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新鲜油料直接制备食用油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118846发布日期:2022-11-09 06:3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新鲜油料直接制备食用油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油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新鲜油料直接制备食用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油料作物是以榨取油脂为主要用途的一类作物。目前,利用油料制备食用油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压榨法、溶剂浸出法、水酶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其中压榨法、溶剂浸出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对油脂原料的水分含量要求高,当水分低到一定范围,油料出油率才能达到高水平;水酶法是将油脂原料粉细,加水调节ph后,再加入生物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油脂提取,此方法对油脂原料粉碎细度要求十分严格。而人们对油脂原料水分的控制是通过自然晾晒和机械烘干的方式进行,水分控制过程周期长,并且新鲜油料采摘后,由于油料离开母体而产生营养物质内耗,且在水分控制过程中油脂质量下降,后续可能需要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和冬化等进行油脂精炼,这样不仅造成食用油的营养价值下降,还可能或多或少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可提高油料利用率,提升食用油品质的利用油料直接制备食用油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新鲜油料直接制备食用油的方法。
4.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新鲜油料直接制备食用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将新鲜油料与水混合,依次进行破壁和榨汁,得油料乳浆和固体渣;
7.(2)将上述所得油料乳浆调节ph值至4~6.5,边搅拌边加热至 65~85℃,加入破乳助剂,保温,继续搅拌30~60min,得混合物料;
8.(3)对上述所得混合物料进行离心,得轻相食用油;
9.(4)对上述所得轻相食用油进行真空脱水,得粗制食用油;
10.(5)对上述所得粗制食用油进行冷提除去破乳助剂,得食用油。
11.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油料包括油茶果、油沙豆、椰子、向日葵、芝麻、花生、大豆或油菜籽,所述油茶果、向日葵或花生的含壳率独立< 2%。
12.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油料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g:0.3~0.8ml,所述破壁后新鲜油料的粒径为0.1~1mm,所述榨汁采用螺旋压榨,所述螺旋压榨的推进压力为0.3~0.6mpa,所述油料乳浆的含水量为45~70%。
13.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调节ph值的组分包括柠檬酸;
14.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0~30r/min;
15.所述破乳助剂的加入量为油料乳浆质量的0.5~1.5%,所述破乳助剂为单甘油脂肪酸酯和/或双甘油脂肪酸酯,所述单甘油脂肪酸酯和双甘油脂肪酸酯独立为食品级。
16.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离心为三相离心,所述三相离心的转速为 5000~10000r/min,所述三相离心的时间为5~20min。
17.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真空脱水过程中的真空度为
ꢀ‑
0.098~-0.090mpa,所述真空脱水过程中的油温为80~100℃,所述真空脱水的时间为30~50min。
18.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冷提的温度为4~20℃,所述冷提的时间为4~10h。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0.1、本发明采用新鲜油料制汁提油,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用油的营养活性成分和原生态清香风味,大大提升了食用油的营养价值。
21.2、采用本发明工艺,避免了因新鲜油料长时间堆放、贮存而导致发生霉变及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升高的现象,提高了食用油的品质。
