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生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取样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87038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0]对水生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取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步骤一、剥离水生植物根系,并将拟测定根自根基处拉直后测量其根直径,得到该拟测定根直径变化率,通过该直径变化率设定生长槽3的槽径变化率,然后将拟测定根水平放置于生长槽3中,使生长槽3的两侧槽壁与拟测定根之间始终保持预定距离;如图4、图5所示;
[0042]步骤二、在生长槽3中添加预定厚度的培养该水生植物根系的沉积物,覆盖拟测定根;如图6所示;
[0043]步骤三、在生长槽3上覆盖有机薄膜4,并在有机薄膜4上添加培养该水生植物根系的沉积物以覆盖有机薄膜4,培养预定时间;如图7所示;
[0044]步骤四、移除有机薄膜4上的沉积物,将拟测定根从根际剪断,并将有机薄膜4移除,取出生长槽主体I ;
[0045]步骤五、将拟测定根在生长槽模块2连接间隙处逐段剪断,将生长槽模块2分离,将每个生长槽模块2内的沉积物分离并提取微生物,得到拟测定根不同部位的根际微生物。如图8所示。
[0046]步骤一中通过游标卡尺测量拟测定根的直径。
[0047]沉积物为培养水生植物的拟测定根的经过均质化处理的培养物。
[0048]预定培养时间大于七天。
[0049]在步骤五中,采用试剂盒提取沉积物内的微生物总DNA。
[0050]以下以菖蒲为例,具体讲述本实用新型的取样方法:
[0051]一、实验材料:菖蒲、富营养化湖泊底泥。
[0052]二、实验方法:
[0053]首先,剥离菖蒲的根系,并将拟测定根自根基处拉直后水平放置于有机玻璃生长槽中。有机玻璃生长槽靠近根基处槽径大,远离根基处槽径小,然后在生长槽3中添加富营养化湖泊底泥作为沉积物,保持同一切面上的槽径均大于根直径2mm,拟测定根际沉积物为Imm厚。接着,在生长槽3上覆盖孔径为0.8 μπι的醋酸纤维膜,并在醋酸纤维膜上添加沉积物,待沉积物覆盖生长槽和醋酸纤维膜后,培养7天。
[0054]培养7天后,移除醋酸纤维膜上的沉积物,将菖蒲的拟测定根从根际剪断,并将醋酸纤维膜移除,取出生长槽3。最后,将拟测定根逐段剪断,并将生长槽逐段分离,将每段生长槽内的沉积物分离并提取微生物,可以在将不同槽段内的沉积物刮出后,立刻使用PowerSoil DNA Isolat1n Kit试剂盒(Μ0ΒΙ0,美国)提取根际沉积物的总DNA。
[0055]运用T-RFLP技术(综合运用了 PCR技术、DNA限制性酶切技术、荧光标记技术和DNA序列自动分析技术),在DNA水平上通过对特定核酸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测定分析并比较菖蒲根不同部位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
[0056]对照实施例所检测的沉积物中的微生物为醋酸纤维膜外-无根沉积物(膜外对照)和膜内-无根沉积物(膜内对照)。
[0057]三、实验结果:
[0058]菖蒲根某部位根际细菌群落T-RFLP图谱显示如图9至图11所示:
[0059](I)膜外对照、膜内对照微生物种类(一般认为峰值图上的每一个峰代表了一种菌)与数量(每一个峰的峰面积)无显著差异,表明醋酸纤维膜对沉积物中大颗粒物质具有阻隔作用但小颗粒物质如微生物等并无显著影响,因此利用醋酸纤维膜的阻隔作用消除采集根际沉积物时的根外沉积物干扰是可行的;
[0060](2)菖蒲根对沉积物微生物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膜内-根际、膜外对照、膜内对照微生物种类基本一致;
[0061](3)菖蒲根对不同种类微生物种群数量影响显著,与膜外对照、膜内对照相比,对如T-RF121bp、466 bp,488 bp等部分种类微生物生长有促进作用,对如T-RF 61 bp,507bp等部分种类微生物生长有抑制作用,对如T-RF 286bp、462 bp等部分种类微生物生长则无显著影响。
[0062]如图12所示,从微生物种群数量上看,菖蒲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呈现自根中部向根基、根尖逐渐下降的现象,但各根各部位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均显著高于膜内对照和膜外对照,而膜内对照与膜外对照沉积物微生物种群数量无显著差异。
[0063]根据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生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取样结构采样检测得到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多于非根际微生物,能直接反应水生植物根系根际微生物种群结构多样性及空间差异,真正意义上实现根际微生物研宄,可利用T-RFLP等技术从分子水平上表征根际微生物种群结构多样性及空间差异,进而为探讨根际环境物质循环的影响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0064]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水生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取样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由若干个生长槽模块(2)依次拼接而成生长槽主体(I),所述的生长槽主体(I)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生长槽(3),所述的生长槽(3)的槽径随其远离水生植物根基的距离而逐渐递减,相邻生长槽模块(2)之间粘结固定,取样结构还包括有机薄膜(4),所述的有机薄膜(4)能覆盖在生长槽(3)上阻隔直径大于膜孔径的颗粒物质进入生长槽(3),伸入生长槽(3)中的植物根的直径随其远离根基的距离而逐渐递减,所述的生长槽(3)的槽径递减幅度与植物根的直径递减幅度相适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取样结构,其特征是:相邻生长槽模块(2)之间通过玻璃胶粘结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植物根不同部位根际微生物的取样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有机薄膜(4)为醋酸纤维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植物根不同部位根际微生物的取样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生长槽主体(I)的材质为有机玻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生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取样结构,其中:包括由若干个生长槽模块依次拼接而成生长槽主体,生长槽主体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生长槽,生长槽的槽径随其远离水生植物根基的距离而逐渐递减,相邻生长槽模块之间粘结固定,取样结构还包括有机薄膜,有机薄膜能覆盖在生长槽上阻隔直径大于膜孔径的颗粒物质进入生长槽,伸入生长槽中的植物根的直径随其远离根基的距离而逐渐递减,生长槽的槽径递减幅度与植物根的直径递减幅度相适应。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原位定量无干扰采集水生植物根不同部位根际微量沉积物、能根据根的不同部位直径设计相应槽径的生长槽、生长槽模块之间采用玻璃胶粘结,拆分方便的优点。
【IPC分类】C12M1/26
【公开号】CN204644360
【申请号】CN201520273799
【发明人】王文林, 刘波, 唐晓燕, 万寅婧, 李文静, 李强, 盛明, 庄巍, 何斐, 梁斌, 李维新, 邹长新, 潘国权, 王昌群
【申请人】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通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