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pcr在败血症真菌检测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9300624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重pcr在败血症真菌检测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计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重PCR体系对真菌性败血症进 行快速诊断的方法。多重PCR技术,适用于感染性疾病、肿瘤、遗传病的检测。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对真菌性败血症快速准确诊断,尚缺乏可靠的检测方法,早期快速诊断,对于 真菌性败血症的治疗、预后及耐药性预防,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普通外科的病人中血液真菌 感染病人病死率高达27%~64%。外科危重病人一旦罹患真菌感染,病死率明显上升。念 珠菌败血症在医院感染败血症中居第4位,病死率更是高居首位。真菌性败血症的高死亡 率是因为其起病急,后果严重,临床诊断比较困难。该病症常无特异症状和体征,与细菌感 染不易区分,易漏诊或误诊为细菌感染而尝试性地使用广谱抗生素,反而易于导致菌群失 调加重病情。
[0003]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编码核糖体的基因包括28S rDNA、5S rDNA、18S rDNA和5. 8S rDNA 4种,它们在染色体上头尾相连、串联排列,相互之间由间隔区分隔。其中18S、5. 8S和 28S rDNA基因组成一个转录单元,三者高度保守。其间的间隔区为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包括ITSI及ITS2两部分,其进化相对迅速而具多态性。本技 术基于rDNA - ITS基因多态性的序列分析,选取真菌的rRNA及转录间区片段作为PCR目的 基因,以保守序列设计待测真菌的上游通用引物(5' -GCATCGATGAAGAACG-3'),以高变区设 计下游特异性引物,既减少了所需引物的数量,又保证了检测的高度特异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重PCR体系对真菌性败血症进行快速诊断的方法。
[0005]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多重PCR体系,该体系能够弥补已有真菌检测方法的不足,为 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真菌性败血症及脓毒症临床治疗提供明确的用药信息,从而赢得宝贵 的治疗时间。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重PCR技术,其特征在于能够快速、准确、高效的检测真菌, 技术简便,易于操作和推广,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
[0007]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是: 一种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序列: 体系一: 白假丝酵母: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CGGGTAGTCCTACCTGATTT -5' 近平滑假丝酵母: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CGGGTAGTCCTACCTGATTT -5' 季也蒙假丝酵母: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CGGGTAGTCCTACCTGATTT -5' 热带假丝酵母: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CGGGTAGTCCTACCTGATTT -5' 维斯假丝酵母: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CGGGTAGTCCTACCTGATTT -5' 葡萄牙假丝酵母: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CGGGTAGTCCTACCTGATTT -5' 克柔假丝酵母: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CGGGTAGTCCTACCTGATTT -5' 光滑假丝酵母: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CGGGTAGTCCTACCTGATTT -5' 新生隐球菌: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CGGGTAGTCCTACCTGATTT -5' 米根霉: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CTATAGAAAAACCATAGAGG -5' 少根根霉: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CTATAGAAAAACCATAGAGG -5' 体系二: 克柔假丝酵母: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TTGTTGTCTCGCAACACTCG -5' 烟曲霉: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CGTTCTTCATCGATGC -5' 土曲霉: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CGTTCTTCATCGATGC -5' 黄曲霉: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CGTTCTTCATCGATGC -5' 黑曲霉: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CGTTCTTCATCGATGC -5' 茄病镰刀菌: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CGCTCGAACAGGCATGCCCG -5' 串珠镰刀菌: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CGCTCGAACAGGCATGCCCG -5' 尖胞镰刀菌: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CGCTCGAACAGGCATGCCCG -5' 尖端赛多孢: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CGCTCGAACAGGCATGCCCG -5' 尖端赛多孢: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 CGCTGCCTTTCGGGCAG -5' 土曲霉:上游引物:5' -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_ GGTCAACCTGGAAAAATAAA _5' 本发明以保守序列设计待测真菌的上游通用引物,以高变区设计下游特异性引物,从 病原真菌的种属角度利用多重PCR技术对真菌进行分组鉴定。同时本发明选用引物是在各 引物浓度为6pmol的等摩尔条件下进行扩增,扩增产物通过普通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即可有 效的分开,方法简单易行。灵敏度达到l〇fg,优越性非常明显。
[0008]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包括: (1) 选取引物序列包括(如上所述) (2) 提取真菌和细菌DNA,作为模板,在包括步骤(1)所述引物序列的PCR反应体系中 进行PCR反应。
[0009] 所述PCR反应体系1总体积为30 μ L,其组成为: 20xPCR Buffer 1. 5μ L 50mM MgCl2 LOyL 共用上游引物及体系I两条特异性引物 各6pmol TaqDNA聚合酶 IU DNA模板 2 μ L 以双蒸去离子水补足体积 PCR反应条件为: 预变性941:51^11;变性941:6〇8,退火681:6〇8,延伸721:458,35个循环;终延伸 72 〇C 5min〇
[0010] 所述PCR反应体系2总体积为30 μ L,其组成为: 20xPCR Buffer 1. 5μ L 50mM MgCl2 LOyL 共用上游引物及体系2两条特异性引物 各6pmol TaqDNA聚合酶 IU DNA模板 2 μ L 以双蒸去离子水补足体积 PCR反应条件为: 预变性941:51^11;变性941:6〇8,退火681:6〇8,延伸721:458,35个循环;终延伸 72 〇C 5min (3 )取PCR反应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根据电泳结果是否出现特异性条带,判断是 否含有对应真菌。
[0011] 本发明所检测的真菌基因是目前临床常见的致病真菌,因此本发明具有实用性; 其次,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缩短检测时间,单个样品从样品制备到结果检出只要6个小时;本 发明检测所用方法为常规定性PCR和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只需要目前常规的分子生 物学试剂,成本低;另外本发明检测灵敏度高,能达到IOfg水平,同时相比于单引物PCR检 测,本发明准确率高,假阳性比率低。通过不同的PCR仪对比检测以及不同的检测人员操作 比对均能得到稳定的检测结果。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可快速、准确检测多重真菌,灵敏度高,且成本低, 准确率高,假阳性率低。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RNA基因及转录间隔区不意图; 图2是选取的真菌目的基因相似性对比; 图3是反应体系1的PCR特异性电泳图 (M. DL2000,1.白假丝酵母,2.近平滑假丝酵母,3.光滑假丝酵母,4热带假丝酵母, 5.季也蒙假丝酵母,6.克柔假丝酵母,7.葡萄牙假丝酵母,8.维斯假丝酵母,9.新生隐球 菌,10.米根霉,11.少根根霉,12.烟曲霉,13. 土曲霉,14.黄曲霉,15.黑曲霉,16.尖端赛 多孢,17.串珠镰刀菌,18.茄病镰刀菌,19尖胞镰刀菌,20.双蒸去离子水); 图4是反应体系2的PCR特异性电泳图 (M. DL2000,1.白假丝酵母,2.近平滑假丝酵母,3.光滑假丝酵母,4热带假丝酵母, 5.季也蒙假丝酵母,6.克柔假丝酵母,7.葡萄牙假丝酵母,8.维斯假丝酵母,9.新生隐球 菌,10.米根霉,11.少根根霉,12.烟曲霉,13. 土曲霉,14.黄曲霉,15.黑曲霉,16.尖端赛 多孢,17.串珠镰刀菌,18.茄病镰刀菌,19尖胞镰刀菌.,20.双蒸去离子水); 图5是PCR灵敏度电泳图 (M 为 DL2000, 1 为 Ing 的 DNA,2 为 IOOpg 的 DNA,3 为 IOpg 的 DNA,4 为 Ipg 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