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种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13660发布日期:2023-02-01 02:3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菌种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菌种发酵罐。


背景技术:

2.液体或固体菌种生产时均会经过菌种制备、种子培养、发酵、提取精制等过程,而固体菌种在精制后需要进行喷雾干燥以得到目标固体产物。
3.在菌种发酵生产过程中,由于微生物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在生产上,为获取较高的生产率,会针对所用菌种的特性,在发酵周期的各阶段需要控制温度,提供该阶段生物活动温度。
4.基本上,在不同的菌种的发酵过程中,大致都存在如下规律:
5.发酵前期,菌量少,取稍高的温度,促使菌的呼吸与代谢,使菌迅速生长;在中期菌量已达到合成产物的最适量,发酵需要延长中期,从而提高产量,因此中期温度要稍低一些,可以推迟衰老;发酵后期,产物合成能力降低,没有必要延长发酵周期,就又提高温度,刺激产物合成。
6.因此,在菌种发酵过程中发酵罐内的温度需要根据发酵时间进行变化,而为了使发酵罐内的温度更加均衡,会在发酵罐内设置搅拌装置,便于将发酵罐内的液体进行混合,因为发酵罐温度的控制是通过发酵罐外设置的夹套内的流体温度决定的。
7.现有的发酵罐,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1192507.3、名称为菌种液体发酵罐的专利中记载的结构,该发酵罐内设置的搅拌机构的固定杆在菌种发酵过程中位置固定不变,只是简单的转动,以带动搅拌叶转动对菌种液体进行混合。
8.但是,现有的搅拌机构由于固定杆的位置固定,实际上,产生的混合效果较差,不能快速将靠近发酵罐内壁的液体(变温后的)与发酵罐中部的液体混合,影响发酵罐对菌种液体的发酵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9.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菌种发酵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酵罐内设置的搅拌机构对发酵罐内液体混合效果差的问题。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菌种发酵罐,包括设有加热夹套的罐体及设置在罐体内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并设有多个搅拌叶片的搅拌轴及驱动搅拌轴在罐体内环形移动并自转的驱动部件。
11.进一步,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与搅拌轴转动连接的转动杆、与搅拌轴同轴设置的转动齿轮及套设在转动齿轮外与转动齿轮啮合的转动齿圈,所述转动齿圈与罐体内壁固定,
12.所述转动杆水平设置并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电机驱动并发生转动,带动搅拌轴环形移动,搅拌轴环形移动带动转动齿轮沿转动齿圈移动并转动,带动搅拌轴在环形移动的同时并转动。
13.进一步,所述罐体成分体结构,包括上下可拆连接的上端部与下连接部,所述上端
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加热夹套设置在下连接部外,所述下连接部底部设置卸料口。
14.进一步,所述加热夹套设有流体空腔,所述流体空腔连接有进料管与出料管。
15.进一步,所述罐体内设有竖直设置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位于搅拌轴环形移动轨迹的中心位置。
16.进一步,所述通气管上设有多个呈螺旋设置的出气管口。
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带多个搅拌叶片的搅拌轴的基础上,增加了驱动部件,驱动部件能使得搅拌轴在罐体内环形移动的同时还能发生自转,搅拌轴的自转等同于现有技术中位置不变的固定杆的转动作用,而环形移动则能改变搅拌轴与罐体内壁的不同位置之间的距离,使得搅拌轴在移动过程中能逐步改变罐体内壁不同位置的距离,而优先被罐体外的加热夹套改变温度的液体就能容易被自转的搅拌轴产生的吸力向罐体内移动,进而使得罐体内的液体持续与罐体内部接触,在加热夹套的作用下降温或升温,进而提高搅拌机构与罐体内液体的混合效果,变温后,能在短时间内确保罐体内液体温度的一致性,进而提高发酵罐对菌种液体的发酵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齿轮、转动齿圈与上端部配合俯视图。
