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动物蛋白发酵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53989发布日期:2021-10-09 02:5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蛋白发酵产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动物蛋白发酵产品。


背景技术:

2.杀菌指的是杀灭物体中的致病菌的过程,但物体中还含有芽孢、嗜热菌等非致病菌,杀菌与灭菌的区别在于此。灭菌为消灭一切菌类。直列套管式换热器杀菌系统,因其在较高蒸汽压力及超高温状态下所具备的可靠工作性能,尤其连续工作时间可长达十多个小时,从而获得了比板式杀菌系统更为广泛的应用,此外微波杀菌是利用了电磁场的热效应和生物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微波对细菌的热效应会使蛋白质变性,使细菌失去营养、繁殖和生存的条件而死亡。
3.目前现有动物蛋白发酵产品在于实际使用时,缺乏具有杀菌作用的动物蛋白发酵产品制备方法,实际动物蛋白发酵产品其自身有害菌较多,实际使用无法保护动植物免受病原菌的危害。
4.为此,我们研发出了新的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动物蛋白发酵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动物蛋白发酵产品,解决了上述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动物蛋白发酵产品,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9.s1.酵素制备,选取体积比例为95%畜禽肉+5%葡萄糖进行混合,并将上述原料通过搅拌设备的反应釜进行混合充分;接种特定功能微生物菌剂,发酵制备为动物蛋白发酵产品(以下简称动物酵素或酵素)。
10.s2.称取适量酵素,放入无菌三角瓶中,无菌生理盐水浸泡搅拌均匀,分别制成1:10、1:100及1:500的稀释液。无菌纱布过滤两次去除沉淀,备用;
11.s3.选择环境和畜禽产品中最普遍存在的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作为消杀对象。将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于假单胞cfc固体培养基和lb培养基上,置37℃培养15h活化。取活化后的单菌落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至菌液浓度约为109‑
10
10
cfu/ml。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10倍系列稀释,使细菌浓度达到约107cfu/ml,备用。
12.s4.实验设酵素实验组、对照组共四个实验组。
13.(1)酵素实验组:分别取2ml三种不同稀释度的酵素提取液于无菌试管中,再加入10μl菌液振荡使其均匀。
14.(2)阴性对照组: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2ml的无菌生理盐水,再加入10μl菌液振荡
均匀。
15.(3)空白对照组:取两只试管只加入2ml无菌生理盐水。
16.(4)阳性对照组:按新洁尔灭说明书1:4稀释,作用时间5mi n,再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2ml的新洁尔灭稀释液,再加入10μl菌液振荡使其均匀。
17.s5.模拟消杀对象环境状态。将所有试管中的液体在室温下孵育3h,取10μl液体涂布于假单胞cfc平板和麦康凯培养基平板,37℃培养15h,平板计数法观察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以评估酵素杀菌效果。
19.(三)有益效果
2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动物蛋白发酵产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该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动物蛋白发酵产品,通过采用具有杀菌作用的动物蛋白发酵产品制备方法,使动物蛋白发酵产品其自身被有效灭菌,实际使用可以保护动物蛋白发酵产品免受病原菌的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一:
2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动物蛋白发酵产品,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25.s1.酵素制备,选取体积比例为95%畜禽肉+5%葡萄糖进行混合,并将上述原料通过搅拌设备的反应釜进行混合充分;接种特定功能微生物菌剂,发酵制备为动物蛋白发酵产品(以下简称动物酵素或酵素)。
26.s2.称取适量酵素,放入无菌三角瓶中,无菌生理盐水浸泡搅拌均匀,分别制成1:10、1:100及1:500的稀释液。无菌纱布过滤两次去除沉淀,备用;
27.s3.选择环境和畜禽产品中最普遍存在的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作为消杀对象。将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于假单胞cfc固体培养基和lb培养基上,置37℃培养15h活化。取活化后的单菌落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至菌液浓度约为109‑
10
10
cfu/ml。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10倍系列稀释,使细菌浓度达到约107cfu/ml,备用。
28.s4.实验设酵素实验组、对照组共四个实验组。
29.(1)酵素实验组:分别取2ml三种不同稀释度的酵素提取液于无菌试管中,再加入10μl菌液振荡使其均匀。
30.(2)阴性对照组: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2ml的无菌生理盐水,再加入10μl菌液振荡均匀。
31.(3)空白对照组:取两只试管只加入2ml无菌生理盐水。
32.(4)阳性对照组:按新洁尔灭说明书1:4稀释,作用时间5mi n,再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2ml的新洁尔灭稀释液,再加入10μl菌液振荡使其均匀。
33.s5.模拟消杀对象环境状态。将所有试管中的液体在室温下孵育3h,取10μl液体涂布于假单胞cfc平板和麦康凯培养基平板,37℃培养15h,平板计数法观察铜绿假单胞菌和
大肠杆菌的数量以评估酵素杀菌效果。
34.实施例二:
3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四种酵素(农用氨基酸酵素、饲用氨基酸酵素、养元酵素、猪骨酵素)不同稀释度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不同,所述铜绿假单胞菌计数结果发现,农用酵素的500倍稀释比例、猪骨酵素的100倍和500倍稀释比例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养元酵素的100倍稀释比例也表现出一定的杀菌效果。其余稀释比例的酵素对其无杀菌效果,由大肠杆菌计数结果可以发现,四种酵素各稀释比例对于大肠,杆菌均无抑制或杀菌效果,从统计数据看,四种酵素对大肠杆菌的增殖表现出一定促进作用。
36.实施例三:
37.酵素对两种菌的作用效果表现不一,分析原因如下:
38.(1)酵素本身可视为一种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其中的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可为细菌提供一定程度的生长条件,例如:本次实验中表现出了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的现象。
39.(2)酵素中某些活性物质有一定的选择性杀菌效果,如饲用氨基酸酵素和猪骨酵素对铜绿假单胞的有杀菌活性。
40.(3)酵素中发挥促生长活性和杀菌活性的两种物质随着稀释比例的变化处于一个动态博弈过程,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如饲用氨基酸酵素和猪骨酵素以及养元都有一个最适稀释比例,低于此比例可能促生长,高于这个比例又可能无杀菌活性。
41.(4)不同生产批次酵素中活性物质含量的稳定性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导致最适稀释比例可能会有变化。
4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