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370165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塑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的生产方法,特别是改性聚乙(丙)烯的生产方法。
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塑料管材、板材等一般由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的成本高且拉伸强度、液压试验等主要技术指标偏低,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技术性能好且成本低的改性聚乙(丙)烯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煤矸石粉碎后,与聚乙(丙)烯混匀,加热干燥捏合后再混炼,切粒制成改性聚乙(丙)烯材料,煤矸石粉与聚乙(丙)烯的配比(重量百分比)为0%<煤矸石≤50%,50%≤聚乙(丙)烯<100%。
本发明利用工业废弃物-煤矸石生产改性聚乙(丙)烯材料,比生产聚乙(丙)烯材料降低成本60%左右,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强度、瞬时爆破压力等技术性能,同时又可减少矿区煤矸石增多而侵占土地。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一将煤矸石用风选机粉碎至粒径小于61微米(-250目的占100%),再将煤矸石粉与聚乙烯、增塑剂混匀,重量百分比为煤矸石粉30%、聚乙烯颗粒68%、增塑剂2%。然后把原料送入捏合机进行加热、干燥、捏合,再由挤出机混炼,切粒后再由拉管机组成拉改性聚乙烯管材。
实施例二将煤矸石用风选机粉碎至粒径为48微米(-300目),再将煤矸石粉与聚丙烯、增塑剂混匀,重量百分比为煤矸石粉20%,聚丙烯颗粒78%、增塑剂2%,然后把原料送入捏合机进行加热、干燥、捏合,再由挤出机混炼,切粒后再由注塑机成型制出改性聚丙烯件。
实施例一制品管材与国标GB674-86几种技术性能指标对比表如下国标GB674-86 实施例1壁厚(mm) 6.5 3.2管径φ(mm) 110 110拉伸强度(MPa) ≥9.6 15.220℃水压试验(MPa)(瞬间爆破压力) 1.2 1.权利要求
1.一种将聚乙(丙)烯原料加热捏合,混炼、切粒生产改性聚乙(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聚乙(丙)烯原料中加入煤矸石粉,煤矸石粉与聚乙(丙)烯的重量百分比为0%<煤矸石≤50%,50%≤聚乙(丙)烯<10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生产改性聚乙(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煤矸石粉碎粒径为小于61微米。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聚乙(丙)烯的生产方法,技术方案是将煤矸石粉碎后,与聚乙(丙)烯混匀,加热、干燥、捏合后再混炼,切粒制成改性聚乙(丙)烯材料。本发明利用工业废弃物——煤矸石生产改性聚乙(丙)烯材料,比生产聚乙(丙)烯材料降低成本60%左右,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强度、瞬时爆破压力等技术性能,同时又可减少矿区煤矸石增多而侵占土地。
文档编号C08K3/00GK1074452SQ9210031
公开日1993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15日
发明者阎志平, 陈贵 申请人:阎志平, 陈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