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合成树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0722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性合成树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对可以代替部分橡胶使用的改性树脂的研究。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及人们生活用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对橡胶材料(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的用量很大,以致使得天然及合成橡胶材料处于市场紧缺、供不应求的情况,为缓解这一矛盾,国家提出了以塑代胶的号召,为此相继一些生产橡胶制品的厂家采用了以高压聚乙稀,高苯乙稀等树脂与橡胶材料并用以代替部分橡胶生产胶制品,但最终效果不佳,不仅使工艺复杂,即生产中一改原有生产工艺,而且基于所采用的高压聚乙稀及高苯乙稀等价格贵,起不到降低成本之目的。
鉴于目前市场上橡胶材料的如此短缺以及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研制出了一种以改性合成树脂代替部分天然及合成橡胶,使其直接掺用到橡胶材料之中,在不改变现有生产工艺的情况下生产出各类橡胶制品,进而达到了以塑代胶,缓解了橡胶材料紧缺的矛盾。此外还方便了原有生产工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得以解决,实现了本发明的最终目的。
本发明所提出的可以代替部分天然及合成橡胶使用的改性合成树脂,其成份中含有焦油、树脂、偶联剂、增塑剂、稳定剂、补强剂几种成份,其中各组份在配方中所占的质量份为(以焦油为基础质量份计)焦油100(质量份)树脂5~20(质量份)偶联剂0.5~5(质量份)增塑剂3~15(质量份)
稳定剂0.5~10(质量份)补强剂10~120(质量份)其中配方中的焦油可以为煤焦油或石油焦油;树脂包括有聚氯乙稀树脂、聚乙稀树脂、氯化聚乙稀树脂及废旧塑料薄膜等,所述的偶联剂包括有硅烷偶联剂、如甲基三特丁基过氧硅烷,钛酸酯偶联剂;增塑剂包括有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磷酸酯类、环氧酯类,聚酯类,烷基磺酸苯酯,含氯增塑剂,多元醇酯类,偏苯三酸酯类,柠檬酸酯类;所述稳定剂具体包括有盐基性铅盐类稳定剂,脂肪酸皂类稳定剂,有机锡类稳定剂,复合稳定剂及有机稳定剂。补强剂为碳黑,陶土,滑石粉,碳酸钙,粉煤灰及钙镁粉等。
本发明的改性合成树脂在其制备工艺上只需配合-脱水-塑化-捏合-成型-包装即可、可谓工艺简单,在实际使用中本发明的改性树脂可直接掺入橡胶材料中,无需改变现有的生产工艺即可生产出所需的橡胶制品。
下面结合实施例介绍本发明技术要点配方选择(以焦油100质量份为计算基础)煤焦油100(质量份)聚氯乙稀树脂13(质量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质量份)氯化石蜡3(质量份)甲基三特丁基过氧硅烷1.5(质量份)三盐基性硫酸铅0.4(质量份)二盐基性亚磷酸铅0.2(质量份)硬质酸钙0.45(质量份)轻钙75(质量份)陶土40(质量份)
将上述配方中除聚氯乙稀及补强剂轻钙,陶土外的其他组份按计量取齐配合后利用反应釜加温加压脱水至含水量为0.5左右,然后降温80℃以下,此时加入聚氯乙稀树脂再加温至170℃以内塑化,再加入轻钙及陶土利用捏合机捏合,挤压机压制成每块25Kg重的方型产品,最后进行包装即为成品。
在实际应用中,将所制成的改性合成树脂直接掺入到橡胶材料中,生产所需的橡胶制品。
例如将所制成的改性合成树脂5%掺入到天然橡胶材料生产胶鞋,试制的胶鞋经测试各性能指标如下
将试制的胶鞋送做试穿试验,经90天的实际穿用后,其掺入改性树脂后制作的胶鞋大底穿用寿命为40天/mm。完全达到国家质量标准。
此外,经实际测算,使用本发明的改性合成树脂代替部分目前紧缺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每吨降低原料成本1000元左右。
权利要求
1.一种可以代替部分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使用的改性合成树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焦油、树脂、偶联剂、增塑剂、稳定剂、补强剂几种成份,其各成份在配方中所占的质量份为(以焦油为基础质量份计)焦油100(质量份)树脂5~20(质量份)偶联剂0.5~5(质量份)增塑剂3~15(质量份)稳定剂0.5~10(质量份)补强剂10~20(质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合成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焦油为煤焦油或石油焦油;树脂是指聚氯乙稀树脂或聚乙稀树脂或氯化聚乙稀树脂及废旧塑料薄膜;所述的偶联剂包括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增塑剂包括有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磷酸酯类,环氧脂类,聚脂类,烷基磺酸苯酯,含氯增塑剂,多元醇酯类,偏苯三酸酯类,柠檬酸酯类;所述的稳定剂包括有盐基铅盐类稳定剂,脂肪酸皂类稳定剂,有机锡稳定剂,复合稳定剂及有机稳定剂;补强剂包括有碳黑,陶土,碳酸钙,滑石粉、粉煤灰以及钙镁粉。
全文摘要
改性合成树脂,特别是可以代替部分橡胶使用的改性合成树脂。本发明所提出的改性树脂内含焦油、树脂、偶联剂、增塑剂、稳定剂、补强剂几种成分,将其掺入橡胶中可生产各类橡胶制品,其产品不但各项性能指标及质量完全符合标准要求,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以塑代胶缓解了目前橡胶原料紧缺的矛盾。
文档编号C08K13/02GK1047095SQ89103229
公开日1990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12日
发明者李长胜, 陈勇 申请人:长春市金属化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