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组装贻贝黏蛋白及应用

文档序号:37925647发布日期:2024-05-11 00: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自组装贻贝黏蛋白,其特征在于,由贻贝黏蛋白核心功能区域和自组装功能区域所构成,两个区域的组合方式采用两嵌组合模型或是三嵌组合模型;其中两嵌组合模型的顺序为n端-自组装功能区域-贻贝黏蛋白核心功能区域-c端,三嵌组合模型的顺序为n端-自组装功能区域-贻贝黏蛋白核心功能区域-自组装功能区域-c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组装贻贝黏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贻贝黏蛋白核心功能区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组装贻贝黏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组装功能区域是以vpgxg五肽基本单元为基础上,对其第四位x客座残基替换为天然粘附蛋白的特征氨基酸实现仿生设计,其结构模式为[(vpgyg)(vpg(x/z)g)]n,富含酪氨酸残基;其中v为缬氨酸,p为脯氨酸, g为甘氨酸,y为酪氨酸;x为酪氨酸或任意一种带正电荷的氨基酸;z为除脯氨酸之外任意一种疏水性分数大于2.5的疏水性氨基酸;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自组装贻贝黏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正电荷的氨基酸为精氨酸、赖氨酸或组氨酸;所述z为异亮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或丙氨酸;所述n为10、15、30、40或6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自组装贻贝黏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vpgxg基本序列单元中的第四位x客座残基为缬氨酸和酪氨酸,重复单元n为10,最终的结构模式为[(vpgyg)(vpgvg)]10,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组装贻贝黏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组装功能区域位于n端,贻贝黏蛋白核心功能区域位于c端,两者直接串联排列,形成两嵌模型,中间无需linker,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组装贻贝黏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自组装贻贝黏蛋白的全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组装贻贝黏蛋白,其特征在于,采用酸碱溶剂进行ph调控,形成不同的组装聚集结构,酸碱溶剂为挥发性弱酸弱碱溶液。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组装贻贝黏蛋白,其特征在于,在体外进行酪氨酸酶、脯氨酸羟化酶羟化修饰,或者在大肠杆菌体内通过共表达酪氨酸酶、脯氨酸羟化酶的方法进行体内羟基化修饰。

10.权利要求1-9所述新型自组装贻贝黏蛋白在制备促细胞粘附、抗菌、止血、修复或粘合的医疗器械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自组装贻贝黏蛋白,由贻贝黏蛋白核心功能区域和自组装功能区域所构成,两个区域的组合方式采用两嵌组合模型或是三嵌组合模型;其中两嵌组合模型的顺序为N端‑自组装功能区域‑贻贝黏蛋白核心功能区域‑C端,三嵌组合模型的顺序为N端‑自组装功能区域‑贻贝黏蛋白核心功能区域‑自组装功能区域‑C端。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自组装贻贝黏蛋白的设计开发策略可以拓展到其他同类蛋白的设计应用中,能高效的进行生物合成与简便快速纯化,且具有灵活的自组装特性可形成不同蛋白基材料以用于细胞粘附、吸附止血、组织粘合等多个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项琪,耿德志,蔡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