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恶性疟原虫的LAMP引物组、微流控芯片及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37690870发布日期:2024-04-18 21: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测恶性疟原虫的lamp引物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18s rdna的lamp引物组和/或检测emp1基因的lamp引物组;

2.权利要求1所述的lamp引物组在制备检测恶性疟原虫的试剂中的应用。

3.一种检测恶性疟原虫的lamp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lamp引物组、lamp核酸扩增试剂exo-nat,所述lamp引物组包括检测18s rdna的lamp引物组和/或检测emp1基因的lamp引物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测恶性疟原虫的lamp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18s rdna的lamp引物组包括18g2f3引物、18g2b3引物、18g2fip引物和18g2bip引物,所述18g2f3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所述18g2b3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6所示、所述18g2fip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和所述18g2bip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测恶性疟原虫的lamp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emp1基因的lamp引物组包括2ag1f3引物、2ag1b3引物、2ag1fip引物和2ag1bip引物,所述2ag1f3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所述2ag1b3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8所示、所述2ag1fip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9所示和所述2ag1bip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检测恶性疟原虫的lamp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18g2f3引物和18g2b3引物的终浓度为0.1-0.3μm,18g2fip引物和18g2bip引物的终浓度为1-3μ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检测恶性疟原虫的lamp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2ag1f3引物和2ag1b3引物的终浓度为0.1-0.3μm,2ag1fip引物和2ag1bip引物的终浓度为1-3μm。

8.一种快速检测恶性疟原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快速检测恶性疟原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还包括,将lamp引物组与0.5%海藻糖和水混合加入芯片的引物包埋孔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快速检测恶性疟原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恶性疟原虫的LAMP引物组、微流控芯片及检测方法,筛选得到的最优引物组合EMP1 G2与18s rDNA G2在微流控等温扩增中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25 copies/μl和6562 copies/μl;方法包括:S1、制备LAMP微流控芯片;S2、提取待测样本的核酸;S3、将步骤S2提取的待测样本的核酸与LAMP核酸扩增试剂EXO‑NAT混合,然后将混合样液加入步骤S1制备的LAMP微流控芯片的加样孔中;S4、预处理后置于55‑70℃下,进行等温扩增反应;S5、检测步骤S4扩增后的产物是否扩增出恶性疟原虫;本发明供的LAMP引物组、微流控芯片及检测方法满足现场快速检测蚊媒携带恶性疟原虫的需求,将疾病防控关口前移,对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袁浩,彭恒,白洁,董昊炜,姜宁,马雅军,周秋明,单文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