22.3、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出油率高,安全无污染。
23.4、本发明采用新鲜油料直接提油,避免油料晾晒、烘干,大大缩短了制油周期且降低了能耗。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新鲜油料直接制备食用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5.(1)将新鲜油料与水混合,依次进行破壁和榨汁,得油料乳浆和固体渣;
26.(2)将上述所得油料乳浆调节ph值至4~6.5,边搅拌边加热至 65~85℃,加入破乳助剂,保温,继续搅拌30~60min,得混合物料;
27.(3)对上述所得混合物料进行离心,得轻相食用油;
28.(4)对上述所得轻相食用油进行真空脱水,得粗制食用油;
29.(5)对上述所得粗制食用油进行冷提除去破乳助剂,得食用油。
30.在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油料优选包括油茶果、油沙豆、椰子、向日葵、芝麻、花生、大豆或油菜籽,进一步优选为油茶果;所述油茶果、向日葵或花生的含壳率独立优选<2%。
31.在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油料与水的混合比例优选为 1g:0.3~0.8ml,进一步优选为1g:0.4~0.7ml,更进一步优选为1g:0.6ml;所述破壁后新鲜油料的粒径优选为0.1~1mm,进一步优选为0.4~0.6mm,更进一步优选为0.5mm;所述榨汁优选采用螺旋压榨,所述螺旋压榨的推进压力优选为0.3~0.6mpa,进一步优选为0.35~0.55mpa,更进一步优选为0.4mpa;所述油料乳浆的含水量优选为45~70%,进一步优选为55~60%,更进一步优选为58%。
32.在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将上述所得油料乳浆调节ph值至4~6.5,边搅拌边加热至65~85℃,加入破乳助剂,保温,继续搅拌30~60min,得混合物料,进一步优选为将上述所得油料乳浆调节ph值至5,边搅拌边加热至75℃,加入破乳助剂,保温,继续搅拌45min,得混合物料。温度过高会造成营养成分损失,影响油品质,温度过低会导致不出油。
33.在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调节ph值的组分优选包括柠檬酸。
34.在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搅拌的转速优选为10~30r/min,进一步优选为15~25r/min,更进一步优选为20r/min。
35.在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破乳助剂的加入量优选为油料乳浆质量的0.5~
1.5%,进一步优选为0.8~1.2%,更进一步优选为1%;所述破乳助剂优选为单甘油脂肪酸酯和/或双甘油脂肪酸酯,进一步优选为单甘油脂肪酸酯和双甘油脂肪酸酯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单甘油脂肪酸酯和双甘油脂肪酸酯的质量比优选为7~9:1,进一步优选为8:1;所述单甘油脂肪酸酯和双甘油脂肪酸酯独立优选为食品级。
36.在本发明中,步骤(3)中所述离心优选为三相离心,所述三相离心的转速优选为5000~10000r/min,进一步优选为7000~6000r/min,更进一步优选为7500r/min;所述三相离心的时间优选为5~20min,进一步优选为 13min。
37.在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真空脱水过程中的真空度优选为
ꢀ‑
0.098~-0.090mpa,进一步优选为-0.098mpa;所述真空脱水过程中的油温优选为80~100℃,进一步优选为80℃;所述真空脱水的时间优选为 30~50min,进一步优选为35~45min,更进一步优选为40min。
38.在本发明中,步骤(5)中所述冷提的温度优选为4~20℃,进一步优选为10~14℃,更进一步优选为12℃;所述冷提的时间优选为4~10h,进一步优选为6~8h,更进一步优选为7h。
3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40.以下实施例1~6和对比例1~4中选用的新鲜油料为油茶果(含油9.5%),所述油茶果的品种为“华硕”;所述食品级单甘油脂肪酸酯、食品级双甘油脂肪酸酯购买自佳力士添加剂(海安)有限公司;所述柠檬酸为食品级,纯度为99.5%。
41.实施例1
42.(1)将新鲜油茶果(含壳率<2%)与饮用水按照1g:0.3ml的比例混合,依次经破壁机破碎(破碎后油茶果的粒径为0.1mm)和螺旋压榨(推进压力为0.3mpa),得油茶果乳浆(所述油茶果乳浆的含水量为45%)和固体渣;
43.(2)将上述所得油茶果乳浆用食品级柠檬酸调节ph值至4,边搅拌边加热至65℃,然后按照油茶果乳浆质量的0.5%加入破乳助剂(食品级单甘油脂肪酸酯:食品级双甘油脂肪酸酯=7~9:1),保温,继续搅拌30min(搅拌转速为10r/min),得混合物料;
44.(3)将上述所得混合物料于5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三相离心5min,得轻相茶油;
