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搅拌功能的大豆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8092发布日期:2020-12-18 13:1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搅拌功能的大豆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搅拌功能的大豆发酵罐。



背景技术:

大豆通称黄豆,为双子叶植物纲、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高三十至九十厘米,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三小叶,托叶具脉纹,被黄色柔毛,小叶宽卵形,纸质,总状花序短的少花,长的多花,大豆脂肪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种脂肪里含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大豆脂肪可以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所以大豆对于动脉硬化患者来说,是一种理想的营养品,大豆根据加工需要会进行发酵处理,但是现有的大豆发酵装置,不能对大豆进行搅动,因而造成大豆发酵不均匀,延长发酵时间,降低发酵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搅拌功能的大豆发酵罐,具备提高发酵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大豆发酵装置,不能对大豆进行搅动,因而造成大豆发酵不均匀,延长发酵时间,降低发酵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搅拌功能的大豆发酵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罐体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罐体的左侧连通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输送箱,所述输送箱的出料管与罐体连通,所述罐体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罐体的底部连通有卸料管,所述卸料管的底部连通有导流箱。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与输送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罩,所述罐体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输送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输送箱并固定连接有输送绞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输送绞龙旋转,输送绞龙旋转将大豆向罐体的内腔输送,节省人力,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杆旋转,第一转杆表面的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的传动,带动第二皮带轮和第二转杆旋转,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带动搅拌杆旋转对大豆进行搅动,提高发酵效率,解决了现有的大豆发酵装置,不能对大豆进行搅动,因而造成大豆发酵不均匀,延长发酵时间,降低发酵效率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板和立柱,起到了对送料机构稳定支撑的效果,通过设置排气管,起到了排气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合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送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流箱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混合机构;21、第一电机;22、第一转杆;23、第一皮带轮;24、第二转杆;25、第二皮带轮;26、搅拌杆;3、送料机构;31、输送箱;32、第二电机;33、输送绞龙;4、支撑板;5、立柱;6、外罩;7、排气管;8、导流板;9、卸料管;10、导流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罐体1、混合机构2、第一电机21、第一转杆22、第一皮带轮23、第二转杆24、第二皮带轮25、搅拌杆26、送料机构3、输送箱31、第二电机32、输送绞龙33、支撑板4、立柱5、外罩6、排气管7、导流板8、卸料管9和导流箱10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4,一种具有自动搅拌功能的大豆发酵罐,包括罐体1,罐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罩6,罐体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排气管7,罐体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8,罐体1的底部连通有卸料管9,卸料管9的底部连通有导流箱10,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混合机构2,混合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21的输出轴贯穿罐体1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22,第一转杆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23,第一转杆22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二转杆24,第二转杆2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5,第一皮带轮23与第二皮带轮25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一转杆22和第二转杆24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26,罐体1的左侧连通有送料机构3,送料机构3包括输送箱31,罐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柱5,立柱5的顶部与输送箱31固定连接,输送箱31的出料管与罐体1连通,输送箱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2,第二电机32的输出轴贯穿输送箱31并固定连接有输送绞龙33,通过第二电机32的输出轴带动输送绞龙33旋转,输送绞龙33旋转将大豆向罐体1的内腔输送,节省人力,第一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杆22旋转,第一转杆22表面的第一皮带轮23通过皮带的传动,带动第二皮带轮25和第二转杆24旋转,第一转杆22和第二转杆24带动搅拌杆26旋转对大豆进行搅动,提高发酵效率,解决了现有的大豆发酵装置,不能对大豆进行搅动,因而造成大豆发酵不均匀,延长发酵时间,降低发酵效率的问题。

使用时,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上述电气元件,通过第二电机32的输出轴带动输送绞龙33旋转,输送绞龙33旋转将大豆向罐体1的内腔输送,节省人力,第一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杆22旋转,第一转杆22表面的第一皮带轮23通过皮带的传动,带动第二皮带轮25和第二转杆24旋转,第一转杆22和第二转杆24带动搅拌杆26旋转对大豆进行搅动,提高发酵效率。



本技术:
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申请文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申请文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自动搅拌功能的大豆发酵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混合机构(2),所述混合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1),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轴贯穿罐体(1)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22),所述第一转杆(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23),所述罐体(1)的左侧连通有送料机构(3),所述送料机构(3)包括输送箱(31),所述输送箱(31)的出料管与罐体(1)连通,所述罐体(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8),所述罐体(1)的底部连通有卸料管(9),所述卸料管(9)的底部连通有导流箱(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搅拌功能的大豆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柱(5),所述立柱(5)的顶部与输送箱(3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搅拌功能的大豆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罩(6),所述罐体(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排气管(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搅拌功能的大豆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22)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二转杆(24),所述第二转杆(2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5),所述第一皮带轮(23)与第二皮带轮(25)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22)和第二转杆(24)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搅拌功能的大豆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箱(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2),所述第二电机(32)的输出轴贯穿输送箱(31)并固定连接有输送绞龙(3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搅拌功能的大豆发酵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罐体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输送绞龙旋转,输送绞龙旋转将大豆向罐体的内腔输送,节省人力,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杆旋转,第一转杆表面的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的传动,带动第二皮带轮和第二转杆旋转,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带动搅拌杆旋转对大豆进行搅动,提高发酵效率,解决了现有的大豆发酵装置,不能对大豆进行搅动,因而造成大豆发酵不均匀,延长发酵时间,降低发酵效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郑广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营口海纳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4
技术公布日:2020.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