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微量胶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760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微量胶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枪。
(二)
背景技术
胶枪是点胶设备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一般的胶枪只有粗调功能,在一些需要 精密点胶的场合,调起来比较麻烦,不能确保点胶精度,不能适应极小量的精密点胶。
(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胶枪不能确保点胶精度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精确点胶的 新型微量胶枪。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微量胶枪,包括枪体,所述的枪体
内具有料腔和位于所述料腔上方的气腔;所述枪体的下端与一出胶头连接,该出胶头与所
述的料腔联通,所述的出胶头与枪体之间密封;所述枪体的上端与一盖体连接从而将所述
的气腔密封;所述的料腔还与一进胶头联通,所述的气腔内设有活塞,所述的活塞将所述的
气腔分隔为上气腔和下气腔,所述的上气腔与常通气管接头联通,所述的下气腔与进气管
接头联通;所述的活塞还与顶针连接,所述的顶针向下延伸至所述的料腔内,所述顶针的下
端正对所述出胶头的胶水流出通道从而可封堵该胶水流出通道,穿越处的顶针和料腔之间
密封,穿越处的顶针和气腔之间密封;所述的盖体上设有千分尺,所述千分尺的螺套轴向设
于所述的盖体上,所述千分尺的螺杆伸入所述的气腔内且正对所述的活塞。 进一步,所述的活塞和所述的盖体之间还有缓冲弹簧。 进一步,所述气腔的底面具有下凹的上凹槽,所述料腔的顶面具有上凹的下凹槽, 所述的顶针从所述的上凹槽穿出所述的气腔,所述的顶针从所述的下凹槽穿入所述的料 腔;所述上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的顶针穿过所述的第一密封圈和第 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上方还有螺设于所述上凹槽内的上密封螺丝,所 述的上密封螺丝将所述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压紧在所述的上凹槽内;所述的下凹槽 内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的顶针穿过所述的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的下方还有螺设 于所述的下凹槽内的下密封螺丝,所述的下密封螺丝将所述的第三密封圈压紧在所述的下 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的上凹槽和下凹槽之间的枪体上开设有延伸至所述顶针的胶水溢出 孔。 进一步,所述的盖体上径向穿设有锁紧螺钉,所述的锁紧螺钉与所述的盖体之间 螺纹连接且正对所述千分尺的螺杆。 进一步,所述的胶水流出通道包括前流道和直径大于所述前流道的后流道,在所 述前流道和后流道在交界处形成密封台阶;所述的顶针伸入所述的后流道,所述顶针的下
端呈锥形。 本发明在使用时,微量胶枪工作时,胶水通过进胶头进入料腔,当没有脉冲气压输入时,常通气管接头的气压使活塞带动顶针向下移,直至顶针卡在出胶头上封堵出胶头的 胶水流出通道,胶水出不来。当输入一个比常通气管接头气压大的脉冲气压时,活塞将带动 顶针上移,顶针不再封堵出胶头的胶水流出通道,此时,胶水从出胶头流出。千分尺在盖体 上形成微调旋钮,通过调节该微调旋钮,可增大或縮小活塞在一个脉冲气压时间内的行程 大小,由此来控制出胶量的大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千分尺可精确控制出胶量,从而确保点胶精度。 2.通过上密封螺丝将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压紧在上凹槽内,通过下密封螺丝将第三密 封圈压紧在下凹槽内,可实现可靠密封,避免胶水外漏和胶水进入气腔。3.通过胶水溢出孔 可观察到胶水的泄露溢出情况,从而便于及时进行处理。
(四)


图l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剖视图。
(五)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 一种新型微量胶枪,包括枪体1,所述的枪体1内具有料腔2和位于 所述料腔2上方的气腔3 ;所述枪体1的下端通过内六角螺丝与一出胶头4连接,该出胶头 4与所述的料腔2联通,所述的出胶头4与枪体1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枪体1的上端 与一盖体5连接从而将所述的气腔3密封。 所述的料腔2还与一进胶头6联通,所述的气腔3内设有活塞7,所述的活塞7将 所述的气腔3分隔为上气腔和下气腔,所述的上气腔与常通气管接头8联通,所述的下气腔 与进气管接头9联通。所述的活塞7和所述的盖体5之间还有缓冲弹簧10。
所述的活塞7还与顶针ll连接,所述的顶针11向下延伸至所述的料腔2内,所述 顶针11的下端正对所述出胶头4的胶水流出通道从而可封堵该胶水流出通道。本实施例 中,所述的胶水流出通道包括前流道12和直径大于所述前流道12的后流道13,在所述前流 道12和后流道13在交界处形成密封台阶;所述的顶针11伸入所述的后流道13,所述顶针 11的下端呈锥形。顶针11向下运动,其下端的锥形的侧面与密封台阶触碰,从而将胶水流 出通道堵住。 穿越处的顶针11和料腔2之间密封,穿越处的顶针11和气腔3之间密封。本实 施例中穿越处的顶针和料腔及穿越处的顶针和气腔之间的具体密封形式为所述气腔3的 底面具有下凹的上凹槽,所述料腔2的顶面具有上凹的下凹槽,所述的顶针ll从所述的上 凹槽穿出所述的气腔3,所述的顶针11从所述的下凹槽穿入所述的料腔2 ;所述上凹槽内设 有第一密封圈14和第二密封圈15,所述的顶针11穿过所述的第一密封圈14和第二密封圈 15,所述第一密封圈14、第二密封圈15的上方还有螺设于所述上凹槽内的上密封螺丝16, 所述的上密封螺丝16将所述的第一密封圈14和第二密封圈15压紧在所述的上凹槽内;所 述的下凹槽内设有第三密封圈17,所述的顶针11穿过所述的第三密封圈17,所述第三密封 圈17的下方还有螺设于所述的下凹槽内的下密封螺丝18,所述的下密封螺丝18将所述的 第三密封圈17压紧在所述的下凹槽内。