45.(4)将上述所得轻相茶油于真空度为-0.095mpa,油温为100℃的条件下进行真空脱水30min,得粗制茶油;
46.(5)将上述所得粗制茶油于4℃的温度下冷提4h除去破乳助剂,得山茶油。
47.实施例2
48.(1)将新鲜油茶果(含壳率<2%)与饮用水按照1g:0.5ml的比例混合,依次经破壁机破碎(破碎后油茶果的粒径为0.5mm)和螺旋压榨(推进压力为0.4mpa),得油茶果乳浆(所述油茶果乳浆的含水量为55%)和固体渣;
49.(2)将上述所得油茶果乳浆用食品级柠檬酸调节ph值至5,边搅拌边加热至75℃,然后按照油茶果乳浆质量的1%加入破乳助剂(食品级单甘油脂肪酸酯:食品级双甘油脂肪酸酯=7~9:1),保温,继续搅拌45min(搅拌转速为20r/min),得混合物料;
50.(3)将上述所得混合物料于7500r/min的条件下进行三相离心13min,得轻相茶油;
51.(4)将上述所得轻相茶油于真空度为-0.098mpa,油温为80℃的条件下进行真空脱
水40min,得粗制茶油;
52.(5)将上述所得粗制茶油于12℃的温度下冷提7h除去破乳助剂,得山茶油。
53.实施例3
54.(1)将新鲜油茶果(含壳率<2%)与饮用水按照1g:0.8ml的比例混合,依次经破壁机破碎(破碎后油茶果的粒径为1mm)和螺旋压榨(推进压力为0.6mpa),得油茶果乳浆(所述油茶果乳浆的含水量为70%)和固体渣;
55.(2)将上述所得油茶果乳浆用食品级柠檬酸调节ph值至6.5,边搅拌边加热至85℃,然后按照油茶果乳浆质量的1.5%加入破乳助剂(食品级单甘油脂肪酸酯:食品级双甘油脂肪酸酯=7~9:1),保温,继续搅拌60min(搅拌转速为30r/min),得混合物料;
56.(3)将上述所得混合物料于10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三相离心20min,得轻相茶油;
57.(4)将上述所得轻相茶油于真空度为-0.096mpa,油温为90℃的的条件下进行真空脱水50min,得粗制茶油;
58.(5)将上述所得粗制茶油于20℃的温度下冷提10h除去破乳助剂,得山茶油。
59.实施例4
60.(1)将新鲜油茶果(含壳率<2%)与饮用水按照1g:0.4ml的比例混合,依次经破壁机破碎(破碎后油茶果的粒径为0.4mm)和螺旋压榨(推进压力为0.35mpa),得油茶果乳浆(所述油茶果乳浆的含水量为48%)和固体渣;
61.(2)将上述所得油茶果乳浆用食品级柠檬酸调节ph值至4.5,边搅拌边加热至70℃,然后按照油茶果乳浆质量的0.8%加入破乳助剂(食品级单甘油脂肪酸酯),保温,继续搅拌40min(搅拌转速为15r/min),得混合物料;
62.(3)将上述所得混合物料于于7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三相离心 13min,得轻相茶油;
63.(4)将上述所得轻相茶油于真空度为-0.096mpa,油温为80℃的条件下进行真空脱水35min,得粗制茶油;
64.(5)将上述所得粗制茶油于10℃的温度下冷提8h除去破乳助剂,得山茶油。
65.实施例5
66.(1)将新鲜油茶果(含壳率<2%)与饮用水按照1g:0.7ml的比例混合,依次经破壁机破碎(破碎后油茶果的粒径为0.6mm)和螺旋压榨(推进压力为0.55mpa),得油茶果乳浆(所述油茶果乳浆的含水量为64%)和固体渣;
67.(2)将上述所得油茶果乳浆用食品级柠檬酸调节ph值至5.5,边搅拌边加热至80℃,然后按照油茶果乳浆质量的1.2%加入破乳助剂(食品级单甘油脂肪酸酯:食品级双甘油脂肪酸酯=8:1),保温,继续搅拌50min(搅拌转速为25r/min),得混合物料;
68.(3)将上述所得混合物料于6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三相离心13min,得轻相茶油;
69.(4)将上述所得轻相茶油于真空度为-0.097mpa,油温为100℃的条件下进行真空脱水45min,得粗制茶油;
70.(5)将上述所得粗制茶油于14℃的温度下冷提9h除去破乳助剂,得山茶油。
71.实施例6
72.(1)将新鲜油茶果(含壳率<2%)与饮用水按照1g:0.6ml的比例混合,依次经破壁
机破碎(破碎后油茶果的粒径为0.3mm)和螺旋压榨(推进压力为0.35mpa),得油茶果乳浆(所述油茶果乳浆的含水量为58%)和固体渣;
73.(2)将上述所得油茶果乳浆用食品级柠檬酸调节ph值至4,边搅拌边加热至65℃,然后按照油茶果乳浆质量的1.5%加入破乳助剂(食品级双甘油脂肪酸酯),保温,继续搅拌40min(搅拌转速为10r/min),得混合物料;
74.(3)将上述所得混合物料于5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三相离心20min,得轻相茶油;
75.(4)将上述所得轻相茶油于真空度为-0.097mpa,油温为80℃的条件下进行真空脱水50min,得粗制茶油;
76.(5)将上述所得粗制茶油于12℃的温度下冷提10h除去破乳助剂,得山茶油。
77.对比例1
78.(1)将新鲜油茶果(含壳率为3%)与饮用水按照1g:0.2ml的比例混合,依次经破壁机破碎(破碎后油茶果的粒径为1.1mm)和螺旋压榨(推进压力为0.2mpa),得油茶果乳浆(所述油茶果乳浆的含水量为42%)和固体渣;
79.(2)将上述所得油茶果乳浆用食品级柠檬酸调节ph值至3,边搅拌边加热至60℃,然后按照油茶果乳浆质量的0.4%加入破乳助剂(食品级单甘油脂肪酸酯:食品级双甘油脂肪酸酯=2:1),保温,继续搅拌20min(搅拌转速为5r/min),得混合物料;
