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培养瓶生产用试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240846发布日期:2021-03-12 13:1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血培养瓶生产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血培养瓶生产用试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微生物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的能力时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可感染血管外组织。临床实验室用来检测血液中存在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是血培养,血培养是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并接种到培养瓶中,用以发现、识别病原微生物。在病人血液循环中培养得到活的微生物,对病人的诊断与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阳性的血培养结果,不仅能确立而且证实病人的疾病是由于感染病原菌引起,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提供病原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从而优化抗生素治疗。在制备该血培养瓶用的试剂的过程中,其原料之间的混合速率较低,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才能起到完全混合的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血培养瓶生产用试剂及制备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血培养瓶生产用试剂及制备方法。一种血培养瓶生产用试剂,包括基液、营养液和荧光物质,按重量份计,基液包括硅胶rt601a800~1000份、硅胶rt601b50~150份和氢氧化钠2~4份,营养液包括牛肉膏13~17份、琼脂7~9份、蛋白胨8~12份、葡萄糖3~7份、氯化钠3~7份、l-精氨酸0.5~1.5份、苯甲酸钠2~4份、乳酸钙1~2份、sps0.15~0.35份和tris1.4~1.8份,荧光物质8~12份;所述荧光物质包括含有谷氨酸结构的罗丹明ph荧光探针,即rh-ph荧光探针,且其还包括罗丹明6g。优选的,所述rh-ph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罗丹明类化合物与三氯氧磷加入到乙腈中,保温反应3~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氨基酸类化合物的乙腈溶液和三乙胺的乙腈溶液,室温下反应3~5小时,反应液用乙酸乙酯和水萃取,取有机层,干燥,浓缩,降温,析晶,得到白色固体;步骤二:将该白色固体溶于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至50℃~60℃,反应过夜,降至室温,加入稀盐酸溶液,搅拌,再加入二氯甲烷溶液萃取,取有机层,干燥,浓缩,得到目标产物rh-ph荧光探针。优选的,所述罗丹明类化合物为罗丹明6g,氨基酸类化合物为谷氨酸二甲酯。优选的,所述罗丹明类化合物、三氯氧磷、氨基酸类化合物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3:1:3。优选的,所述苯甲酸钠和乳酸钙的摩尔比为2:1。