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状减阻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89987发布日期:2024-01-23 12:0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粉末状减阻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减阻剂,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粉末状减阻剂。


背景技术:

1、页岩储层压裂通常使用滑溜水压裂液体系,而由于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的黏度通常较低,使其携砂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压裂施工的效果。因此,为了提高其携砂能力,页岩储层压裂通常采用大排量和大液量进行施工,从而增大压裂半径,形成更加复杂的网络裂缝结构,提高裂缝的导流能力。而减阻剂作为滑溜水压裂液的核心处理剂,需要其具备良好的降摩阻性能,才能有效降低压裂施工压力,从而满足页岩储层体积压裂对大排量施工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减阻剂类型主要包括线性胶、高分子聚合物、乳液聚合物以及交联聚合物等。其中线性胶减阻剂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降阻性能,但其稳定性较差,且对储层的伤害较大;高分子聚合物和乳液聚合物降阻性能优于线性胶,但其耐温、耐盐和耐剪切性能较差,且由于其残渣含量较高,同样存在对储层伤害较大的弊端;交联聚合物由于黏度较大,在携砂能力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降阻性能一般。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粉末状减阻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末状减阻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粉末状减阻剂,其组成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4、

5、作为优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80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与环己烷的比例为1:1:0.6-0.8:0.4-0.6。其中,当混合比例不合适时,会导致乳液的稳定性降低,乳液颗粒的大小和分布不均匀,容易出现相分离或沉淀现象;比例不合适会导致乳液的黏度增加,使得乳液流动性变差,难以使用或加工;比例不合适也会使减阻性能下降,减少了减阻剂对体系的减阻效果。

6、作为优选,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与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酯单体的比例为1:0.7-1.0:0.15-0.22。

7、作为优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80的质量分数为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的质量分数为2%。

8、作为优选,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的质量分数为10%。

9、作为优选,丙烯酰胺的质量分数为15%,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2m。

10、作为优选,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甲酯,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11、作为优选,粉末状减阻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2、s1: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8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加入至环己烷中,搅拌,形成连续相;

13、s2:取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以及丙烯酸酯单体加入至蒸馏水中,搅拌,形成分散相,用氢氧化钠调节分散相的ph;

14、s3:在高速搅拌条件下,将分散相缓慢加入至连续相中,充分乳化反应,形成均匀的反相乳液体系;

15、s4:在通入氮气的情况下加入引发剂至反相乳液体系中,适当温度条件下反应,即可获得粉末状减阻剂。

16、其中,在反相乳液聚合反应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8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和环己烷形成的连续相,使得乳液颗粒大小控制在1-10μm范围内,保证乳液聚合反应的稳定性;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和丙烯酸酯单体作为分散相,在反应中起到引发聚合作用;同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8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是由脂肪醇聚乙烯醚化合而成,分子结构中含有氧乙烯基团(-och2ch2-),可以与水分子发生反应,形成氢键;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含有磺酸官能团(-so3h-)和氨基(-nh2-),可以和乳液颗粒表面形成氢键,使乳液颗粒之间相互排斥,从而达到分散、稳定乳液的目的;在形成的减阻剂分子链中,与水分子相互作用的官能团,使减阻剂分子在水中形成胶束结构,增加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水分子之间的粘度,实现减阻效果。

17、此外,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的减阻剂还具备其他性能,具体为:

18、耐剪切性能:减阻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这些活性剂能够在油水界面处形成稳定的结构,使其在剪切力作用下不易破坏,提高了减阻剂的耐剪切性能;

19、黏弹性能:减阻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具有黏弹性的具烯酰胺基团,该基团能够在油水界面处形成弹性结构,使得减阻剂具有良好的黏弹性,在油水体系中保持持久的减阻效果;

20、表面活性:减阻剂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80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可以在油水界面处形成分子膜,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油水体系的表面活性,有利于油水混合物的稳定。

21、防膨性能:减阻剂中的环己烷、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等成分,可以有效地抑制油水体系中的泡沫产生,提高油水体系的防膨性能。

22、作为优选,所述的s1中的搅拌时间为1-2h,s2中的搅拌时间为2-3h,ph值的范围为7-9。

23、作为优选,所述的s3的搅拌速度为600-800r/min,乳化时间为1-3h,s4中的适当温度为40-50℃,反应时间为2-3h。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5、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一种适用于页岩气储层的新型高效减阻剂,该减阻剂具有良好的降阻效果、耐剪切性能和黏弹性能;此外,减阻剂还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防膨性能以及低伤害特性,能够适应页岩储层压裂施工的需求,从而可以显著降低压裂施工压力,具有良好的减阻性能和返排性能,能够有效提高页岩储层压裂施工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粉末状减阻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状减阻剂,其特征在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80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与环己烷的比例为1:1:0.6-0.8:0.4-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状减阻剂,其特征在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与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酯单体的比例为1:0.7-1.0:0.15-0.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状减阻剂,其特征在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80的质量分数为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的质量分数为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状减阻剂,其特征在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的质量分数为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状减阻剂,其特征在于:丙烯酰胺的质量分数为15%,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2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状减阻剂,其特征在于: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甲酯,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要求所述的粉末状减阻剂,其特征在于:粉末状减阻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末状减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中的搅拌时间为1-2h,s2中的搅拌时间为2-3h,ph值的范围为7-9。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末状减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3的搅拌速度为600-800r/min,乳化时间为1-3h,s4中的适当温度为40-50℃,反应时间为2-3h。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减阻剂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粉末状减阻剂。其组成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80:20‑3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15‑25%;环己烷:10‑18%;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11‑20%;丙烯酰胺:10‑18%;丙烯酸酯单体:2‑4%;氢氧化钠:1‑3%;引发剂:4‑10%。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一种适用于页岩气储层的新型高效减阻剂,该减阻剂具有良好的降阻效果、耐剪切性能和黏弹性能;此外,减阻剂还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防膨性能以及低伤害特性,能够适应页岩储层压裂施工的需求,从而可以显著降低压裂施工压力,具有良好的减阻性能和返排性能,能够有效提高页岩储层压裂施工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化,王铭也,杨国昭,唐艺芝,段星汝,魏丽,佟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庆阳沃德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