80.(3)将上述所得混合物料于4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三相离心4min,得轻相茶油;
81.(4)将上述所得轻相茶油于真空度为-0.08mpa,油温为120℃的条件下进行真空脱水20min,得粗制茶油;
82.(5)将上述所得粗制茶油于2℃的温度下冷提12h除去破乳助剂,得山茶油。
83.对比例2
84.(1)将新鲜油茶果(含壳率<2%)与饮用水按照1g:0.1ml的比例混合,依次经破壁机破碎(破碎后油茶果的粒径为0.05mm)和螺旋压榨(推进压力为0.1mpa),得油茶果乳浆(所述油茶果乳浆的含水量为35%)和固体渣;
85.(2)将上述所得油茶果乳浆用食品级柠檬酸调节ph值至2,边搅拌边加热至100℃,然后按照油茶果乳浆质量的0.3%加入破乳助剂(食品级单甘油脂肪酸酯:食品级双甘油脂肪酸酯=11:1),保温,继续搅拌25min(搅拌转速为8r/min),得混合物料;
86.(3)将上述所得混合物料于4500r/min的条件下进行三相离心25min,得轻相茶油;
87.(4)将上述所得轻相茶油于真空度为-0.085mpa,油温为70℃的条件下进行真空脱水15min,得粗制茶油;
88.(5)将上述所得粗制茶油于0℃的温度下冷提3h除去破乳助剂,得山茶油。
89.对比例3
90.(1)将新鲜油茶果(含壳率为4%)与饮用水按照1g:1ml的比例混合,依次经破壁机破碎(破碎后油茶果的粒径为1.2mm)和螺旋压榨(推进压力为0.7mpa),得油茶果乳浆(所述油茶果乳浆的含水量为80%)和固体渣;
91.(2)将上述所得油茶果乳浆用食品级柠檬酸调节ph值至7,边搅拌边加热至50℃,继续搅拌70min(搅拌转速为40r/min),然后再于12000r/min 的条件下进行三相离心30min,得轻相茶油;
92.(3)将上述所得轻相茶油于真空度为-0.070mpa,油温为110℃的条件下进行真空
脱水60min,得粗制茶油;
93.(4)将上述所得粗制茶油于35℃的温度下冷提15h,得山茶油。
94.对比例4
95.一种压榨山茶油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96.取原料:取采摘的油茶果,经过自然晾晒脱除油茶果壳后得油茶籽;
97.烘干:将油茶籽烘干,烘干温度为110℃,使油茶籽水分控制在4-7%;剥壳:将烘干的油茶籽脱壳,得到油茶籽仁;
98.压榨:将油茶籽仁进行压榨,过滤除渣后得压榨山茶油。
99.对比例5
100.一种溶剂浸出成品山茶油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01.取原料:取压榨茶籽饼(含油9.5%);
102.浸出:采用食品级化学溶剂浸泡压榨茶籽饼,脱溶,得到浸出山茶油;
103.过滤:过滤浸出山茶油,除去杂质;
104.脱胶:将过滤后的山茶油加热到70℃,加入油重0.005%的磷酸(浓度85%,为质量比),在温度为75℃下,快速(60r/min)加热搅拌20分钟;最终胶体沉入底部,排出;
105.脱酸:将脱胶后的山茶油升温至60℃,加入8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浓度5%,为质量比),快速(60r/min)搅拌10min后,在温度为60℃下,慢搅(40r/min)20min后,加入油重10%、温度85℃的软水进行搅拌 20min,离心分离出皂脚和水溶液得到脱酸山茶油;
106.脱水:将脱酸山茶油在真空度-0.095mpa,温度100℃,进行加热搅拌 30min;
107.脱色:水后山茶油在真空度-0.095mpa,温度110℃,加入油重2%活性炭,搅拌30min后,冷却至70℃过滤;
108.脱臭:在真空度-0.095mpa加热脱色后山茶油,温度达到240℃以上时,连续出油,过滤冷却至60℃。
109.脱蜡:脱臭后山茶油经24小时缓慢搅拌冷冻至3℃,停止搅拌,养晶24 小时后过滤,得浸出成品山茶油。
110.实验例1
111.将实施例1~6与对比例1~5的出油率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112.表1不同方法的出油率比较
[0113][0114][0115]
由表1可知,与对比例1~5相比,本发明实施例1~6的山茶油的出油率更高。
[0116]
实验例2
[0117]
将实施例1~6与对比例1~5所得山茶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进行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酸价参照gb 5009.229执行;过氧化值参照gb 5009.227执行;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参照
gb 5009.236执行;苯并(a)芘参照gb 5009.27 执行。
[0118]
表2不同方法所得山茶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比较
[0119][0120]
由表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6所制得的山茶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含量、苯并(a)芘要优于对比例1~5。
[0121]
