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

文档序号:34064631发布日期:2023-05-06 14:2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

本发明涉及黄酮类化合物,具体为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1、橙酮是黄酮的结构异构体,含有连接苯并呋喃酮和苯环的外环碳-碳双键。橙酮广泛存在于黄花和水果中,在植物的色素沉着中起着重要作用。最重要的是,橙酮是药物化学中的一种特殊结构,最近的研究表明,龙类化合物具有抗糖尿病、抗真菌、抗肿瘤、抗氧化、抗炎和神经药理学活性,这突出了橙酮类化合物的治疗潜力。

2、黄芪,在中国被称为黄芪,是一种豆科开花植物。它是中国、韩国、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东方医学中最古老和最常用的中草药之一。长果颈黄芪,主要分布于云南,大多数长果颈黄芪被当地人用作“黄芪”的替代品。2014年,姜北教授团队从长果颈黄芪中分离得到新天然产物(z)-2′,5′-二羟基-6-甲氧基橙酮,该化合物从6.1千克风干根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来,含量仅为37.1毫克;然而,如此少量的纯化合物不足以进行生物活性测试基构效关系研究。该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阳性对照的维生素c相比,该天然产物表现出更强的抗氧化活性(vc,ic50=48.9±1.1μm),ic50值为35.9±1.1μm。

3、目前对橙酮化合物的合成多采用环化或金属催化,传统方法在合成橙酮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需要苛刻的反应条件剧毒试剂乙酸汞,硝酸铊等的使用,并且还需要昂贵的金属催化、底物不适用,且生成的产物为橙酮化合物与黄酮化合物的混合物。原子经济性不好,制备成本高,总产率低。并且目前暂无关于(z)-2′,5′-二羟基-6-甲氧基橙酮的全合成报道。

4、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z)-2′,5′-二羟基-6-甲氧基橙酮(3)的合成:

4、

5、在氮气保护下,将6-甲氧基苯并呋喃-3(2h)-酮1(50mg,0.3mmol,1.0eq.)溶解在甲醇(3ml)中,然后加入2,5-二羟基苯甲醛2(41.4mg,0.3mmol,1.0eq),搅拌直至固体完全溶解,然后加入50%的koh水溶液(610μl);将反应溶液在70℃的油浴中回流2小时;反应完成后(如tlc监测),将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用2m hcl将反应溶液的ph调节至约7,用乙酸乙酯稀释反应溶液,依次用水冲洗有机相层,用饱和nacl水溶液洗一次,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减压蒸发溶剂,粗产物进行柱层析(梯度洗脱液v(ea):v(pe)=1:8~1:2),得到橙色固体3(54.6mg,产率64%)。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氢氧化钾可替换为三乙胺、三正丙胺、n,n-二异丙基乙胺、n-甲基二环己基胺、三正辛胺、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四丁基氢氧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三乙烯二胺、醋酸钾、醋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铵、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铵、碳酸钙、碳酸铯、磷酸一氢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一氢钾、磷酸二氢钾、磷酸钾、磷酸钠、磷酸钙、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铯、氢氧化钙、氢氧化锶、氢氧化钡、氢氧化铊、氢氧化镁、氢氧化银、氢氧化镍、氢氧化锰、氢氧化铜、氢氧化铝、氢氧化锌或者不添加碱。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溶剂甲醇可以替换为甲苯、乙苯、二甲苯、四氢呋喃、2-甲基四氨呋喃、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dmf,n,n-二乙基甲酰胺、乙腈、苯甲腈、苯乙腈、乙酸乙酯、甲酸乙酯、甲酸甲酯、丙酸乙酯、丙酮、丁酮、甲乙酮、乙二醇、乙醇、石油醚、乙醚、叔丁醚、乙胺、三乙胺、吡啶、dmso、水、1,4-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专利步骤中的环化底物与芳香醛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0.5~1.0:1.5之间。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步骤中的反应温度在50℃到130℃之间。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步骤中的反应时间为二小时到二十四小时之间。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专利路线首次使用丹皮酚作为起始原料,不仅避免了毒性试剂(乙酸汞,硝酸铊等)以及昂贵的金属催化剂(金、银等)的使用,而且还使用无保护基操作,具有氧化还原经济性以及原子经济性。并且实现了(z)-2′,5′-二羟基-6-甲氧基橙酮的首次合成。总体来说,该专利提供了一种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选择性好、路线简捷、制备成本较低、产率较高、操作简便的橙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13、2.针对目前还没有黄酮类化合物(z)-2′,5′-二羟基-6-甲氧基橙酮的合成工艺,提供一种以6-甲氧基苯并呋喃-3(2h)-酮为起始物料,与龙胆醛进行羟醛缩合反应而得到的橙酮化合物的合成工艺;2.避免高毒性试剂,高度易燃试剂以及昂贵试剂的使用;3.提高反应的原子经济性;4.降低反应成本;5.提高反应的总收率。

14、3.本专利合成路线6-甲氧基苯并呋喃-3(2h)-酮为原料,与苯甲醛类似物溶于甲醇,在5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存在下,于70℃条件回流,以良好的产率实现羟醛反应。本专利路线避免了剧毒试剂、危险强碱试剂、高度易燃试剂等的使用,而且还使用无保护基操作,具有氧化还原经济性以及原子经济性。总体来说,该专利合成方法具有路线简捷,原料简单易得,制备成本较低,产品收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钾可替换为三乙胺、三正丙胺、n,n-二异丙基乙胺、n-甲基二环己基胺、三正辛胺、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四丁基氢氧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三乙烯二胺、醋酸钾、醋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铵、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铵、碳酸钙、碳酸铯、磷酸一氢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一氢钾、磷酸二氢钾、磷酸钾、磷酸钠、磷酸钙、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铯、氢氧化钙、氢氧化锶、氢氧化钡、氢氧化铊、氢氧化镁、氢氧化银、氢氧化镍、氢氧化锰、氢氧化铜、氢氧化铝、氢氧化锌或者不添加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甲醇可以替换为甲苯、乙苯、二甲苯、四氢呋喃、2-甲基四氨呋喃、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dmf,n,n-二乙基甲酰胺、乙腈、苯甲腈、苯乙腈、乙酸乙酯、甲酸乙酯、甲酸甲酯、丙酸乙酯、丙酮、丁酮、甲乙酮、乙二醇、乙醇、石油醚、乙醚、叔丁醚、乙胺、三乙胺、吡啶、dmso、水、1,4-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专利步骤中的环化底物与芳香醛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0.5~1.0:1.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中的反应温度在50℃到13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中的反应时间为二小时到二十四小时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黄酮类化合物技术领域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Z)‑2′,5′‑二羟基‑6‑甲氧基橙酮(3)的合成:在氮气保护下,将6‑甲氧基苯并呋喃‑3(2H)‑酮9(50mg,0.3mmol,1.0eq.)溶解在甲醇(3mL)中,然后加入2,5‑二羟基苯甲醛8(41.4mg,0.3mmol,1.0eq),搅拌直至固体完全溶解,然后加入50%的KOH水溶液(610μL);将反应溶液在70℃的油浴中回流2小时。反应完成后(如TLC监测),将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该专利合成方法具有路线简捷,原料简单易得,制备成本较低,产品收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江世智,雷婷,吴珍珍,杨斌全,潘德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理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