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解蛋白反应釜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7655发布日期:2021-02-20 19:5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解蛋白反应釜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蛋白粉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水解蛋白反应釜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蛋白粉是以蛋白原料经酶解后所制得,为淡黄色或近灰黄色的粉状物,易潮解,溶于水,含氨基氮应为总氮(n)的50%以上,可为机体合成代谢提供必需的氨基酸,进入人体可以维持体内氮的平衡,用于营养不良、因蛋白质消化吸收不良或蛋白质的补充等,亦可添加到饮料中。现在一般通过酶解技术实现对蛋白质的水解。因此需要将蛋白质与蛋白酶置于反应釜内进行较长时间的反应,所以为了反映彻底,需要对其进行搅拌。现阶段的搅拌装置均是朝同一旋向搅拌,长时间不切换搅拌方向会出现水漩涡,导致出现搅拌效率较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鉴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解蛋白反应釜的搅拌装置,能够实现反应釜内部的异向搅动,从而提升搅拌效果。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水解蛋白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上部架设桥架,桥架上固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向下伸入至壳体中,第一转轴的表面均布有若干第一搅拌桨,在第一转轴上还设置有与其同轴线的第一传动轮;在壳体的内壁上环设有与第一传动轮同轴线的传动环;传动环与第一传动轮之间行星状分布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传动轮,第二转动轮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均布有若干第二搅拌桨;所述传动环的上、下端面上环向的设置有限位环,所述第二传动轮滑动配合的嵌设于限位环之间。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传动环三者的接触面均为齿轮结构。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第二传动轮的表面硬度大于第一传动轮以及传动环的表面硬度。
[0008]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先将需酶解的原料投放至壳体中,然后启动电机,此时第一转轴在电机驱动下发生转动进而带动其表面所均布的第一搅拌桨发生转动,第一搅拌桨对壳体内的原料产生搅拌作用。与此同时,第二传动轮在第一传动轮的作用自身即发生自转,同时还绕第一传动轮进行公转。与第二传动轮连接的第二转轴则与第二传动轮具有相同的运动轨迹。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转动轮与第一传动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之间为反方向搅动。
[0009]
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壳体中的原料即使在第一搅拌桨而第二搅拌桨长时间的搅拌下也不会出现水漩涡,保证了搅拌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2]
附图标记:1.壳体
ꢀꢀ
2.桥架
ꢀꢀ
3.电机
ꢀꢀ
4.第一转轴
ꢀꢀ
5.第一搅拌桨
ꢀꢀ
6.第一传动轮
ꢀꢀ
7.传动环
ꢀꢀ
8.第二传动轮
ꢀꢀ
9.第二转轴
ꢀꢀ
10.第二搅拌桨
ꢀꢀ
11.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
如图1所示的一种水解蛋白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包括壳体1,该壳体为不锈钢材质制成,在壳体下部设置有排液管,壳体内部则设置有温度调节机构(图中未示出)。而在壳体的上部则设置有桥架2,在桥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一台电机3,该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并可转动的穿过桥架。在电机3的输出轴端部与其同轴线的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一转轴4,该第一转轴向下伸入至壳体中。在第一转轴上均匀布置有 若干第一搅拌桨5。同时,在第一转轴上还与其同轴线的设置有第一传动轮6。优选的,为了方便原料进入至壳体中,第一传动轮的中间镂空。
[0015]
如图1、图2所示,在壳体1的内壁上环设有与第一传动轮6处于同一高度的传动环7。该第一传动环和第一传动轮同轴线,并且二者之前留有环状间隙。而在该环状间隙中则呈行星状分布的设置有至少一个的第二传动轮8,该第二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轮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分别与第一传动以及传动环相接触。于此同时,在第二传动轮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二转轴9,该第二转轴的表面均布有若干第二搅拌桨10。而为了防止第二传动轮掉落,在传动环的上、下端面上环向的设置有限位环11,第二传动轮的一部分滑动配合的卡设于限位环之间。
[0016]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保证传动的稳定性,第一传动轮6、第二传动轮8、传动环7三者的接触面均为齿型结构且上述三者彼此啮合。
[0017]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延长第二传动轮8的使用寿命,第二传动轮8的表面硬度大于第一传动轮6、传动环7的表面硬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