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白包装革制加工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37030发布日期:2022-12-13 23:2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蛋白包装革制加工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革裁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蛋白包装革制加工裁切装置。


背景技术:

2.皮革制品在制造完成时,需要对其进行加工,一般的固定机构,对皮革的固定效果不好,需要人工对皮革的两端逐步固定,较为麻烦,且在固定皮革时,皮革的另一端即会自然下垂,此时用户需要提着皮革才能对其一端进行固定,较为费力,而在将皮革于浸碱盘上固定好后,还需要使其表面张开绷紧。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皮革制品在制造完成时,需要对其进行加工,一般的固定机构,对皮革的固定效果不好,需要人工对皮革的两端逐步固定,较为麻烦,且在固定皮革时,皮革的另一端即会自然下垂的问题;
4.2、皮革在进行加工裁剪的时候,会留有很多裁剪下来的碎屑留在皮革的表面上,人工需要采用镊子对其进行清理下来,比较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蛋白包装革制加工裁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蛋白包装革制加工裁切装置,包括蛋白革加工切割装置、皮革限位移动板和碎屑收集器,所述蛋白革加工切割装置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皮革限位移动板,所述蛋白革加工切割装置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碎屑收集器。
8.所述皮革限位移动板的上下两侧内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转动器,所述转动器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贴合移动轮,所述皮革限位移动板的下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抽风机,所述皮革限位移动板的上下两侧内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贴合挤压收集板,所述抽风机的输出端穿过皮革限位移动板的一侧内表面与贴合挤压收集板相连接。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贴合挤压收集板的下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吸风口,所述贴合挤压收集板的两侧内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两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吸附软条,所述贴合挤压收集板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梯形进风口,所述贴合挤压收集板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斜条,所述斜条的一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塑胶爪勾。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碎屑收集器的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碎屑收集器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轴承轮,所述轴承轮的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输送履带,所述输送履带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贴合吸附板。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贴合吸附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贴合吸附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
有弹力软层,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半圆挤压软块。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蛋白革加工切割装置的左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升降机,所述升降机的输出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切割器。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皮革限位移动板的左侧外表面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皮革限位移动板的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进出口。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蛋白包装革制加工裁切装置,采用碎屑收集器、开口、贴合吸附板、升降机、切割器、耐磨层、弹力软层、半圆挤压软块、皮革限位移动板、抽风机、贴合挤压收集板、转动轴、转动器和贴合移动轮的结合,碎屑收集器进行打开,将皮革穿过开口,搭接在贴合吸附板的外表面上,利用耐磨层直接与外界的摩擦力度,再通过半圆挤压软块增加与皮革表面上的摩擦力度,再通过弹力软层对皮革进行弹性挤压,配合升降机对切割器进行下降,对皮革进行加工,加工好的一端,通过转动轴将皮革限位移动板进行打开,配合转动器表面上的贴合移动轮对皮革进行移动,再通过抽风机对贴合挤压收集板的一端进行吸气,来将皮革表面上的碎屑进行收集,具备对皮革加工裁剪的时候进行固定的特点,解决一般的固定机构,对皮革的固定效果不好,需要人工对皮革的两端逐步固定,较为麻烦,且在固定皮革时,皮革的另一端即会自然下垂的问题,达到了对皮革加工裁剪的时候进行固定的效果。
16.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蛋白包装革制加工裁切装置,采用过滤板、立柱、吸附软条、梯形进风口、斜条、塑胶爪勾、贴合挤压收集板和抽风机的结合,通过斜条一端上的塑胶爪勾对皮革表面上的碎屑进行刮下来,通过抽风机对贴合挤压收集板的内部进行吸气,随着梯形进风口将碎屑引导进贴合挤压收集板的内部去,配合立柱表面上的吸附软条对碎屑进行搭接,再通过过滤板对碎屑进行过滤,具备了对皮革表面上的碎屑进行清理的特点,解决人工需要采用镊子对皮革表面上的碎屑进行清理,比较费时费力的问题,以达到对皮革表面上的碎屑进行清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皮革限位移动板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贴合挤压收集板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碎屑收集器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贴合吸附板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蛋白革加工切割装置;11、升降机;12、切割器;
