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SARS-COV-2-刺突蛋白抗体和抗原结合片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86895发布日期:2023-09-01 08:15阅读:60来源:国知局
抗SARS-COV-2-刺突蛋白抗体和抗原结合片段的制作方法

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与野生型sars-cov-2的刺突蛋白结合的分离抗体及其变体,例如α(b.1.1.7)、β(b.1.351)、γ(p.1))、delta(b.1.617.2)和omicron(ba.1或ba.2)。


背景技术:

1、sars-cov-2属于巢状病毒科冠状病毒科的冠状病毒属,在人类已知的所有 rna病毒中具有最大的基因组,长度为27至32kb。sars-cov-2至少有四种主要结构蛋白,包括刺突蛋白(s蛋白)、膜蛋白(m蛋白)、包膜蛋白(e蛋白)和核衣壳蛋白(n蛋白)。病毒进入细胞取决于s蛋白和s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s 蛋白有两个亚基s1和s2,rbd位于s1亚基上。rbd的功能是识别宿主细胞表面受体并介导与宿主细胞的融合。n蛋白是一种碱性磷蛋白,其中心区域与病毒基因组 rna结合形成卷曲的核衣壳螺旋,是包膜病毒遗传物质的核心结构,是感染细胞中表达最高的病毒蛋白之一.

2、本领域需要rbd结构域刺突蛋白sars-cov-2中和抗体,特别是在体内具有延长的半衰期的抗体。


技术实现思路

1、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分离的单克隆抗体,其结合包含seq id no:106或seq idno:108或seq id no:110所示氨基酸序列的sars-cov-2刺突蛋白,其中所述分离的抗体包含:

2、一个免疫球蛋白恒定区,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cdr)(lcdr1、lcdr2和 lcdr3)包含在一个轻链可变区(lvr)中,该轻链可变区(lvr)包含 lcdr1:seq id no:10、lcdr2:seq idno:11和lcdr3:seq id no:12,以及包含在包含hcdr1:seq id no:13、hcdr2:seq id no:14的重链可变区(hvr)内的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cdr)(hcdr1、hcdr2和 hcdr3)和hcdr3:seqid no:15;

3、一个免疫球蛋白恒定区,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cdr)(lcdr1、lcdr2和 lcdr3)包含在一个轻链可变区(lvr)中,该轻链可变区(lvr)包含 lcdr1:seq id no:20、lcdr2:seq idno:21和lcdr3:seq id no:22,和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cdr)(hcdr1、hcdr2和hcdr3)包含在包含hcdr1:seq id no:23、hcdr2:seq id no:24的重链可变区 (hvr)内和hcdr3:seq idno:25;

4、一个免疫球蛋白恒定区,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cdr)(lcdr1、lcdr2和 lcdr3)包含在一个轻链可变区(lvr)中,包括lcdr1:seq id no: 30、lcdr2:seq id no:31和lcdr3:seqid no:32,以及包含在包含 hcdr1:seq id no:33、hcdr2:seq id no:34的重链可变区(hvr)内的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cdr)(hcdr1、hcdr2和hcdr3)和hcdr3:seq id no:35;

5、一个免疫球蛋白恒定区,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cdr)(lcdr1、lcdr2和 lcdr3)包含在一个轻链可变区(lvr)中,包括lcdr1:seq id no:40、 lcdr2:seq id no:41和lcdr3:seqid no:42,和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 (cdr)(hcdr1、hcdr2和hcdr3)包含在包含hcdr1:seq idno:43、 hcdr2:seq id no:44的重链可变区(hvr)内和hcdr3:seq id no: 45。

6、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sars-cov-2rbd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在检测或诊断或中和sars-cov-2的试剂或疫苗或药物中的应用,其中药物包括sars-cov-2rbd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稀释剂或载体;本发明还提供了编码上述 sars-cov-2rbd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核酸和含有上述核酸的表达盒、重组载体、重组细菌或转基因细胞系。本发明还提供了表达盒、重组载体、重组细菌或转基因细胞系在产品制备中的应用。