所述的上凹槽和下凹槽之间的枪体上开设有延伸至所述顶针11的胶水溢出孔 19。 所述的盖体5上设有千分尺20,所述千分尺20的螺套轴向设于所述的盖体5上, 所述千分尺20的螺杆伸入所述的气腔2内且正对所述的活塞7。所述的盖体5上径向穿设 有锁紧螺钉21,所述的锁紧螺钉21与所述的盖体5之间螺纹连接且正对所述千分尺20的 螺杆。 本发明在使用时,微量胶枪工作时,胶水通过进胶头6进入料腔2,当没有脉冲气 压输入时,常通气管接头8的气压使活塞7带动顶针11向下移,直至顶针11卡在出胶头上 封堵出胶头4的胶水流出通道,胶水出不来。当通过进气管接头9输入一个比常通气管接 头8气压大的脉冲气压时,活塞7将带动顶针11上移,顶针11不再封堵出胶头4的胶水流 出通道,此时,胶水从出胶头4流出。千分尺20在盖体5上形成微调旋钮,通过调节该微调 旋钮,可增大或縮小活塞7在一个脉冲气压时间内的行程大小,由此来控制出胶量的大小。 通过锁紧螺钉21锁紧调节好后的千分尺20的螺杆。 本发明通过千分尺20可精确控制出胶量,从而确保点胶精度;通过上密封螺丝16 将第一密封圈14和第二密封圈15压紧在上凹槽内,通过下密封螺丝18将第三密封圈17 压紧在下凹槽内,可实现可靠密封,避免胶水外漏和胶水进入气腔3 ;通过胶水溢出孔19可 观察到胶水的泄露溢出情况,从而便于及时进行处理。
权利要求
一种新型微量胶枪,包括枪体,所述的枪体内具有料腔和位于所述料腔上方的气腔;所述枪体的下端与一出胶头连接,该出胶头与所述的料腔联通,所述的出胶头与枪体之间密封;所述枪体的上端与一盖体连接从而将所述的气腔密封;所述的料腔还与一进胶头联通,所述的气腔内设有活塞,所述的活塞将所述的气腔分隔为上气腔和下气腔,所述的上气腔与常通气管接头联通,所述的下气腔与进气管接头联通;所述的活塞还与顶针连接,所述的顶针向下延伸至所述的料腔内,所述顶针的下端正对所述出胶头的胶水流出通道从而可封堵该胶水流出通道,穿越处的顶针和料腔之间密封,穿越处的顶针和气腔之间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上设有千分尺,所述千分尺的螺套轴向设于所述的盖体上,所述千分尺的螺杆伸入所述的气腔内且正对所述的活塞。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微量胶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和所述的盖体之间还 有缓冲弹簧。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微量胶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的底面具有下凹的 上凹槽,所述料腔的顶面具有上凹的下凹槽,所述的顶针从所述的上凹槽穿出所述的气腔, 所述的顶针从所述的下凹槽穿入所述的料腔;所述上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的顶针穿过所述的第一密封圈和第 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上方还有螺设于所述上凹槽内的上密封螺丝,所 述的上密封螺丝将所述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压紧在所述的上凹槽内;所述的下凹槽内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的顶针穿过所述的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 圈的下方还有螺设于所述的下凹槽内的下密封螺丝,所述的下密封螺丝将所述的第三密封 圈压紧在所述的下凹槽内。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微量胶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凹槽和下凹槽之间的枪 体上开设有延伸至所述顶针的胶水溢出孔。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微量胶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上径向穿设有锁 紧螺钉,所述的锁紧螺钉与所述的盖体之间螺纹连接且正对所述千分尺的螺杆。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微量胶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水流出通道包括前 流道和直径大于所述前流道的后流道,在所述前流道和后流道在交界处形成密封台阶;所 述的顶针伸入所述的后流道,所述顶针的下端呈锥形。
全文摘要
一种新型微量胶枪,包括枪体,枪体内具有料腔和气腔;枪体的下端与一出胶头连接;枪体的上端与一盖体连接从而将气腔密封;料腔还与一进胶头联通,气腔内设有活塞,活塞将气腔分隔为上气腔和下气腔,上气腔与常通气管接头联通,下气腔与进气管接头联通;活塞还与顶针连接,顶针向下延伸至料腔内,穿越处的顶针和料腔之间密封,穿越处的顶针和气腔之间密封;盖体上设有千分尺,千分尺的螺套轴向设于盖体上,千分尺的螺杆伸入气腔内且正对活塞。本发明可通过千分尺可精确控制出胶量,从而确保点胶精度。
文档编号B05C11/10GK101780448SQ20101011542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日
发明者王燕 申请人:王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