实验例3
[0122]
分别检测实施例1~6与对比例1~5所得山茶油中的黄酮、原花青素、山茶皂苷、总三萜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结果如表3所示。
[0123]
检测方法如下:
[0124]
(1)黄酮
[0125]
检测试剂:无水乙醇、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芦丁标准样品(测定黄酮所用标准样品,hplc398%),购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126]
检测步骤:
[0127]
样品制备:称取20g待测山茶油于烧瓶中,加入20毫升60%乙醇溶液,在70℃下搅拌萃取1小时,离心,收集上清液,将待测山茶油再次用 20ml60%乙醇溶液,在70℃下搅拌萃取1小时,离心,再次收集上清液,合并两次上清液并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用60%乙醇溶液定容,待测。
[0128]
标准曲线制作:将芦丁标准样品用60%乙醇溶液溶解,并制备8μg/ml、 16μg/ml、32μg/ml、48μg/ml、64μg/ml的标准梯度溶液,吸取1ml各标准梯度溶液分别置于不同的25ml容量瓶中,分别用60%乙醇溶液添至10 毫升,加入1ml5%亚硝酸钠溶液,摇匀,放置6min,再加入1ml10%硝酸铝溶液,6min后加入10ml4%氢氧化钠溶液,混匀,再用60%乙醇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后再波长510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芦丁标准梯度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0129]
检测:吸取5ml待测溶液置于不同的25ml容量瓶中,用60%乙醇溶液添至10ml,加入1ml5%亚硝酸钠溶液,摇匀,放置6min,再加入1ml10%硝酸铝溶液,6min后加入10ml4%氢氧化钠溶液,混匀,再用60%乙醇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后在波长510nm处测
定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找出对应的浓度并计算含量。
[0130]
(2)原花青素
[0131]
检测试剂:甲醇、正丁醇、盐酸、硫酸铁铉,均为分析纯;原花青素标准样品(hplc3 95%),购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132]
检测步骤:
[0133]
样品制备:称取10g待测山茶油于烧瓶中,加入20ml50%甲醇溶液,在70℃下搅拌萃取1小时,离心,收集上清液,将待测山茶油再次用 20ml50%甲醇溶液,在70℃下搅拌萃取1小时,离心,再次收集上清液,合并两次上清液并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用50%甲醇溶液定容,待测。
[0134]
标准曲线制作:将原花青素标准样品用50%甲醇溶液溶解,并制备 10μg/ml、20μg/ml、40μg/ml、60μg/ml、100μg/ml的标准梯度溶液,吸取1ml 各标准梯度溶液分别置于不同的10ml具塞锥瓶中,分别加入6ml正丁醇与盐酸的混合液(正丁醇:盐酸=95:5),再加入0.2ml2%硫酸铁铉溶液(用浓度2mmol/l盐酸配成2%的溶液),混匀,置沸水浴回流,精确加热40min 后,立即至冰水浴冷却2min,取出后放置室温10min,于波长546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原花青素标准梯度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0135]
检测:吸取1ml待测溶液分别置于10ml具塞锥瓶中,加入6ml正丁醇与盐酸的混合液(正丁醇:盐酸=95:5),再加入0.2ml2%硫酸铁铉溶液(用浓度2mmol/l盐酸配成2%的溶液),混匀,置沸水浴回流,精确加热40min 后,立即至冰水浴冷却2min,取出后放置室温10min,于波长546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找出对应的浓度并计算含量。
[0136]
(3)山茶皂苷
[0137]
检测试剂:乙醇、浓硫酸、香兰素,均为分析纯;山茶皂苷标准样品,购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138]
检测步骤:
[0139]
a.样品制备:称取5g待测山茶油于烧瓶中,加入20毫升50%乙醇溶液,在70℃下搅拌萃取1小时,离心,收集上清液,将待测山茶油再次用 20ml50%乙醇溶液,在70℃下搅拌萃取1小时,离心,再次收集上清液,合并两次上清液并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用50%乙醇溶液定容,待测。
[0140]
