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皮一定范围分子量胶原蛋白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335771发布日期:2021-03-19 12: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鱼皮一定范围分子量胶原蛋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鱼皮预处理;

s2:酶解膜循环分离;

s3:脱色及脱腥处理;

s4:冷冻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皮一定范围分子量胶原蛋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鱼皮预处理的具体步骤如下:

s11:取新鲜鱼皮及鱼鳞洗净,向其中加入20-25倍体积的清洗剂,控制温度在0-10℃浸泡8-10h,去除鱼皮中脂肪等非胶原蛋白成分,蒸馏水冲洗至中性;

s12:向处理后的鱼皮及鱼鳞中加入液氮研磨至粉末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皮一定范围分子量胶原蛋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清洗剂采用浓度为0.08-0.1mol/l的naoh与浓度为0.03-0.05mol/l的na2co3混合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皮一定范围分子量胶原蛋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酶解膜循环分离的具体步骤如下:

s21:准备反应罐a和反应罐b,鱼皮鱼鳞粉末与水按1:2混合,加入反应罐a中,向反应罐a中加入以壳聚糖为载体的固定化中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混合物,调节反应温度至50-53℃,ph8.5-9.0;

s22:反应罐a反应30-40min后,将混合液依次通入至蠕动泵a、b、c,调节蠕动泵a流量200ml/min,蠕动泵b、c流量100ml/min,过中空纤维膜a,分子截留大小为20kd,过滤体积/膜面积比为450ml/m2,滤膜加压0.01mpa,调节反应温度37-40℃,ph7.0-7.5;

s23:反应罐b中加入壳聚糖固定化碱性蛋白酶,控制反应温度在50-55℃,ph8.5-9.0进行二次酶解;

s24:将混合液输送至蠕动泵c20-25min后,将混合液依次输送至蠕动泵d、e、f中,调节蠕动泵d流量100ml/min,蠕动泵e、f流量50ml/min,过中空纤维膜b,分子截留大小5kd,过滤体积/膜面积比350ml/m2,滤膜加压0.01mpa,调节反应温度37-40℃,ph7.0-7.5;

s25:过中空纤维膜c,分子截留大小2kd,过滤体积/膜面积比300ml/m2,设置压力0.01mpa,调节反应温度37-40℃,ph7.0-7.5;

s26:截取目标分子量为2-5kd的胶原蛋白,进行后续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皮一定范围分子量胶原蛋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固定化碱性蛋白酶及木瓜蛋白酶混合物的添加量为3.5-4%,且固定化碱性蛋白酶及木瓜蛋白酶的比例为1: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皮一定范围分子量胶原蛋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3中添加的壳聚糖固定化碱性蛋白酶的量为2.5-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皮一定范围分子量胶原蛋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脱色及脱腥处理的具体步骤如下:

s31:调节ph至4.0,加入0.55%活性炭,控制温度在40℃下,脱色35-40min;

s32:过超滤去除活性炭,并加入1-1.2%酵母,ph为4.5,在35℃条件下发酵30-35min;

s33:高温灭菌并微滤去除残存酵母,获得胶原蛋白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皮一定范围分子量胶原蛋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冻干燥的具体步骤为:将脱色及脱腥处理所得的胶原蛋白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处理,获得分子量2-5kd胶原蛋白粉末。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胶原蛋白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鱼皮一定范围分子量胶原蛋白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鱼皮预处理、酶解膜循环分离、脱色及脱腥处理和冷冻干燥。本发明通过特定组合的工艺步骤及参数条件进行鱼皮预处理、酶解膜循环分离、脱色及脱腥处理和冷冻干燥,得到分子量为2‑5KD胶原蛋白粉末,制备鱼皮胶原蛋白的三股螺旋结构并没有被破坏,仍然保留其原有的生物活性;主要成分为2‑5KD胶原蛋白粉末,水溶性好,能被水以任意比例稀释;鱼皮胶原蛋白来源于脊椎动物的胶原与人肌体、皮肤具有良好的同源性和相容性,其分子量和结构相似;涂于皮肤后可快速溶入表皮,分子量低于5kDa的胶原蛋白多肽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降血压、抗氧化。

技术研发人员:牛海涛;陈元滨;王永华;李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03
技术公布日:2021.03.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