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织物与涂料中的生物功能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779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应用于织物与涂料中的生物功能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生物功能材料,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织物与涂料助剂。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将健康质量放在了重要地位,对于自身健康和居住环境分别提出了新的标准。新型生物功能材料的应用解决了消费者的需求。
在自身健康方面,人们开始了对服装及纺织用品的功能化的要求,特别是具有灭菌除臭、防电磁波、防静电及其他功能的健康纺织品成为关注中心。目前,国内的功能材料技术多采用添加有机化学试剂的方法,其缺陷是并不能保证达到完全灭菌的效果,而且大部分只具有某种单一功能,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居住环境方面,空气质量也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空气污染是世界第一大污染源,研究证明,建筑物室内污染物浓度是室外的30~100倍,世界上30%的建筑物中发现有严重危害健康的室内空气。这些污染物与室内涂料的质量有很大关系,因为目前许多涂料不具有灭菌、负离子功能。在外墙涂料方面,高层建筑外墙装饰需要有高耐候性、高耐沾污性的自洁净涂料,但这些涂料在质量指标上还达不到较高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织物与涂料中的生物功能材料,以解决目前产品功能单一,质量指标低的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a)其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
L-丝氨酸 C3H7NO30.3%~0.5%光氨酸C6H12N2S2O40.3%~0.5%苯丙氨酸 C9H11NO20.3%~0.5%乙酸苯酯 C10H12O20.1%~0.2%乙酰胆碱 C7H16NO20.1%壳聚糖(C6H11NO4)n0.6%~0.8%二氧化钛 TiO276%~80%二氧化硅 SiO213%~15%氧化锌ZnO 5%~7%b)其生产方法为制备采用研磨法,将各原料按比例混合加入砂磨机,10分钟后加入原料总量50%的水在高剪切下分散60分钟即得助剂,操作的全过程不得超过60℃。
该项技术主要是应用能量交换原理和光催化原理,结合生物信号响应体系及生物传感器技术,形成借助外界物质为催化剂、以织物与涂料为载体的能量交换平台。
技术基本原理是,通过将合适的生物功能材料固定于织物上作为生物传感器探头,利用生物活性物质的分子识别能力,选择性的识别和测定如各种细菌等其它生物分子。在感应外界环境的刺激后,通过材料自身带有敏感侧基的高分子发生异构化反应,使高分子极性发生变化,在其它能量(如人体生物辐射能、光能等)的作用下产生活性氧类的超氧化物和氢氧自由基,其超强的氧化能力,可以破坏细胞的细胞膜,使细胞质流失而死亡,凝固病毒的蛋白质,抑制病毒的活性。同时氢氧自由基能加快有机物质、气体的分解,将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等,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在外墙自洁净方面,原理通过特殊结构与形貌的无机颗粒材料选用和改性,使涂料在干燥成膜过程中能在涂层表面形成微观的凹-凸形貌,这种具有凹-凸形貌的微观涂层表面既可以使灰尘颗粒附着在涂层表面呈悬空状态,灰尘颗粒与涂层表面作用力大大降低,也使水与涂层表面的接触角大大增加,大于120°,有利于水珠在涂层表面的滚落;同时又根据涂层的自分层原理,将疏水性物质引入丙烯酸乳液中,使涂料干燥成膜过程中能自动分层,从而在涂层表面富集一层疏水层,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灰尘颗粒与涂层表面作用力和进一步提高水对涂层表面的接触角。最终使堆积或吸附的污染性微粒在风雨的冲刷下可以脱离涂层表面,达到自清洁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及优点将该项技术应用于织物中,可具有灭菌除臭、负离子、抗电磁波、抗静电、防紫外线及远红外综合效果,且有较强的耐洗性、耐候性和安全性,对人体无任何刺激。
1、对大肠杆菌的灭菌率为>9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灭菌率为>98%;2、对甲醛的除臭率为>95%,对氨气的除臭率为>95%,对硫化氢的除臭率为>95%;3、对电磁波遮蔽率为>90%;4、对紫外线遮蔽率为>90%;5、远红外发射率为>90%。
将该项技术应用于涂料中,可使涂料透明度高,不影响基材的镂纹、基色、附着力高,具有灭菌除臭功能,且具有高耐候性、高耐污性。
1、对大肠杆菌的灭菌率为>9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灭菌率为>98%;2、对甲醛的除臭率为>95%,对氨气的除臭率为>95%,对硫化氢的除臭率为>95%;3、甲醛、苯系列、TVOC去除率>90%;4、超亲水性、自清洁,触水角>90°。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a)其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L-丝氨酸 C3H7NO30.4%光氨酸C6H12N2S2O40.4%苯丙氨酸 C9H11NO20.4%乙酸苯酯 C10H12O20.1%乙酰胆碱 C7H16NO20.1%壳聚糖(C6H11NO4)n0.6%二氧化钛 TiO278%二氧化硅 SiO214%氧化锌ZnO 6%b)其生产方法为制备采用研磨法,将各原料按比例混合加入砂磨机,10分钟后加入原料总量50%的水在高剪切下分散60分钟即得助剂,操作的全过程不得超过60℃实施例2a)其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L-丝氨酸 C3H7NO30.35%光氨酸C6H12N2S2O40.35%苯丙氨酸 C9H11NO20.3%乙酸苯酯 C10H12O20.2%乙酰胆碱 C7H16NO20.1%壳聚糖(C6H11NO4)n0.7%二氧化钛 TiO277%二氧化硅 SiO214%氧化锌ZnO7%b)其生产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a)其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L-丝氨酸 C3H7NO30.5%光氨酸C6H12N2S2O40.4%苯丙氨酸 C9H11NO20.3%乙酸苯酯 C10H12O20.1%乙酰胆碱 C7H16NO20.1%壳聚糖(C6H11NO4)n0.6%二氧化钛 TiO279%二氧化硅 SiO214%氧化锌ZnO 5%b)其生产方法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于织物与涂料中的生物功能材料,其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L-丝氨酸 C3H7NO30.3%~0.5%光氨酸C6H12N2S2O40.3%~0.5%苯丙氨酸 C9H11NO20.3%~0.5%乙酸苯酯 C10H12O20.1%~0.2%乙酰胆碱 C7H16NO20.1%壳聚糖(C6H11NO4)n0.6%~0.8%二氧化钛 TiO276%~80%二氧化硅 SiO213%~15%氧化锌ZnO 5%~7%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织物与涂料中的生物功能材料,属于一种生物功能材料,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织物与涂料助剂。其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L-丝氨酸0.3%~0.5%,光氨酸0.3%~0.5%,苯丙氨酸0.3%~0.5%,乙酸苯酯0.1%~0.2%,乙酰胆碱0.1%,壳聚糖0.6%~0.8%,二氧化钛76%~80%,二氧化硅13%~15%,氧化锌5%~7%,本发明的优点将该项技术应用于织物中,可具有灭菌除臭、负离子、抗电磁波、抗静电、防紫外线及远红外综合效果,且有较强的耐洗性、耐候性和安全性,对人体无任何刺激;将该项技术应用于涂料中,可使涂料透明度高,不影响基材的镂纹、基色、附着力高,具有灭菌除臭功能,且具有高耐候性、高耐污性。
文档编号C09D7/12GK1554810SQ20031011598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6日
发明者竹添, 李 赫, 白松涛, 金岩, 肖佐, 竹 添 申请人:吉林容大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