23.2、皮革限位移动板;21、转动轴;22、进出口;23、转动器;24、贴合移动轮;25、抽风机;
24.26、贴合挤压收集板;a1、吸风口;a2、过滤板;a3、立柱;a4、吸附软条;a5、梯形进风口;a6、斜条;a7、塑胶爪勾;
25.3、碎屑收集器;31、开口;32、轴承轮;33、输送履带;
26.34、贴合吸附板;341、连接板;342、耐磨层;343、弹力软层;344、半圆挤压软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实施例1
29.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蛋白包装革制加工裁切装置,包括蛋白革加工切割装置1、皮革限位移动板2和碎屑收集器3,蛋白革加工切割装置1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皮革限位移动板2,蛋白革加工切割装置1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碎屑收集器3,蛋白革加工切割装置1的左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升降机11,升降机11的输出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切割器12。
30.在本实施例中,将皮革穿过碎屑收集器3,再通过升降机11对切割器12进行下降,利用切割器12对皮革进行切割,再通过皮革限位移动板2对皮革表面上的碎屑进行清理掉。
31.实施例2
32.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皮革限位移动板2的上下两侧内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转动器23,转动器23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贴合移动轮24,皮革限位移动板2的下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抽风机25,皮革限位移动板2的上下两侧内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贴合挤压收集板26,抽风机25的输出端穿过皮革限位移动板2的一侧内表面与贴合挤压收集板26相连接,皮革限位移动板2的左侧外表面上设置有转动轴21,皮革限位移动板2的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进出口22,碎屑收集器3的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开口31,碎屑收集器3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轴承轮32,轴承轮32的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输送履带33,输送履带3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贴合吸附板34,贴合吸附板3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连接板341,贴合吸附板3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耐磨层342,连接板341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弹力软层343,连接板341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半圆挤压软块344。
33.在本实施例中,碎屑收集器3进行打开,将皮革穿过开口31,搭接在贴合吸附板34的外表面上,利用耐磨层342直接与外界的摩擦力度,再通过半圆挤压软块344增加与皮革表面上的摩擦力度,再通过弹力软层343对皮革进行弹性挤压,配合升降机11对切割器12进行下降,对皮革进行加工,加工好的一端,通过转动轴21将皮革限位移动板2进行打开,配合转动器23表面上的贴合移动轮24对皮革进行移动,再通过抽风机25对贴合挤压收集板26的一端进行吸气,来将皮革表面上的碎屑进行收集,达到了对皮革加工裁剪的时候进行固定的效果。
34.实施例3
35.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贴合挤压收集板26的下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吸风口a1,贴合挤压收集板26的两侧内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过滤板a2,过滤板a2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立柱a3,立柱a3的两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吸附软条a4,贴合挤压收集板26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梯形进风口a5,贴合挤压收集板26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斜条a6,斜条a6的一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塑胶爪勾a7。
3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斜条a6一端上的塑胶爪勾a7对皮革表面上的碎屑进行刮下来,通过抽风机25对贴合挤压收集板26的内部进行吸气,随着梯形进风口a5将碎屑引导进贴合挤压收集板26的内部去,配合立柱a3表面上的吸附软条a4对碎屑进行搭接,再通过过
滤板a2对碎屑进行过滤,以达到对皮革表面上的碎屑进行清理的效果。
37.下面具体说一下该蛋白包装革制加工裁切装置的工作原理。
38.如图1-5所示,碎屑收集器3进行打开,将皮革穿过开口31,搭接在贴合吸附板34的外表面上,利用耐磨层342直接与外界的摩擦力度,再通过半圆挤压软块344增加与皮革表面上的摩擦力度,再通过弹力软层343对皮革进行弹性挤压,配合升降机11对切割器12进行下降,对皮革进行加工,加工好的一端,通过转动轴21将皮革限位移动板2进行打开,配合转动器23表面上的贴合移动轮24对皮革进行移动,通过斜条a6一端上的塑胶爪勾a7对皮革表面上的碎屑进行刮下来,通过抽风机25对贴合挤压收集板26的内部进行吸气,随着梯形进风口a5将碎屑引导进贴合挤压收集板26的内部去,配合立柱a3表面上的吸附软条a4对碎屑进行搭接,再通过过滤板a2对碎屑进行过滤。
39.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