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塑料件的表面防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22625发布日期:2021-06-11 21:3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塑料件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塑料件的表面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件在冰箱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如抽屉、瓶框、饰条等,这些注塑件多为外观面,实际使用时需要在表面贴敷pe膜进行防护。这种防护方式既可以避免碰撞、摩擦在注塑件表面形成划痕,又可以避免灰尘、污渍直接吸附在注塑件表面。然而在注塑件表面贴敷pe膜多为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且贴敷时容易出现起皱、气泡等缺陷。如果注塑件有凸台或凹坑,pe膜无法完成覆盖,即pe膜可以很好的覆盖在平面位置,而无法覆盖在曲面位置,使得pe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何克服pe膜的使用缺陷,并显著提升防护工序的操作效率和便利性,是注塑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塑料件的表面防护方法,通过将混合乳液沿着注塑件表面进行均匀涂覆,并置于隧道炉内烘烤,使得混合乳液在注塑件表面固化形成一层保护膜,解决了现有的pe膜无法较好的覆盖在注塑件曲面位置,如凸台或凹坑以及pe膜防护工序中费时费力,且贴敷时容易出现起皱、气泡等缺陷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适用于塑料件的表面防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下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配置混合乳液:颜料0.5%-1.5%,填料1%-3%,消泡剂0.2%-0.5%,流平剂0.1%-0.4%,增稠剂0.5%-1%,聚氨酯乳液93.6%-97.7%;

步骤二,将上述混合乳液混合均匀,并将混合乳液沿着注塑件表面进行均匀涂覆;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经过混合乳液涂覆的注塑件置于隧道炉内,并在85-110℃的温度下烘烤3-5min,使得混合乳液在注塑件表面固化形成一层保护膜。

其中,所述混合乳液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颜料0.5%,填料2%,消泡剂0.2%,流平剂0.1%,增稠剂0.5%,聚氨酯乳液96.7%。

其中,所述步骤二中配置的混合乳液通过双轴搅拌机混合均匀。

其中,所述步骤二中涂覆的方式为喷涂、浸涂、刷涂或滚涂中的一种。

其中,步骤三中隧道炉内温度为95℃,且所述注塑件烘烤时间为3min。

其中,步骤三中保护膜的成膜厚度为30μ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混合乳液沿着注塑件表面进行均匀涂覆,不受注塑件表面形状的限制,而采用pe膜进行防护时,pe膜仅能贴敷在光滑平整的面,由多个面需要保护时,需要分多次操作,费时费力;所以

本技术:
突破了pe膜难以贴敷在曲面上的技术限制。

2、本发明通过在抽屉表面固化成膜,使得成膜表面硬度较高,耐酸、耐碱性能较好;既可以有效保护注塑件免受外界冲击,又可以保护注塑件免受污渍的侵蚀。

3、本发明通过将步骤二中经过混合乳液涂覆的注塑件置于隧道炉内烘烤,使得保护膜成膜均匀、连续、易于剥离,且不会对抽屉本身造成损伤;而且混合乳液施工中不会出现起皱、气泡等问题,克服了pe覆膜的质量缺陷。

4、本发明通过混合乳液中增加颜料,赋予成膜不同的色彩,使膜材既有防护的功能,又兼具装饰的功能。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为一种适用于塑料件的表面防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下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配置混合乳液:颜料0.5%,填料2%,消泡剂0.2%,流平剂0.1%,增稠剂0.5%,聚氨酯乳液96.7%;

步骤二,将上述混合乳液混合均匀,并将混合乳液沿着注塑件表面进行均匀涂覆,对注塑件需要保护的位置进行涂覆,不受注塑件表面形状的限制,而采用pe膜进行防护时,pe膜仅能贴敷在光滑平整的面,由多个面需要保护时,需要分多次操作,费时费力;而且在注塑件比如抽屉的内凹位置,无法贴敷pe膜,进而无法通过贴敷pe膜达到保护抽屉内凹位置的目的,本申请突破了pe膜难以贴敷在曲面上的技术限制;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经过混合乳液涂覆的注塑件置于隧道炉内,并在95℃的温度下烘烤3min,使得混合乳液在注塑件表面固化形成一层保护膜,起到保护注塑件的作用,注塑件比如抽屉,运输至生产线或装配到冰箱上,亦或者冰箱送到消费者家中,如果不需要防护,此时可以将保护膜从抽屉上撕下来,成膜均匀、连续、易于剥离,且不会对抽屉本身造成损伤,而且由于混合乳液中增加颜料,赋予成膜不同的色彩,使膜材既有防护的功能,又兼具装饰的功能,而且混合乳液施工中不会出现起皱、气泡等问题,克服了pe覆膜的质量缺陷。

其中,步骤二中配置的混合乳液通过双轴搅拌机混合均匀。

其中,步骤二中涂覆的方式为喷涂、浸涂、刷涂或滚涂中的一种,与pe覆膜相比,效率更高,操作更简单。

其中,步骤三中保护膜的成膜厚度为30μm,比如在对塑料抽屉表面进行喷涂时,在抽屉表面固化成膜,成膜厚度为30μm使得成膜表面硬度较高,耐酸、耐碱性能较好;既可以有效保护注塑件免受外界冲击,又可以保护注塑件免受污渍的侵蚀。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塑料件的表面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下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配置混合乳液:颜料0.5%-1.5%,填料1%-3%,消泡剂0.2%-0.5%,流平剂0.1%-0.4%,增稠剂0.5%-1%,聚氨酯乳液93.6%-97.7%;

步骤二,将上述混合乳液混合均匀,并将混合乳液沿着注塑件表面进行均匀涂覆;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经过混合乳液涂覆的注塑件置于隧道炉内,并在85-110℃的温度下烘烤3-5min,使得混合乳液在注塑件表面固化形成一层保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塑料件的表面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乳液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颜料0.5%,填料2%,消泡剂0.2%,流平剂0.1%,增稠剂0.5%,聚氨酯乳液96.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塑料件的表面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配置的混合乳液通过双轴搅拌机混合均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塑料件的表面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涂覆的方式为喷涂、浸涂、刷涂或滚涂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塑料件的表面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隧道炉内温度为95℃,且所述注塑件烘烤时间为3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塑料件的表面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保护膜的成膜厚度为30μ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塑料件的表面防护方法,属于塑料件防护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照下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配置混合乳液:颜料0.5%‑1.5%,填料1%‑3%,消泡剂0.2%‑0.5%,流平剂0.1%‑0.4%,增稠剂0.5%‑1%,聚氨酯乳液93.6%‑97.7%;步骤二,将上述混合乳液混合均匀,并将混合乳液沿着注塑件表面进行均匀涂覆;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经过混合乳液涂覆的注塑件置于隧道炉内,并在85‑110℃的温度下烘烤3‑5mi n。本发明通过将混合乳液沿着注塑件表面进行均匀涂覆,并置于隧道炉内烘烤后形成一层保护膜,解决了现有的PE膜无法较好的覆盖在注塑件曲面位置,且贴敷时容易出现起皱、气泡等缺陷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许灿;蔡训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4
技术公布日:2021.06.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