一种血培养瓶生产用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溶液:按量称取原料,依次加入到坩埚中,对其进行加热煮沸,再将称好的琼脂加入,搅拌混合并继续加热至完全融化;s2、调节ph值:用ph电位计测试溶液的ph值,并向其中加入10%的hcl或10%的naoh进行调节,调至ph为7.0-7.2为止;s3、过滤灭菌:取一纱布,将其折叠成6层,再用该纱布对s2中的溶液进行过滤,再将过滤后的溶液进行湿热灭菌;s4、分装:取培养瓶对灭菌后的溶液进行装瓶,加塞压盖密封,再在培养瓶表面贴附标签。优选的,所述湿热灭菌的过程为:在120℃~130℃的环境下加热30min。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营养液中加入苯甲酸钠与乳酸钙,能够加速营养液与基液的融合度,从而提高该试剂的混合效果,并提高制备效率,且该试剂中的荧光物质稳定性更好,不易淬灭,显著提高了诊断的精准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一种血培养瓶生产用试剂,包括基液、营养液和荧光物质,按重量份计,基液包括硅胶rt601a800~1000份、硅胶rt601b50~150份和氢氧化钠2~4份,营养液包括牛肉膏13~17份、琼脂7~9份、蛋白胨8~12份、葡萄糖3~7份、氯化钠3~7份、l-精氨酸0.5~1.5份、苯甲酸钠2~4份、乳酸钙1~2份、sps0.15~0.35份和tris1.4~1.8份,荧光物质8~12份,苯甲酸钠和乳酸钙的摩尔比为2:1,荧光物质包括含有谷氨酸结构的罗丹明ph荧光探针,即rh-ph荧光探针,且其还包括罗丹明6g。rh-ph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罗丹明类化合物与三氯氧磷加入到乙腈中,保温反应3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氨基酸类化合物的乙腈溶液和三乙胺的乙腈溶液,室温下反应3小时,反应液用乙酸乙酯和水萃取,取有机层,干燥,浓缩,降温,析晶,得到白色固体;步骤二:将该白色固体溶于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至50℃,反应过夜,降至室温,加入稀盐酸溶液,搅拌,再加入二氯甲烷溶液萃取,取有机层,干燥,浓缩,得到目标产物rh-ph荧光探针。其中,罗丹明类化合物为罗丹明6g,氨基酸类化合物为谷氨酸二甲酯,罗丹明类化合物、三氯氧磷、氨基酸类化合物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3:1:3。一种血培养瓶生产用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溶液:按量称取原料,依次加入到坩埚中,对其进行加热煮沸,再将称好的琼脂加入,搅拌混合并继续加热至完全融化;s2、调节ph值:用ph电位计测试溶液的ph值,并向其中加入10%的hcl或10%的naoh进行调节,调至ph为7.0为止;s3、过滤灭菌:取一纱布,将其折叠成6层,再用该纱布对s2中的溶液进行过滤,再将过滤后的溶液置于在120℃的环境下加热30min灭菌;s4、分装:取培养瓶对灭菌后的溶液进行装瓶,加塞压盖密封,再在培养瓶表面贴附标签。实施例一:原料组成:硅胶rt601a800份、硅胶rt601b50份和氢氧化钠2份、牛肉膏13份、琼脂7份、蛋白胨8份、葡萄糖3份、氯化钠3份、l-精氨酸0.5份、苯甲酸钠2份、乳酸钙1份、sps0.15份、tris1.4份和荧光物质8份。制备过程如下:s1、配制溶液:按量称取原料,依次加入到坩埚中,对其进行加热煮沸,再将称好的琼脂加入,搅拌混合并继续加热至完全融化;s2、调节ph值:用ph电位计测试溶液的ph值,并向其中加入10%的hcl或10%的naoh进行调节,调至ph为7.0为止;s3、过滤灭菌:取一纱布,将其折叠成6层,再用该纱布对s2中的溶液进行过滤,再将过滤后的溶液置于在120℃的环境下加热30min灭菌;s4、分装:取培养瓶对灭菌后的溶液进行装瓶,加塞压盖密封,再在培养瓶表面贴附标签。实施例二:原料组成:硅胶rt601a900份、硅胶rt601b100份和氢氧化钠3份、牛肉膏15份、琼脂8份、蛋白胨10份、葡萄糖5份、氯化钠5份、l-精氨酸1份、苯甲酸钠3份、乳酸钙1.5份、sps0.25份、tris1.6份和荧光物质10份。