b.标准曲线制作:将山茶皂苷标准样品用50%乙醇溶液溶解,并制备 10μg/ml、100μg/ml、400μg/ml、600μg/ml、1000μg/ml的标准梯度溶液,吸取1ml各标准梯度溶液分别置于不同的10ml具塞比色管中,分别加入 1ml8%香兰素溶液(8g香兰素溶于100ml无水乙醇),混匀,再置于冰水浴中缓慢加入3ml77%硫酸溶液,混匀,置60℃水浴反应15min,取出迅速放置冰水浴2min,放置室温10min于波长545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山茶皂苷标准梯度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0141]
c.检测:吸取1ml待测溶液置于10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1ml8%香兰素溶液(8g香兰素溶于100ml无水乙醇),混匀,再置于冰水浴中缓慢加入3ml77%硫酸溶液,混匀,置60℃水浴反应15min,取出迅速放置冰水浴2min,放置室温10min于波长545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找出对应的浓度并计算含量。
[0142]
(4)总三萜
[0143]
检测试剂:乙醇、冰醋酸、高氯酸、香兰素,均为分析纯;熊果酸标准样品(用于测定
总三萜,hplc398%),购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144]
检测步骤:
[0145]
样品制备:称取5g待测山茶油于烧瓶中,加入20ml无水乙醇,在70℃下搅拌萃取1小时,离心,收集上清液,将待测山茶油再次用20ml无水乙醇,在70℃下搅拌萃取1小时,离心,再次收集上清液,合并两次上清液并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待测。
[0146]
标准曲线制作:将熊果酸标准样品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制备10μg/ml、 20μg/ml、40μg/ml、60μg/ml、60μg/ml的标准梯度溶液,吸取1ml各标准梯度溶液分别置于不同的10ml具塞比色管中,再置于沸水浴中挥干溶剂,分别加入0.4ml5%香兰素溶液(5g香兰素溶于100ml冰醋酸)和1ml高氯酸,混匀,再置于60℃水浴加热15min,取出置于冰水浴2min,加入3.6ml 冰醋酸,混匀,室温放置10min于波长545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熊果酸标准梯度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0147]
检测:吸取0.5ml待测溶液置于10ml具塞比色管中,再置于沸水浴中挥干溶剂,加入0.4ml5%香兰素溶液(5g香兰素溶于100ml冰醋酸)和1ml 高氯酸,混匀,再置于60℃水浴加热15min,取出置于冰水浴2min,加入 3.6ml冰醋酸,混匀,室温放置10min于波长545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找出对应的浓度并计算含量。
[0148]
(5)类胡萝卜素
[0149]
检测试剂:乙醇,分析纯;b胡萝卜素标准样品(用于测定类胡萝卜素 eplc398%),购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150]
检测步骤:
[0151]
样品制备:称取20g待测山茶油于烧瓶中,加入20ml无水乙醇,在70℃下搅拌萃取1小时,离心,收集上清液,将待测山茶油再次用20ml无水乙醇,在70℃下搅拌萃取1小时,离心,再次收集上清液,合并两次上清液并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待测。
[0152]
标准曲线制作:将熊果酸标准样品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制备0.1μg/ml、 0.2μg/ml、0.3μg/ml、0.4μg/ml、0.5μg/ml的标准梯度溶液,于波长454nm 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b胡萝卜素标准梯度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0153]
检测:将待测液于波长454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找出对应的浓度并计算含量。
[0154]
表3不同方法所得山茶油的黄酮、原花青素、山茶皂苷、总三萜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较
[0155][0156][0157]
由表3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6所制得的山茶油的黄酮、原花青素、山茶皂苷、总三萜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要远远高于对比例1~5。
[0158]
综合表1~3的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6所制得的山茶油在制取效果(出油率)、质量指标(酸价、过氧化值和苯并(a)芘)和营养成分含量(黄酮、原花青素、山茶皂苷、总三萜和类胡萝卜素)上,均是最好的。
[015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