7、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组合以上或本文所讨论的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组件,并且这样的组合包含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上述或本文讨论的任何特定值可以与上述或本文讨论的另一个相关值组合以列举一个范围,该范围的值表示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并且这样的范围包含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分离的单克隆抗体,其结合包含seq id no:106或seq id no:108或seq id no:110所示氨基酸序列的sars-cov-2刺突蛋白,其中所述分离的抗体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的抗体,其中

3.权利要求1的分离抗体,其中所述免疫球蛋白恒定区是igg1恒定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抗体,其为重组抗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抗体结合sars-cov-2刺突蛋白的rbd结构域,所述rbd结构域包含seq id no:107或seq id no:10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seq id no:111。

6.权利要求1的分离的抗体,其中所述分离的抗体具有至少一种本文所述的免疫球蛋白恒定区取代。

7.权利要求1的分离抗体,其中所述分离抗体在免疫球蛋白恒定区中具有lala取代。

8.一种药物组合物,包含前述权利要求的分离的抗体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

9.一种与冠状病毒刺突蛋白(cov-s)特异性结合的分离重组抗体,其中分离抗体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特征:

10.权利要求9的分离的抗体,其中所述分离的抗体具有至少一种本文所述的免疫球蛋白恒定区取代。

11.一种分离的重组抗体,可特异性结合冠状病毒刺突蛋白(rbd-cov-s)上的rbd结构域,其中该抗体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特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离抗体,其中所述分离抗体具有至少一种本文所述的免疫球蛋白恒定区取代。

13.如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抗体,包括:

14.如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包含免疫球蛋白,所述免疫球蛋白包含表1的单一抗体的hvr和lvr。

15.一种抗原结合蛋白,其与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竞争结合cov-s。

16.一种抗原结合蛋白,与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结合至与cov-s相同的表位或与cov-s上的重叠表位结合。

17.如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包含一种或多种以下特性:

18.根据权利要求9-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cov-s为sars-cov-2-s。

19.一种复合物,其包含与cov-s多肽结合的权利要求9-16中任一项的抗体。

20.权利要求19的复合物,其中所述cov-s是sars-cov-2-s。

21.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的抗体的方法,包括: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宿主细胞是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23.一种抗体,它是权利要求21或22的方法的产物。

24.一种多肽,包括: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多肽,其中所述分离的抗体具有至少一种本文所述的免疫球蛋白恒定区取代。

26.编码权利要求24或25的多肽的多核苷酸。

27.一种包含权利要求26的多核苷酸的载体。

28.一种宿主细胞,其包含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权利要求24-2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或多核苷酸或载体。

29.一种组合物或试剂盒,其包含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以及另外的治疗剂。

30.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抗原结合蛋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以及任选的另外的治疗剂。

31.一种容器或注射装置,其包含权利要求1-18、29和30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组合物。

32.一种抑制sars-cov-2变体复制的方法,包括将sars-cov-2变体与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接触,其中,所述sars-cov-2变体为伽玛(p.1)、delta(b.1.617.2)或omicron(b.1.1.529)。

33.一种在有需要的受试者中治疗sars-cov-2变体感染的方法,包括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sars-cov-2变体2是gamma(p.1)、delta(b.1.617.2)或omicron(b.1.1.529)。

34.权利要求33的方法,其中所述治疗有效量在约0.002mg/kg和100mg/kg之间。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经皮下、静脉内或肌内施用。

36.一种在有需要的受试者中预防sars-cov-2变体感染的方法,包括向所述受试者施用预防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的抗体,其中所述sars-cov-2变体2是gamma(p.1)、delta(b.1.617.2)或omicron(b.1.1.529)。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原结合蛋白经皮下、静脉内或肌内施用。

38.一种将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的抗体施用到受试者体内的方法,包括将所述抗体注射到受试者体内。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抗体皮下、静脉内或肌内注射到所述受试者的身体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与野生型SARS‑CoV‑2的刺突蛋白结合的分离抗体及其变体,例如α(B.1.1.7)、β(B.1.351)、γ(P.1))、delta(B.1.617.2)和omicron(BA.1或BA.2)。

技术研发人员:黄爱龙,程国锋,杨成勇,金艾顺,李婷婷,韩晓建,王应明,胡超,罗飞扬,陆冰霞,林翠翠,罗书慧,陆婷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明道浩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