制备过程如下:s1、配制溶液:按量称取原料,依次加入到坩埚中,对其进行加热煮沸,再将称好的琼脂加入,搅拌混合并继续加热至完全融化;s2、调节ph值:用ph电位计测试溶液的ph值,并向其中加入10%的hcl或10%的naoh进行调节,调至ph为7.0为止;s3、过滤灭菌:取一纱布,将其折叠成6层,再用该纱布对s2中的溶液进行过滤,再将过滤后的溶液置于在120℃的环境下加热30min灭菌;s4、分装:取培养瓶对灭菌后的溶液进行装瓶,加塞压盖密封,再在培养瓶表面贴附标签。实施例三:原料组成:硅胶rt601a1000份、硅胶rt601b150份和氢氧化钠4份、牛肉膏17份、琼脂9份、蛋白胨12份、葡萄糖7份、氯化钠7份、l-精氨酸1.5份、苯甲酸钠4份、乳酸钙2份、sps0.35份、tris1.8份和荧光物质12份。制备过程如下:s1、配制溶液:按量称取原料,依次加入到坩埚中,对其进行加热煮沸,再将称好的琼脂加入,搅拌混合并继续加热至完全融化;s2、调节ph值:用ph电位计测试溶液的ph值,并向其中加入10%的hcl或10%的naoh进行调节,调至ph为7.0为止;s3、过滤灭菌:取一纱布,将其折叠成6层,再用该纱布对s2中的溶液进行过滤,再将过滤后的溶液置于在120℃的环境下加热30min灭菌;s4、分装:取培养瓶对灭菌后的溶液进行装瓶,加塞压盖密封,再在培养瓶表面贴附标签。对比例一:原料组成:硅胶rt601a800份、硅胶rt601b50份和氢氧化钠2份、牛肉膏13份、琼脂7份、蛋白胨8份、葡萄糖3份、氯化钠3份、l-精氨酸0.5份、苯甲酸钠2份、sps0.15份、tris1.4份和荧光物质8份。制备过程如下:s1、配制溶液:按量称取原料,依次加入到坩埚中,对其进行加热煮沸,再将称好的琼脂加入,搅拌混合并继续加热至完全融化;s2、调节ph值:用ph电位计测试溶液的ph值,并向其中加入10%的hcl或10%的naoh进行调节,调至ph为7.0为止;s3、过滤灭菌:取一纱布,将其折叠成6层,再用该纱布对s2中的溶液进行过滤,再将过滤后的溶液置于在120℃的环境下加热30min灭菌;s4、分装:取培养瓶对灭菌后的溶液进行装瓶,加塞压盖密封,再在培养瓶表面贴附标签。对比例二:原料组成:硅胶rt601a800份、硅胶rt601b50份和氢氧化钠2份、牛肉膏13份、琼脂7份、蛋白胨8份、葡萄糖3份、氯化钠3份、l-精氨酸0.5份、乳酸钙1份、sps0.15份、tris1.4份和荧光物质8份。制备过程如下:s1、配制溶液:按量称取原料,依次加入到坩埚中,对其进行加热煮沸,再将称好的琼脂加入,搅拌混合并继续加热至完全融化;s2、调节ph值:用ph电位计测试溶液的ph值,并向其中加入10%的hcl或10%的naoh进行调节,调至ph为7.0为止;s3、过滤灭菌:取一纱布,将其折叠成6层,再用该纱布对s2中的溶液进行过滤,再将过滤后的溶液置于在120℃的环境下加热30min灭菌;s4、分装:取培养瓶对灭菌后的溶液进行装瓶,加塞压盖密封,再在培养瓶表面贴附标签。对比例三:原料组成:硅胶rt601a800份、硅胶rt601b50份和氢氧化钠2份、牛肉膏13份、琼脂7份、蛋白胨8份、葡萄糖3份、氯化钠3份、l-精氨酸0.5份、sps0.15份、tris1.4份和荧光物质8份。制备过程如下:s1、配制溶液:按量称取原料,依次加入到坩埚中,对其进行加热煮沸,再将称好的琼脂加入,搅拌混合并继续加热至完全融化;s2、调节ph值:用ph电位计测试溶液的ph值,并向其中加入10%的hcl或10%的naoh进行调节,调至ph为7.0为止;s3、过滤灭菌:取一纱布,将其折叠成6层,再用该纱布对s2中的溶液进行过滤,再将过滤后的溶液置于在120℃的环境下加热30min灭菌;s4、分装:取培养瓶对灭菌后的溶液进行装瓶,加塞压盖密封,再在培养瓶表面贴附标签。对实施例一、对比例一~对比例三中的s1步骤进行计时,观察其完全融化时所用时间,并记录于下表中:实施例一对比例一对比例二对比例三时间5.3min7.2min8.1min13.1min由上表数据可知,在加入苯甲酸钠或乳酸钙后,都可对融合的速率进行提高,而同时加入苯甲酸钠和乳酸钙,能够进一步提高融合速率,从而提高制备的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