20.上述附图中:1、罐体;2、转动齿轮;3、转动杆;4、转动轴;5、电机;6、进料口;7、转动齿圈;8、加热夹套;9、通气管;10、搅拌轴;11、上端部;12、下连接部;13、卸料口;81、流体空腔;82、进料管;83、出料管;91、出气管口;101、搅拌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菌种发酵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成分体式结构,包括上下可拆连接的上端部11与下连接部12,上端部11与下连接部12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便于对罐体1内设置的部件的清洁,避免产生清洁死角。为便于对罐体1内进料和导料,在所述上端部11设有进料口6,所述下连接部12底部设置卸料口13。进料口6与卸料口13都设有阀门,便于罐体1的密封性能。
23.如图1所示,发酵罐用于发酵菌种,菌种对温度、含氧量均有需求,因此,常规的罐体1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与氧气检测仪。为了配合温度传感器与氧气检测仪的使用,通常在罐体1外会设置加热夹套8,在罐体1内会设置用于通氧的通气管9。
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加热夹套8设置在下连接部12外,并且加热夹套8设有流体空腔81,所述流体空腔81连接有进料管82与出料管83。流体空腔81内设置水、油等换热流体介质,需要改变罐体1内的温度时,只需控制进料管82的流体进料温度,进而实现对罐体1内温度的控制。
25.如图1所示,而为了使变温后,罐体1内的液体能混合均匀,在罐体1内的搅拌机构,为使罐体1内的液体能在短时间内混合均匀,提高搅拌机构的对罐体1内液体的混合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并设有多个搅拌叶片101的搅拌轴10及驱动搅拌轴10在罐体1内环形移动并自转的驱动部件。
26.如图1、2所示,具体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与搅拌轴1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转动杆3、与搅拌轴10同轴设置的转动齿轮2及套设在转动齿轮2外与转动齿轮2啮合的转动齿圈7,所述转动齿圈7的外围与上端部11内壁固定。所述转动杆3水平设置并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竖直贯穿上端部11的顶部上端部11顶壁转动连接,在转动轴4上端连接有同轴设置的电机5。
27.如图1所示,则使用时,电机5转动带动转动轴4转动,转动轴4转动带动转动杆3转动,转动杆3转动带动竖直设置的搅拌轴10环形移动,搅拌轴10环形移动带动转动齿轮2沿转动齿圈7移动并转动,转动齿圈7转动带动搅拌轴10在环形移动的同时并自转,进而对罐体1内的液体进行高效混合。
28.如图1所示,由于限定了搅拌轴10的环形移动路径,为使通气管9导入的氧气能快速与罐体1内的液体进行混合,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通气管9贯穿罐体1底部并竖直设置在罐体1内,且所述通气管9位于搅拌轴10环形移动轨迹的中心位置。则从通气管9导出的洋气能快速在环形移动并自转的搅拌轴10的作用下与罐体1内的液体充分融合,为了使通气管9能沿竖直方向尽可能分散导气,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所述通气管9上设有多个呈螺旋设置的出气管口91。多个出气管口91的设置使得通气管9沿竖直方向有多个出气孔,更有利于将氧气快速均匀的融入罐体1的液体之间。
29.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带多个搅拌叶片101的搅拌轴10的基础上,增加了驱动部件,驱动部件能使得搅拌轴10在罐体1内环形移动的同时还能发生自转,搅拌轴10的自转等同于现有技术中位置不变的固定杆的转动作用,而环形移动则能改变搅拌轴10与罐体1内壁的不同位置之间的距离,使得搅拌轴10在移动过程中能逐步改变罐体1内壁不同位置的距离,而优先被罐体1外的加热夹套8改变温度的液体就能容易被自转的搅拌轴10产生的吸力向罐体1内移动,进而使得罐体1内的液体持续与罐体1内部接触,在加热夹套8的作用下降温或升温,进而提高搅拌机构与罐体1内液体的混合效果,变温后,能在短时间内确保罐体1内液体温度的一致性,进而提高发酵罐对菌种液体的发酵效果。
3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