部分的茶皂素沉淀已经移出罐体2内,则此时罐体2内只有少量的茶皂素沉淀,此时启动出料机构16,进而就会很快的将罐体2底部少量的茶皂素沉淀排出,之后再将剩余的茶皂素粗品溶液排出收集即可。

其中,如图9所示,转动机构7包括有电机71、第一齿轮72和第二齿轮73;套体5外围上部固接有第二齿轮73,连接杆8底部固接有电机71,电机71的输出端上固接有第一齿轮72,第二齿轮73位于第一齿轮72的右侧,且与第一齿轮72啮合。

当需要使套体5转动时,启动电机71,从而就会带动第一齿轮7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73转动,从而带动套体5转动,从而也会带动固定架14和第二滤布15转动。

其中,如图10所示,连接机构10包括有第一圆环体101、第二圆环体102、环形滑轨103和第一滑块104;套体5顶部固接有第一圆环体101,第二圆环体102位于第一圆环体101的上方,第二圆环体102与第一圆环体101滑动连接,且第二圆环体102与第二段柱体62啮合;环形滑轨103固接于机架9底部,且位于电机71的右侧;第一段柱体61上固接有第一滑块104,第一滑块104与环形滑轨103滑动连接。

套体5转动就会带动第一圆环体101转动,由于第一圆环体101与第二圆环体102滑动连接,从而就会带动第二圆环体102转动。又由于第二圆环体102与第二段柱体62啮合,同时在环形滑轨103和第一滑块104的作用下,从而就会带动圆形柱体6转动,从而带动固定框3和第一滤布4转动。

其中,如图14所示,电磁机构11包括有环形电磁铁111和环形磁铁112;环形磁铁112固接于第二圆环体102的顶部,环形电磁铁111和环形磁铁112均与第二段柱体62啮合,且环形电磁铁111位于环形磁铁112的上方。

当需要将茶皂素沉淀堆积到固定框3内时,此时需要固定架14和第二滤布15转动,则固定框3和第一滤布4停止转动。因此此时对环形电磁铁111通电,则环形电磁铁111就会将环形磁铁112吸上去,从而带动第二圆环体102向上运动,则第一圆环体101就不再与第二圆环体102滑动连接,从而套体5转动就不会带动圆形柱体6转动,从而实现固定架14和第二滤布15继续转动,则固定框3和第一滤布4停止转动。

其中,如图15所示,移动机构13包括有长滑轨131、第二滑块132、固定块133、拉绳134、挡块135和弹性件136;罐体2右侧的地面1上固接有长滑轨131和固定块133,且长滑轨131位于固定块133的左侧;第二滑块132与长滑轨131滑动连接,气缸12与第二滑块132顶部固接,且气缸12与罐体2之间通过弹性件136连接;长滑轨131上固接有挡块135,挡块135位于第二滑块132的左侧;固定块133上固接有拉绳134,拉绳134端部与气缸12的输出端固接。

当需要将罐体2内的茶皂素沉淀移出时,启动气缸12带动机架9向上运动,从而带动茶皂素沉淀向上运动。当茶皂素沉淀移出罐体2内时,气缸12继续工作,则在长滑轨131、第二滑块132和拉绳134的作用下,从而带动气缸12向右运动,从而带动机架9向右运动,从而带动茶皂素沉淀向右运动,从而便于将茶皂素沉淀取出。

当茶皂素沉淀取出之后,再启动气缸12,此时在弹性件136的作用下,从而带动气缸12向左运动至复位。

其中,如图16所示,出料机构16包括有出料管161和阀门162;罐体2左侧下部安装有出料管161,出料管161上安装有阀门162。

当将少量的茶皂素沉淀排出时,打开阀门162,进而罐体2底部少量的茶皂素沉淀就会快速的通过出料管161排出,之后将阀门162关闭。当需要将罐体2内的茶皂素粗品溶液排出时,打开阀门162,则茶皂素粗品溶液就会通过出料管161排出。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