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桦褐孔菌粗、纯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文档序号:35271946发布日期:2023-08-30 17:3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桦褐孔菌粗、纯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桦褐孔菌多糖,尤其涉及一种桦褐孔菌粗、纯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1、桦褐孔菌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锈革孔菌目、锈革菌科、褐卧孔菌属,又名斜纤孔菌、斜生纤孔菌、桦癌孔菌、白桦茸、茶卡和蔷甘等。桦褐孔菌作为一种珍贵药用真菌,因具有调节血糖血脂、抗肿瘤、抗氧化、调节、抗炎、保肝、调节免疫等作用,逐渐引起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桦褐孔菌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40°~50°的地区,如北美(北部)、芬兰、波兰、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我国,桦褐孔菌主要分布在位于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根据戴玉成和范宇光的调查,桦褐孔菌在我国属于稀有和濒危类型。桦褐孔菌的野生资源匮乏,人工栽培虽有成功报道,但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

2、桦褐孔菌多糖具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抗炎等多重药理作用。桦褐孔菌野生型子实体主要生长于高寒地区桦树的树皮上,生长周期缓慢,导致子实体产量受限。但通过液体发酵技术获得的桦褐孔菌菌丝体与子实体相比,在生产周期、产量及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目前已有的文献中进行食药用菌发酵产物多糖提取时,均需将发酵产物中的菌丝分离出来,然后进行干燥粉碎,再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提取,提取效率较低,而若直接采用发酵产物进行多糖提取,则由于发酵产物中所存在的物质种类复杂,如同时含有培养基、食用菌等,无疑会增加多糖产物纯化的难度。本领域目前尚未有关于如何快速获得高得率桦褐孔菌多糖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取效率高且多糖物质得率高的桦褐孔菌粗、纯多糖的制备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桦褐孔菌粗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桦褐孔菌进行液态发酵,得发酵液;将发酵液均质后,200w-300w超声波提取10min-25min,醇沉,得桦褐孔菌粗多糖。

4、优选的,所述液态发酵所用的培养基包括麦芽糖15g/l、葡萄糖15g/l、豆粉0.6g/l-1.5g/l、酵母膏1.5g/l-2.0g/l、磷酸二氢钾0.5g/l、硫酸镁0.25g/l、维生素b110mg/l,初始ph值为6-9。

5、优选的,所述液态发酵的温度为20℃-35℃,所述液态发酵的时间为9d-15d。

6、优选的,进行液态发酵时,桦褐孔菌的接种量以液态发酵培养基的重量计为10%-40%。

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所得的桦褐孔菌粗多糖。

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桦褐孔菌纯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蛋白酶酶解上述桦褐孔菌粗多糖,然后将粗多糖溶液与sevage试剂混合,收集上层水相,加入石油醚,收集下层水相,采用大孔树脂层析,收集液体,截留3000da以上的组分,得桦褐孔菌纯多糖。

9、优选的,所述蛋白酶包括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中的一种或两种。

10、优选的,所述粗多糖溶液与sevage试剂的体积比为3:1。

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所得的桦褐孔菌纯多糖。

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桦褐孔菌粗多糖或上述桦褐孔菌纯多糖在制备抗氧化、降血糖或抑制癌细胞增殖产品中的应用。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本发明以采自山西吕梁山脉的关帝山(北纬37.5°,东经111.2°)的桦褐孔菌为原料,针对性的设计了该原料液态发酵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能够显著提高桦褐孔菌发酵过程中多糖含量的积累,直接以含有培养基的液态发酵产物作为多糖提取原料,提高了提取效率,而且针对性的设计了提取纯化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桦褐孔菌多糖物质的得率。

15、经本发明方法制备所得的桦褐孔菌粗多糖和纯多糖具有强抗氧化性和降血糖作用,具有显著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桦褐孔菌粗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桦褐孔菌进行液态发酵,得发酵液;将发酵液均质后,200w-300w超声波提取10min-25min,醇沉,得桦褐孔菌粗多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发酵所用的培养基包括麦芽糖15g/l、葡萄糖15g/l、豆粉0.6g/l-1.5g/l、酵母膏1.5g/l-2.0g/l、磷酸二氢钾0.5g/l、硫酸镁0.25g/l、维生素b110mg/l,初始ph值为6-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发酵的温度为20℃-35℃,所述液态发酵的时间为9d-15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液态发酵时,桦褐孔菌的接种量以液态发酵培养基的重量计为10%-40%。

5.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所得的桦褐孔菌粗多糖。

6.一种桦褐孔菌纯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采用蛋白酶酶解权利要求5所述的桦褐孔菌粗多糖,然后将粗多糖溶液与sevage试剂混合,收集上层水相,加入石油醚,收集下层水相,采用大孔树脂层析,收集液体,截留3000da以上的组分,得桦褐孔菌纯多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酶包括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中的一种或两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多糖溶液与sevage试剂的体积比为3:1。

9.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所得的桦褐孔菌纯多糖。

10.权利要求5所述桦褐孔菌粗多糖或权利要求9所述桦褐孔菌纯多糖在制备抗氧化、降血糖或抑制癌细胞增殖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桦褐孔菌粗、纯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桦褐孔菌多糖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桦褐孔菌为原料,针对性的设计了该原料液态发酵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能够显著提高桦褐孔菌发酵过程中多糖含量的积累,直接以含有培养基的液态发酵产物作为多糖提取原料,提高了提取效率,而且针对性的设计了提取纯化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桦褐孔菌多糖物质的得率。经本发明方法制备所得的桦褐孔菌粗多糖和纯多糖具有强抗氧化性和降血糖作用,具有显著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婷,郭尚,徐莉娜,郭霄飞,郭伟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